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校对)第987部分在线阅读
“老戴,我不是跟你说过的吗?”
朱熙也插嘴说道,“我们公司旗下有一家文物修复培训学院,学院的学员在学习文物修复时,需要用到这些。”
“哦,是吗?”戴维斯耸了耸肩,撇嘴道,“好吧,抱歉,我的朋友,也许你是真的说过了,可能是我忘记了。不过,如果你们真的需要,等我回了米国,可以将那一批残损文物给你们运过来,但能不能用得上,那我就不知道了。”
朱熙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起来,“那行啊,老戴,你可真够朋友!”
“具体情况,等我们回了魔都再说吧,现在学院里还是有一批残损文物可以用的,我现在只是想找一批备用的,免得以后不够用,那就麻烦了。”
向南笑着朝戴维斯点了点头,又说道,“包括加利特先生那边,我也请他回巴里斯后,帮忙收购一些残损文物,目的也就是为了未雨绸缪。”
几个人正聊着,服务员已经开始上菜了,何绍骅见状,赶紧招呼众人道:“来来来,菜上来了,咱们趁热吃,边吃边聊。”
说着,他从底下拿出一瓶啤酒来打开,正要给向南杯里满上,向南赶紧摆手制止了,笑着说道:“酒我就不喝了,下午还得干活呢,你那边不是还有残损文物要修复吗?你们喝好了,我喝点白开水就行。”
何绍骅见向南不喝酒,自己也不好意思喝,倒是戴维斯和朱熙才不管那么多,一人拿了一瓶啤酒,边吃边喝起来,别提多开心了。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苏辙的画
吃过午饭后,向南等人又重新上了车,朝着何绍骅的家里赶去。
车子在钢筋混泥土浇筑的城市里穿梭了一阵,车窗外的景色终于开始变得青翠了起来,道路两旁的树木逐渐增多,将城市的喧嚣也给挡在了外面。
过了不多时,车子终于在一栋山脚边的别墅院子里停了下来。
向南等人跟着何绍骅一起下了车,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这半山坡上一栋接一栋的别墅,每栋别墅之间离得稍稍有些远,中间被一片小树木给阻隔着。别墅前方不远处,是一个巨大的水库,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看上去景色颇为宜人。
何绍骅带着向南等人进了一楼的大厅里,先安排众人在沙发上坐下休息后,喊了一声:“何妈,家来客人了,来帮忙泡下茶。”
喊声刚落,就看到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朝众人笑了笑,也没说话,就开始忙前忙后地泡茶、切水果去了。
何绍骅帮忙将水果和茶水端了出来后,这才想起了什么似的,有些歉意地问道:“我都忘了问了,向专家、戴维斯先生,大家都坐了一上午的车了,累不累,要不要午休一下?”
“我没有午休的习惯,问问戴维斯他们吧。”
向南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何老板要是方便的话,不如带我去参加一下你的收藏室?”
“当然没问题。”
何绍骅也笑了起来,说道,“不过我的收藏室实际上并没有太多藏品,向专家看了以后,可不要笑话我啊。”
向南摇了摇头说道:“怎么会?藏品不在多,自己开心就行。”
“那向专家这边请!”
说着,何绍骅就站起身来,带着向南往大厅后面走去。
戴维斯见状,也赶紧拉着朱熙一起跟了上去,笑着说道:“走吧,朱,我们也跟着去看一看。”
何绍骅的收藏室安置在了别墅负一层地下室,除了进门的地方安装了一道指纹锁防盗门之外,倒也没有安装其它的防盗设备。
实际上,除了一些藏品比较贵重,且量比较多的私人收藏室在防盗措施上会比较严密一些外,其他的小藏家都很少在防盗上下工夫,顶多就是买个大一些的保险柜,将古董放在里面锁起来,有些心大的小藏家,更是干脆就将古董放在了书房里。
当然了,这主要还是因为国内治安环境相对较好;再一个,一般有钱玩收藏的,多是有钱人,他们所住的小区安保力量也要强得多。
何绍骅打开收藏室的门后,便领着向南等人走了进去。
这收藏室的确不大,大概也就三四十个平米,进门两侧的墙壁边上,摆放着两个博物架,上面零零散散地摆放着一些古陶瓷器、青铜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材质的小摆件;在对面的墙壁上,则悬挂着一幅幅古画及书法横幅。
“都是一些普通货色,没什么贵重的文物。”
何绍骅讪讪一笑,说道,“我其实也就是玩个开心,没想着收藏太贵重的东西,主要也是怕自己不识货。”
在其他人的眼里,他的这些收藏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不过在向南这位大专家前面,他就硬不起气来了,总感觉把这些小玩意儿放在向南的面前,要是不解释几句,总觉得有点丢了面。
“还不错了。”
向南四处看了看,在一幅水墨纸本古画面前停了下来,他伸手指了指这幅画,笑着说道,“何老板还要谦虚,北宋‘三苏’之一苏辙的《枯木石图》你都能收着,不简单啊!”
