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35

  对在座的朱山闲等其他七位江湖高人而言,叶行的讲授也同样重要,起到的并不仅仅是参照借鉴作用。他们在实践已经掌控了观身境与入微境,因为各自都有修炼八门秘术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所修的秘术都不是专门用在这种场合的。
  丁齐受到八门秘术的启发,自创了方外秘法,但他可不管什么江湖八大门的秘术,唯一的目的是为了针对这种情况,追求那可探索未知的身心状态。朱山闲等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界师”,也需要系统地去修炼这门秘法,他们以前所学的秘术反倒只是参照与借鉴。
  或许也是受到庄梦周推荐的那本络修真小说的启发,丁齐将方外秘法的每一层次第的修炼也分为入门、知常、圆满这三个境界。眼下只有观身境、入微境、隐峨境这么三层次第,且只有前两层次第总结出了具体的修炼秘法。
  观身境如何入门?丁齐先后想到了很多种可以借用的方法,最后确定的还是心册术,这正是他本人的经历,也是他最熟悉的方法。但丁齐为了修炼观身境入门而总结出的心册术,已经脱离了心理医生专业技能的范畴,毕竟他的目的可不为了培养一名催眠师或者心理医生。
  所以丁齐今天讲授的心册术,是他自己的心册术,是方外秘法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锻炼和训练,从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开始,要能做到在脑海打开一部“心册”。
  所谓的心册可以是一份档、一张地图或一幅场景,但必须与现实事物有关,是对切身经历的观察与总计。如修炼册门秘传心盘术,有一个基本要求,是所走过的山川市井,要在心呈现出一个清晰的立体沙盘,并且还要有动态的变化过程。心册术与之类似。
  修炼心册术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要求?心理医生对此是没有标准的,但方外秘法却有。将它清晰无碍地东西呈现出来,从现实客观的事物,演化为脑海清晰的存在。假如做到了这一点,便可称知常。
  观身境修炼到了这一步,“心册术”变成了“心界术”。
  所谓心界术,是身心自有一个世界,或者说身心是世界。传说的很多修炼法门,可能都包含类似的观法,但是丁齐不管那些,他所谓的“心界”,不是在定境观想别的东西,是现实世界。
  每个人身处的世界,它是清晰的、明确的,当一个人在清醒日常活动,他当时的精神世界是他所在的现实,通过感官转化为知觉。而心界术的要求,是在心册术的基础,将每个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亦显化为精神世界。
  世界是我的身心,这听起来玄之玄,但丁齐的总结却很简单。
  当观身境的修炼从心册术进入到心界术,便需要结合养练功夫。所谓养练功夫与丁齐先前所练并没有什么不同,是谭涵川当初帮丁齐总结的内养与外练之法。这是必须的,否则人无法维持消耗,将来施展秘法时可能莫名是眼前一黑,然后一头栽倒晕了过去。
  由入门到知常,观身境到什么时候才算修炼圆满?心界圆满便自然圆满,它的衡量标准也很简单,是能够看见小境湖。
  假如身心不能自成一个清晰的世界,又如何能发现未知的世界?从某种意义来说,世界是有意识的,这是一种意识的共鸣。
  观身境修炼圆满,可以发现小境湖,但想进去便需要修炼入微境了。许是受到灵犀术的启发,丁齐想到的办法是以有缘之物为引。所谓的“缘”便是寄托心神,一定要是很顺手、很熟悉、更容易引起意识共鸣之物。
  既然是丁齐总结的秘法,他教人用的东西当然是景石,反正这东西也好弄,去青阳河游的河滩去拣即可。方外秘法的第二层次第,为什么要起名入微境?它首先要求感应入微,要在发现小境湖的身心状态以及这块石头之间,建立直接感应的联系。
  庄梦周当初说过一句话,“小境湖是老谭、老谭是小境湖”,到了丁齐总结方外秘法时,总不能把谭涵川也随身带着,于是成了“石头便是小境湖、小境湖是石头”。这块石头的作用是寄托心神,寄托什么样的心神?心界圆满之心神!
