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741

  “既然战已不利,自然要退。”
  “退军?”
  李信的声音带着几分疑惑。
  “我军仗战阵,尚可与赵军久战。可若是一退,司马尚必然率军追上。赵骑骁勇,我军重甲在脚程上落于劣势,逃不了多久便会被追上。
  更何况,扈辄的败军驻扎平阳,闻得我军后退,必然会追击而上。到时赵军前后夹击,我军必然覆灭。”
  “的确!”
  赵爽一笑,站了起来,身上的毯子滑落。
  “只是,退未必败,继续待在这里,则是自陷死地。如果扈辄军一旦北进,堵住了长城的关口。到时候,我军便是真的后退无路。”
  此时的赵爽虽然一身徭役的衣服,可是那股从容自定,却让帐中人都有些惊异。
  “军中还有多少弩矢?”
  “我军的物资在先前洹水之战时已经损失大半,现在弩矢多为赵军缴获,一场大战,也所剩无多,不过三万矢。”
  “这样吧!将这些都给李信,让他今夜就走,渡过漳水。我等率重甲军,徐徐后退。”
  “君上的意思是?”
  “以司马尚之将才、李左车之智、扈辄之勇,我军本陷绝地。可惜啊,赵王和满朝公卿求胜心切,故我军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
  郭开进入了司马尚的军中,便在秦军后退的第一时间内,带来了赵王的消息。
  “相国欲如何?”
  司马尚有些诧异,秦军的动向不合兵家之义。此时若战,还有一战之力;可若是退了,必然覆亡。秦军的将领不该不知道。
  “我奉大王之令,让将军立刻进兵,务必要将秦军覆灭于漳洹之间,以慑强秦。”
  “可邯郸之围虽解,周围形势不稳。我听闻秦军已经在上党集结,怕是欲攻井陉。以扈辄之军,足以合围秦军,不如让我军在邯郸休整,以卫王都。”
  “将军无需多虑,阙与乃是我大赵重镇,秦军岂能攻下?”
  “这……”
  “此乃王命,将军不可多虑。”
  “诺!”
  司马尚心存疑虑,可终究抵不过郭开的狐假虎威,最终只能应诺。
第三百八十九章
奇取
  邯郸城外,秦军退军。
  当后方的消息传到平阳城中,扈辄也接到了来自邯郸城中的命令。
  围杀重甲军!
  赵国的平阳与安阳一般,乃是重镇,城防厚实,仓储积实。当扈辄兵败后,之所以退守平阳,不光是因为这座城乃是赵国漳水长城外最为重要的军事支点,其中是囤积的粮食更能够让他轻易聚拢败兵。
  “快!”
  长道之上,扈辄其骑在马上,督促着士兵快速前行。
  郭开那边有嘱托,让他必定要在此战之中一雪前耻,抢在司马尚之前重创秦军。如此,方能在赵国朝堂上,改变郭开如今的劣势。
  扈辄自己,也是一样。想要通过这场战争,改变自己所面临的不利处境。
  秦军安阳一战后,击败了扈辄十万大军,而后直突邯郸,撕开了赵军的长城防线,震慑天下的同时,也让扈辄蒙受耻辱,为天下所笑。
  “将军,我们是不是走的太快了?”
  扈辄身旁的都尉言道。
  他们本是败军,又多为步卒,军心低迷的同时,如今又要急行,战力恐怕不高。
  “邯郸那边传来的消息,秦军如今已成惊弓之鸟。郭相让我等急行,一定要抢在司马尚之前,建立战功,夺取番吾,拖不得。”
  本来就是要去捡便宜,扈辄自忖自己这方人多,应该能够应付。
  “秦军亦为败军,我方不必惧怕。”
  ..................
  暗夜之中,数万重甲停下了急行的脚步。
  夜火熊熊,杨端和驾马来到了赵爽的面前。
  “君上,还未至番吾,为何下令停军?”
  “哨骑来报,赵骑离我方已经不足七十里,继续下去,赵军半日便可追上我们。”
  杨端和面色一变。
  “李信率领骑军先行,要不将其召回,以抗赵军?”
  赵爽摇了摇头。
  “我已经让李信先行前往番吾。”
  “君上是想要?”
  “我军一退,司马尚与扈辄必定率军合围我军。扈辄有勇,却带着败军。故而,先让李信击溃这支弱旅。我观此地山势,有赵军旧阵于上,正合设阵,以迎司马尚。”
  “可便是李信那边胜了,我军在此,亦为孤军。赵军若是围山,我军怕是难以逃生。不如前往番吾,据城而守,更有胜算。”
  “我军若退,李信那边即使赢了,司马尚也一定会营救。若在这边,则可拖住司马尚的主力,使其无暇他顾。只要在此地坚守数日,必定迎来转机。”
  “转机?”杨端和并不明白,这转机是什么,“难道东郡的樊於期军将来?”
  赵爽一笑,对于樊於期的军队并不指望。
  “此刻扈辄大军刚出平阳,司马尚大军已经南下,邯郸空虚,正是千载良机。只要趁着这个时候,上党之军能立刻东向,攻下阙与,那我军这死子,便会盘活。”
  “可是上党之军人少,阙与又是重镇,怕没有这么容易。而且,若是上党守军不能及时东向,我军在这里,则完全变成了弃子。”
  “别人不可以,但是他却不一样。”
  杨端和一笑,看起来,赵爽对于上党军的将领,好像很有信心。
  “君上何故如此说?”
  “身负绝世将才,却籍籍无名多年。这一次,正是名扬天下的良机。”
  .................
  上党。
  大军之中,一众将领聚集在主将大帐之中。
  “邯郸那边已经来战报,我军与司马尚军激战半日之后,如今已经向后退去。司马尚大军南下,而扈辄军想必也会北上,合围我军。”
  大帐之中,站着一个男子。
  昔日蕞城一战,男子挡住了五国联军。只是,随着联军仓促而退,这场战争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而后,随着秦国内部的权力争夺,尤其是前几年的屯留之乱、嫪毐之乱以及吕不韦罢相,秦国对外征伐的脚步大大延后。以至于如今,男子已经身领一军,依旧不曾闻名于列国。
  “王翦将军,凭借数万重甲军,打成如今模样已经不错。可终究,杨端和太急了。”
  在众人看来,杨端和太过急于立功,若是等后方樊於期的大军到来,再行进军,也不至于如此。
  “你们说该当如何?”
  王翦看着周围的将领,问道。
  “我等便是有心想要去救,也无力去救,只能靠樊於期军了。”
  “可樊於期领军在东郡,若是要救也早就该救了,何故如今都没有发军的消息?”
  众人不明言,可是心中却很疑惑。
  按说昌平君与汉阳君乃是翁婿关系,樊於期应该不会看着杨端和军覆灭才对。
  王翦一笑,并无他言。
  “帐外有人自称乃是汉阳君的使者,欲求见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7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