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鉴定师(校对)第763部分在线阅读
此时此刻,听到了陈逸这接下来的话语,许询,王操之兄弟俩,甚至于王羲之的面上,都是露出了一抹惊色。
王羲之的内心充满了惊异,他之前让陈逸观看风景,所想要让其感悟的,也只是这一处风景自然自由的气息而已,放开心境,顺其自然,方能使得书体顺利的转化,而不能刻意的控制和强求。
他没有想到,陈逸竟然从这处风景中的荷花上,领悟到了更加关键的东西,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简直是太妙了,还有陈逸的那一段解释,章草就像是淤泥,是今草的养份。
在此基础上转化而来的今草,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或许有着章草的气息和养分,但是却与章草并不相同,比章草更加的优秀。
陈逸想到了他所没有想到的东西,由这荷花所感悟到的,比他内心的一些想法,还要高明。
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陈逸的悟性,超出了他的意料,无怪乎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书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君子之花,妙,太妙了,太妙了。”此时,一旁的许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拍着手掌大赞道。
对于荷花,许多文人和画家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汉代乐府歌辞盛行时,产生了许多优美的采莲曲谣,之前他觉得这些描述荷花的曲谣还不错,可是现在,与陈逸这一段话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这可以说是他听到过的,最能代表荷花的句子,仅仅十余字,便将荷花的品质表现了出来,让人为之向往。
听到许询的话语,陈逸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无奈,他实在不是故意的,只是随口就说出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段名句,出自于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之中。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来从中衬托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更是从中表示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之世风的鄙弃。
第1293章
爱莲说
而这荷花之所以会成为君子之花,就是因为周敦颐的这段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许多文人雅士奉为至理,只是说说简单,能够做到者,十人之中,又有几人呢。
许询的话语,让现场几人都是回过神来,王操之和王献之面带惊色的望着陈逸,那一段名子确实妙不可言,可是让他们震惊的,露出却是陈逸的悟性。
从鱼群之中,他们或许会和陈逸一样,悟出那些道理,可是在荷花之上,他们恐怕却是无法悟出陈逸所说的那些至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以章草为养份,吸收入今草之中,仿佛让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般。
自从与父亲移居金庭之后,这楼阁之上,他们也是常常过来游玩,那一处小湖,是他们最喜欢的风景,可是看到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却是无法感悟出陈逸所说的那些东西。
或许是他们没有处在陈逸转化书体的情况之中,但是,他们觉得,就算处在这样的情况之中,在荷花之上,他们也不可能感悟得到。
从昨天陈逸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便从陈逸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与陈逸比起来,他们相差太多太多了。
“确实是妙不可言,轻云,对于这处风景,你的感悟之深,出乎了我的意料,更加让人惊叹的则是由荷花所领悟到的东西,堪称精彩至极。那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荷花最好的描述,你由此悟出来的道理,就像你所说的,会成为你书体转化最为关键的所在。”
说到这里,王羲之感慨万千,“有了你这番感悟,由此而转化的今草,或许会更加的精妙绝伦。”
“先生过奖了,有了你的提醒,我才会去感悟,否则的话,就算看到荷花,恐怕也想不到这个方面,也正是因为那一段对于荷花的描述,使得我心中产生了一些感悟。”
