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8/2895

  最懂他的那位伯爷,不在这里,否则,不用自己开口,他就会主动地帮自己去催。
  所以,
  下一刻,
  堂堂大燕靖南王,
  就站在街口,
  喊道:
  “楚奴,上菜。”
第三百七十九章
残羹冷炙
  “让南侯失望了,此刻的郢都,只剩下残羹冷炙喽。”
  前方,出现了一鹤发白须的老者,老者身穿一件青色的长袍,右手拄青蛇拐,左手被一个小女童搀扶着。
  乾国文圣姚子詹,这是四大国都公认的当代文坛大家,他的字,他的诗词,他的文章,每每问世,都能引得各国文人和权贵争相传阅。
  不过,大楚一直都有自己的文华传承,而专司负责这传承的家族,就是景氏。
  景氏,家大业大,他不会像其他贵族那般去豢养私兵,因为他们这个家族的依仗,不在于此。
  大楚教化、祭祀、礼仪等等方面,景氏,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拿。
  山越百族,一直被称之为蛮夷一般的存在,景氏先祖曾带着三五随从,孤身入大泽,教化了一批又一批的山越族部落归顺于大楚所代表的文教礼仪之中,让他们认知到自己的野蛮,认知到自己的落后,从而,从根本上否定自己,继而归附于大楚。
  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用瞎子的话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德服人”;
  甚至,“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在瞎子眼里,也有不同的味道。
  可能这看起来有些老好人,笨好人,总是在自我反省的意思,但实则不然。
  瞎子说,这其实是老祖宗的智慧,因为在古代,咱们就相当于是……灯塔国。
  这样一来,万事就都好理解了。
  熊氏先皇曾言,景氏,可抵百万兵。
  景氏以文教之法,告诉山越人,你们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而大楚,方方面面都是光明的,都是先进的,继而瓦解山越族的反抗意识,相信楚人是来帮助你们耕种,教授你们识字,教导你们礼仪的,是为了让你们过上更加光明的日子。
  从而忘记了,楚人现在所占据的广袤土地,其实就是从你们祖先手中掠夺过来的,从而忘记了在边疆,很多仆从军,就是出身于你们;从而忘记了,接下来,原本属于你们部族的山地,被楚人贵族吞并占有,河流,被楚人船只占据,你们想要吃饭,都得去楚人贵族手下做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足够强大。
  当你足够强大时,你就可以尽情地玩弄“皇帝新装”的戏码。
  景氏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大楚一直压制山越百族的基础上的,因为楚军的强盛,所以他的谎言,才更能让人信服。
  就像是樊力一样,
  他嘴很笨,
  但当他举起斧头时,
  你马上就会觉得他说的很多话,都好有道理!
  反面例子,就是乾国。
  乾国文教之盛,堪称东方四大国之最。
  但燕人会去仰慕他的文化么?
  有个三皇子是这样子的,然后他死了。
  就是最底层的燕地百姓,谈及乾国,也都是很不屑的神情,当你不能打,你的军队强壮不起来时,你的文化,就注定输出不出去。
  景氏家主脸上挂着惨淡的笑容,
  道:
  “其实,早该有所察觉了,真的早该察觉了,但偏偏,是真的没想到,没想到啊。
  君上,
  真乃雄主也!”
  大楚摄政王被他妹婿也就是大燕平野伯困在据羊城许多日,京城之中,则因此调拨出了很多军队、官员、工匠等等;
  而这些调动,是在摄政王被燕军困住的前提下发生的,可以说,那是最为天然的掩饰。
  景氏老祖说这郢都城,让南侯您失望了,因为这里,只剩下残羹冷炙,拿不出玉盘珍馐再来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了。
  因为,
  真正的精华,
  确切地说,
  是摄政王本人认为的精华,
  早就已经转移出去了。
  景氏老祖,已经是成精的人物了,但在此时,一朝梦醒,也不得不摄政王的这份手笔,心服口服。
  以天子之尊,被敌国军队围住,当城外都是敌国虎狼时,他居然还能借着这个机会,遥控京城,行此瞒天过海之策,为其另起炉灶做准备。
  服,
  真的服。
  景氏老祖“呵呵”笑了笑,
  举起自己的青蛇拐,
  道:
  “南侯您真没必要进来,不,但您又必须得进来。”
  景氏老祖仰起头,
  喊道;
  “来者是客,怎么着,我楚人总不可能失了待客的礼数,只可惜了,老朽我这道菜,只能南侯您独尝。
  不知,
  南侯可否赏脸?”
  “退开。”
  靖南王开口道。
  前方燕军骑士马上让开道路,靖南王缓步上前。
  “南侯您现在退出去,还来得及。”
  景氏老祖说道,
  “注定俱往矣,何必再在炭盆上,再踩一脚?”
  “本王来,就是为了溅一团火星。”
  景氏老祖点点头,
  道:
  “这道菜,有人弃之如敝屐,难得南侯您愿意品尝,这是,老朽的荣幸。”
  说完,
  景氏老祖低下头,
  对着身边的小孙女道;
  “来。”
  女童看着前方站着的那名身着甲胄的威武男子,
  开口颂念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8/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