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406

  而建国前后,我们有了筛网,泥砖间隙几乎没有气泡,但加入细碎的麦秆或者芦苇把子,做出来的土砖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用手一扣,一碾,会形成更小的颗粒,再用力才能成土。眼前的泥砖便是如此。
  这里没有任何的可研究价值。
  回到了院子,我并没有离开,我让海子四下看看,查看一下有没有菜窖之类的地方,西境的冬天能保存住的只有大白菜和大葱,也是过冬维持生命很好的蔬菜,而很多地方菜窖还有很多用处。比如在菜窖中开一个密室,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放进去。
  我猜测鹌鹑或许是发现了某个菜窖下面有密室,密室中有一些宝贝,那么对范柔娇来说,也不算是盗墓,这是我从开始寻找便产生的第一个猜想。
  很快,我和海子找到了菜窖,就在畜生圈入口的角落,这倒是很符合藏宝贝的地方,越是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就越有可能,我现在怀疑当年主人将菜窖口放在这个位置,那这上面肯定有一只狗,狗不但看着家里的宝物还要看着牲口。
  所以,这下面很可能出奇迹。
  我一脚踢开了上面的破木板,我看了一下,上下通风应该还行,这主人还是很聪明,菜窖的边缘高出地面一点,这样下面就不会进水。我闻了闻味道,也没有怪味儿,毕竟十多年了,下面有什么,也早就脱水了。
  我将安全绳挂在腰间,先是仔细打量了落脚处,确定没有什么机关,这才一点点地爬了下去。手电打上去,我很快便失望了,又是一堆破烂,一张破旧的棉被,上面之脏已经看不出本色的样子。这棉被就是用来盖着冬菜的。
  剩下的还有破碎的酒瓶子和死老鼠,可见当年的主人也不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如此规划,我已经不用进去一一摸索了,必定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我爬出去后,再次开始搜索了起来。
  靠近古井的另一侧应该是这片古村占地比较大的屋子,里面倒是干净,除了一地干枯的风滚草外没了其他东西,这里应该是最早离开的一户人家,窗户全破了,里面还有不少的人类粪便和一只死猫,可见当年,走了之后,被内急的人和野猫当成了家园。
  这里面,我再次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又是一间小屋子,这小屋子同样在侧屋,只是在侧屋的入口的地方,也就是说要想进入侧屋,就得绕过小屋,这不麻烦吗?!
  里面同样的干净没有窗户,我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因为所以然来,看上去建筑的时候很随意,甚至可以说是愚蠢,挡着路不说,进出拿东西都得小心翼翼,我的猜想也得到了印证,因为进出的墙面上已经伤痕累累,这就是拿农具什么的不小心碰上了。
  出了屋子,这屋里的菜窖很明显,就在灶台的侧面,这家人是有厨房的,而且还专门用土砖做了一个造型,屋顶用木头垒了起来,没有门,菜窖就在灶台的下面。
  海子要上手扒开,被我阻止了,这么明显的地方,下面肯定没有任何东西。
  我和海子出了门,接下来,又看了几家老屋,几乎是同样的发现,家家都有小屋。而且位置有的大同小异,就是没有一个小屋是符合建筑学原理的。
  我怀疑当年的鹌鹑就是因为看到了这小屋的诡异,找到了他所想找的东西,只是因为有人居住,他不方便下手。
第352章
查无可查
  很快,我绕出了古村,因为废弃的古村中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我去探查的,这一晃就是六个小时过去了,我弄了一身的土没有任何的发现。所以,我打算离开村子,去周围碰碰运气。
  东方的鱼肚白来得很快,我看到了地平线的白,不出十五分钟,天色便亮了起来。我甚至能看到范柔娇一行人在村子里打着手电乱转,有的人已经失去了兴趣,坐在角落休息,有的还在一家一家地翻看着,有的则是在村子里的小路上来回地看着。
  我不禁想笑,这门外汉做事儿就是一点不讲究,路上难道会有钱吗?
  我问海子道:“范柔娇不盗墓,那就是找遗宝,你说一个废弃的古村有什么遗宝值得鹌鹑去找呢?”
