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741

  “可也拖不了多久,需要尽快解决陈地之事。”
  赵爽摇了摇头。
  “昨夜未败,可我军的伤亡要远比楚军大。此时一动不如一静。若是一动,楚军还会追上来。更重要的是,我军现在的情况比前几日还要虚弱,根本经不了折腾。”
  在广阔平坦的中原腹地,楚军有着主场优势。
  李信十分为难,经过一场大战,他们延缓了灭亡的时间,可问题还是那么复杂。
  “可陈地一天不定,困境便一天难解。”
  二十万秦军的问题,还是物资供应的问题。陈地乃是物流运输的关键节点,只有依靠着这条水运大动脉,二十万人马的物资供应才能得到解决。
  “我来之前,三川军已经东出,王贲军也已经南下。若是昌平君死撑,也撑不了多久。少则半月,多则二十日,韩陈之地可定。我们的物资还能用多久?”
  “昨晚一战,我们从楚军手中得到的物资,还没有筹算,不过算上原本的存粮,加起来估计还能再用四五日。”
  “我军攻下的楚地城池现在已经没有了粮食。我来之前,令砀郡临近的几个县城征调物资,筹集运送过来,应该能在我们粮草耗尽时赶来,还可再撑一两日。”
  相比水运,陆运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低太多了。
  一车的物资,基本装载的只有二十多石的量,可是一艘运粮船,最起码可以装载百石粮草。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船只顺流而下,若是顺利,一日可行数百里,可马车,最多几十里,若是牛车,速度还要更慢。更不用说,牛马都需要粮草喂养,极大的降低了运输粮草到达目的地时的总存量。还有车辆的耗损维修问题,也相当麻烦。
  这也是昌平君在陈地反秦之后,秦军陷入危困,李信不得不立刻返军的原因。
  因为就算附近的县城还有粮,可依靠陆运,一是时间上太慢,二是能够运送的粮草上限有限,完全无法供应大军之需。
  更何况,秦军一路攻城拔寨,附近的县城大多已经没有了存粮。
  只有依靠鸿沟到淮河之间的水运物流系统,才能维持起二十万大军这一级别的军事行动。
  将新定魏地的粮草不计代价运送过来,一次也不过多维持一两日的时间。可运送的时间,却远远不止这一两日。
  可这也只是救急,无法长久如此。
  “另外,以各军百夫长为一组,组织人手,到附近的林、川、泽、山各处采集野果、野菜、草根、茎块,狩猎鱼、麋鹿等野物,只要吃不死人,都带回来。”
  李信点了点头,可同时有些担忧。
  “我只怕楚军不会给我们这些时间。这次他们虽然退却,可不用多久,还会再来的。”
  “所以,与其让他们来,不如主动出击。”
  李信苦笑一声。
  “楚军贼着呢,这一路上,我多次想要与他们决战,可他们都拖着。不把我们耗到筋疲力竭,他们是不会动手的。”
  赵爽目光泛着一层幽色,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所以,我还需十日的时间。倒时,楚军就是不想要与我决战,也不行了。”
  看着赵爽脸上自信的笑容,李信有些奇怪,赵爽这是哪里的把握?
  ..................
  楚军大帐。
  季布扶着英布,回到了中军的大帐之中。
  帐中肃静,项燕坐在帅案后,面色有些难看。
  昨晚的战斗,虽然楚军最后撤退了,可依旧是一场胜利。右军虽然被击溃,可左军维持不胜不败,中军也是项氏的本部军队可以说是有很漂亮的战绩。
  楚军与秦军的伤亡比,大概在一比四左右。这样的战绩,还是对秦国最为精锐的关中军,放到哪来都说的过去了。
  只是战术上的胜利,不代表了战略上的胜利。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项燕开口道,帐中诸将都沉默不语。楚军的优势还在,因为秦军的困局还没有改变,至多延长了败亡的时间。
  这场战斗最为关键的还是韩陈之地。楚军一日不解决秦军,昌平君就得在那里耗着。
  只是这个时间是有极限的,不可能永久拖下去。秦军在东郡驻有的军队,是另一支精锐,不下李信飞军的王氏一族的虎军,战功赫赫,刚刚灭了魏国。
  这一战,秦军必定会不惜代价平息韩陈两地的叛乱。
  “必须在半月之内,解决这二十万秦军的主力。”
  项燕看向了一旁的范增,对方脸上有着明显的忧虑。
  “先生,你在担心什么?”
  “看秦军这次的部署,不像是李信的风格。秦军的主帅怕是换人了。”
  “这个时候,谁能接替李信?”
  项梁在旁说道。
  “那个一直不曾出现的人!”
  范增一言,众人心中一惊。接着,帐外便传来了一声急报。
  “上将军,有三万秦军在向我们营地而来。”
  营帐之中,一众楚将皆惊。一场激战才刚刚结束,秦军便这么快开来,实在太反常了。
  “他们打得是谁的旗号?”
  范增在旁,问道。
  “大秦关内侯汉阳君赵爽!”
  项少羽转头看,正见阳光从天窗上照耀而下,映照着项燕一副极其复杂的面色。只见这位手握二十万大军的楚军主帅身体后倾,微微低下了头,喃喃一语。
  “他果然来了!”
第五百九十章
攻守
  楚军大营。
  三万秦军的怪异举动,并没有让楚军贸然出军。
  项燕很是谨慎,迅速派遣斥候打探消息。可真正的消息,却是龙且从远方带来的。
  “睢阳?”
  龙且点了点头,向着帐中一众人解释道。
  “赵爽在来之前,便让砀郡守准备粮草。如今睢阳的粮草正顺着泗水而下,第一批已经在蒙恬军的护送下,现在正运往秦军营寨。”
  项燕当即站了起来,走到地图旁,看着赵爽如今扎营的地方,若有所悟。
  “难怪赵爽驻军此地,想必是为了维护从砀郡而来的粮道。”
  项燕心中有了定论,转身询问道。
  “有多少粮草?”
  “十万石!”
  范增在旁,声音有些急切,追问道。
  “消息可准确?”
  “是昌平君让我带来的消息,应该确切。”
  如今的局势十分微妙,十万石粮草如果落到秦军手中,足以改变整个战争的走向。
  在场的一众楚将都感受到了一股紧迫感。
  “上将军,立刻出军吧!”
  项燕摇了摇头。
  “赵爽立军之地选的很是巧妙。居高临下,辐射四辏。他这一部在前,秦军的大军在后,我们强攻,必然损失惨重。重要的是,他怕是就要我军去攻,从而拖延时间。”
  楚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与秦军展开拉锯战,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事情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便在此时,范增说道。此时帐中,唯有范增这位军师最为沉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7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