  入微境或许还可以有别的修炼方式,但丁齐总结的秘法,是这么修炼的。能够感应入微、寄托心神,便算是观身境入门了。那么入门之后再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知常?便是丁齐当初提的那个问题——你们能否瞬间地、随时地看见小境湖?
  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符合“门外不是南沚山,是小境湖”的要求,然后才可以自如出入。
  至于入微境圆满,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丁齐对此已有所体会,便是行走坐卧皆如知常,石头在手却不像不在手,总能寄托心神不失。
  但丁齐如今也只是有所体会而已,还不能完全做到,据丁齐判断,他本人如今的境界,也不过是入微境知常,接近于圆满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圆满。至于入微境修炼圆满之后,便可以修炼下一层次第隐峨境了。
  而丁齐自己还没有修成隐峨境呢,当然谈不总结出什么秘法。他今日讲述方外秘法,只是从观身境入门到入微境知常。
  为什么说这套方外秘法以小境湖为例,因为迄今为止,丁齐所发现的方外世界只有小境湖,而且这门秘法的很多检验标准,目前都与小境湖有关。据丁齐推测,世既然有小境湖,那么也应该有其他的方外世界。
  至于其他的方外世界是什么样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丁齐的方外秘法为探索小境湖而创,但从原理讲,也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小境湖。至于换一个方外世界还好不好用,这仍需要实际印证。
  谭涵川等人都认为丁齐的推测很有道理,尤其是石不全直接用了非常肯定的语气,并在言语间对丁老师推崇备至。
  那么印证方外秘术法的重任,眼瞎落在叶行的身了。但众人对叶行还有一点不满意,那是叶行已经点破了那个问题,算他修成了入微境,也同样无法把外面的东西带进小镜湖。
  所以大家又谈了另一种设想,假如叶行真的修成了入微境,印证了丁齐老师所创的方外秘法可行。那么可以再找另一个人来,让他也学会,但事先不要点破叶行那个问题,暗诱导他随身带一堆东西,将那些物资带进小境湖去。
  最好在这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让他多带几次东西,包括各种用品与用具。假如这个人也反应过来了,那么也不要紧,再找一个人教会他。如果总能有人学会,不是总有机会带进去不同的东西吗?大家当初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个脑洞开得可以,但目前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
  在座众人也及时指出了方外秘法的一个缺陷,或者说一个的弱点,那是众人事先知道小境湖的门户在何处,才能施展这门秘法。假如世还有别的方外世界,众人却不知在何处,那么无论是观身境还是入微境,便都没了用处,总不能随意到处施展吧?
  据庄梦周分析,之所以有如此缺陷,还是因为方外秘法目前的境界不够高。丁齐只设想到隐峨境、只总结到入微境。假如将来能修成的境界更高,说不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如还可以发现其他未知的方外世界。众人皆深以为然。
  丁齐讲授方外秘法,从晚九点一直讲到凌晨一点,到后来已经成为众人互相之间的一场大讨论。前景如此美好,大家皆憧憬未来……
  尚妮第二天便走了,她说七月初会再回来,这期间众人若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一定要及时告诉她。她离开之后,石不全为阅江寺复制经卷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需要加班加点,他也经常晚不回来了。
  范仰毕竟开了一家营销公司,前段时间耽误了太多的业务,这几天也不过来吃晚饭了。叶行虽然也是法人代表,但丁知道他平时的工作其实很清闲。可是叶行这几天居然也声称工作太忙,也没时间过来一起吃晚饭了。
  丁能猜到,叶行恐怕正在抓紧时间修炼呢。原先九人齐聚的餐桌边,这几天晚少了四个人,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
  在尚妮离开后不久,一天半夜十二点多,丁齐突然看见了尚妮发来的好几条微信,其第一条是:“丁老师,你今天有没有看见阿全?”
