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406

  “打草惊蛇?”万金油皱起了眉说道。
  我点点头,说道:“不论西境三十五门的人抓不抓,都意味着我鬼门已经朝着哈巴河来了,我就是要他在哈巴河藏不住,尽快选择第二条路去走,或许我真的可以预判他逃跑的路线。”
第684章
寻踪追击
  “吼吼!银大少,你这才像是开战的架势,你很了解西境三十五门的想法,嗯!我也安排探道的人跑一跑,找不到人也给银大少打打气!嘿嘿!”万金油拿起了电话开始了布置。
  我又一次拿起了地图,观察起了这一段路,如果我没猜错,墓穴应该在山脊侧面或者山谷里,鹌鹑盗墓之后,要么返回哈巴河县城,要么走草原或者小路去布尔津,可主路一旦被盯上,这两个地方都不安全。
  B计划到底是什么呢?
  “允儿,你会怎么选?”我放下了地图,有些惆怅。
  姜允儿看了半天,说道:“这不好猜,太难了,完全可以不走公路就在草原上跑。”
  “这是不可能的。”万金油说道,“他们带的油,算上副油箱,最多坚持六个小时,就现在这个天气,他们加上文物加上补给,必然不会太多呀,当然,多带一辆车,那当我没说。”
  万金油的说法一下触动到了我,我说道:“他们不可能在没有路的情况下坚持太久,如果遇到裂谷或者山,要么折返要么绕过去,油是决定他们前进的一切,国道!我会走国道,上了国道遇到县城就可以躲进去,这样根本不好查。而且油和吃的问题全部解决了。”
  我再次看起了地图,每一条线都清晰了起来,我指着一条路,这条路沿着山下,看上去没有多少植被,或许是一条干枯的河床,但尽头却能上国道,而且卫星地图显示附近不但有加油站还有修车行。
  我看看表,说道:“不好!如果他们盗墓完,直接走,那么半天时间就能上国道。”
  我抓起电话,要在哈巴河的鬼门弟兄去国道儿上堵住缺口,另外通知了李
青武在国道收费站再设下一道检查岗。而我要身后鬼门弟兄加快速度冲到缺口,从加油站那条路一路追到山下,与我会和。我有一种预感,鹌鹑又跑了。
  姜允儿见我一顿猛如虎的操作,说道:“师傅,哈巴河古墓还去吗?”
  “当然要去,这次应该不是长乐的手段就是鹌鹑的手段,能多了解一分,等到战事开了,便会少流一分血。”
  在中午三点,我们抵达了哈巴河,并没有进去,在城外接了装备,又匆匆上路,说来有些心酸,给我们交接装备的不是鬼门弟兄,而是鬼门弟兄的妻子,在哈巴河仅有三个鬼门弟兄,全部去堵缺口了,而且他们先行垫付了装备的钱。
  我能看出来鬼门弟兄妻子的不高兴和不理解,为什么要莫名其妙花那么多钱给之前根本就没见过的一群人,可鬼门弟兄一定不会交底的。她只是默默地将发票递给了我,那眼神中有一种不确定我会不会结账的味道。
  我二话不说,转了三万,匆匆告辞,我还记得弟兄妻子眼中的惊喜和不好意思,鬼门解散后,便没有给弟兄们发过钱,每个人意味着需要重新去社会上找工作,可一声令下,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又开始了玩命,我做的实在是不够。
  眼下顾不得这么多了,我吼道:“招子放亮点儿!鹌鹑他们一夜未睡,指不定在哪个山坳子里睡着呢。”
  万金油骂了一句娘,说道:“银大少,我们现在可是孤军奋战了,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对讲机还没发出去,要是遇到了,这可是.......”
