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35

  叶行皱眉道:“庄梦周,这个名字感觉好熟。”
  丁齐提醒道:“叶总忘了吗?你给我推荐的那本《地师》,里面有个人物叫周梦庄,名字恰好是倒过来念。”
  叶行一拍大腿道:“对呀,我想起来了!怎会这么巧?”
  丁齐:“不太可能是巧合,估计也看过那本书,所以故意起了这么个化名。”
  朱山闲咳嗽一声道:“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一起打开方外世界小境湖,至于个人的隐私问题,不要刨根问底了。总之鲜华先生推荐的人,我是绝对信任的。”
  正在这时,石不全突然站了起来问道:“尚妮师妹,有结果了吗?”
  只见尚妮已经从后院走了回来,低着头双手在身前绞在一起,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答道:“我没有看见你们说的小境湖,但是有感觉,感觉那道门后有另一个世界,可是感觉总差那么一点点……”
  石不全安慰道:“不要紧,也不用着急,再好好找找状态行,我刚开始也是这样的。”
  尚妮:“我听说了,朱区长吃饭时讲的买桌子的故事,可是冼皓姐姐却一来看见了。”
  冼皓解释道:“我也许只是运气好,或者飘门秘传的隐峨术更对路。我们所学的秘传,都不是用在这种场合的,你可能需要找找状态,或者好好想想该怎么用心盘术?”
  “屋里有人吗?”恰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这声音不大不小,听去倒是气十足,很有穿透力,屋里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
  “有人,一屋子人呢!”朱山闲已经跑过去打开门道,“是庄前辈吧?大家都到齐了,等您了!”
  庄梦周施施然走了进来,丁齐莫名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此人穿着一身白衣白裤,配着一双黑皮鞋。衣料并不是纯白的,而是偏米白色,样式也很特,有点像山装,身却不是四个兜而是三个兜,只有左胸处有一个兜,而且是盘扣的,应是改良后的现代装。
  说实话,这种颜色的衣服很怕脏,但穿在身显得人很精神、很干净,但姿态必须得挺拔,不能东倒西歪,也不能挺着大肚子或者驼着背,否则会很不好看。假如出现在一个晚会,这样的装束倒也正常,可是在平常的场合,恐怕会很显眼了。
  这位庄先生的卖像非常不错,身姿挺拔、五官端正,个头和丁齐差不多高,很帅,很有范,却又不像个当官的,反倒像个搞艺术的。最特别的是,此人有一头银发,很像时下最流行的奶奶灰,但应该是自然的发色,不像是染的,很有一股儒雅气质。
  虽然是满头银发,但若仔细观察,此人年纪又不像看去那么大,面色红润、肌肤细嫩。总之他一走进来,把屋里所有人的目光给吸引过去了,大家纷纷起身道:“庄前辈好!”
  庄梦周笑眯眯地一挥手:“不用叫前辈,都是年轻人,叫庄师兄行!”
  庄师兄?好像有点叫不出口啊,丁齐在心暗道,这位前辈的脸皮还真够“嫩”的,但是转念一想,朱山闲好像也有四十出头了,不也在尚妮面前自称师兄吗?但是这位庄梦周,给人的感觉还真不太一样。
  朱山闲打了个哈哈道:“您是前辈,大家叫庄先生吧。”
  众人又重新打了声招呼:“庄先生好!”这恰恰是他在江湖的绰号,也不知众人叫的是庄先生还是装先生。
  丁齐突然注意到尚妮的神色有点不对,刚才大家都叫庄先生的时候她并没有说话,而是张大了嘴,半抬起一只手似是想指向庄梦周,却又没把手抬起来,正在那里发懵呢。一旁的石不全问道:“尚妮师妹,你怎么了?”
  而庄梦周已经看着尚妮笑眯眯地说道:“小妹妹,我昨天算得很准吧,果然又见面了!”
  尚妮:“你,你,你个大忽悠,原来你认识鲜华!”
  庄梦周:“我当然认识啊,是小华请我来的。”
  尚妮:“那你昨天还装什么蒜?我当了!”
  庄梦周笑道:“现在才反应过来啊?江湖套路,无非如此,你不是出来行走江湖的吗?那边走边学,以后再遇了便心有数。出门之前小华可是特意打过招呼,让我关照你,昨天是一堂江湖课。”
  尚妮:“我昨天还付了三百块卦金!”
  庄梦周抽出三张钞票道:“我可没有问你要,昨天说了,算不准分不取,假如算得准你看着给,但要符合三、六、九这几个数,是你自己掏了三百。我昨天还给你起了一卦,说是下次见面还你,还说你我有缘,很快会再见面的。怎么样,应验如神吧?”