  丁齐当时刚从小境湖里出来,看见这条微信时已经在尚妮留言两个小时之后了。他是今天晚饭后八点钟左右进的小境湖,吃饭前还收到过石不全的微信,石不全告诉他今晚不回来了。石不全每次夜里不回来都会打招呼,以前是分别给朱山闲和尚妮,现在是分别给朱山闲和丁齐。
  尚妮给丁齐发微信的时间是晚十点十分,而且不止一条,先后发了十几条。她今天晚突然联系不石不全了,发微信不回、电话也打不通,无论怎么拨手机,对方都是不在服务区。
  丁齐暗道,可能是因为阿全那边的信号不好吧,这小子溜哪儿玩去了?阿全跟尚妮之间的关系进展很快啊,才几个小时不联系,尚妮着急了?
  看到最后一条微信,尚妮告诉丁齐,她和石不全每天都有联系,今天消息断得很突兀,她担心阿全是不是出事了,所以才找丁齐确认。
  丁齐也感觉好像有一丝不对劲,赶紧打开与石不全的微信记录,发现大概在八点四十六分,是他刚进入小境湖后不久,石不全也给他发来了一条消息。这条消息没有字,只有一个常用的官方表情。
  这个表情大家都很熟悉,打开微信表情的第一个是,被很多人戏称为“谜之微笑”。这有点莫名其妙了,石不全干嘛给他发这样一个表情呢?丁齐突然感觉身有些发凉,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光着身子站在大衣柜前,赶紧穿好衣服来到客厅。
  进门一看,谭涵川、朱山闲、冼皓都坐在客厅里呢。冼皓正在和尚妮通电话,小声劝她不必担心,石不全应该只是去了没信号的地方,或者是手机没电了。尚妮不仅给丁齐留言了,其他人她也都联系了,是询问石不全在哪里,结果谁都不知道。
  在这时,忽然听见有人敲门,难道是石不全回来了?丁齐赶紧跑过去打开门一看,来者却是庄梦周。庄梦周一进门便问道:“阿全这小子跑哪儿去了?我还没睡觉,正在看资料,尚妮突然联系我,说是联系不阿全了,这小妮子好像很担心。”
  朱山闲叹了口气道:“真是孩子脾气,为了这事大半夜把您也给惊动了。简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这才多长时间没联系啊,未免也盯得太紧了!”
  丁齐却摇了摇头道:“我们又不是不认识尚妮,她应该不是这种脾气,看来是真的在担心。”
  冼皓这时已经挂断了电话,抬头道:“她的确很担心,却说不清楚原因。女人的直觉,你们不懂,往往很难解释的。”
  丁齐:“我理解,有时候这是突然的感觉。”
  庄梦周:“既然这样,我们还是去找找吧,找到了也放心了。”
  怎么找?想找人也得知道地方啊,简单商量了一下,丁齐开车先去他租的那套公寓里看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阿全太累了睡着了,手机没开或者是没电了。
  丁齐拿着车钥匙正准备出门,谭涵川突然起身道:“我跟你一起去。”
  庄梦周点头道:“嗯,老谭在,有事也能放心。”
  虽然大家都不愿意将事情往坏处想,只不过是几个小时没联系而已,但不怕一万是万一,万一石不全真出了什么意外呢?
  须知石不全虽是位资深宅男,但毕竟也是江湖册门传人,绝对不白给,一般人也不可能将他怎样。假如阿全遇到了连他都搞不定的意外状况,那么事情可能麻烦了,估计丁齐也够呛能搞定,所以谭涵川才会陪着一起去。
  虽然众人都没有说多余的话,可是态度代表了担忧。丁齐开车与谭涵川一起匆忙赶到了公寓,公寓是空的,床的被褥铺得很整齐,石不全并没有睡在这里。
  丁齐看了一眼门口,又进卫生间打量了一番,对谭涵川道:“阿全昨天住在这里,还在浴室里洗了澡,墙角缝里的水迹并没有完全干透。今天他也回来过,但是又离开了,而且离开得很匆忙。”
  打开门之前,门前地落了一张小卡片。卡片印着两位性感妖娆的女子,还留着联系电话,老司机都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这是酒店式公寓的房间,丁齐是长租,而同一栋楼里还有很多日租房以及钟点房,每天都有人在门缝里插这种小卡片。
  丁齐在这里住过,当然清楚情况。卡片都是插在门缝里的,不会直接扔在地,一定是开门的时候掉下来的。公寓的走廊白天都有保洁员打扫,假如是昨天掉下来的,则已经被扫走了。
  卡片是今晚刚插的,先前有人开门时掉了下来,这说明石不全应该回来过。
  刚才他们开门的时候,发现门并没有反锁。这种公寓式酒店的门锁,假如没有反锁,用个身份证之类的硬塑卡,伸进门缝卡住锁舌一划能弄开。阿全做事向来很细致,平时不太可能犯这种错误。这说明他走得很匆忙,顺手把门一带离开了。
第081章
扑朔迷离
  听了丁齐的推断,谭涵川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皱眉道:“我宁愿一开门看见阿全是喝醉了,正在躺在床呼呼大睡呢,手机被人偷了都不知道。”
  丁齐苦笑道:“阿全的本事,他不摸别人的兜谢天谢地了,谁能偷他的东西?”说着话又走回门口拣起那张小卡片道,“老谭啊,他会不会去干这种事去了,所以才关机联系不?”
