丝路大亨(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624

“像孝陵这样的重地,应该有重兵守卫吧?”周可成抱着万一的希望问道。
“那是当然!光是护陵军就有五千余人,附近还有孝陵卫所。只是承平已久,这些护陵军早已军纪废弛,不堪一战了!”
“这倒也是,谁又能想到会有人胆子包了天,居然敢对孝陵动手!”周可成想了想,觉得还是把事情想到最坏的好。说到底那伙倭寇动了别的地方还有得辩解,若是动了孝陵一捧土,那可就是触动了天子的逆鳞,等于自己前面几年来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项公,这样吧,我们现在立刻出发,赶往南京!”周可成站起身来:“哪怕弄错了让人耻笑,也总比事情发生的好!”
“好,好!”项高见周可成这般,也十分高兴:“我一定会把今日的事情禀告制台大人。”
周可成命令全军停止休息,沿着官道向南京方向行军,在军队的前方大约半里派出有土著斥候,直到天黑时分,已经抵达了溧阳城下。
“项公,请快让其开门让士兵们休息进食!”周可成低声道:“天色不对,晚上可能会下雨,若是野营的话,士兵们恐怕今晚会很难熬,恐怕明天就必须减慢行军的速度了!”
“我明白了!”项高点了点头,他跳下骡子,来到城门口,从怀中取出张经发出的印信摇晃了一下,高声喊道:“本官乃是张制台府中参画,封制台军令,赶往南京,还请开城,让军士进城休息!”
“请见谅!眼下天色昏暗,我也无法分辨城下的是敌是我。文某身系一县百姓安危,不可贸然开城。项大人还请自便吧!”
“项公,只怕这文知县怀疑我们是倭寇假扮的!”周可成低声道:“还是把张大人的凭信路引给他看看吧!”
“也好!”项高从怀中取出凭信,举起来晃了一下:“我这里有制台大人的凭信路引,文知县你放一个箩筐下来,我放在里面,你拉上去比对一下便是了!”
项高喊了两遍,城头上却没有放箩筐下来,他正惊疑间,那声音又一次响起:“不好意思项大人,倭寇奸滑之极,纵然路引是真,你也是真的,难道不是倭寇胁迫之下说的。还是速速退去,否则便要放箭了!”
见城上始终不肯开门,项高顿时大怒,正要叫骂却被人扯住了,回头一看却是周可成满脸的苦笑:“多言无益,城里已经被倭寇吓破胆了,若是真的开了城门,看到我手下这些倭兵,反倒难以分辨!”
片刻之后,城墙上有人喊道:“不可开城,小心是倭寇赚城!”
项高见状急了,喊道:“是文知县吗?在下是项高项抑之呀,三个月前曾经在制台幕府中见过一面,可还记得?”
城上传出一阵动静,片刻后方才那个声音答道:“不错,正是下官。请项大人见谅,几天前本县听闻有一伙倭寇袭破了宜兴府,便让县丞领乡兵在路上设置关卡,却不想那伙倭寇凶狡之计,使计害了县丞,乡兵也被杀散了。所以我已经下令将四门堵塞,以确保万无一失!”
“文知县,我等正是奉制台大人之命,追击这股倭寇而来的!”项高喊道:“眼看天要下雨了,速速开门,让军士进城歇息吧!”
第九十章闭门
片刻之后,城墙上有人喊道:“不可开城,小心是倭寇赚城!”
项高见状急了,喊道:“是文知县吗?在下是项高项抑之呀,三个月前曾经在制台幕府中见过一面,可还记得?”
城上传出一阵动静,片刻后方才那个声音答道:“不错,正是下官。请项大人见谅,几天前本县听闻有一伙倭寇袭破了宜兴府,便让县丞领乡兵在路上设置关卡,却不想那伙倭寇凶狡之计,使计害了县丞,乡兵也被杀散了。所以我已经下令将四门堵塞,以确保万无一失!”
“文知县,我等正是奉制台大人之命,追击这股倭寇而来的!”项高喊道:“眼看天要下雨了,速速开门,让军士进城歇息吧!”
“请见谅!眼下天色昏暗,我也无法分辨城下的是敌是我。文某身系一县百姓安危,不可贸然开城。项大人还请自便吧!”