  海子说道:“如果有,那就是古村子的镇村之宝,要么东西很大搬不走,要么已经在搬村子的时候被带走了。”
  他说的这点我很同意,我说道:“鹌鹑不会这么不长脑子,一定是搬不走的,要不她不会让范柔娇到这里来。”
  “那会不会是一个造像,来自于古代的造像,弥足珍贵,被放在某一家里?”海子说道。
  我却想起了另一个问题,我说道:“如果我们是前天晚上坐火车到这里,那么我们应该是在七个小时后到达这里,以范柔娇的性格,她会找车,顺便在镇子里吃喝拉撒完,稍作休息,再来这里。”
  “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我说道:“就算范柔娇不赶时间,也应该是下午时分到达这里,这里是不是白天才能看出个端倪呀?”
  海子说道:“现在就比傍晚暗一点,再过十几分钟,这下面的具体样子就看得清楚了,你看他们手电已经关掉了。”
  我耐心地等待着天亮,可是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我反复地告诉自己,鹌鹑就是到了这里才发现了他想要的东西,这东西应该还在。
  也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靠近古村最里面的屋子其实和聚拢在一起的屋子还是有些距离,我想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
  在西境古代,游牧民族的行马葬就是在部落的外围,亡故之人的家人看着马拉着尸体渐渐远去,他们会将一些自己的首饰埋在部落边缘,朝着亡故之人走的方向,这慢慢成了习俗,后来,埋的东西越来越多,牧民就开始加高那个地方,在原有的地方上培土,再埋东西。
  当年的伊利地区,就发现了一个特大土包子,被人发现是因为雨水将土包子的层次间所埋葬的东西给洗了出来,这导致了文物被疯抢。专家过来之后,依然从土包子里找到不少东西,但大多数是首饰和一些生活上的小玩意。
  我觉得会不会是这里的常驻民也有这样的传统,只是将好东西以屋子的形式代替了土包子,搬家的时候,肯定不会将祭奠死人的东西拿走。
  我跑了过去,很快便失望了,这屋子建立的时间更近,我还找到了一些文件,是个邮局,而且上面挂着的牌子,我怀疑警察局也在这里。因为盖这个屋子的材料是红砖,这红砖却是质地奇差,可见用的就是当地的土烧制的,这里的土并不适合烧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我挠挠头,失望地走了出来,我回到了高地,看向了四周,光秃秃的地方,我都搞不懂为什么会有古村子建立在这样的地方,这下面的土地和石头一样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参杂在土里,要是想种庄稼,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要想种出东西,那就必须把小石头子儿全部清出去,非常辛苦。
  你要说这个地方屯兵,我都表示十分怀疑,它甚至缺少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嘛,不过我还是找到了当年开垦的土地,它大约在山的山腰部分,这都要走三四公里才能到达。
  土地在那里很好理解,因为高地降水会多些,土壤也要好些,只是这村子太怪了,我觉得他们洗澡都费劲儿,要说这里有好东西,我是压根儿不相信的。
  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远处,范柔娇也坐在了地上,她似乎也看着我们,她也没有任何发现。
  我又找了几个可能的地方,一无所获,范柔娇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说道:“我们应该共享一下发现,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
  她不等我回答,
便说道:“这里离最近有人的地方大约二十多公里,离国道也有十几公里。”
  “我没有发现,除了每家的小屋有点古怪以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我说道。
  范柔娇说道:“我早发现了,那应该是用来祭奠亡灵的地方。”
  “什么?祭奠亡灵?”她说的话和我的猜想差不多,但是却有所不同,我认为是祭奠神明的。
  范柔娇说道:“对!他们是围绕着中心建的小屋子,我们还发现有的屋子里没有小屋子,就在村子靠边上的几家是没有小屋子的,我猜测他们会在村子中间给亡灵做法事,之后,在村子的中间进行火花,这应该是他们的文化。”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我看向了范柔娇,说道:“你说哪一家没有小屋来着?”
