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406

  我说道:“那就麻烦你去把它取过来,要小心那只兔狲,别被咬了!”
  姜允儿点点头,说道:“那你等我一会儿,我也要换衣服。”
  我点了一支烟,将下面的发现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又去了另外的一个盗洞,仔细地看了一下,却是没有任何线索。
  如果是天然形成的出气口,为什么是两个呢?我记得我爷爷给我说过的出气口可都是一个,就算是前后两个墓室,那出气口会是两个吗?
  这是我遇到的无法解释的问题,不过,我并不着急,毕竟这是一个已经被盗了的墓穴,我要做的是了解盗墓的手法,以及尽最大可能知道什么东西被盗,其他的可能要留给考古专家去解释了。
  姜允儿换好了潜水服,她的身材依然曼妙,此时的她,猛地打开了后备箱,她的手里拿着一根探杆,她一边抽着塑料泡沫板,一边说道:“乖哦!一会儿还给你火腿肠,不乖的话,什么吃的都没有哟!”
  不知道那只兔狲是不是听懂了,整个身子趴在方向盘上,顶着一脑门子的鸭绒看着姜允儿。
  姜允儿很满意兔狲的乖巧,很快,拿着泡沫塑料板跑了过来。
  我说道:“你先下!注意安全,记住,身子不要探到碎石堆里,那里有沙针。”
  她点点头,也扣上了呼吸面具,一点点地钻了进去,我拿着塑料泡沫板跟在她的身后,一点点地摸了进去,这次,我们只剩下三个氧气瓶,我给了她两个,我带了一个,虽然用不上,但防患于未然还是必要的。
  我们两人下到墓穴里的时候,姜允儿很是兴奋,她看着上下左右,根据我之前的讲述她也认为在圆形的墓室里,很可能被盗的是玉石。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看青铜棺材里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第585章
墓中圆球儿
  此时,姜允儿扶着泡沫塑料板,我目测了一下距离,猫着腰,一步跨出,踩在了泡沫塑料板的中部,距离足够短了,我朝前猛地跨出,稳稳地落在了高台上,手也抓住了青铜棺材的边缘。
  这时候,我感觉有点不对,我跳过来的太容易了,我的脚下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垫了一下,那不是臭水的浮力,而是有什么东西在臭水之下撑了一下泡沫塑料板,这才让我稳稳地过来了。
  我冲姜允儿说道:“允儿,你把泡沫塑料板拿开,用探杆看看水里有什么东西?”
  姜允儿照做,我看着她用探杆挑中了什么,她一点点地挑着,哗啦!那东西从水里冒了出来,我的鸡皮疙瘩立刻起了一身,那是一具骨骸,人类的骨骸,看得出是古尸,白森森的,还有些油腻感,骨骼间也裂痕多多。
  姜允儿吓了一跳,说道:“这里怎么会有古尸呢?”
  我说道:“继续探!”
  更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第二具、第三具、第四具的古尸被发现了,在狭窄的甬道里,堆了四具古尸,我绕着台子继续朝着两边挪,赫然发现在台子下面全是古尸,无数的古尸,层层叠叠落在一起。
  这是横尸台吗?难道躺在青铜棺材里的是一个战绩显赫的将军吗?他一生杀伐果决,死了之后需要战俘陪葬?
  姜允儿看着尸骨说道:“师傅,他们身上没有重击伤啊。”
  我点点头,看来姜允儿和我有一样的考虑,没有伤口说明不是战俘,殉葬的方式也是不太对,从我们国家发现的殉葬坑都是主人与殉葬者分开埋葬,只是埋葬的距离与墓穴规格的区别,可埋到一起的情况,我还第一次见到。
  我看向了青铜棺里面,这是货真价实的青铜棺,里面有一具尸骨,尸骨也被青铜锈迹弄得骨骼变色,我看着棺盖,我的天那,青铜铆钉,也就是说在封闭棺盖之后,用大锤将铆钉砸死了棺盖,外面是绝对打不开的。
  盗墓贼似乎也琢磨着撬一下,没撬开,铜锈和铆钉几乎已经让棺盖和棺材长在了一起,但是这个爆破手的厉害超乎想象,他先是用铁锤将上下砸松,让铜锈掉落一部分,棺盖与棺材的连接全部松动,之后,他再次用了爆破,他的厉害在于,只炸了侧面的两个铆钉,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另一侧的两个铆钉崩断,完美地打开了棺盖。
  这时,我又发现了不对劲儿,之前进来的时候,我发现了棺盖盯上趴着一具古尸,我以为是盗墓贼将棺材里的古尸摆在了外面,其实不是,棺材里还有一具古尸。
  从棺盖上的古尸看,他不是在水里被人捞出来的,而是趴在棺盖上的,这是一个什么构造?!完全不符合葬式要求。
  我再次看向了青铜棺内部,棺材里有一层薄薄的水,这水发着绿莹莹的光,水下有一层绿毛儿,这是微生物活动的痕迹,不过,古尸的头部,手部和胸部的绿毛已经没有自然感了,说明这三个地方肯定有文物被盗,我怀疑是金器。
  我蹲下身子一点点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神火手电由高处打到水中,有一个地方的亮度与周围截然不同,那一块地方呈现出了大片的白色,我怀疑是另一处高台。
  我转身对姜允儿说道:“把泡沫塑料板给我。”
