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406

  我正疑惑,来了一个穿着衬衣的中年人,一看便知道他是巴国人,他笑眯眯地说道:“兄弟,这是我们国家的铠甲,这副铠甲一直被使用到了两百年前,之后被私人藏家收藏。”
  “铠甲?”我有些吃惊,不过经他这么一说,我倒是看出了些许端倪,两只蝎钳正好是挂在肩上,蝎尾部分缠绕在腰间,用蝎尾刺扣住。
  二叔不屑地说道:“这东西能被使用千年,这得多缺青铜啊?”
  姜允儿观察更加仔细,说道:“那上面的窝窝是什么呀?”
  中年人赞许地说道:“先生,并不是这样,我们巴国人很注重传统,这是一副王将铠甲。我们会将王将铠甲不断地传承给下一任王将,上面原本镶嵌了黄金和珠宝,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珠宝掉了,或者在一次战斗中王将被杀,但铠甲留了下来,你可以看到上面交战时的刀痕。”
  我说道:“好东西,我没猜错的话,上面的符文是战神永生文吧?”
  中年人很吃惊,说道:“先生,您对巴国文化很熟悉呀,是的,我们现存文物中发现最多的就是战神永生文。”
  我笑了笑,说道:“贵国的上古文明中是四大文明中古印度文明,我所知古印度文明并不是崇尚战争,而是崇拜在战争中表现英勇的人,古印度人中认为英勇的人都是战神的子民,所以铠甲也必须相匹配,这铠甲怕就是这个意思吧。”
  “先生!厉害!希望您能在这次展会中有所收获,有任何事儿都可以来找我。我是这次展会的负责人之一,叫我兄弟就行。”中年人笑着和我握了握手,忙去了。
  姜允儿问道:“古印度文明不是在印度吗?”
  我笑了笑,说道:“不!古印度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却不在印度国,主要流域在西藏、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所以西方说的印度斯坦古文明实际是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阿富汗,而不在南亚印度。印度沙漠另一边的南亚印度,在被蒙古人征服建立莫卧儿王朝前,基本没有什么重要的古文明遗迹。那个地区自古部族多如牛毛,经济文化极其落后,蛮荒都不为过。”
  万金油说道:“嗯!银大少说得很对啊,印度现在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种族阶级严格分类和歧视贱民的野蛮种姓制度。这样的地方如何出现古文明呢?!”
  姜允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看向了下一个展品,这个文物就更具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性了,它是一尊坐着的佛像,它的坐姿是双腿交叉,屁股坐在脚后跟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一手拿着一柄弯刀,只是脸却不是人脸,是象脸,长长的鼻子耷在胸口,两瓣小鼻子朝着左边张开,头上顶着螺旋纹儿,两侧的眼睛却是人眼。
  这不到一米的青铜造像最奇特的就是从任何角度看上去,那象眼都仿佛是在看你,这就代表了艺术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高的造诣,才能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姜允儿皱眉说道:“师傅,为什么他们会将自己国家的文物卖到西境来?我不觉得谁会买下它,我们是佛教文化或者道教文化,这古印度文化有市场吗?”
  “允儿姑娘有所不知呀,有时候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国内吧,很多文物实际上已经处于保护的末期了,不像是十几年前,还能挖几个墓穴,倒腾点东西出来,现在国家保护得很好,以前几百块的东西,现在小万,还不见得能买上。”万金油说道,“而巴国在唐朝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我们,文明之间也是多有往来,所以,很多投机的家伙便盯上了他们的文物,尤其是和巴国有商业往来的人。”
  “哦?这怎么讲?”姜允儿好奇地问道。
  二叔说道:“现在收购这些东西很便宜,因为巴国发展没有我们快,你听过一句话没?战时的黄金,盛世的古董,他们现在黄金大于一切,文物就是白菜价,未来有一天,巴国发展起来了,这些文物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他们投资的是未来。而且,在巴国的有钱人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在和他们做生意的时候,将这些东西送给他们,这会让他们惊喜,价格都会很好谈。”
  姜允儿恍然大悟,说道:“这是促进两国交往的好事儿呀?如果有能力的可以全部买下,权当替他们保管嘛。”
  我却说道:“我不觉得这是好事儿,自己国家的文明就该属于自己国家,染指的他国,无异于抢夺不可再生资源。”
第447章
鬼门的典当行
  二叔啪地在我脑袋上拍了一把,说道:“你小子是鬼王当魔障了吧?这事儿你要阻止,那就是破坏两国的团结,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文化交流是好事儿?怎么地?还不让喜欢文物的圈子和其他国家的爱好者相互学习一下了?”