“项公,只怕这文知县怀疑我们是倭寇假扮的!”周可成低声道:“还是把张大人的凭信路引给他看看吧!”
“也好!”项高从怀中取出凭信,举起来晃了一下:“我这里有制台大人的凭信路引,文知县你放一个箩筐下来,我放在里面,你拉上去比对一下便是了!”
项高喊了两遍,城头上却没有放箩筐下来,他正惊疑间,那声音又一次响起:“不好意思项大人,倭寇奸滑之极,纵然路引是真,你也是真的,难道不是倭寇胁迫之下说的。还是速速退去,否则便要放箭了!”
见城上始终不肯开门,项高顿时大怒,正要叫骂却被人扯住了,回头一看却是周可成满脸的苦笑:“多言无益,城里已经被倭寇吓破胆了,若是真的开了城门,看到我手下这些倭兵,反倒难以分辨!”
“那如何是好?难道就在外面露宿一夜?”
“那也是没有办法了!”周可成苦笑道:“幸好我军中都有油布帐篷,城门外也有几间房屋,凑合一夜也能行。你对那知县说,不开城门也行,让他们多做些饭团用箩筐放下城来,至少能让士兵们吃顿热乎的!”
“我试试吧!”项高此时也没有什么信心,他去城门下叫喊,周可成则下令士兵们在距离城门一箭之地外寻找了快平整的空地,收拾材料准备野营。一切收拾停当之后,周可成才看到项高一脸疲倦的回来了。
“项公,如何?”
“费了我好大一番唇舌,才总算是说服这厮了!”项高叹了口气:“我平生就没有见过这等苟且之辈,要他煮点饭团都这般麻烦。待到我回去之后,一定要禀告张大人,摘了这厮的乌纱帽!”
“罢了,答应了就好,什么时候送下来!”周可成赶忙将准备啃的干粮丢到一旁,虽然他吃的这份干粮花了厨娘不少心思,但他宁可去啃饭团,至少那玩意咬得动,也有点热乎气,不像手上这块干粮又冷又硬,扔出去可以砸死人。
“马上,你叫几个人过去拿就行了,城里给守城的壮丁准备了不少,都是现成的!”项高显然也已经累坏了,他盘腿坐下,立刻呻吟了一声,用力锤了两下自己的膝盖:“哎,这把老骨头!”
“大人!”灰发的汉语总是带着一种奇怪的颤音,就好像响尾蛇的尾巴甩动。周可成下意识的向右边挪了一下:“什么事?”
“斥候发现了一点有趣的东西!”
“有趣的东西?”周可成看了项高一眼,笑道:“项公,外面有点事,我去去就回来!”
“周先生请自便!”项高已经疲劳的几乎睁不开眼睛了,不待周可成走出去,便倚住背后的大树,闭目养神起来。
雨水从铁黑色的天空降落,仿佛万把利剑刺入棕灰色的大地,周可成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打湿了,虽然还是夏季,但夜里还是有一股凉意。他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问道:“还有多远?”
“就在前面!”灰发停住脚步,指了指官道右侧的一片小树林。
周可成嗯了一声,笨拙的向那边走去,雨水浸泡着泥土,很快地面就变得湿滑起来。周可成一边暗自咒骂,一边竭力辨认脚下,以免被洞或者树根扭伤脚踝。
“就在这里!”灰发拔出马刀,小心的拨开前面的树丛,面前露出一棵大树,大树下有一个浅坑,里面有些模模糊糊的东西,看不清楚。
“里面是什么?”周可成疑惑的问道。
灰发做了个手势,一个斥候上前从坑里拿起一件东西,交给周可成。周可成的指尖感觉到一阵金属特有的冰凉,他将其凑到眼前,借助那一点微弱的光线,周可成发现手中是一枚镯子。
“是镯子!”
“银镯子!”灰发低声道:“坑里都是各种金银首饰,很杂乱,还有一些银锭和小金锭。这应该是那伙倭寇的战利品,他们将其埋在这里,好减轻行军负担,将来有机会再将其挖走!”
“嗯,很好的猜测!”周可成将银镯子丢给灰发:“谁发现这里的?”
“霍霍坎,你过来!”灰发叫来一名土著士兵:“你向大人禀告一下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的!”
