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有了宁雪的例子在前,杜小兵明显吸取经验教训,在这方面小心谨慎很多,不再轻信。
老杜信念坚定,吕冬没再多说,告诉他中午一起出去吃饭,就回了办公室。
宋娜脱掉外套挂在衣架上,露出里面合体的米色T恤,下身穿着一件贴腿裤,天生加长期锻炼,整个人显得特别健美。
“咋感觉老杜碰上的女的都不靠谱?”宋娜拿杯子去倒水。
吕冬说道:“徐曼就挺靠谱。”
宋娜说句大实话:“一个一米九多,一个刚一米五,你不觉得很奇怪?”
吕冬仔细想想,貌似老杜坐在椅子上的时候,都比徐曼高不少。
最近因为工作挺忙,倒也没再见徐曼去骚扰老杜,不知道是死心了,还是有别的想法。
宋娜这时接到个电话,要回公司去一趟,约好一会在楼下见面。
吕冬打开电脑,查看店面最近的业绩,办公室门在外面敲响,乔卫国随后推门进来。
“卫国,坐。”吕冬招呼乔卫国,起身过去一起坐在沙发上。
乔卫国穿着一身运动服,光头明亮,似乎有话要说,一时间又不大好意思开口。
一会都要出去聚餐,卫国同志专门找过来,明显是有事想私下里说。
这是最早跟着吕冬的人,吕冬干脆问道:“卫国,咱哥俩之间就别客气了,有事你就说。”
乔卫国不好意思笑:“冬子,我一直跟着你干,能有今天,多亏你照顾我……”
吕冬一听,这话味道不太对,但他知道乔卫国是个实在人,也没有问,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我想……我想……换个工作。”话开了头,乔卫国再说下去,就好多了:“你看,我在公司里面负责做厨房培训,这一块很多人都能干,说实话我干的不太好。”
他下意识摸了摸光头:“其实大部分培训都是高明做的,我主要就是强调守规矩。”
吕冬知道这些,让乔卫国去做这些,本就是让他强调规矩,强调规范化操作。
乔卫国看了眼吕冬,说道:“你和黑蛋投资的那个第一体育,不是想要在泉南开分店?”
听到这里,吕冬明白了,问道:“卫国,你想去第一体育?”
乔卫国说道:“苑老师说我散打水平进步非常快,开课教人没有问题,第一体育这就准备再开店,不如让我试试教人散打。”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冬子,我……还有个事没完成,你也知道。在第一体育待着,每天都能锻炼,水平涨的也快,苑老师说了,有时候会有些比赛交流,我多参加一些,对我提高也有好处。”
吕冬点点头:“行,卫国,你觉得那边合适,去那边就行,都一个样。”
第一体育那边,他和宋娜占据绝对控股权,以乔卫国所擅长的,貌似去第一体育更合适。
乔卫国又说道:“跟以前一样,冬子,有啥事你说一声,我这边没问题。”
吕冬笑:“卫国,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咱兄弟还用说那些?我,黑蛋,文越,当初都说好了的,到时一起陪你去少林!”
乔卫国重重的点头:“我不会叫你们失望!”
这本来就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吕冬想了下,问道:“你去第一体育那边,这边培训谁负责好?你一直负责培训,推荐个人。”
“高明。”乔卫国推荐的是他的副手:“高明这人认真负责,挺好。”
再说多了,他也没合适的形容词,干脆用挺好一个词来概括。
这人选不出吕冬所料,吕冬说道:“这样,你再待一周,跟高明做好沟通和交接。”
乔卫国立即应道:“行。”
吕冬说道:“你跟杨敏和苑保山说好了?”得到肯定的答案,吕冬又说道:“你一会再跟黑蛋说一声,她是那边最大的股东。”
过了会,几个人一起下去,汇合宋娜,开车去北边政务区吃饭,吃着饭的空,乔卫国跟宋娜说了这事,宋娜也特支特的态度。
在宋娜看来,乔卫国去教散打,比培训人做厨房那一套更适合。
第389章
卫桥之行
“要说这平城,挨着咱们青照很近,年轻的时候,我带着哥几个时不时就来转转。”
出了吕家村,往东进入一条省道,吕建仁开着车一直往东北方向走,对吕冬和宋娜说道:“那时候,卫桥棉纺还是一个小棉油厂,主要是用棉花籽榨卫生油,哪像现在,都成全国有数的大厂子了。”
吕冬接话:“估计规模在亚洲也排的上号。”
宋娜说句公认的话:“这种加工类型的厂子,在亚洲排的上号,估计在全世界也能排的上号。”
吕冬想到个事,问宋娜:“黑蛋,你听没听夏甜说过,这厂子现在是卫家的?”
