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临(校对)第10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4/2895

  在刀口刺入“阿铭”胸口时,郑伯爷心里也不禁有些怅然,若是此时站在自己面前被挟持着的,是真的摄政王就好了。
  那么自己以后无论是行走江湖还是军旅庙堂之中,可能很少再会被冠以“平野伯”的称谓,而是被称之为——弑君者。
  讲真,
  这个称呼,可能会不吉利,但在格调上,是真没得说。
  此时此刻,
  郑伯爷、阿铭和四娘三人的眼神,在刹那间交汇,彼此于无声中交流着信息。
  可能是因为大家默契程度高了,再者以前瞎子在时也常常精神锁链过,所以还真能互相读懂对方眼神里的意思。
  阿铭:主上,你怎么直接捅胸口?
  郑凡:难不成蹲下来特意捅你的腿?
  阿铭:这个位置伤口修复起来会消耗更多的血液。
  郑凡:捅你的腿怕你待会儿跑路时不方便。
  四娘:三儿怎么还没来?
  就在这时,
  一声厉啸传来,
  紧接着,
  一个人从人群上方飞踩而来。
  是的,
  就是那种武侠片里经常会出现的出场方式,踩着人群的肩膀直接过来。
  “嗡!”
  终于,
  此人落地。
  其身着一身墨色的长衫,眉眼之间,带着一股浓郁的阴煞之气。
  这是一个高手,
  因为在其出场后,周围其他贵族家里的供奉们,要么低头致意要么微微后退半步。
  其实,在这个局面下,这种个体实力很强的存在,真的很是麻烦。
  因为这不是两军交锋,而是小型的局部冲突,外加,郑凡这里的人数,其实是劣势。
  这也是为什么当郑凡知道摄政王会虚脱不会参加大婚而长舒一口气的原因所在,因为哪怕是将造剑师给排除掉了,摄政王身边,必然还有好几位真正的高手存在,他们,或许在千军万马的对决面前,不是很显眼,但在这种场面下,往往能改变局面。
  “呵呵,屈氏屈明轩,见过大燕平野伯爷。”
  此人拱手抱拳,
  同时,
  脚步再度向前。
  郑伯爷目光当即一眯,瞬间明白这老狗是想要靠近距离探测摄政王之虚实。
  所以,
  郑伯爷直接将摄政王胸口里的刀给抽了出来,
  而后毫不犹豫地刺入摄政王的肩膀。
  “噗!”
  “……”阿铭。
  屈明轩的脚,停住了。
  他不是屈氏的供奉,他是屈氏一员,原本是旁系子弟,但因自幼显露出极高的练武天赋,就被家族当作嫡系子弟来进行培养,现如今,他是四品武者,算是屈氏里德高望重的一位,就是屈培骆的父亲屈天南,在练武时也受过他的指点,平日里,他也负责传授屈氏年轻子弟功夫。
  正因为他是屈氏的一份子,所以,在此时,他犹豫了。
  他有信心在付出一点代价且不予他们纠缠的前提下冲破面前燕人的阻拦去到行台上,
  甚至有信心去将那平野伯给擒拿住,
  就算出最大的意外,
  他也敢拍着胸脯保证,他至少能做到和平野伯以命换命。
  这里,没算其他人的帮助,纯粹是他自己一个人来进行,这是一个巅峰武者的骄傲。
  其实也自然,
  想当初沙拓阙石可以能在上千镇北军铁骑中不断冲撞,到最后,是力竭而死,真正的巅峰武夫,他们的体魄,确实让人震撼。
  但还是那句话,
  横的怕愣的!
  郑伯爷现在的干脆劲儿,让这个强大武者都有些慌了。
  郑凡看着他,
  喊道:
  “我起于微末,草莽黔首出身,幸得我大燕陛下赏识,简拔以高位,赐封为伯爵,今日,我只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来;
  但若是真将我逼急了,大不了在此弑君,与我心爱的女人在此殉情。
  下,不负公主对我之情深;上,不负我家陛下对我之皇恩!
  你,
  大可继续向前,
  弑君的是我,
  而逼死君父的,
  是你屈氏!”
  “来,不要犹豫,杀了他,杀了他们,杀了他们!朕不怪罪你们,朕不怪罪你们!”
  阿铭怒吼着。
  紧接着,
  阿铭似乎是入戏太深了,
  甚至还自己加了一句:
  “大楚,没有被俘的皇帝,朕死后,传朕旨意,请五弟熊廷山入郢都主持朝局!”
  或许是郑凡先前的威胁和干脆起了作用,
  又或者是阿铭的自我发挥起了效果,
  屈明轩不再前进,反而开始后退。
  因为他的身法再快,也没人家的刀快。
  其余贵族,在此时也不敢多言语,因为今日的局面一个不好,就是摄政王驾崩,大楚再度陷入内乱之中。
  同时摄政王所说的传政于五殿下,也让在场的不少贵族心里一凛。
  这句话,再度夯实了这是真摄政王的“事实”。
  因为只有摄政王,才能够在这种局面下下达这种旨意。
  然而,五殿下身处梧桐郡,他身上所担系的,是梧桐郡本土势力以及山越部族的利益。
  也就是说,五殿下的基本盘,和在场的这些传承已久的楚国大贵族们,并非在一路,所以,大家都是不希望给五殿下机会的。
  郑伯爷喊道:
  “放我等离开,你们大楚的摄政王,我还给你们!”
  没人回应。
  郑伯爷直接下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