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9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2895

  “主上,您这就自谦了,依照主上您现在的地位,再算上主上未来发展的话,如果奴家是那位郡主,奴家会觉得将主上您收作裙下之臣,也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她现在虽然不是太子妃了,但想要随随便便嫁个人,也难,总不能这么火急火燎地给姬家戴个绿帽子吧?”
  “孝庄怎么对洪承畴的?怎么对多尔衮的?”
  “那是电视剧。”
  “没名分,不仅仅是男人觉得方便,有时候,女人也会觉得方便的,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了郡主并未成亲,所以好像不是那么符合主上的口味呢,呵呵呵。”
  “四娘啊。”
  “嗯?”
  “咱能别谈那个郡主了么,谈谈别的?”
  “比如?”
  “比如今天是什么颜色?”
  ……
  镇南关,曾是晋地司徒家抵御楚国的第一道防线,只不过当初伴随着野人入关席卷大成,这座雄关,自然也就被楚人顺势攻克。
  原本镇南关守将薛让,也顺势投降了楚国,被楚国摄政王封为归义侯,麾下原本的三万成国南门关兵马继续保留,同时添入了两支楚军,总计五万人。
  当然,作为对等交换条件,薛让也已经将自己的家眷老小,全都送入了楚国居住,也算是人质吧。
  此时,就着夜空,薛让站在城墙上,眺望着北方。
  “朝这个方向站,是不是还不太习惯?”
  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了薛让身后。
  “年大将军,您又笑话我了。”薛让笑道。
  此人正是年尧,被誉为大楚摄政王座下军中第一鹰犬。
  在大燕,有平野伯从民夫短短数年间封爵的励志典型,那么作为府中奴仆出身的年尧,则就是楚国军旅崛起的楷模。
  尤其是在楚国这个极为重视出身和家族传承的国度,年尧的成功和上位,就更显难得和可贵了。
  年尧调侃薛让站的方向不习惯,意思是曾经作为大成国南门关守将,薛让大部分时候都是站在城墙上面朝南,提防着楚军,现在,则面朝北,要提防燕人。
  “这次的事,摄政王的意思,薛将军也明白了吧?”
  薛让点点头,道:“明白。”
  “明白就好,薛将军,我老尧呢,是个大老粗,说话和做事,都不喜欢拐弯抹角,这一次,是我大楚,欠你的。”
  “大将军言重了。”
  “不言重,不言重,燕人背信弃义在先,屠我青鸾军四万将士,这笔仇,不能不报,有一点薛将军可以放心,当初是望江结冰,我大楚水师受限无法增援玉盘城,今日在这南门关,大楚就在你的身后,本将军所领十万大楚皇族禁军,也在您的身后。”
  “大将军,其实末将有一事不明。”
  “但说无妨。”
  “两国交锋,战便战,和便和,我楚国为何次次都……”
  “显得不大气?嘿嘿,我也是这般看的,上次的青鸾军覆灭,就是因这个原因,但没办法啊,摄政王也难啊,先皇崩得太快,太猝不及防,使得我大楚动荡这么久,无法全力对外。
  就是现在,说句心里话,我大楚还是没能调和好内部,那些个传承贵族,彼此之间的心思,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说这次,这不入秋了么,给燕人找点事情做做,燕人铁骑再怎么凶猛,难不成还能撞破这城墙不成?”
  薛让摇摇头,道:“末将还是不信,只是为了让燕人疲惫。”
  要知道,燕人屠杀了青鸾军后,楚国还是认下了合约,这意味着楚国还没做好全面开启国战的准备。
  但现在却一反常态地忽然变得激进起来,甚至想要主动搞出动静来。
  薛让虽然是降将,但好歹也是军营里熬混出来的,这点儿风向还看不清楚的话也不可能爬到这个位置来。
  年尧倒也大方,身子凑过来,压低了声音,道:
  “乾国那位官家派出使者来面见摄政王了,商议联合抗燕之事。”
  “乾人有那个胆子?”