  尚妮:“你明知道我们都要来这里,当然会见面的,这算什么应验如神?”
  庄梦周却反问道:“那你以为呢,难道我算错了?所谓的惊门神算,你以为套路是怎么回事?是因为我已经知道,才能料事如神,有哪一点不对了吗?”
  尚妮憋了半天,竟有些说不出话来,众人很感兴趣地追问昨天究竟是怎么回事。庄梦周笑着摆了摆手道:“且坐下慢慢说,你们先问问尚妮师妹。”
第05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尚妮是前天出门的,昨天还逛了另一个风景区,在风景区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现在她知道了,那人是庄梦周,可当时完全是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身为风门传人,第一次出来行走江湖,尚妮也忍不住想显弄本事,她可是什么套路都懂的。
  尚妮多少也存了点恶作剧的心思,见到一个坑蒙拐骗的算命先生,想戏弄戏弄对方、拆穿对方那套骗人的把戏。她主动跑过去搭讪,结果那位算命先生一开口,便把她唬得一愣一愣的,素不相识却料事如神,说什么都准!
  尚妮差点以为自己遇到了神仙啊,乖乖地掏了钱,但毕竟还有点不服气,便对那算命先生说:“你算的都是以前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能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如果将来的事情也能算准了,那才叫本事!”
  结果那算命先生笑眯眯地又起了一卦,预测他们有缘,很快还会再见面,并笑着说见面时会把卦金还给她,结果还真是应验如神啊!
  尚妮也不傻,今天一见面知道来者是庄梦周,而且庄梦周也是鲜华请来的,立刻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鲜华既然对庄梦周特意提到过尚妮,肯定也介绍了她的不少情况,说不定庄梦周还特意打听了,算不准才怪了!
  众人听完都笑了。庄梦周已经把那三百块钱拿出来了,尚妮却不收,眨着眼睛道:“你说现见面会把卦金还给我,但是我不要,那你还是没有完全算准!”
  石不全一把将钱拿过来,塞回尚妮手道:“师妹啊,你又被套路了。你故意让他算不准,损失的还不是自己的钱?人家又没什么损失!和前辈有什么好赌气的?”
  尚妮还嘴硬:“算交学费了吧。”
  朱山闲呵呵笑道:“这一堂江湖课,三百块学费可不够,庄先生只是跟你开个玩笑呢。”
  石不全已经把钱塞进她手里了,尚妮好歹还是把那三百块收了起来。
  丁齐在一旁也笑出了声,同时想起了社会学的一条原理。优秀的心理学者也必须要研究社会学,丁齐当过社会心理学的老师,而他的导师刘丰更是一位出色的社会学家。社会学关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则最多只需三次传递的原理。
  简而言之,是在一个开放的、有人际交往的群族,不论这个族群的规模有多大,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之间,想要发生联系,最多不超过三次间传递。具体的表述方式,书是以数学术语来说明的。
  如张三,他所认识的人是数学的一个集,称之为A。所谓认识,指的并不是单方面的听说过,而是实实在在地互相认识、能打交道的熟人。A代表张三的熟人,B则代表李四的熟人,而李四和张三是完全陌生的。
  那么A和B之间必然会有一个交集C,同时是A的熟人也是B的熟人。也是说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关系传递,最多不超过三次。用数学术语表述,反倒不容易听得懂,可以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偏远山区的一位普通农民,和国家主席之间想搭关系,间需要经过几个人?
  理论最多是三个人!
  不说特例,说最普通的情况。这位农民不认识国家领导,但肯定会认识某些乡村领导,如他们本村的村主任。
  他所认识的乡村领导A,肯定有人认识县市领导C,这是第一次传递。
  而县市领导C,肯定有人认识省部领导B,这是第二次传递。
  而省部领导B,肯定有人和国家领导打过交道,这是第三次传递。
  以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陌生人的关系传递根本不需要三次,通常一到两次够了。如在今天之前,丁齐根本不认识庄梦周,但经过朱山闲、鲜华这么两次传递,便到了庄梦周这里。
  以前课时丁齐讲到这些,他这位老师自己体会得还不够深刻,现在真是体会到这条原理以及它的厉害之处了。有时候,你所认为的陌生人,看似素昧平生,实则对你根本不陌生。江湖惊门神算,很多时候利用的便是这种套路。
  又如当初的丁齐根本不认识范仰,但不能说范仰不了解丁齐。假如在一个意外的场合碰到,范仰也扮成一位算命先生,估计也能把丁齐唬得一愣一愣的。尤其在如今络资讯如此发达的大数据时代,陌生人之间是不是真的陌生,有时看对方是否有心。
  叶行给他推荐的那本书可没有介绍这种惊门套路,是丁齐自己想明白的。他正在这里琢磨呢,冷不丁听庄梦周说道:“丁老师,我想和你单独聊聊。”
  又来了,每个人几乎都是这一套!丁齐知道免不了,很干脆地站起来道:“庄先生,我们去哪儿聊?”
