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6

  “那不对啊,换了是我,应该先找你家长辈,拿下了他们,你不过是个傀儡啊。”万金油说完也觉得说过了,忙道歉,“银大少,你别介意啊,你不管江湖变迁,我们可是看得门清儿。”
  万金油说得是实话,当年从爷爷手里接过鬼门的时候,我除了会看看宝贝儿,去过一次祖坟以外,也没有自己的势力,话语权几乎等于没有。
  我苦笑一下,说道:“我觉得这就是他们对西境的不了解,他们认为我关的鬼门,他们如果想重开鬼门,想倒卖土里出来的东西,我不开口,西境应该不会有人敢在鬼市面上动作。所以,我是唯一的突破口,现在不过是挑衅,看我有几斤几两。”
  电话接通了,可是电话两头都听不清楚彼此在说什么,无奈,只能看着山上的车消失在了远方。
  终于,半个小时后,信号足够了,万金油急忙电话联系朋友找到那辆车,不过我知道很难找到了。
  回到吐蕃市,我们找了一间酒店,洗漱一下的同时,等待各方的消息传来。
  临近傍晚,万金油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说是车找到了,这让我也很意外。他说这辆车满身泥土地进了市区,有眼尖的朋友认得这辆车就是之前开进戈壁的车辆之一。
  待我们赶到的时候,车辆还未洗,车身泥土的结构与黄土山的泥土别无二致,它正停在了一家KTV的地下车库。整个车还很有节奏地上下抖动。
  万金油一把拉开车门,就见到一对衣冠不整的男女正在行苟且之事。
  男的当场大怒,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吼道:“你们要干嘛?坏我的好事儿!”
  女的则吓得哇哇大叫。
  男的下了车,人高马大,气势汹汹地朝着我和万金油冲了过来。万金油也不客气,打了一个口哨,黑暗中走出了七八个人,这男的当场就怂了。
  他倒退一步,说道:“哥几个,我.......我.......哦!哥几个缺钱吧?我给......哥几个拿点,别伤人哈!国家法制社会。”
  说着,就要钻进车里。
  我一把将他揪了回来,这人第一印象给人的就是痞气十足,应该不是我要找的人,他没这个智商。
  万金油当然也发现了这一点,说道:“今天你开车去山里了?”
  “没去啊,我一天都在市区喝酒。”男的怕我们不信,指了指车里的女子,说道,“一天才把妹子追到手啊。”
  “车哪儿来的?”我厌烦地问道。
  “我的车啊!哥几个,你们要是缺钱,我拿给你们,车别开走,容易被条子盯上啊,哥几个要去哪儿,弟弟我送你们去就是,真真的,我这车修起来特贵。”
  万金油说道:“你车上的土哪儿来的?我们在市区外见过这辆车。”
  男子马上说道:“哦!我这车借给了一哥们,他说想去市区外面转转,又给了钱,我这人特仗义,朋友借,那自然要帮的。”
  “你朋友在哪儿?他们几个人?”我问道。
  男子说道:“我不知道啊,这哥们我也认识没多久,人挺豪爽的,借一天给两千,是不是他做什么得罪哥几个的事儿了?和我真没关系啊。”
  “那人长什么样子?”我知道已经问不出什么了。
  他挠挠头,说道:“个子吧,不高,就是人豪爽,哦!对对!他胳膊上有一道刀疤,但是人看上去特别老实。”
  万金油从车里走了过来,轻轻地摇摇头,没有任何发现。这一点我想到了。
  我握了握拳头,打算离开,这男子似乎怕我们没有结果会对他不利,急忙说道:“哦哦!我想起来了,我有他电话。”
第7章
探墓
  这倒也算是收获,不了解对手是谁总是让人沮丧的,我一把拿过了他的电话,一看号码,和我猜测的一样,不是本地的,电话是望京的。我拨了过去,电话接了起来,却没人说话。
  我说道:“你是谁?你想做什么?”
  对方听到了我的声音,直接挂掉了。我看着手机有些发呆,这男子却是眼巴巴地望着我,也不敢说话。还是万金油叫醒了我。
  “银大少,咱们走吧?”他一边走一边说道,“我觉得这不像是一个人做的?”
  我点点头,将手机丢还给男子,说道:“看来西境要不太平了。”
  见我们走了,男子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再回头寻那女子,早跑得不见了踪影。
  我们刚回到酒店,还没等我点支烟,万金油便在门口喊了起来。待我开门,他急匆匆地将手机递给了我,手机上是一则新闻,上面写道:“我市郊区发现特大古墓被盗,但依然出土了十分精美的文物,墓穴具体年代有待专家解读,被盗情况也交由当地派出所备案.......”