  这本就是很无奈的事儿,文物交易本就是这样,我说道:“我没有针对谁,只是说事儿,假如我们的国家不强大,邻国很强大,你挖到了自己国家的好东西,为了活下去,卖给别人换柴米油盐,这和窃国无异啊。”
  二叔又要拍我脑袋,被我躲开了,说道:“你一句话将你爷爷都说成卖国
贼了?你爷爷当年和老毛子交易也是拿的破烂,好东西出不了西境,这就是文化交流。”
  我说道:“二叔,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我们强大了,就不会允许任何属于我们的东西流出西境,这是爷爷的遗愿。”
  这次谈话并没有讨论很久,因为万金油被另一样东西吸引了,他招呼我道:“银大少,快来!看看这个。”
  我急忙跑了过去,我看到了一柄古剑,古剑的剑首呈圆球状,剑把细长,雕刻着花纹儿,剑脊宽厚,剑刃细长,这很像是秦国的武器,不同的是带着古印度的气息,比如那圆球状实际上是一尊佛头,这就和藏传佛教中的法器有了几分类似。
  二叔说道:“这是陪葬品吧?打仗用这个得被人打死,剑把太重了,我一把斧头可轻松弄死这持剑的主人。”
  万金油的双眼放光,我也看出了端倪,这古剑有古怪,通体泛着黄色,却又不是黄铜的调调,尤其是剑首,总感觉有些异样,却又说不出来。
  我说道:“问问这个卖不卖?”
  二叔却拉了拉我,说道:“在这里买可是贵呀。”
  我说道:“问问又不打紧。”
  很快那个巴国人走了过来,笑眯眯地说道:“兄弟,看上什么了?我们有的东西是不卖的。”
  我说着:“兄弟,这剑你们卖吗?”
  “哦!这个卖,不过,我希望您能听完它的故事。”巴国人笑眯眯地说道。
  于是,巴国人开始讲起了这把古剑的故事。
  这古剑是他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收来的,同时还有一副被刺穿胸甲的铠甲,据说,那副铠甲要比这把古剑漂亮的多,通体都是黄铜,只是村子太穷了,他们又缺少生产工具,于是,将铠甲打造成了生产工具。
  本来还想把古剑也融了,但恰好政府调拨了生产工具下来,这古剑便保住了,也被人遗忘在角落。
  这位巴国人戴着粮食到了这个村子,为的是给孩子送去必要的粮食,村里人也没有好感谢他的,就请他住一晚。当晚,吃饱喝足的孩子四下玩耍,见一个小小子手里拿着的就是这把古剑,见多识广的他立刻就看出了这把古剑的不凡,于是,提出希望买下这把古剑。
  老实善良的村民硬是将古剑送给了他,他便收下了。
  故事讲完,巴国人说道:“这把古剑没有花我一分钱,但我知道它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我不打算便宜卖掉。”
  巴国人果然是兄弟,说话很亲切,也很实在,我说道:“嗯!您的经历值得它不便宜,我呢,之所以想买下,是因为我是一个男人,我尊重一柄古剑对男人的意义,我想我会好好地对待它。”
  巴国人听我这么说,却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搓了搓手,说道:“一百二十五万卢比。”
  我换算了一下,也是就是五万块钱,二叔一听钱上了百万,吓了一跳,说道:“一百万行不行?我这听着怎么这么吓人?”
  我连忙摆手,说道:“可以!兄弟!”
  巴国人笑了笑,直接将古剑取了下来,他像爱护自己孩子一般地看了看古剑,随即,将古剑递给了我,说道:“你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这把剑吗?”
  我让二叔去办理转账手续,双手接过剑,说道:“我会的!”