  我将一支一次性触发机关交给了万金油,说道:“咱们三人,除了你,都有自保的能力,你可要小心点。”
  车很快冲下了国道儿,朝着预判的地方驶去,开了不到二十分钟,我们的侧面出现了一条河流,在河流对面大约三公里左右,我还能看到哈巴河古城的遗址,这遗址只剩下了一块块的土堆,考古工作者甚至都无法确定这城的年代,想来又有一段无名历史遗落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姜允儿突然一脚油门刹住车,打开车门飞快地冲了下去,我也急忙跟着下了车,我这才发现脚下的土很软,接近于沙地和土地之间,土层上有一层薄薄的土壳儿,车压过去,便留下了一道清晰的痕迹。
  姜允儿发现了一条车辙痕迹,她蹲下身子开始了研究,半晌儿,她兴奋地说道:“师傅!两辆车,一辆很重,我估计坐满了人,另一辆比较轻,不是越野就是皮卡,我偏向于皮卡。”
  “至少八人!鹌鹑没来!”我说道,因为鹌鹑似乎习惯于坐轿车,至少在最近的一次接触中,他是坐着一辆轿车,这也源于上年纪的人还是喜欢舒服点,我爷爷就不喜欢面包车、越野、皮卡,就喜欢轿车,哪怕是桑塔纳。
  我们开始沿着车辙跑,上了草原,车辙便不那么清晰了,不过,陈老发现的墓穴已经出现在了眼前,我们将车开了过去,果然是四块石板构造的墓穴。
  说起来,这种造型也是我此生第一次见到,这石板不在地下,却是在地上,感觉就是地面上摆着一个没有盖子的鞋盒子,盖子被毁去,有的落在了墓穴里,有的被挪到一旁碎裂,更令人吃惊的是还有一些墓碑清晰可见,年代久远却只剩下了一块造型怪异的岩块儿。
  至今,我的怀疑是这些墓穴并不是西境本地原住民的,因为多少受内地影响,墓穴在土层之下,不会广而告之地表明这里有一块墓地,反而与西方世界的墓穴有几分相似,坟墓不是土包子,而是平的,在地面落起了一块墓碑,也方便家人进门后裔找回。
  我朝里看了一眼,并没有骨骼,想来是被陈老都收集了去,做研究用。但墓穴底部很有意思,用一块块的鹅卵石摆成了花儿的样子。想来也没有棺材,直接将人放进去,便可以了。
  我有一个猜想,这墓穴很可能是某个外域商人,也可能是客死他乡的人为了让家人找到,不得不如此摆放,只是历史已不可考,一个城都没了,谁还在乎一个墓穴呢。
  我不再耽误时间,继续朝里走,我们速度加快,姜允儿不愧是警察,追踪的本事当真是了得,没多久,那地面上的车辙又出现了。
  只是两辆车却分开了。这很奇怪,难道是布置哨兵?可周围几乎一马平川,哨兵位置显得很多余。
第685章
脚下大墓
  我让姜允儿追着朝山跑的车辙,我在山下做了鬼门标记,如果二叔他们追来,便朝着另一边去查看。
  路开始变得颠簸,地面开始干燥,不时有一些荆棘出现,草原的草种子似乎在这里并不茂盛,大概是因为山太高,挡住了阳光,可苔藓也不茂盛。
  我一度以为脚下会是烧熟的土,可姜允儿却没有停车,车一直开到了离山脚还有大约三公里的样子,停了下来,姜允儿下了车,仔细地查看了起来,她冲我说道:“师傅,他们抹去了车辙。我怀疑车就停在这里。”
  我看着四周,摇头说道:“不对,这么空旷,鹌鹑不会冒着丢车的风险,人车分离,只能说他留下了一个人专门负责清理痕迹。”
  我们三人开着车开始在周围逛了起来,第一个石碓出现了,在车的侧面,我们开到跟前,发现的确是人工修筑的,因为石头大小差不多,都是一些比拳头还小一号的石头。
  万金油开心地说道:“哈哈!找到了!”
  姜允儿说道:“不是这里,周围没有被挖掘的痕迹,应该还在其他地方,这应该也是一座古墓。从格局上来说,下面应该没有东西。”
  她说得对,鹌鹑的人也看出了这点,便没有挖。
  我爬上了一个小山丘,这山丘大约有五百米大小,高度大约三层楼高,光秃秃的,倒是喜欢阳光的野草长得是郁郁葱葱,还有一棵小榆树不知从哪儿飘来的,已经结出了一条的小叶片,这榆树注定活不了,一场大雨过后,便会顺坡倒。
  我朝着身后看去,姜允儿在山丘底下,她是顺着脚印找过去的,我的注意力放在了她的前面,就在这时,我几乎和她同时发现了一片古墓群。
  姜允儿快速地跑过去,我也几步从山丘上冲下去。
  从我的角度看,古墓群大大小小的土包子有三十多座,彼此之间挨得特别紧,甚至有的地方连下脚的空间都很有限。
  我和姜允儿几乎同时到达了古墓群。
  姜允儿说道:“师傅,他们清理了足迹,但是清理的不干净,我跟着到了这里。”
  我疑惑了,这么紧密的古墓群只说明了一点,下面没有墓穴、没有棺木,只可能有魂瓶,说白了,就是火化过后的尸体,这种人大都不怎么有钱,要么是战死的士兵;要么是得了疫病;要么穷苦大众的集体葬区。
  果然,这周围没有一个古墓是被挖开的。
  万金油跑了过来,兴奋地说道:“银大少,我还在找你,你到是喊一声呀,乖乖,这么多古墓?怎么不像挖过的?”