  “银大少,人家可是动手了。你看地点在禾田,咱们却在吐蕃,这事儿我还没有朋友给我说,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应该是挖了那边,又跑咱们这里了。”万金油说道。
  我摇摇头,说道:“你不觉得这新闻很奇怪吗?禾田是有文物局的,为什么墓穴的具体年代有待专家解读?一般出了土的东西,但凡有点眼力界的专家那都是马上说出年代。”
  万金油眨眨眼,说道:“会不会是专家太水了?”
  我看看表,说道:“肯定不是,我们必须过去看看。”
  万金油说道:“现在国家接手了,等于是已经出了江湖了,你确定可以进去?”
  “鬼市陈老肯定能帮上忙,对我们难的问题,对陈老肯定不难。”我说着就给陈老拨了个电话,陈老倒是答复得很爽快,在我们驱车赶往禾田的路上,电话便过来了,我们以他学生的身份做考古调研。
  我最担心的是策勒古墓,那是我爷爷发现迄今为止依然有黄金陪葬品的古墓,那里我爷爷下去过一次,当年,他一看到陪葬品,立刻磕头跪拜,什么都没拿,直接重新封土退出古墓,并且将外面的土包子铲平,销毁了外观特征,至今才得以保存。如果那里被盗,我将不得不找长辈来处理了。这足以说明这伙儿盗墓贼就是西境的人,而且能有这个实力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我的手不禁有些颤抖,真是那样,西境风沙起,狂狼将至。
  下午四点,燥热无比,头顶上的苍穹压着灰色的云,仿如一只大手拍在地上,把那毫无精神的枯草也埋进了茫茫的戈壁。雨随时会下来,滂沱似乎要掩盖一切秘密。
  我心里也更加焦急,如果古墓被盗,最怕的就是下雨,雨水倒灌进古墓,剩余没有被带走的文物将彻底毁灭,作案后的痕迹也将消弭。
  下午五点,我们终于赶到了地点,看到墓穴的时候,令我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一处古墓根本不是我爷爷发现的那一处,从外观上看,里面并不大,只是隔了很远,看不清楚里面。
  我刚要靠上去,两个保安便将我们拦住,万金油急忙给联系人打电话,那边的人才放行。可走近,我却火了,洞口只封了一块塑料布,外围拉着警戒线。
  我冲两个保安吼道:“这是谁的主意?你看看这边的地势,雨水从上流下来,土层被雨水冲掉,分分钟下面就是水坑了!”
  没人理我,我冲到两个保安面前吼道:“你们负责人呢?”
  那人一把将我推开,说道:“你吼什么呀吼,这下面埋的是你祖宗啊?!这下面的东西都掏空了,人说了下面没什么用了。”
  我愣了一下,转身看看那个用塑料布封了的洞口和在热风下飘荡的警戒线,心中尽然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我默默地从车上取下了兵工铲,在墓穴的两边挖出了过水槽,在盗洞顶部插入了一段避雨板,这应该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墓穴里的原貌吧,但也只是暂时,或许都过不了这个冬天。
  做完这一切,我回到车上,换上了潜水服,将神火眼手电绑在了头顶,我并没有带呼吸包,因为盗洞周围的土已经硬了,下面早已通风。
  我一点点地爬了进去,光线在一点点地变暗,我拧亮了神火手电。
  以前我一直用狼眼手电,但后来我发现了比狼眼更好用的神火,它的照射面积小,但聚光性非常强,很多道儿上的都推崇狼眼,认为散射光越多,就等于在地下放了一盏大功率灯泡,其实不然,人是通过光看到物件,再反馈大脑,东西太多,容易让大脑思考过多,尤其在地下,空气稀薄的情况下,消耗氧气也就越快,反而不容易集中精力,而小范围地接受信息,很容易进行集中精力的分析,更主要是不容易遗落文物,而且还可以看清楚有没有陷阱。
  很快,我爬到了墓室,因为干燥,里面保存得很完整,四周用很简陋的石头堆砌出的墓室,除了岁月的味道,没有任何怪味儿,棺材的木头碎断成几截,我用手轻轻一捏,碎成了渣渣,这应该是木头接触了外界的空气在加速氧化。
  这墓室非常小,只有一间,棺材顶距离墓室顶连一个脑袋的高度都没有,所以,盗墓贼直接破坏了棺材壁,从侧面将里面的宝物取走了。我打量着里面的尸骨,衣物也已经被文物局取走,尸骨早已成了渣渣,我用钢钎轻轻拨弄了一下略大的碎渣儿,只是一碰就成了灰烬。