陈逸拱手一笑,提起荷花,恐怕现代许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段话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想起这段话,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悟出来,但是正是靠着这段话为引导,他才能得到感悟。
这时,许询忍不住的说道:“陈公子,这一段对荷花的最好描述的句子,是你所创作出来的吗。”
陈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并不是我创作出来的,而是在我从隐居之地出来,游历之时,在一座城镇,与一位老夫子结识,而这段话,正是此人一篇文章里的话语。”
“哦,竟然是一篇文章里的话语,陈公子,能否将这篇文章写出来。”许询面上露出了惊喜之色,这段话语精妙至极,这篇文章想必也是一般无二。
陈逸自然答应了下来,这一段名话既然由自己口中说出,那就让它现于世间吧,“许先生,我也是正有此意,既然这段话语,这些荷花,让我有了如此的感悟,那么这一篇文章,就以我转化的书体,进行书写吧,看看与之前有何不同。”
“如此甚好,看看这段感悟,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王羲之点了点头,十分赞同的说道。
陈逸微微一笑,并没有着急着去书写,铺好纸张后,他的目光,便放在了不远处的湖水之中,代表着纯洁的粉白色荷花,看着那随着水波,随着微风,不断摇动的花朵,他运起了顶级书法术,刹那间,一阵阵的感悟涌入脑海之中。
感受着这些由书法术带来的感悟,他的面上露出了一抹微笑,这些感悟,都是之前在转换书体时,所没有出现的,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
换句话说,这由书法术所产生的感悟,完完全全是由他刚才从风景中悟通了一些道理,才得到的,当然,如果由王羲之说出来,他知道了之后,也会有这些感悟,只是,却并没有他自己悟通的那般深刻。
看着这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他内心的感悟似乎更加的浓郁,随后,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站在桌前,感悟着脑海中所涌入的这些东西。
而旁边的众人,看到陈逸这般模样,丝毫没有任何的着急,因为他们从陈逸的身上,似乎感受到了一股非常浓郁的气息。
感受着这股气息,许询面上露出了异色,难道陈逸这才刚刚感悟,所写出来的书法,就会与之前不同吗,他摇了摇头,或许会有一点不同,但绝不会太多。
书法一道,虽然也需要感悟,但是却也是需要通过练习,来将感悟到的东西,一点点融入书法之中。
感悟的差不多时,陈逸缓缓睁开了眼睛,那一双并不算很大的眼睛之中,却是充满神韵,随后,他拿起毛笔,蘸了些墨水,开始书写起周敦颐的爱莲说来。
爱莲说全文字数并不多,可是从中流露出的道理,却是发人深思,其全文如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文章由宋代之人创作,所以,里面出现了一些在此时还没有出现的人物或是字符,比如陶渊明,比如李唐。
关于这些内容,陈逸之前就已然想到,并且将它们予以替换,没有了陶渊明,还有其他喜爱菊花的著名文人雅士。
在书写的过程中,脑海中的感悟不断的涌来,让他的笔下更加的出神。
写完整段文字之后,陈逸缓缓的收笔而立,看向自己所书写的这一篇爱莲说,面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而此时,在陈逸收笔而立之后,旁边的王羲之等人便快步的走到了桌前,目光望向这幅书法。
在看到这幅书法的瞬间,还没有好好体会里面这篇文章时,他们面上便露出了惊色,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如果不是他们在旁边看着陈逸书写,定会认为,这是他人所写。
陈逸所书写的这幅今草书法,虽然与一些今草名家相比起来,差了很多,可是与之前那连贯起来的章草相比,却是犹如天壤之别。
这幅书法,已然可以称得上是真真的今草,其中有一些地方虽然还并不完美,还有着很多的缺陷,可是,这已然有了今草的雏形。
哪怕是一些人以章草为跳板,练习了一段时间,便去练习今草,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拥有今草的雏形,而陈逸,对于章草如此精通,从之前他书写的转化书法,就可以看出,根本无法摆脱章草的影响,所写出来的书法,就是连贯起来的章草。
在他们看来,陈逸的转化之路,或许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哪怕在刚才陈逸感悟了一些关键道理之后,他们同样觉得,也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转化,才能拥有今草的雏形。
可是现在,此时此刻,他们的估计完全错了,摆在面前的这一幅书法,已然具备了今草的雏形。
从其中的一些笔意中,可以感受到章草的气息,可是,这一幅书法,却是与陈逸的章草,不同了,变得更加的优秀,哪怕现在仅仅只是雏形,他们的内心,也是十分的肯定,这种今草书体,会十分的精妙。
在经过了瞬间的震惊之色,他们便欣赏起这一幅书法来,与之前那连贯章草的惨不忍睹相比,这一幅今草书法,却是让他们充满了好奇。
一边研究着,一边感受着其中的气息,一边欣赏着这一篇文章,此文章的名字叫做爱莲说,可谓是文如其名,里面介绍了一个人喜爱莲花,也就是荷花的原因。