  谭涵川:“你觉得阿全有可能吗?”
  丁齐:“平时看着不太像,但也说不准啊。再说了,他是一个资深宅男,目前尚是单身,准女友也不在身边。其实他跟尚妮还不算正式男女朋友呢,在这种时候点火很正常,也不算什么特别严重的大错误。”
  谭涵川又取出手机拨了个电话,然后道:“还是联系不他,不在服务区。这都一点了,他还没办完事吗,难道在外面包夜?”
  丁齐:“我倒宁愿事情是这样,说明阿全并没有遇到什么意外,只是有点冲动没忍住而已……他会不会是遇到仙人跳了?”
  谭涵川哭笑不得道:“别看阿全是个宅男,但要分跟什么人。那些鸡头玩的仙人跳,在阿全面前还不够看的,说不定谁收拾谁呢!”
  丁齐又做“合理”推测道:“那会不会是正在办事的时候警察突然来了,扫黄打非被扫进去了?如今正在看守所里蹲着呢!假如是这样,联系不倒也正常。原先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去年三月份突然失踪了五天,家属急得都报警了,后来才知道是这种情况。”
  假如正做大保健的时候被警察扫进去了,在境湖市一般是罚款五千,第二天早会放人。但如果恰好赶严打,或者是得罪了办案人员,处罚有可能会更严厉,拘留五天到十五天不等。总之标准是有的,但尺度不一,看是什么状况了。
  去年三月份,丁齐在境湖大学的一位同事下班后说是有饭局,然后晚突然失去了联系,找了两天都没找到,家属报警了。其实不报警还好,一报警却查出他在看守所里,结果学校知道了。
  这位老师也是不走运,赶了严打,甚至有可能是碰到了钓鱼执法,还跟警察吵起来了,结果被拘留了五天。在关进去之前通常会给一次与家人联系的机会,以体现人性化执法。但这位老师觉得丢脸便没有联系,他也不想让别人知道,结果还是闹得学校里人尽皆知。
  因为丁齐认识的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所以他才会又这种猜测。谭涵川轻轻摇了摇头道:“假如明天白天还是联系不阿全,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并不大。且不说他是不是这种人,算做了这种事,岂非一点眼力都没有,难道还无法脱身吗?”
  丁齐叹道:“是呀,这小子精明得很,但是在那种时候,也未必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我说这些,是宁愿他不要出别的事。”
  谭涵川:“最好是在哪喝多了,手机也没电了……他这阵子不是在帮阅江寺的顶云和尚仿制经卷嘛,可以问问顶云和尚,是不是他俩去干什么了?”
  丁齐突然又有了一个很荒诞的想法,会不会是阿全带着和尚去做大保健了,结果双双让警察给扣了进去,假如是那样,乐子可大了……事发突然,也难怪他会胡思乱想。阿全本来应该在公寓里休息的,结果人却不在,这情况便不对劲。
  已经夜里一点多了,但丁齐还是给顶云发了条微信:“大师,您休息了吗?”
  没想到老和尚立刻回了:“丁施主有何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