  我慢慢地退到棺材外围,用手电朝着棺材两边的缝隙看,我想确认两件事儿,第一,棺材周围有没有空间,可能放下陪葬品,第二,确认棺材另一头的空间有多大,看看陪葬品会不会放在另一头。
  这两边的距离倒是不小,只可惜没有任何东西,或者有东西也被取走了,棺材顶部的空间非常狭小,不可能放下任何东西。
  这墓穴的主人应该是个很普通的人,家境一般,那就是说如果有陪葬品也没有多好,甚至可能没有,即便是有一两件陪葬品也不见得多值钱。
第8章
文不对路
  我又伸手在棺木上扣下一点木屑,放在舌尖上品了品,那是一股子浓厚的土腥味儿,木屑有一种淡淡烤过的味道,从木头被唾液润泽的感觉,我还隐约能品出牧羊人的味道。
  我慢慢地爬出了墓穴,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距离我们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电线杠,远处是一片胡杨林,朝着东边大约四公里的地方就是牧区,有不少修建的平房,再过去大约一公里就是高速公路,再远就是城镇了。
  也就是说这里是一片生活区,即便是曾经的这里,也是牧民的放牧区,最多也就是一个小部落居住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草料的减少,他们开始了迁移,但部落总会有生老病死,自然也就会安葬。这也就证明了为什么这里不是古墓群,而是单一的一座古墓。
  要看出这里有没有古墓也非常简单,其一,古人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知道要依山傍水,这片胡杨林就是最好的山清水秀之地;其二,游牧民族安葬一般会选靠近林子的边缘;其三,他们安葬之时,都会将土烧一遍,这样土里的草种子都会烧掉,而且棺椁一般都会用粗木垫上,再铺垫土层,最后还会用小石头围个圈儿,这就算是祭奠了。
  综上所述,只用观察土包子或者塌陷下去一块的土包子,十之八九下面就是古墓。甚至有时候在高速路上,我都能发现几座,这不是难事儿。
  此时,两个保安对我指指点点,怕是没见过炎炎夏日,还穿着一身潜水服的傻帽儿钻古墓的。
  万金油递给我一瓶水,说道:“银大少,确认没有,这墓是哪个朝代的?”
  我说道:“元末明初,穷苦牧民的墓。不过,我想看看有没有文物。”
  万金油竖了竖大拇指,说道:“啧啧!不愧是鬼王,看剩下的棺木就能知道年代。”
  我们离开了墓地,很快来到了地区文物局。正赶上两个年轻的研究员正在那里擦拭文物,其中一个正在用毛刷轻轻地将上面的陈年灰尘擦去。
  一般的流程就是擦拭之后,用蒸馏水清洗,再用竹子做的工具将上面的附着物剥离,如果是带孔儿的还得用湿布做软化,如果有油渍,还要用一些专用的皂水处理,之后再用蒸馏水清洁,当然酸碱之类对文物会有损伤,所以配比非常重要。我爷爷用的清洁剂是自制的,将粉笔、咖啡豆、大米几种常见的东西全部碾碎,加一点点蒸馏水,合着布一点点地擦油渍,如此,不会伤害到文物本身。
  当然,这只是对金属物件,如果是丝织品,那又不一样了,得确定是不是褪色,说来奇怪,西境的丝织品文物很少有褪色的,我爷爷一般会用棉签沾着酒精一点点地擦,一直到色彩完全显露出来。这种活儿非常熬人,没点耐心的人干不了这个,我爷爷做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得让......小花儿帮他好好按按。
  字画更复杂,因为年代久远,有的纸早已脆了,有的上面生了虫子,有的还有油渍,这就得用热水的蒸汽,一点点地软化,一直到纸张从黄变白,这才能展开。当然虫眼儿就得另说了,得从边角取下一小块,把清理干净的虫眼儿处对缝儿,再用碾子反复压,一直到看不出来.......
  想起曾经学到的那些知识,我又想起我过世的未婚妻小花儿,她是爷爷的左膀右臂,我大半的知识也是她教给我的。
  “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个年纪很轻的年轻研究员对我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