  双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力量和友谊。剩下的参观,巴国人带着我们一路看一路讲解,整个展厅不过十几样东西,硬是给我们讲了两个小时,弄得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离开的时候,他硬是将我们送到了楼下,我们上了车,还在挥手道别。
  万金油刚开出一点,二叔又让他倒了回去,我们不解其意,二叔说道:“哎!都被弄得差点忘了正事儿。我们鬼门的文物交易点就在这楼的二楼,鬼门兄弟要我们过去做客。”
  这就有点哭笑不得了,我们再次进入大楼跟做贼一样,生怕再遇到热情的巴国兄弟,上了二楼,只有一家还开着门,门上两个大字儿“典当”。
  我有些意外,说道:“二叔,典当可是西境三十六门之一呀,怎么我们可以跨行业吗?”
  姜允儿马上问道:“西境三十六门是什么?”
  万金油说道:“我们也是西境三十六门之一,鬼门是西境三十六门门主,那可是跺一脚,西境都要抖三抖的主儿。”
  二叔说道:“西境典当行其实被管控的很严格,就是为了防范将不法商品拿去典当的,但是西境人自古对典当没有多少好感,这一门在西境已经收缩到了几个大城市去了,这里他们便不要了,与其废弃,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便宜了我们。”
  “哦!那生意怎么样?”万金油问道。
  二叔说道:“这生意没有好不好,赶上了吃三年,赶不上,三年没吃的。”
  我们刚进去,就看到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男子正在茶歇旁喝茶,他的身边坐着一个油腻腻的中年人。
  油腻男说道:“我这边的确是要用钱,这也是我早些年收来了,现在拿出来卖,掌柜的好歹给个实诚价。”
  “两万,最多了,你考虑吧。”男子说道。
  “我这可是大明宣德的呀,怎么就两万了?”油腻男故作吃惊地说道。
  男子并不理会,说道:“看不到,就两万。”
  恰好我们进来,男子见到二叔和我们,立刻站了起来,说道:“二爷!哎呀!你们终于到了!”
  说着,他对油腻男说道:“你回家再考虑一下,想好了,过来卖。”
  男子却是一咬牙,道:“卖了!”
第448章
王战的为人
  男子却对我们说道:“二爷,稍等片刻。”
  说着,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打开保险箱拿出了两扎钱丢在了办公桌前,又拿出一份协议,说道:“签了走就行!”
  油腻男爽快地签了,男子看了一眼合同,说道:“买卖物大明宣德炉,非抵押,入档两万!”
  说着,他抱着宣德炉走到了一个展柜前,拧开展柜,将宣德炉放了进去,在宣德炉下的角标是价码,安心地打算回来坐下陪我们。
  油腻男揣着两万块就要出门,正好回头撇了一眼价格,却是站住了,突然,他愤怒地转过身看着男子,说道:“王老板,您这样就不合适了,我这里你收了两万,你挂牌卖四十五万?你给我的这是连零头都不到啊?”
  王老板却是耸耸肩,指着摄像头说道:“签约合同、物品,我这都录着呢,咱们两清了。这买卖离手,还能毁约?那可以你去法院告我吧,合同写的明明白白,赔偿二十倍。这眼学要的就是个眼力界,没这本事,我开什么典当行呀?而且你和我之间不是典当,是买卖。你快走吧,下午六点,我这里还有人要来看货,指不定我就卖掉了。”
  我的眉头皱了起来,按江湖规矩,的确是眼力界决定一切,你看不出来让别人捡了漏那是自认倒霉,但如此明目张胆地拿出来说事儿,就有点太不把对方当回事儿了吧?!这就是人品问题,好歹卖家还没离开店铺呢,你这就挂上价儿,卖家心里的憋屈必然会表现出来。
  油腻男见男子要走,急忙拦住,说道:“王哥哥!咱们也算认识多年了,是吧?你刚来这里,不是还租过我的屋嘛,能不能......哈!通融一下,我们兄弟一场,你不能这样啊。”
  男子说道:“行啊,换了别人,我这可不会答应,就看你老弟的面子,今儿好说。”
  我是送了一口气,看来这人是侧面提醒了卖家,这宣德炉是值钱的东西,缺钱了也不能轻易出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