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2895

  五皇子开口道:
  “父皇去后园静养了,太子正式监国,你怎么看?”
  “没什么看法。”
  犹豫了一下,似乎是觉得这般言语,有些过于敷衍了,郑伯爷只得又补充道:
  “至少,目前是这般。”
  目前,确实是没什么看法。
  打仗才是第一位。
  京里的事儿,也得看这场伐楚战事的结果。
  “大哥和老六亲近,虽说在银浪郡领兵,但大哥这个人……”
  五皇子嗫嚅了一下嘴唇,
  道:
  “大哥这个人,怎么说呢,如果父皇一封诏令下去,亦或者是木已成舟后,新皇一封诏书下去,大哥,多半是不会动的。”
  毕竟,都是姬家的孩子
  这大燕江山,说是大燕百姓的,但其实还是姬家人的。
  姬无疆可以支持姬老六去抢那个位置,但他的支持,也仅仅是局限于支持,真到了需要剑拔弩张不讲政治讲刀子的时候,姬无疆,很可能不会舍得打碎家里的这些瓶瓶罐罐。
  “其实,我算是看清楚了,龙椅下面垫着的,是马蹄,是马刀。”
  五皇子这觉悟可以,翻版的枪杆子里出政权。
  “老大关键时候虽然不会捅刀子,但真靠不住,老六身边,就只有郑伯爷你了。”
  燕京城的百姓喜欢在茶馆里装作很懂行的样子聊那些朝堂风云,
  在姬老六大婚之后,
  六爷党这个称呼,一下子兴起。
  所以,有时候不是上头的人想要拉帮结派搞什么党政,而是你哪怕站在那里不争,但帽子和区域,早就给你划分好了。
  郑伯爷,显然是“六爷党”的头号先锋。
  “二哥,以前虽然管过禁军一段时间,但管得,并不算多好,且原本的禁军框架这些年,早就被拆分得东南西北了。
  所以,二哥手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兵。”
  禁军,尤其是京中禁军这种存在,每个国家都会有,也就是所谓的中央军。
  按理说,禁军应该是战斗力最强的,这支军队,应该是国家创立时就有的,且基本是优先于国家的建立就已经存在。
  大概率,禁军的前身,其实就是开国君主的真正嫡系。
  但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
  蛮族的王庭骑兵,已经是蛮族王庭真正所能掌握的力量了,确切地说,蛮族王庭除了身边的这支力量,已经很难真正调动得起那些大部族的力量,没了地方军,还谈个屁的中央军。
  昔日的晋国,伴随着虞氏的衰弱,三家分晋格局形成之后,禁军只剩下京畿之地那点不过数万的编制。
  乾国上京,更是将禁军玩成了一个笑话。
  开战前,乾国上京号称有八十万禁军拱卫,结果燕军南下的消息传来后,第一批,只组织了不到十万人出征北上,第二批,又强行组织了五万人,结果这五万人行军到半路上后,只剩下不到两万人……
  再之后,任凭乾国官家和几位相公拼命压榨,禁军将门也表示,实在是没有了。
  到最后,为了应付李富胜和李豹的两支骑兵,乾国连东南沿海的祖家军都调了过来,纯粹是靠地方军头子在打仗。
  楚国的皇族禁军,战斗力倒是可以,素质也很高,可以说,是东方四大国里,中央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
  燕国原本的禁军,因为百年来全国供养镇北军的原因,早就是后娘养的了,再等到田无镜接手靖南军后,禁军就沦为小婢养的了。
  就这,这几年里,先拆分去了北封郡一半,又拆分去跟随大皇子东征,现如今,连拱卫京都都得靠李良申的那一镇。
  换句话来说,太子殿下可能没那么水,兴许,他背地里,也很阴沉;
  但再阴沉也没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禁军只剩下个空架子了,还能干嘛?
  现在想想,皇后娘娘薨逝得还真是时候。
  因为姬老六大婚后,按理说,没多久,就该是太子和郡主被延迟的大婚真正开始了。
  若是太子和郡主真的结为伉俪,
  得,
  依照郡主那个疯婆娘的性子,
  人家既然敢在姬老六大婚那一晚动用七叔和李良申去杀皇子,
  她就敢在燕皇宣布去后园荣养时,
  直接让李良申的那支镇北军入京城,
  让姬润豪直接荣登太上皇之位;
  大概率,
  这辈子就只能在后园里出不来了。
  不过,
  隐隐中,
  郑凡有种感觉,郡主兴许能指挥得动李良申,却不一定能指挥得动那一镇布置在燕京城外的镇北军。
  燕皇这个人,你很难看得透。
  陛下不是李渊,姬老二也不是李老二。
  好在,看不看得透都无所谓,燕皇再雄才大略,也敌不过岁月。
  “老郑,我做木匠活时,最喜欢俩字……对称。
  那墨线一弹,
  那尺寸一量,
  近了看,远了看,
  对对半,
  这种感觉,是最让我享受的。
  所以,
  我觉得,
  父皇应该也喜欢这种感觉。”
  姬家几个崽,没一个是简单的,就是最凄惨的工具人姬老三,他的水平,丢其他国家皇子堆里,也能当当幕后黑手了。
  不是他无能,实在是他爹和兄弟们的段位太高。
  “继续说。”郑伯爷开口道。
  “父皇,其实不在意是太子继位还是老六继位。”
  五皇子语出惊人。
  世人都在猜测,下一任大燕的帝王到底是哪位。
  不仅仅是燕人,楚人、乾人,甚至是晋人,都在猜测。
  姬老六大婚那日,显露峥嵘,再以凌厉手段肃清商道,调理户部,狠辣之风,酷似燕皇。
  而太子,则更显老持一些。
  下一任燕皇是谁,很可能会影响到燕国今后的国策。
  “平衡?”郑伯爷说道。
  “对,父皇要的,是一种平衡,一种他,嗯,之后的平衡。”
  五皇子手比划了一下,
  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