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1111

  邺城侯闻言一笑,淡淡说道:“何止要看祥瑞自己?还得看陈太师……今日那薛敖为何跟着来?你心里就没数么?”
  邺城侯夫人轻哼一声,不悦说道:“两情相悦的事,陈太师莫非也要干涉?”
  “谁知道呢。”
  邺城侯轻笑一声,平淡地说道:“陈太师别看多次忤逆父皇,但其实他做事向来是十分严谨的,你看陈门五虎,哪一个是娶了权贵之女?……今日薛敖跟着来,就说明陈太师十分看重那周虎,你想要撮合二人,还得看那位老太师是否答应。”
  说到这里,他微微吐了口气,神色复杂地又补充了一句:“即便过了陈太师那一关,还有父皇呢……”
  “……”
  邺城侯夫人张了张嘴,但最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赌气似的扁了下嘴,仿佛心有怨气。
  片刻后,李奉、李勤兄弟回到了主屋,却只见邺城侯夫人坐在偏屋的椅子上。
  “母亲。”
  李奉二人向母亲行了礼,好奇问道:“父亲呢?”
  “他回去歇息了。”
  邺城侯夫人似乎带着几分不满回了一句,令兄弟二人不敢再多问。
  旋即,邺城侯夫人便问两个儿子道:“祥瑞呢?还在西苑那边?”
  “是的。”李奉回答道。
  见此,邺城侯夫人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带着几分意外说道:“若非亲眼见到,否则真想不到祥瑞与那位周将军竟那般亲近……”
  听到这话,李奉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方才的一幕,即他妹妹祥瑞跟着到西苑的小楼后,不顾男女有别便甩掉靴子上了榻,趴在床榻上催促赵虞继续讲述平叛经历的那一幕。
  虽说西苑的小楼也是他们家,但终归是客人暂宿的地方,女儿家哪能随随便便上陌生男人的床榻?这简直伤风败俗了。
  “估计就像母亲所言,周将军当初救了祥瑞,是故祥瑞对他十分亲近。”李奉没敢将方才的事告诉母亲。
  邺城侯夫人点点头,旋即缓缓说道:“今日祥瑞的举动着实是过于无礼了,那位周将军淡然处之,多半只是看在我等的面子上……但即便如此,也是相当不错了。”
  听闻此言,李勤笑着说道:“看来母亲对那位周贤弟印象不错。”
  邺城侯夫人点点头道:“虽然祥瑞口口声声说那位周将军是一个恶人,还曾打过她,可她依旧愿意与其亲近,足可见那位周将军以往对她并不坏,可惜那位周将军已娶了妻……”
  “这个确实。”
  李奉点头说道:“孩儿见过那位周夫人,容貌惊艳、端庄持家,据说与周将军相识十余年,彼此感情深厚,观周将军的为人,恐怕未必会为了祥瑞抛弃发妻。”
  在旁,李勤亦露出了苦笑。
  自家妹妹什么德行,他俩还不清楚么?即便是他们,也不愿意为了迎娶这样一个女子而抛弃心爱的发妻。
  只不过那终归是他们的妹妹,他们有责任宁可能地为其考虑将来罢了。
  “那倒不至于。”
  邺城侯夫人摇摇头说道:“倘若那周虎愿意为了迎娶祥瑞而抛弃发妻,为娘倒不敢叫祥瑞跟着他了……”
  其实她也明白,若她女儿下嫁那周虎,再怎么也能得到平妻的地位。
  但平妻终归不如正室呀。
  倘若能让那位周夫人自己让出正室之位,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恐怕不容易。”
  李奉、李勤二人相视苦笑,他俩都见过那位周夫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委曲求全的女子。
  见此,邺城侯夫人也不着急,压了压手说道:“这样吧,今晚为娘好好与祥瑞谈谈,看看她究竟是什么想法,倘若她有那个想法,咱们再合计合计……至于到时候能否劝说那位周夫人退下正室之位,为娘其实并不强求,反正依祥瑞的性子,她也没心思持家,只是传出去不好听罢了……至于你二人,这几日也设法再去探探那位周将军的口风。”
  李奉苦笑道:“有薛将军在,怕是很难有机会。”
  “不必急于一时。”
  邺城侯夫人持重地说道:“实在找不到机会,就让祥瑞跟着那位周将军到颍川去,薛敖终归是要回济北的,他还能追到颍川去不成?待他离开后,你俩借着探望祥瑞的名义再去一趟颍川就是了。”
  “母亲英明。”
  李氏兄弟恍然称赞道。
  邺城侯夫人微微一笑,旋即叮嘱道:“介时,仲勉你去颍川,伯承,你去邯郸,这次东宫与三皇子被咱们逮得正着,正好趁此机会叫祥瑞脱离牢笼。……我好好的女儿,做什么祈福的祥物,白白耽误芳华不算,还要身陷险地,遭人暗算?简直不可理喻!”
