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2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3/2895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成了那时人性的真实写照。
  赵元年听到看押自己的禁军兵丁们聊天,但上京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样子了,他也不是很清楚。
  “母亲,您担心么?”赵元年似乎在故意拿趣。
  不是奚落,也不是嘲讽,而是母子间在这个时候,仍有兴致开一开玩笑,松一松压抑。
  不得不说,赵元年成长了很多。
  当年郑凡第一次入滁州城时,刚失去父亲的赵元年,像是一只懵懂的小奶狗,在彼时还只是守备的郑凡面前,无所适从;
  这一次郑凡入滁州时,赵元年变成了小狼狗,但在已经是平西王的郑凡面前,“狗”一系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够看的。
  而如今,身陷囹圄,他倒是可以做得洒脱不少了。
  实干方面先不提,心性的打磨上,已经水准极高。有了后者,前者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娘不担心他会忘了咱。”福王妃说道,“他这样的人物,不会在意咱,所以,就不会忘了咱。”
  “母亲这话,很深奥。”
  “如果只是男女私情,必要时,当断则断,这谁都会,搁在民间男女身上,这叫多情自古伤离别;搁在权贵身上,这叫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反而会被称赞有大格局。
  娘可没那个脸,说自己和他是男女私情,咱们呐,充其量也就是人家的一块面子,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愿意堕了自己的面子的。”
  “倒也是,燕人派人来了后,咱这吃食上面,马上就不被克扣了,还给了足额。”
  福王妃将一碗面,全部吃完,连汤都没剩下。
  “母亲,还要么?”
  “嗯,娘得胖一点。”
  ……
  “官家,胖了。”
  刚从紫霞宫出来的韩亗韩相公,回到自己的居住之所时,对站在自己面前的赵牧勾说道。
  “胖了?”
  赵牧勾愣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这意思是,浮肿了。
  “是啊,国家遭此大难,上京城破,中枢损毁,老夫原本最担心的,就是官家的龙体。
  这大乾,毕竟是官家的,无论如何,只要官家还能挺住,我大乾,就能挺住。”
  赵牧勾点点头,道;“官家,就是我大乾现在的希望。”
  爷孙俩,
  目光交汇,
  嘴角都带着轻微的弧度。
  这里是紫霞宫,是上京城外皇室的避暑山庄,禁军已经收复了上京城,但官家行辕并未回到上京里面。
  因为,
  根本就没法看了。
  这座雄伟的都城,这富丽堂皇的皇宫,威严的太庙,眼下,都满目疮痍。
  不过,紫霞宫毕竟是紫霞宫,不是先前爷孙二人所在的军营。
  在这个极为微妙的时刻,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足以让这位已经处于情绪紧绷状态下的官家,做出不符合其以前常性的举动。
  不出意外,这间屋子外头,必然有银甲卫的耳目。
  “世子殿下,接下来打算如何?”
  “我……我不知道。”赵牧勾说道。
  他是真的不知道,这句话,并非是刻意卖傻。
  留下?
  伺候官家,亦或者帮忙收整流民,再整顿上京?
  你是何居心!
  回去,回自己的瑞王府;那么,上京都这样子了,你急急忙忙回去,又是何居心?
  很多时候问题的本质,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上位者对你的猜忌,到底有没有过那一条线。
  “留下吧。”韩亗说道,“今日见官家时,官家还提到了你,说瑞王府,是忠于大乾的。”
  说着,韩亗将茶杯盖子拿起来,放在了一侧。
  “留下来,尽一尽宗室藩王的义务,当年太祖皇帝分封藩王时,藩王的作用,本就是护持社稷,咳咳咳……”
  韩亗咳嗽了一阵,又将茶杯,拿到了茶杯盖的旁边。
  赵牧勾明白了意思,
  自己,
  要寻求留下,
  同时,要让自己的父王,也来上京。
  而父王已经卧病在床几年了,哪可能这般颠沛迁移?
  但,必须得来。
  瑞王府代表着太祖皇帝一脉,如今国家艰难,正应和了当年太祖皇帝兄弟创业时的艰辛,如今,更应该两脉结合,给人以政治上的希望和憧憬。
  不过,自己的父王,来到上京后,经车马疲敝,怕是撑不了多久的。
  重病的人,最怕的就是换环境和折腾,这是常识。
  赵牧勾很敬重自己的父王,他相信,自己一封信过去,父王必然会拖着病重之躯过来,也相信,自己的父王能理解其中深意。
  这不是“不孝”,这是宿命;
  而且,给出这个安排的,还是自己的亲爷爷,自己父王的……亲父。
  “老夫向官家提议了,杳城那边,你去一趟,把太子带回来。”
  赵牧勾神情一肃;
  燕人打进了上京城后,抓走了皇后等一众王公权贵,还有很多皇子与宫女。
  七皇子,战死于上京城,他想力挽狂澜的,想要保卫上京城,然后在陈阳亲自率领的靖南军铁骑冲阵下,碾为了肉泥。
  而太子,则早早地逃出了皇宫,逃出了上京,去往了上京南边的一座原本属于上京的卫城——杳城。
  百姓们认为官家战死了,大乾天崩了,而当时的太子以及跟随着太子一起逃去杳城的不少大臣,也认为是这样。
  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何在前方有官家御驾亲征阻拦的前提下,燕人还能杀到上京城来。
  再加上那时风雨飘摇,人心涣散,配合上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
  就在杳城,登基了。
  登基后的太子,发布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为官家举国丧;这是为了给自己登基造一个名正言顺,他是太子,在官家驾崩后,他理所应当继大乾皇帝位。
  第二道,以新君的名义,派人去上京城和燕军接洽,要求燕军不要伤害“朕”的百姓。
  第三道,传令江南诸郡,勤王卫国。
  第一道是个废话;
  第二道,比第一道更废话;
  第三道,则有着极为清晰地政治意向,所谓传令江南诸郡勤王保驾,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准备准备好,一旦势头不妙,我这个新官家大概就要“南巡”了。
  也就是说,新君已经做好了放弃至少目前来看已经“糜烂”了的北方,去江南,建造一个南方朝廷。
  一切就绪后,
  太子和他的新朝廷,就在惶惶不安和紧张期待中,慢慢地等待着;
  等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3/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