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44

  而且,现在的大环境下,文物修复虽说因为媒体的关注,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这个行业。
  但实际上,在这些人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看到电视纪录片中那种悠闲淡然的生活状态,一时好奇闯了进来。
  等到时间一长,他们发现文物修复工作实际上并没有看到的那么有趣,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忍耐寂寞,忍受独孤,那么,绝大部分人都会悄然离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行业,也就谈不上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离开只是迟早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徒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赵子和当然也想找个好徒弟。
  他在两年前,就收了吴江这个大学刚毕业的徒弟,一开始还挺满意,人挺老实,也肯做事。
  可谁能想得到,向南自己找上门来,要跟自己学古陶瓷修复基础工艺。
  这一段时间跟下来,赵子和就对吴江不那么满意了。
  跟向南比起来,吴江不如向南有灵性也就罢了,可他居然还不如向南肯吃苦,这就让赵子和很生气了。
  你自己想想,人家比你有天赋,还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整天想着泡艺校的那个小姑娘?
  当然,这话赵子和也就心里想想,实际上,他还是挺关心吴江的,要不然也不会知道吴江谈女朋友的事。
  可话又说回来,向南是真优秀啊,这要是真做了自己的徒弟,自己只怕做梦都会笑出猪叫声来。
  因此,当孙福民前两天找到他,说向南过一段时间会去魔都博物馆学习,赵子和的心里就感觉空落落的。
  今天早上,他来到修复中心看到向南打算练习一下雕刻工艺,二话不说,就亲自动手给一个破碎陶瓷配补,好让向南用来练习。
  听了赵子和的话,向南也有些感慨,但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对方,只好说道:
  “赵老师,您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那不一样,不一样的。”
  赵子和叹了口气,忽然他摇了摇头,失笑道,“行了,不说这个。我已经给这个瓷瓶配补好了,等这个石膏干结之后你就可以雕刻了。”
  “这是一件宋代定窑刻花梅瓶的清末仿品,本身是有些价值的,可惜破得太厉害了,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了。正好,你可以拿来练练手。”
  说起古陶瓷修复上的事,赵子和一脸严肃,“你不要看这个梅瓶上的刻纹只是寥寥几笔,很简单,它破损的位置很关键,正好在两朵刻花之间的位置,这两部分之间的衔接就很重要了。”
  “不要着急,先仔细揣摩整体的风格和意境,然后可以在纸上先模拟一下完整的图形,风琢磨透了再动手,就会事半功倍了。”
  赵子和说得很用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浑身的本事和知识都灌输到向南的脑子里。
  “好的,赵老师。”
  向南在一旁认真地点了点头。
  赵子和想了想,好像也没啥可说的了,其他知识现在说了也没用,向南都还没学到那儿呢。
  他将手里的刻花梅瓶小心第放在一边,然后站起身拍了拍手,对向南说道:“行,那你先等等,一会儿再刻,我先去你师兄吴江那里看看。”
  说完,他就背着手慢悠悠地离开了,那背影看上去,萧瑟而又寂寥。
  过了一会儿。
  “吴江,你怎么搞的?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打底作色,上单色釉的时候,要用毛笔,不要总喷笔!”
  赵子和略带愤怒的声音从另一边传来,“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搞的?都这么懒了吗?”
  “什么东西都喜欢用现代化工具,喷笔再好,也没有毛笔上色好,手感手感,都不用手了,哪里来的手感!”
  吴江很委屈。
  老师,之前这种小型器物都是用喷笔打底作色的啊,您还说现在科技发达了,文物修复都轻松了许多呢!
  怎么今天又说用毛笔更好了?
  他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的实习生们一个个斗低着头,装作很认真的样子,该清洗的清洗,该拼对粘结的也一脸严肃地盯着破瓷片。
  反正就没一个人跟他对视一眼,给他一点鼓励。
  没办法,吴江只好说道:“老师,我错了,我,我用毛笔好了。”
  “用什么毛笔?!”
  赵子和火气更大了,“你喷笔都用了一半了,再改用毛笔,那打底作色的部位能一样均匀吗?做事能不能有点脑子!”
  吴江:“……”
  得,今天受气包是当定了,咱也别反抗了,老老实实受着吧。
  见吴江不作声了,赵子和也没了兴致,他摆了摆手,自顾自地下楼抽烟去了。
  一连抽了两根烟,赵子和才算是平静了下来,心里也觉得有点对不住吴江。
  说实话,自己心里不舒坦,还不是因为向南要去魔都博物馆,跟江易鸿去学习了?
  可说来说去,这还是自己的问题啊。
  向南为什么要走?还不是因为自己水平不够啊!
  人家江易鸿可是号称国内古陶瓷修复第一人!
  别说向南了,就是我自己,也想跟他学习学习!
  要是我的修复技术也能达到江易鸿那个水准,向南怎么也不会走的。
  “人家江易鸿都七十岁了,我五十还差一点呢,凭什么就这么认输了?”
  赵子和将手里的半截香烟往一旁的灭烟处狠狠地摁灭,喃喃自语,“咱老赵就不信这个邪了,这辈子怎么也得弄个专家来当当!”
  说完这话,赵子和就忽然感觉天空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连呼吸都顺畅了。
  就一个字:爽!
  等他上楼时,正好看到向南拿着手机在打电话:“刘老来了?好,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向南也看见了赵子和,便快步走上前来,一脸歉意地道:“赵老师,我得先走一步了,魔都博物馆的刘其正刘老来了。”
  “好,好,你有事就去忙吧。”
  等向南下了楼,他才反应过来。
  等等!
  魔都博物馆的刘其正刘老?
  他是来通知向南去魔都博物馆报到的吗?
  那向南以后,怕是不来了吧?
  一想到这里,赵子和好不容易才激荡起来的情绪,一下子又跌落到了谷底。
  他有些郁闷地回到修复中心,不经意间又经过了向南刚刚工作的地方。
  赵子和有意无意地往向南的工作台上一瞥,眼睛顿时一下子瞪大了起来!
第八十八章
你到底怎么想的
  这是向南刚刚刻好的纹饰?
  他连忙将那个清末仿制的梅瓶小心地拿了起来,仔仔细细地端详了起来。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华夏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其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
  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
  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
  为了美观,在一些高档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所谓“金装定器”。
  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独特的制瓷工艺特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