  兄弟二人自然明白母亲的怨气针对何人,缩了缩脖子也不敢接茬,唯有拱手应下。
  “是,母亲。”
第675章:宴(二)
  当晚入夜,邺城侯一家再次于府内主屋正堂宴请赵虞、薛敖众人,菜色比之中午愈发丰盛。
  原本祥瑞公主还想像中午那样,与宁娘一同挤到赵虞那桌用饭,好趁机再使唤某个周恶人替她夹菜——她好不容易才逮到可以使唤这个恶人的机会。
  另外嘛,她还听听那个人向他讲述征讨其他几支贼军的过程。
  像今日下午那个人向她讲述的‘大沙河之战’,战况之激烈,是她从未想象过的。
  可惜她母亲邺城侯夫人却拉住了她,理由是‘可一不可再’,即叫她不可再像中午那样无礼。
  这让公主很不高兴,哪怕宁娘也在邺城侯夫人的好言要求下坐在她身边。
  对此赵虞倒是松了口气,虽说像中午那样跟两个小丫头挤在一起坐其实也没什么,但众目睽睽之下终归是有些尴尬,尤其是薛敖时不时地转头看看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顺带一提,由于下午他被那两个丫头逮住讲了许久的剿贼经历,薛敖还未找到与他谈话的时机——赵虞猜测薛敖肯定要与他好好谈谈。
  没有公主作怪,晚上的宴事就显得正常多了,邺城侯与李奉、李勤兄弟也是松了口气,父子三人中午只能与薛敖交谈,那场面别提有多难受了。
  以赵虞、薛敖、邺城侯父子三人的身份与地位,谈聊的话题自然不可能是像平常百姓那般,他们大多数时候聊的都是天下的局势。
  比如说李奉就好奇地问起了江夏郡的事:“韩晫将军若调往江东平叛,那江夏郡怎么办?”
  见薛敖兴致不高,赵虞笑着代为解答道:“会由王尚德将军接手。……事实上,王尚德将军早在去年就已经在着手准备收复江夏郡的事宜了……我今年年出奉命前来济阴平叛时,就听说他有出兵江夏的迹象,倘若消息属实,这会儿他差不多已经得手了。”
  平心而论,王尚德其实也是堪比陈门五虎的晋将,但很可惜,他的名声远不如陈门五虎。
  论其中原因,才能固然是一方面——王尚德的能力,差不多应该是章靖、韩晫、王谡的水准但是比起被誉为‘晋国第一猛将’的薛敖,还是有点差距的。
  当初在通许时,薛敖轻松就凭着数千太原骑兵击溃程周的四万豫章义师,义师中的大将、曲将,几乎都被薛敖一人挑翻,这简直堪称无可匹敌。
  至于陈门五虎之首的邹赞,赵虞暂时不做评价,因为他至今为止还未看到邹赞发挥实力,但考虑到陈太师能放心地将太师军交给邹赞统帅,赵虞毫不怀疑邹赞的统帅能力。
  他猜测,倘若说薛敖侧重继承了陈太师的‘勇’,那么邹赞或许就侧重继承了陈太师的‘谋’——百战不殆的陈太师,可不是光凭一身蛮勇的武力才所向无敌的。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那估计就是陈太师了。
  陈门五虎之所以名扬天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沾了陈太师的名气,正是陈太师过去‘无敌’的形象,让世人对陈门五虎充满了期望——当然,陈门五虎也没有让期待他们的人失望。
  相比之下,王尚德就没有这种幸运了,是故名气一直不如陈门五虎。
  “我听说江夏郡被绿林贼占了吧?”李勤在旁插嘴道。
  “张泰、向虎一流吧?”赵虞闻言哂笑。
  对于江夏郡的事,他其实并不算陌生,毕竟他去年还派曹戊率军去接应了一大批从长沙郡前往投奔他颍川的百姓,即当初投奔他颍川郡军的那些前长沙义师士卒的家属。
  当时的江夏郡,就已被张泰、向虎几人率领的绿林贼所占据,然而,面对曹戊当时区区六千兵卒,无论是张泰还是向虎,竟不敢动。
  当然,张泰与向虎之所以不敢动,畏惧的只是曹戊与其六千兵卒,关键还是在于曹戊背后的颍川郡军——单凭不到五万常驻军便前后挡下了关朔与陈勖共计十三万义师的颍川郡,确实足以叫这些绿林贼心惊胆颤。
  更别说赵虞当时也因此打响了名气。
  赵虞之所以看不上张泰、向虎一流,主要还是这帮人彼此貌合神离,私下兼并不断——尽管当外敌前来进犯时,张泰与向虎会联手共同抗击,可当没有外敌的时候,这两拨人却私下勾心斗角,争相要当江夏郡的匪王。
  难道这两拨人就没有想过,即使晋国朝廷姑息他们一时,却也不会一直姑息下去,迟早是要派兵剿灭的。
  当初陈太师在平定南阳郡后,之所以命令邹赞止步汝南郡,不得踏足江夏,其中关键原因,一个在于缺粮,一个在于江东义师——相比较江东义师这个心腹大患,江夏郡的绿林贼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待王尚德彻底控制了荆楚后,完全有能力单凭一军之力收复江夏郡,何必陈太师与邹赞出面?
  也许是看在赵虞的面子上,也许是因为提及了王尚德,薛敖亦开口附和了一句:“王尚德那个家伙,倒也不至于连一群绿林贼都对付不了。”
  众人附和地笑了笑。
  旋即就听李奉顺嘴说道:“收复江夏后,接下来就是长沙、豫章了吧?这也是朝廷的安排么?王将军从东向西进兵,而韩晫将军则先入江东……”
  『长沙……么?』
  赵虞没有在意李奉后续的话,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一个男人的身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