独爱莲花,从淤泥之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走近玩弄它。
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这一篇文章之中,所饱含的意义,让他们为之惊异,更是为之认同。
对于文章,他们十分的精通,有时候也会通过诗句或者文章,去讽刺当下的社会,在他们看来,这一篇爱莲说中,更是表达了创作者的一些情感。
其中一些隐含的意思,则是直达他们的心灵深处,似乎深深的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书写这一篇文章的书体,虽然只是一个雏形,但是其中,却拥有着笔意存在,此时与这篇文章结合在一起,更是让他们体会颇深。
哪怕这一种书体,只是陈逸刚刚转化过来,尚有许多的缺陷,但是毕竟这是由其水平极高的章草转化而来,绝不是其他一些人的章草,所能相比的。
看完了这幅书法,看完了这篇文章,现场几人久久未曾回过神来,似乎依然沉浸在其中,无论是书法,无论是文章,都是带给他们一阵阵的惊叹,让他们的心灵,为之触动。
第1294章
文章与书法
看着众人的模样,陈逸微微一笑,他能够写出今草的雏形,其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悟通了书体转化最为重要的一点,随后,由顶级书法术传递过来的感悟,使得他的今草书体,拥有了雏形。
这一个雏形,正是吸收了章草的一些感悟,作为养份,从而形成的,所以,有了章草做为根基,他的这个今草,才会在雏形阶段,就如此的优秀。
过了一会,王羲之等人从这幅书法中回过神来,面上带着浓浓的惊叹,许询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是察觉到了王羲之的目光,与其对视了一眼。
“玄度,我们先来说说这篇文章如何吧,至于书体,稍后再谈。”王羲之面带笑容,缓缓的说道,这幅书法所写的文章,所用的书体,都是让人惊叹的存在,所以,自然需要一个接一个的讨论,而陈逸由章草转化而来的今草,其重要性,远在这篇文章之上。
许询点了点头,目光放在了这幅书法之上,这整篇文章字数不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是能够触动他们的心灵。
“这一篇爱莲说,精妙至极,在我看过的文章中,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廖廖无几,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笔墨,去铺排描绘,而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谕义,分别评论三种花朵,并以莲花自况,抒发了其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看似简单,其实背后的意指,足可以让人深思,逸少兄,你觉得呢。”
王羲之看了看书法,感慨了一声,“玄度,在评论之前,我有一个问题需要询问轻云。”
说着,他朝着陈逸问道:“轻云,不知你可否告知创作此篇文章的那位老夫子的身份。”
陈逸摇了摇头,“先生,我与那位老夫子只是相处了数日而已,并不知晓他的身份如何,不过看其气度不凡,相必不是普通人物。”
王羲之点了点头,“能够创作出这篇文章之人,又岂是普通之人,想必也是出身世家,在朝为官,这篇文章,看似描写莲花,却是借着莲花的纯洁,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想法,以及对当前朝政和社会的黑暗进行讽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正是文章中的妙笔,意指朝政黑暗,想要在其中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的艰难,而他并不想同流合污,至于濯清涟而不妖,想要实现,更加的难,这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最后面的这段话,可是说是另一处妙笔之所在,对三种花朵进行了评判,菊花之隐士,牡丹之富贵,莲花之君子也,在这种黑暗的朝政社会之下,有人喜欢像菊花那般,成为高深的隐士,隐居在世外,有些人则喜欢像牡丹一样,去追求富贵,不在乎心灵如何。”
说到这里,王羲之抬头望了望远处的湖水,那些莲花,依然是那么的纯洁,“当今朝代,想要做隐士的人,并不在少数,我们亦是在其列,而贪图富贵者,更是在多数,至于像莲花一般,能够在朝政中出淤泥而不染者,却是少之又少,谁又能像这篇文章的创作者那般,去喜爱莲花,像莲花一样的高洁呢。”
听到王羲之二人的评论,陈逸感叹一笑,这一篇文章,除了改了一些现在所没有的事物之外,还小小的改动了其他一些方面,以使得整篇文章,更加贴近东晋朝代。
他之所以没有去说这篇文章或者是那段句子是自己创作的,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是创作不出一些东西的,就比如这莲花所谕示的官场一样。
此篇文章的创作年代是在宋代,当时隐士之人十分的稀少,在文章中就已然表示了出来,而在东晋,正是隐士盛行的时代,许多文人雅士,不愿留在朝中为官,只愿隐居在山林之中,倾情于山水之间,所以,他也是进行了小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