宋娜问过表姐夏甜:“不是,现在控股方是平城供销社。”她又加了一句:“据说正在改制,进行私有化,应该快完成了。”
吕建仁跟着吕冬到处跑,见多了也懂一点商业上的事,问道:“按说卫桥棉厂是很不错的企业,为啥要改制?还私有化?”
这种问题不好回答,吕冬只能说道:“三公司也不错,照样没了。”
吕建仁摇头说道:“公家的这些事,真是说不清楚。”
卫桥并不在平城市区里面,而是位于市区比较近的县城,不算大的一个县城里,经济发展速度叫人咋舌,既有全国有数的棉纺厂,还有东王集团这种村办企业。
这边单论经济,比青照厉害太多了。
那个不太正式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上,也远远排在青照前面。
一进县城,就能感觉出不同,青照那边破旧低矮,最高的才十二层楼,这边高楼很多,道路也极为宽敞,县城的规模和人口密集程度,明显还在青照县城之上。
吕冬记得,曾经泉南一直想吞掉这里,跟平城暗地里不知道较了多少年劲。
接近卫桥棉纺厂总部附近,远远看过去,一座气派的办公大楼,放在十几年后都不落伍。
不管棉厂姓公还是姓私,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为数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就业的作用实在太大了,大到地方上必须全力支特。
曾经关于这边集团公司的传闻很多,比如债务危机等等,但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安然渡过,地方上哪怕省里都不敢让它轻易出问题,涉及到十多万人的就业,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考虑到夏甜下班后要吃饭和洗漱,吕冬没有急于过去,先让七叔开着车,围着工业园附近转了一圈。
棉纺是核心,还有其他类型的企业,比如发电厂、电解铝厂、供水公司、服装和家纺等等。
这么多厂子,其员工数可想而知。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相比于一般的厂子,这边的工资水平比较高。
虽然这里已经在县城外围,但以企业为核心,形成了大规模的居民聚居区,五层或者六层的居民楼,在厂区对面连成一大片,一眼望过去,根本看不到尽头。
隔得近了,能看出来,居民区叫一条不算太宽的商业街一分为二。
商业街上人很多,卖东西的人多,买东西的人更多,以各种吃食为主。
桑塔纳轿车停在街头上,三人下车等夏甜过来,吕冬撑开手里的伞,交给宋娜,看到路边有卖小吃的摊位,和七叔一块过去。
吕建仁跟着吕冬,比以前靠谱太多了,这个卖煎饼果子的摊贩这会没顾客,过去递上一根烟,跟人套近乎闲扯几句,感觉差不多了,问道:“老哥,你这生意咋样?”
老板弹掉烟灰,笑着说道:“挣个养家糊口钱。”
吕冬接话道:“我看着可不像,老叔你这嘴笑的合不拢,手上磨的全是老茧,肯定没少挣。”
老一辈讲究个财不外露,老板还是含糊:“反正比在厂子里上班强不少。”
他看眼吕冬:“听口音你们是隔壁青照的?准备来这边上班?”但看到吕冬和吕建仁的衣着,自个就先摇了头:“跟厂里谈合作的?”
吕建仁应付一句,跟老板闲扯起来,主要说些商业街上的情况,比如这边有没有大混子之类的。
类似这种人,每个地方都少不了,但卫桥棉厂能发展到这般规模,营商环境总体上不错,正常做生意的在这边都挺安稳。
有辆宝马车开过来,路上其他车主动避让。
吕建仁好奇:“这是谁?”
吕冬也在看,公家单位的领导,很少坐宝马。
“在这片讨生活,就得记住这个车牌号。”老板声音压得很低:“这是大公子的车。”
有些话不用多说,大家自然明白。
另一边,宋娜从吕冬和吕建仁招手,俩人回去,夏甜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