  姜允儿用力地将泡沫塑料板滑到了我的脚下,我一边将我的发现和我的打算告诉了姜允儿:“我看到一块大约一米五长,一米宽的白色表现,我怀疑是另一个棺材。”
  说着,我将泡沫塑料板放在了水上,我一只脚慢慢地用力,泡沫塑料板下沉了一点,我又感觉到了我的脚下的某一个点传来了支撑力,我调整了一下位置,将支撑点全部作用在泡沫塑料板下支撑力传来的中心位置,我用力踩了踩,很稳。
  我将安全绳的一端捆在巨大的青铜棺盖上,另一端捆在了腰上,我拉直了手,一点点地放开距离,就这样,重心开始一点点地偏向了那块白色的地方。
  我的手里拿着鬼王铲,伸进了那片黑水之下,下去了不到半米,咯噔一下,碰到了东西,我说道:“和我的猜测一样,还有另一口未被打开的......”
  这棺材两字到了嘴边没有说出声,因为我发现了不对,这居然是一个圆形的石块,这是什么棺材?!
  我继续左右试探,我又发现了不对劲儿,这石块左右低,中间高,就好像一只蘑菇脑袋。
  我收回了脚,蹲在高台上四下看着,如果是冥界餐桌,怎么会像蘑菇呢?!我从没有见过这样造墓穴的。
  姜允儿说道:“师傅,会不会是从没有发现的婴儿棺材?”
  我摇摇头,说道:“如果是婴儿棺材,这里面肯定是一个母亲,但青铜馆里是一个男子。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子父不同葬啊!”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冒了出来,如果下面真的是个蘑菇头,那可能这个棺材里并没有被淹没,我如果打开,那么这个水便可以流进棺材里,我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
  “师傅,万一是实心的呢?”我说了我的想法,姜允儿问道。
  我将鬼王铲反折叠一半,打成竖钩状,将安全绳捆在鬼王铲的末端,我轻轻地将鬼王铲抛了过去,鬼王铲落在水面,溅起了黑水,却是卡在了蘑菇头的边缘。
  只是我刚一用力,鬼王铲尽然没卡住,我险些栽下高台,我反复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姜允儿说道:“师傅,这会不会是一个圆球儿啊?”
  我愣住了,挠挠头,很有可能,可为什么要在墓穴里放一个圆球儿呢?为了验证这一点,我又做了一次尝试,如果鬼王铲还是卡不住,那我便放弃了,交给文物专家去研究吧。
  这一次,我将鬼王铲打成L形,将安全绳捆在腰间,另一只手抓着探杆,我要让鬼王铲不断沿着蘑菇头的边缘朝下试探,直到找到边缘为止,如果没有,那就验证了姜允儿的话,这下面是一个圆球儿。
  果然没有找到边缘,是个圆球儿,可我不甘心,我的右手拿着探杆,左手拽着鬼王铲的绳索,探杆顶着鬼王铲的头,我试着左手用力一下,没想到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第586章
显出原形
  我本来根本就没想过要打开,只是胡乱地试试,却突然感觉那圆球竟然被我拽动了一下,更令我吃惊的是一个小旋涡从底下冒了出来,表现在了黑水面儿上就是几个咕咚大泡儿。
  我是着实吓了一跳,探杆都险些掉到了水里。
  我稳住了身型,不敢乱动,万一是古人的某个我所不了解的机关,这一来就得活人陪葬了。
  我将眼前发现的一切告诉了姜允儿,她想了想,说道:“师傅,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毕竟这圆球儿在水中,如果是平地上,被上面的力气移动一下,那是有可能的。”
  我却摇摇头,说道:“我没用那么大力气,我最多用了六成力量。这石头有些古怪。”
  除非这石头是绝对的圆形,不过,那是不可能的。我打算再试一下。
  这次,我将安全绳捆在了棺材上,又将绳子放长了一些,捆在我的腰部和腿部,我放弃了站在泡沫塑料板上,我努力地伸直了腿,此时,我几乎与水面平行,而那圆球儿就在我头顶不到半米的地方。
  我深吸一口气,将鬼王铲和探杆再次伸到了圆球儿上,我希望能找到上次能卡住的位置,还真就让我找到了,我用探杆牢牢地顶住了鬼王铲的头,接着,我低喝一声,双臂发力,这圆球儿竟然开始了滚动,这速度相当缓慢,但鬼王铲的把守有一截露出了水面。
  正好是在我可以勾到的地方,我一不做二不休,左手猛地抓向了鬼王铲,右手抽回探杆的同时,从腰间摸出了另一把鬼王铲,戳进了水里,这是一把直铲,它一进水面,我便感觉到了圆球儿在被我挑拨地往我这里靠了过来。
  此时,一件令我都没想到的事儿发生了,开始水里冒出了几个大泡儿,接着原来圆球儿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漩涡,这墓穴里的黑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着。
  我都惊呆了,这简直就是玩恐怖游戏的闯关线索嘛,我如果说出去,没人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收回了身子,一边蹲在青铜棺材旁边,一边说道:“姜允儿,退到盗洞口,等我命令!”
