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1/2895

  密谍司那里,证据确凿,无法抵赖。
  马踏门阀,这是燕皇的手笔,可以说是,国策。
  这件事,无关对错,因为门阀就算有罪,但也不可能每个门阀都欺凌乡里或者是意图不轨,但政治上的事情,向来极少区分对错的。
  门阀余孽,要么被发配充军,要么被收做官奴。
  可能,在太子继位甚至得等到太孙继位后才有可能去赦免一些门阀余孽,但在此时,就是为门阀余孽说两句好话表达一些同情,都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你徐家居然敢收留包庇门阀余孽,到底是何居心?
  在听到这一则消息后,徐广怀整个人懵了。
  到这个时候了,如果他还不知道自己被人针对了,那就真的是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去了,也枉费他宦海一生。
  但他实在想不明白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到底是谁在对自己出手,且一出手,这一连串的攻势,从放风到铺垫,再到这一刀,让人根本就无法招架。
  他的那个长子是什么品性,他是知道的,什么都好,但就是喜欢附庸风雅,喜好文事,早些年,就喜欢和那些门阀大族弟子一起游乐开诗会。
  徐广怀并没有单纯地认为这是来自密谍司的栽赃陷害,因为他那个长子,是真的很可能耐不住以前旧友的哭求,收留他们一二的。
  只是,这逆子,这次是真的把自己这个亲爹给坑了!
  然而,又没几日,户部下辖七大清吏司之一的三石郡清吏司员外郎呈递折子,里面记录了大皇子东征大军组建开拔时的户部出钱粮册目,册目中其他各地军头都只拨付半饷,而三石邓家则被拨付了八成饷银。
  这位员外郎本是没资格递折子的,但燕皇在去年开科举后就下旨,凡进士出身为官者,无论在京或者在外,都可上奏御案。
  偏偏这位户部的员外郎,就是去岁的进士出身。
  可以说,这算是碾垮徐广怀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按照大燕常理,兵马调派,一般都很难一下子给足全饷,一则地方军头需要各自筹措一些,二来,也是想着等东征大军进入成国后,靠成国去供给。
  所以,这才有了东征大军的左路军主帅会伸手向当时的盛乐将军郑凡伸手要钱粮的一幕。
  这是潜规则,
  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燕这几年不停地在打仗,国库哪里有那么多的富裕去全额支撑?
  但问题偏偏就出在于,凭什么你户部供给钱粮时,别人是五成,而三石邓家这一支,却足足八成?
  这个,是可以解释的,但这个解释,无法讲出来。
  因为三石邓家是四皇子的母族,同时三石邓家在地方军头子中的影响力极高,老家主邓将军的面子,还是值钱的,他伸手讨要,那身为户部尚书的徐广怀就给多批一些下来,也实属正常。
  但也正因此,这个解释,无法拿来真的去做解释,你怎么开口,是想攀咬上皇子么?
  且望江初战的大败,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邓家家主领衔的左路军。
  哪怕其已经战死望江,但这败军之将的罪责,是不可能放下去的。
  所以,这会儿居然翻出旧账,你身为户部尚书居然和地方最大的那一支军头子“暗通取款”,
  你到底想干什么!
  一桩桩,
  一件件,
  一步步,
  徐广怀,完了。
  因为他已经无法去转圜,除非燕皇愿意为他,强行翻正。
  燕皇,是有这个能力的,百年来,当今陛下的权威,当属第一。
  但如果徐广怀这个被告人被强行翻正,那些弹劾他的官员们,就得被坐实诬告之名。
  事实是,
  燕皇是不可能去这般选择的,
  因为是个人就都能看清楚,
  这边一个那边一个这里一个那里一个接二连三跳出来去推倒徐广怀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去岁的新科进士出身的官吏。
  刚马踏门阀没几年的燕皇,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去行株连之事?
  科举,必须得执行且坚持下去,这是燕皇的大略,否则,他马踏门阀所行之举,将沦为无用功。
  因此,
  燕皇下诏,
  对徐广怀革职查办,着有司会审定罪。
  这是已经给定下基调了,会审的结果是徐广怀有多少罪,而不是徐广怀是否有罪。
  燕京城内的百姓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
  但朝堂上的官员们则一时间愕然,
  这风一开始看似微微弱弱,宛若轻挠痒痒,谁晓得忽然间狂风暴雨一下来,直接将户部尚书给吹倒了,不,是摔碎了!
  ……
  “不是我心急,而是不心急的话,连冷豆腐都没了。”
  姬成玦亲自给坐在自己对面的文寅倒了一杯酒,文寅马上毕恭毕敬地起身双手摸着酒杯的边候着。
  “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儿,虽说都是前些年特意挑选出来的品性上佳的一部分,但官场是个大染缸,等把他们彻底染上了色,我这个恩主再想使唤起他们,就难了。”
  文寅马上点头道:
  “主子高明,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将他们彻底绑上主子的船。”
  “怎么着,我的船很破么,还得绑上来?”
  “呵呵。”文寅笑了笑,“属下口误,口误。”
  姬成玦抿了一口酒。
  文寅赶忙也接了一口,一饮而尽,随即马上起身,帮六皇子斟酒,同时开口道:
  “徐广怀倒了,太子那边算是断了一臂。”
  “我对付徐广怀,不是因为他和太子眉来眼去,只是因为父皇既然让我观风户部,为大燕筹措钱粮之事,就不适合这头顶上还有一个老家伙坐在那里指手画脚,忒烦。”
  “只是,属下担心,这一次,是否会……”
  “不用担心什么了,已经没退路了,自打我那日坐着我大舅哥的马车进京起,我就没打算再灰溜溜地离开。
  对了,今儿个特意把你召回来,是要当面吩咐你一件事,这些年,有的是我示意,有的是你擅自做主,在我二哥身边埋了不少钉子;
  这阵子,就都给撤了吧,尽量洗干净自己身上的干系,你也可以退下来养养老了。”
  “主子,属下想继续为主子……”
  “这是叫你避避风头,以后想再用你时,你这老东西还有一口气在,还能使唤上劲儿。”
  文寅当即一惊,马上道:
  “主子,是要出什么事儿了么?”
  姬成玦看着文寅,
  文寅在等着听答案,
  但姬成玦没说话,
  文寅马上吓得离开座位跪伏下来;
  “属下该死。”
  姬成玦打了个呵欠,
  道:
  “孤乏了。”
  “属下告退。”
  等文寅离开后,姬成玦没急着离开酒桌去就寝,而是伸手抓了一把花生米,开始往自己嘴里一颗颗地丢。
  目光陷入沉思,又有些伤感,随后,变得麻木,到最后,化作了淡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1/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