“是!”那土著士兵向周可成躬身行礼:“是这样的,我依照灰发头领的命令,在大队侧前方担任斥候,在那个位置发现了一行脚印。”说到这里,他向后方的树林指了指。
“嗯,脚印?这里临近县城,有脚印没有什么稀奇的吧?”
“回大人的话,这脚印有几行穿着木屐的,这里的村民多半是穿草鞋或者赤足的、倒是倭人有穿木屐的,而且脚印旁边还有牲畜的脚印,看脚印的深度,牲畜应该背负着重物!”
“嗯,你观察的很细致嘛!”
第九十一章掘墓
“属下原先是猎人,在山林中须得依靠足印和其他痕迹跟踪追逐猎物!”
“好,好!你跟到这里,发现地上有挖掘过得痕迹,便发现了这些是吗?”周可成满意的问道。
“不错,还有。”霍霍坎伸手向土坑旁边指了指:“您看,这里还有足印,向西北方向去了,印迹浅了许多,显然牲畜背上的东西少了许多!”
周可成眯着眼睛往霍霍坎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却看不出什么区别来,只得暗自叹息术业有专攻。
“可否沿着这行足迹一直追踪下去?”周可成问道。
“恐怕很难!”霍霍坎答道:“如果是白天还可以,现在天已经黑了,又在下雨。”
“那明天早上呢?”周可成还不死心。
“除非现在雨就停了,不然一夜雨下来,大部分足迹都会被破坏!”
“好吧!”周可成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毕竟不可能事事顺心,他鼓励的拍了拍霍霍坎的肩膀:“你是叫霍霍坎吗?干的不错,按照规矩,这里的战利品有七成归功,三成是属于今天晚上出动的斥候的,其中你可以分到一半!”
“多谢大人!”霍霍坎闻言大喜,他早已知道了金银的重要性,方才也不是没有起私吞的心思,但这么多金银他一个人无法携带,若是掩埋了,自己一个外乡人也难有机会回来挖取,时间拖得长了就会被倭寇拿走,索性现在交上去还能得一笔赏赐。却不想周可成这么大方兑现了承诺,一口气就分给他一成五,只要能回到东番,立刻就可以成为部落里有数的大户了。
“不用谢,这本来就是军纪里说好的。”周可成看了看天色:“娘的,雨越下越大了,我先回去了。灰发,你带几个人把这里重新盖上去,就让霍霍坎他们几个在这里看守,等明天天亮后再来挖!”
“是!”灰发应了一声,招呼了几声。周可成正要离去,突然听到霍霍坎说:“也是运气不错,这足迹新鲜的很,若是晚来个半天一天,恐怕就找不到这里了!”
“新鲜?”周可成停住脚步,转过身来:“这些足迹有多新鲜?”
“七八个时辰,最多不会超过一天半!”霍霍坎斩钉截铁的答道。
“灰发,你再去看看足迹,我在这里等你!”
灰发点了点头,他弯下腰,几乎是贴近地面,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残留下的足迹,回到周可成身旁点了点头。
“怎么会拖延了这么长时间?”周可成皱起了眉头:“明明关卡那里的尸体就已经有两天了呀?”
“有可能是因为抢来的财物太多了,也有可能是迷路了,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灰发答道:“不过终归是好事!”
“不错,是好事!”周可成点了点头:“连夜让人把财物挖出来,明天天一亮就当着所有人的面颁发赏赐,一定要追上这群倭寇!”
“该死的雨!”林五郎在门口的草垫上擦干净脚上的稀泥,低声嘟囔着走进茅屋。
“不,下雨是好事!”叶麻低声道:“尤其是这个季节的雨,已经收完了早稻,晚稻插完秧,雨水正好让稻秧成长,让萝卜变得粗壮、让桑叶茂盛、果树结出果实,没有雨水,哪来秋天的收成?没有收成,大家都得饿死。”
“呵呵!叶大人!”林五郎笑了起来:“您这是一个农民的想法,可是您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农民,而是一个武士了。雨水会让道路泥泞、行军变得困难,会让生火极为困难,士兵只能吃冷食,容易生痢疾;会让刀剑生锈、盔甲变得沉重,弓弦松弛、铁炮难以发射。身为一个武士,又怎么会喜欢下雨呢?”
“难道武士就不吃饭吗?”叶麻叹了口气:“没有雨水,没有农民,武士早晚也得饿死。再说我也不是什么武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