  “靠边上的,我们发现了两家没有小屋。”范柔娇指着身后的几个屋子。
  我不再说话,跑着去了她指向的地方,这一家的屋子在搬走前应该收拾地很干净,还剩下的柴火也码放地很整齐,灶台比起之前看的几家来说,火烧后的痕迹也并不严重,屋里的炕很宽,一张完整的桌子放在了炕头上,椅子什么的都放在了炕上,虽说也有垃圾,但并不多,甚至可以看出原本的屋门和窗户,还有炕沿儿是刷过红漆的。
  这说明原主人对这里十分留恋,临走了,也希望留下很干净的地方,或许以后还会有人来住。
  我去了里屋,里屋的确是没有小屋,空空如也,这一家人的地面是放了土砖的,可能日子久了,热胀冷缩,导致地面凹凸不平,不过却是区别了前几户人家的地面。
  这时,我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这家墙壁上贴了很多的报纸,现在也脱落了很多,大块大块的泥土撕扯了报纸掉在地上,让墙面显得有些斑驳,半个屋顶已经塌了,屋门的顶子掉落在地上,抬头就能看到天空。
第353章
古井谜团
  我看到了顺着顶子的沿儿有一条宽约半米的粗线,这粗线并不光滑,从顶子一直到了墙上,但墙壁倒塌了,我低下头看着脚下,却是土砖地面,我从海子的背包里摸出了撬棍,用力地撬开几块土砖。赫然下面露出了我猜测的答案。
  土砖下是一条宽约半米坑坑洼洼的直线,而两边却光滑不少。
  海子说道:“啊?这是不是说明这间屋原来是有小屋的?”
  我点点头,说道:“是的!只不过小屋被拆了,小屋的土砖做成了地面。”
  “昂!对对!这是为什么呢?”
  我又跑去了下一个没有小屋的房间,同样发现了地面的土砖,撬开之后结果是一样的。我拍拍手,说道:“海子,你发现一个有趣儿的事儿没?没有小屋的房子都比较干净一些,而且灶台的火也不是很旺。”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说明了什么?”
  我笑了笑,说道:“说明这间屋子住的人很少,香火不旺,在我看来,这家人的男子或许死了,只剩下一个女子。这个村里只有两户人家屋子是这个结构,也就是说这两家都是寡妇,所以说范柔娇的猜测是不对的,这屋里不是用来祭祀亡灵的。”
  范柔娇从门外直接进来了,“那你说,这小屋是用来干嘛的?”
  “是男子用来祭祀神明的,这里的风俗习惯是只有男子可以祭祀神明,女子不行。”我看着范柔娇有些疲倦的眼睛,说道,“男子死后,女子便把小屋拆掉,用小屋土砖当地板,也算是神明的祝福。”
  我一边说一边朝外走,我走到了村子的正中间,我在古井边上来回地走着,我说道:“这神明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我脚下!”
  范柔娇一行人中壮汉和瘦子跟在范柔娇的身边,他们吃了一惊,说道:“啊?脚下?难道他们把神埋在了村子的正中间?”
  “是不是一个恶神那?需要埋在脚下,每天踩上几脚?”瘦子说道。
  壮汉巴掌拍得响,说道:“我们家里就有这样的,每年开春的时候那,我妈妈都要给我换新鞋垫,然后拿红纸上写小鬼儿,家家户户都埋在村门外的歪脖子树下,还要我们几个小子去踩,踩得越多,村长一高兴给的糖也特别多呢。”
  我看着范柔娇笑而不语,她似乎明白了我在说什么,说道:“都别说了!”
  两人不再说话,范柔娇走到了古井旁,说道:“你的意思是在这古井里。”
  我点点头,一屁股坐在井边,说道:“我确定就在下面。西境有这样的传说。”
  我开始给几人普及传说,在吐蕃,有一口井叫做坎儿井,但在坎儿井分支最细的一个地下河流上,有一个村子,那里极度缺乏水,每年都有一天会祭祀泉水,那一天泉水会莫名地增大,他们一部分人会带着贡品朝着上游走,另一部分人带着一些值钱的东西朝着下游走。
  当上游的人将贡品丢进泉水中,缓缓地冲到下游的时候,下游的人看到贡品便知道水神已经享用过了贡品,便会将一些值钱的东西包在棉花中,丢进泉水里冲走,大概意思就是感谢水神带给他们甘甜的泉水,做为回报,要请水神品尝人间烟火,之后再将好东西送给水神。
  众人听完齐刷刷地看向了深不见底的井里,海子从兜里掏出荧光棒,拧亮丢了下去,荧光棒飘飘忽忽地掉了下去,最后成了一个小亮点,这个深度看得我都心中发毛。
  壮汉是一下躲出老远,说道:“哎呀!不行,我有恐高症。”
  瘦子虽然不说,但我能看得出他的嘴唇有些发白。我终于将小屋和这口井联系在了一起,也知道鹌鹑是怎么发现这里的了。
  在几十年前,他无意间来到了这个村子里,他借口讨水喝,发现了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小屋子,而且每天的某一个固定的时刻,家家户户的男子都会进入到小屋子里去叩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