  我有些泄气,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讯息,埋穷人的地方要么只有一个大墓,就在正中间,其他人会跟着埋在周围,算是占了先祖的福气,要么根本没有大墓。
  鹌鹑到底在这里发现了什么?金叶子又是怎么回事儿。
  这下好了,足足找了快一个小时,什么都没发现,姜允儿也陷入了混乱,脚印不但发生了重合,而且找了一圈儿下来,又回到了古墓群。
  我琢磨了半天,总感觉有一些不对劲儿的地方,可是却说不出来,我爬上了土丘,看着那片古墓群发呆,阳光浓烈,却是不热,风带着凉意。
  我只能看向了四周,丘陵地带的山高高低低,最大的山在背后,果露出的岩石和无人攀爬的痕迹说明大墓不会在山上。可能有朋友会说,那可不一定,万一古人就是这么轴,偏偏要登高望远,越是想不到的地方越可能是古墓。其实不用杠精,一个大墓不论是石料、宝物还是棺材,要想运上山,人力和物力都是不可想象的,能做成那样,先不说吃喝拉撒,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会在江湖上引起轰动的,人生活的痕迹便会留下,可惜这里什么都没有,倒是用来做风水宝地还是可以的。
  再看向远处,我有了一丝退意,可能古墓在其他地方,比如鹌鹑的另一辆车所走之处,这里或许放哨会是一个差不多的地方。
  万金油突然在古墓群摔了一跤,一屁股坐在了小土包子上,他伸出手撑住身体,却是抓在了另一个小土包子上。
  万金油怒道:“这什么古墓群,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我本没有留意他说的话,待他爬起,我正要取笑一番,却一下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我之前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就在于古墓之间挨得太近了,没有这样安葬人的,后面来祭拜的人难道要坐在其他死人的土包子上吗?
  我们国家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尤其是殡葬礼那更是十分在意,这么紧密,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重新回到了古墓群中,看向了四周,从下面看四周可谓是一马平川,在我后方的两公里外才是下降的丘陵山势。这里采光算是极好的,也没有受到背后大山的影响。而这山......这山......
  一个非常小儿科却简单的布局在脑海中闪现了出来,案山靠岸,山头靠珠,一幕一屏,唯大多小。
  这是一句风水口诀,简单的说是最初的风水大师想出的形而上学的一种布局,后人是在这样简单的布局之上一步步地复杂起来的,老祖宗认为埋人一定要找到最大的山,就在山下埋人,这就是背后有靠山,最大的山下要找到最高的地方放墓穴,如此登高望远,大山便仿佛佛祖背后的佛光庇佑,也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老祖宗认为如果找到了这样的地方,一座大墓夹着无数的小墓,就形成了势,好比是上战场,一员虎将带着一群小弟,背后佛光映照,想起来都是一种无一匹敌的架势。
  老祖宗认为这就是风水宝地,实际上现在看来,它是错误的,因为它只是人根据地形幻想出来的势,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用科学来破,就是山头摆放大墓加小墓,又在高地,冰天雨雪、狂风四起,这墓第一个倒掉的就是墓碑,其次是土包子,赶上地震,山头上的墓穴里势必塌方。
  话说回来,如果按照我说的意思,大墓又在哪里呢?
  难道还是高手布置的墓穴?
  我一步步地朝着山丘上走,突然,我顿住了,难道墓穴就在我的脚下?
第686章
狐狸和红毒
  我一步步地退到了山丘脚下,掏出了鬼王铲,照着山丘挖了起来,很快一个圆圆的洞出现了,我用手抓起一把土,用手碾了碾,却是又丢下,我换了一个地方,继续挖,依旧是普通的土。
  土即没有被烧过,也没有添加任何东西,说白了就是生土,怎么会适合埋人呢?这是一个悖论,既然下葬的人都有闲情逸致去给路过的墓穴里放一片金叶子,没有理由不把主墓的土好好筛选一下。
  幸亏我没有放弃,我绕着山丘慢慢地走了一圈儿,突然我在朝西的方向,也就是古墓群挨着山丘的另一面发现了问题。我是用鬼王铲做为支撑,撑着身子在山丘周围找线索,每一下用力,我可以感觉到土壤底下的坚实,可到了西面,我的铲头几乎全部伸了进去。
  我吓了一跳,急忙蹲下细看,这才发现有被人填埋过后的痕迹,再次从外侧打量起了这一处地方,填埋手法不可谓不老道,外层是用小石头和土的混合,最外层是用周围地区的干土块细密地铺了一层。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除非下雨的时候,可以看出水流进去的泡泡,可是下雨之后,便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了。最神奇的是,周围并没有挖掘出来的土堆痕迹,说明他们带了一个大大的篷布,土全部堆积其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