  如果说青鸾军的覆灭,是因为野人主力大军被歼灭望江冰冻等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话,那么乾人,那就是完完全全被燕人曾按在地上使劲地摩擦了好几轮。
  “乾人倒是有些痛定思痛的意思,毕竟,被人家铁蹄打到京城下,饮马汴河边,这种屈辱,就算是乾人喜欢风花雪月也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乾国那位官家也是有意思,说他乾国各路兵马正在重建,还在练兵,我大楚,如今也是在肃清内部,暂时,都无力北伐对燕。
  但总不能让燕人在吞了三晋之地后,悠哉悠哉地休养生息,总得给燕人找点事情做做。
  摄政王同意了,燕人看似势大,但摊子大,底子薄,在真正的大战之前,可以用这种法子疲敝他们。
  哦,对了,有件事,我不说,薛将军也应该清楚,但我还是要说一下。
  若是燕人举兵过来攻打镇南关,有我亲率的皇族禁军在后面压阵,怎么着都不可能让燕人打上来。
  但薛将军动手时,也得悠着点儿,要知道那位燕人南侯现在可是在奉新城坐镇,可不能贪功冒进。
  若是真的冒进了,薛将军,可别怪到时候我年尧见死不救。”
  “大将军这是多虑了,我薛让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再自负,也不觉得自己能和那位燕人南侯比肩。”
  “对,就是这样,咱的主力就尽量不要出镇南关地界,最好诱使燕人大军来镇南关这里耗,野战方面,只要那位燕人南侯在这里一天,我都不敢和他对上。”
  “大将军也太过自谦了。”
  “不,这是和薛将军你一样,心里都有点数,屈天南就是心里太没数,所以才没了的,咱不能像他那样傻。
  再者,这边打起来,热闹起来,摄政王也就有理由将国内那些大族的私兵调过来整合一番了,纯当是拿燕人来练练兵,我想,乾国那位官家,应该也是打着一样的算盘。
  行了,薛侯爷,呵呵,等天亮后,得喊您薛王爷了。”
  ……
  大燕永平二年秋,镇南关守将薛让奉司徒家旁系子弟司徒永为帝,自封长平王,复立大成国。
  翌日,三封军令自奉新城发出,一封燕京,一封颖都,一封雪海关。
  因为间隔太远,军情传递耗时长,所以在镇南关事发后,雪海关才收到一封消息,那就是南望城总兵许文祖上报朝廷,乾国新任梁镇节度使钟天朗率骑兵八千,主动犯边,拔堡寨两座归去。
  乾人的主动挑衅动作,还在镇南关之前。
  而刚刚平定野人之乱正准备休养生息的燕国,两条边境线上,烽火再起。
第二百一十三章
她来了
  “啪!”
  郑凡将来自靖南侯的军令丢在了桌上。
  此举倒不是想要表达什么不满,毕竟郑伯爷再怎么扑腾,还不至于对老田有什么看法。
  甚至,就连魔王他们自己也承认,只要老田在一天,只要老田没打算造反,那大家伙只能继续当大燕忠良。
  “军令一式两份,一份是军中文书所写的军情叙述,一份,则是侯爷亲笔写的军令。”
  郑凡伸手,敲了敲桌面,
  对坐在下方的魔王们道:
  “军令也简单得很,就俩字——坐着。”
  瞎子闻言,点了点头,显然,这道军令,在他预料之中。
  四娘也是长舒一口气,手里织毛衣的速度也轻快了不少,雪海关内外现在这么多口人,原本的钱粮储备只是能平稳过掉这个冬天,若是此时再兴起兵事,那么这个冬天,就不好过了。
  毕竟,不是每场仗都能获利,很多时候一些仗,真的是纯消耗,想找进补的地方都难。
  野人王坐在最下面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依旧戴着脚铐,没座位,只是坐在地砖上。
  “反正大家伙现在也都是坐着,就说说看法吧。”
  郑凡默默地抽出一根烟,没点,只是放在指尖把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