  我不知道会不会触碰到什么机关,如果真的有什么水流机关,那这个古人简直太可怕了,至少在历史上,除了帝王陵寝,我没见过还有什么能和这个的复杂程度相比。
  水终于是流完了,眼前的一切却是让我惊骇莫名,在棺材的一侧全部是尸骸,横七竖八地看上去应该有十几具,墓穴的四角儿有很多的雕像,已经全部倒塌了,雕像的材质是玉石的,这千年岁月泡在黑水里,上面有一层黑色的附着物,看得让人恶心。
  残存的雕像我觉得像是某种图腾。另一侧的地面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长刀,这刀全身青铜,长度和唐刀有几分相似,却又有不同,它的刀头似乎有些宽厚,这让我想起了在铁器代替青铜器时期,发生过青铜器与铁器在战场上交锋的一段故事。
  青铜器部落知道了铁器的厉害,但他们没有能力锻造铁,也没有能力获得铁,他们能做的就是改造青铜器,方法很简单,把青铜武器的前段造得又大又重,战争中,铁与青铜的交锋,便不会在第一击之下断裂,虽然坚持不了多久,但战争往往不会给大多数人有第二下的可能性,所以重型武器的好处便凸显了出来。
  哪怕在战场上,他们所拿的青铜武器被斩断,因为它够长,还能继续当武器使用,反而重量轻了,劈砍起来更加乘手。
  当然,这不过是自我的安慰,在随后的战争中,敌人也很快发现了他们武器的特点,同样,用铁器也打造了这样的武器,结果就是青铜武器一方在战场上一击之下,武器碎裂,人头落地。
  想来,这墓穴的主人很可能就处于青铜器和铁器交接的时代,这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但铁器的使用在西境开始繁荣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的末期,也就是处于初级游牧民族状态。
  我将这个推断说了出来,姜允儿点点头,说道:“如果是考古学家在这里,那一定会激动的,西境除了发现古城的证据外,还没有发现战国末期的民族特征,这个地方可能就是直接证据了,说明内陆和西境还是有联系的。”
  此时的水已经全部流完了,地面非常地湿滑,而且有一层没过脚面的黑泥,我们走起来也相当艰难,可能是地面的泥土早就形成了一层泥膜儿,一脚下去感觉踩在了棉花上。
  我第一个关心的不是水流到了哪里,而是看向了那圆球儿,说实在的,我觉得我能推动圆球儿,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一米见宽的,重量没有一吨也有几千公斤,可就这样被我一把铲子给撬动,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那的确是个石球儿,上面坑坑洼洼地,我抬起脚踹在了石球儿上,没想到的是居然被我踹动了,石球儿咕噜咕噜地滚到了墓穴壁上,咔地一声,石球儿裂成了两半儿。
  我定睛一瞧,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在自然界中有一种石头,叫做浮石,也并不少见的东西,我们现在水培的一些植物,里面就丢了很多的空心小石头,那就是将浮石打成了粉,混合其他东西造出来的,有时候我们还会用煤球烧完之后的小煤精来当水培植物的生根物。
  我说怎么那么轻易就被我给挪开了。这浮石中心似乎是个空的,一个个篮球大小的空洞里全是黑漆漆的泥,我笑了,说道:“这古人不会是个吹牛皮的主儿吧?他可能带着这个石球儿到处去表演单手举石球吧?!”
  姜允儿也笑了,她打量着浮石,说道:“哎!如果是战争时期,在战场上举起这么个大家伙,当真能够震慑对面敌人呢。”
  她的话似乎是无心而说,却让我有些想法。
  还没及我多想,姜允儿说道:“哦!我知道为什么水下不去了,我觉得在刚开始的时候,水是可以流掉的,但是随着淤泥增多,将这些孔洞全部给堵住了,慢慢地这墓穴里便满是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