“这画……只花了不到60万,还不知道是不是苏辙的呢。”
何绍骅感觉老脸上有些火辣辣的,这画他是从一个从朋友手里转手过来的,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居然就信了那朋友说的话。
那朋友说,苏辙虽然和苏轼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位,但苏辙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同时其诗风格淳朴无华,与苏轼相比文采少逊,苏辙也擅长书法,他的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这么一个才华少逊于苏轼的大才子,偏偏不擅画作,这幅《枯木石图》很显然是苏辙的游戏之作,因为题识上写了“苏辙戏笔”写个字,而且这画也确实画得不怎么样,或许是苏辙传世下来的唯一一幅画作。
但不管这画画得怎么样,他终究是苏辙的画,多少也是值点钱的,没准以后还能升值呢。
被这朋友这么一番忽悠,何绍骅居然就信了,稀里糊涂地把这画给买下来。
不过后来,何绍骅醒悟了过来,感觉自己应该是被忽悠了,他也没好意思去找他朋友,毕竟两人也不是很熟,再一个,闹出去也是个笑话,他就只好吃了这么哑巴亏,就当交个学费好了。
因此,这幅画买回来后,他也不好意思拿出去给别人看,就挂在收藏室里自己瞧瞧得了,好歹也是花了五十多万呢。
谁知道,这向南刚到收藏室里,就瞧见了这幅画……
唉,这下子真是丢人现眼了。
向南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意思,苏辙的确不擅长绘画,也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因此这幅画一眼看上去,他还真没法分辨到底是苏辙的画,还是哪个人的涂鸦之作。
因为这幅《枯木石图》单从画功上来说,还真是不咋样。
看着看着,向南脑子里灵光一闪,他忽然想起了苏辙的哥哥苏轼的一幅画作《枯木竹石图》,这幅画是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
而苏辙的这幅《枯木石图》,在整体构图上,倒是和苏轼的《枯木竹石图》有些类似,只是枯木和怪石调转了方向,枯木也不像鹿角了,怪石也不怪了,怎么看怎么像是苏辙在学着苏轼的这幅画,描摹了个大概的样子出来。
只不过,苏辙大概是真的没有作画的天赋,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画功上,都不如自己的哥哥苏轼,反倒成了一幅戏笔之作了。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素三彩瓷器
如果从苏轼的那幅《枯木竹石图》的角度上来看,向南估计,这幅《枯木石图》或许还真是苏辙的戏笔之作,由此可见,苏轼和苏辙的兄弟之情,还真是“谁无兄弟,如足如手”,想来也是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当然,这种推测并没有什么依据,因此,向南也没必要对何绍骅说明,就让他以为自己交了一次“学费”,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还能时刻提醒自己: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收藏室里转了一圈,向南发现何绍骅的藏品其实也挺杂的,几乎每个品类都有所涉及,实际上,这并不明智。
因为收藏是一门学问,每一个品类的藏品想要入门很容易,但真正要将这一类藏品搞懂,甚至是精通,那几乎是穷尽一生都不一定能够搞透。
哪怕是知名的鉴定专家都有看走眼的可能,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所以,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藏家只会选择一类品类,最多两个品类的文物作为主打藏品,至于其它的,除非有确实让自己心动的,而且能确保是真品的古董,那才会偶尔出手那么一两次。
就比如闫思远,他生前收藏最多的,也是古陶瓷器和古书画,至于青铜器文物,他也只是过过手,看个新奇而已,而夏振宇,他的藏品最多的也是这两类,青铜器甚至他都不沾手,不过他偶尔也会入手一两件玉器,但那也只是少数罢了。
在收藏室里看了一遍,向南这才转头看了看何绍骅,笑着问道:“对了,何老板,你之前说的需要修复的残损文物呢?先拿出来看看吧。”
“向专家,戴维斯先生,要不大家先到这边来坐一坐?”
何绍骅指了指收藏室隔壁的一个休息室,笑着说道,“我马上就把那件残损文物送过来。”
“好。”
向南点了点头,和戴维斯、朱熙进了休息室,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戴维斯坐下以后,一脸感慨地说道:“我在华夏这段时间,参观过好几位华夏收藏家的藏室,你们都喜欢将藏室建在地下室里,在我们米国,我们要么将地下室建成洗衣房或健身房,要么将它改造成家庭影院或者孩子们的游乐园,倒是很少有人将古董放在地下室里。”
“想法不一样而已。”
向南笑了笑,说道,“就比如,我们华夏人习惯了先赚钱再消费,而你们西方人喜欢先消费再赚钱,都是同一个道理。”
“这难道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戴维斯耸了耸肩,说道,“也许吧。”
两个人刚聊了几句,就看到何绍骅抱着一个古董盒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将古董盒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笑着对向南说道:“向专家,就是这件古陶瓷器了。”
向南点了点头,没说话,他坐直了身子,伸出双手将古董盒的盖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堆浅松绿色的陶瓷残片,大的如同鸡蛋大小,小的也只有硬币大小,这些陶瓷残片上,画着菊花、虫草,有黄色、有绿色,也有紫色。
戴维斯也是古陶瓷爱好者,不过他没见到过类似底色的古陶瓷,一时间颇为好奇,抬起头来问道:“这是什么瓷器?”
向南笑着说道:“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素三彩瓷器。”
素三彩瓷器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到了清代时,又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成为了清代康熙时期的名品,颇负盛名。
在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的说法,因此,所谓的素三彩,以其所施釉彩中没有红彩而得名,彩釉鲜妍而不失素雅。
素三彩的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经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过低温烧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