  庄梦周:“去后院聊吧,搬两张椅子,一边聊一边看风景。”
  他们一人拎着一把椅子去了后院,把院门打开,坐在那里聊天。庄梦周问的,当然是他们发现小境湖的经过,而丁齐是最好的介绍人。又一次从头说起,当初丁齐分别让田琦、涂至、卢芳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结果三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呈现了同样的场景……
  可庄梦周不仅在听丁齐的介绍,偶尔还会插问,而且问的都是要害。在介绍性谈话插入关键提问,本是心理医生最常做的,此刻的情况却好像反了过来。
  如在介绍田琦时,庄梦周插话道:“关于境湖市安康医院事件的报道,我也看过。假如那个田琦不死,你的导师是否始终会受到生命威胁?”
  丁齐还能说什么呢,只得点头。庄梦周又问道:“从你的专业角度,田琦其实应该是自杀的,对吗?”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其实你不仅是救了导师,而且有可能也救了田相龙夫妇,是这样的吗?”
  丁齐这回是真的吃惊了,他描述的,都是与发现小境湖有关的经历,并不是涉及这些私密的细节。如他只说了田琦在深度催眠状态下到过那样一个地方,既没有明说自己的特殊天赋,更不可能讲田琦的死因。
  有些事情,他只和导师刘丰讨论过,还有些话,他从未对任何人讲过或者说解释过。现在都让庄梦周给点出来了,尤其是庄梦周又补充的那句话,让丁齐很是感慨与感激,难得有这种很理解他的陌生人。
  两人谈话的时候,周梦庄的目光也不时望向门外,应是在眺望南沚山森林公园,但给人的感觉,有时又像在看那本不存在的风景,也不知他看见了什么或者说看见了没有。
  等丁齐介绍完寻找与发现小境湖的经过,周梦庄有些突兀地又问道:“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共情。具体有什么讲究,我这个外行人能不能请教丁老师?”
  丁齐笑道:“庄先生,您可不像个外行人。”
  庄梦周也笑了:“惊门的门槛,首先是一个惊字,让人感到吃惊,和天下三百六十行打交道,可能给人的感觉都像内行。但实际怎么可能,这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丁齐:“共情,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技术,心理医生都必须掌握。简单的解释,是不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而是从对方的感受出发去体会事物,与对方感同身受。”
  庄梦周:“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解释,我倒用不着请教您这位专家了。从对方的感受出发去体会事物,人如何知道对方的感受,又如何让对方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既然是一种技术,也是要经过训练的,训练有具体的步骤,这才是重点!”
  丁齐:“对,您问的都是重点。听您刚才说的话,心理咨询师的教材肯定也看过,但是那些教材都只讲了共情的原理和原则,并没有介绍共情训练的要求与步骤。这往往都是在实践锻炼出来的,掌握得程度因人而异。
  首先的要求,是不能带入自己的情绪,否则你听到对方诉说什么事情,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之后,情绪立刻起来了,那样很难体会到对方。其次的要求,是把自己忘记,把对方当成自己,人的精神活动有共同的规律,共同的经历有共同的感受。
  当然,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如男人和女人的情绪差异很大,这要建立在尽量了解对方情绪反应的基础,需要观察。所以既要忘掉自我,但又不能真的放弃自我……”
  丁齐讲的,其实都是刘丰当年在课堂教授的内容,此刻再向他人转述,他本人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理解和体会。这位庄先生挺有意思,竟然和丁齐探讨起专业问题,而且他这种“学术研究”,好像和谭涵川以及石不全又不太一样。
  丁齐的介绍告一段落,庄梦周若有所思道:“听你讲了,不难理解,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呀。”
  丁齐忍不住又笑了:“能理解行,哪有听完会的?这需要在实践训练和掌握,它是一种实用技术,并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工作态度。”
  庄梦周也笑道:“照丁老师这么说,居委会大妈也应该掌握共情技术喽?”
  丁齐:“也不是所有的居委会大妈,您指的应该是社区调解员。我曾经受学校心理健康心的委托,给境湖市的社区调解员学习班做过培训,讲过共情技术的原则和原理。
  首先是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进去,但也不能被对方的情绪感染而失去判断。社区调解员的工作与心理医生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他们需要随时带入社会价值判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