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8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1111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刻意结交邺城侯一家呢?……你莫要隐瞒,老夫知晓你的心计、谋略不下于伯智、仲信、叔仁他们,轻易就能看穿李奉、李勤兄弟的意图……”
  “呵呵……”赵虞干笑了两声。
  不得不说,面对这位老太师,他可不敢随意撒谎,免得被识破后,影响到了这位老太师对他的信任——这份信任非常珍贵,珍贵到赵虞不希望被谎言影响分毫。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承认了,承认是他刻意结交了李奉、李勤兄弟。
  所幸在赵虞承认后,老太师并没有动怒,只是看起来有些啼笑皆非:“你想做什么?报复东宫?老夫此前还以为你是个豁达的人……”
  其实赵虞真正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报复东宫太子,但既然老太师误会了,他也没有解释——毕竟这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理由,或者说动机。
  “不敢。”
  赵虞小心谨慎地说道:“我只是觉得,稍微应该做点什么……”
  “你还嫌做得不够?”老太师失笑道:“老夫可听张御史说了,你上奏陛下的那份说辞,可是让东宫与三皇子被陛下狠狠训斥了一顿,这还不足以让你消气?”
  “这个……”赵虞谨慎地思考着措辞。
  见此,老太师正色说道:“这样吧,此次老夫返回邯郸,顺便替你讨回一个公道,但你也要答应老夫,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怎样?”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虞哪敢拒绝,唯有恭顺地答应。
  见此,老太师满意地点点头,旋即拍拍赵虞的臂膀笑着说道:“居正,老夫对你的期望,不亚于伯智、仲信、叔仁他们,老夫相信,你日后也定能成为我大晋的顶梁玉柱之一,莫要因为一时的意气,将局面弄得不可收场。明白么?”
  “明白。”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遏制着心中复杂的心情。
  就连他也没想到,眼前这位老太师居然如此看重他,只可惜他赵虞从未真心想过为晋国效力……
  次日,老太师便决定与邹赞、张维一同返回邯郸。
  得知此事,章靖与赵虞、薛敖几人挽留,对老太师说道:“自出兵讨伐江东叛军至今,父亲不曾皆好好歇养,如今得空,不如在孩儿这边稍住几日,何必急着回朝中?”
  但陈太师却婉言拒绝了,他急着要返回邯郸,将讨伐江东义师的结果当面告诉当今天子,好让那位日日夜夜心忧‘二虎’的天子能彻底放心。
  就这样,在四月二十三日的清晨,陈太师带着邹赞、毛铮、以及御史张维,率五万余太师军踏上了返回邯郸的旅途,只留下赵虞、薛敖、章靖三人,继续在泰山郡搜寻泰山贼的下落。
  两日后,章靖亦带着从邹赞麾下暂借的两万太师军赶赴山东,准备到泰山的东面,堵死泰山贼东进之路,至于卢城这边,他则拜托给了薛敖与赵虞。
  一转眼,二十日过去了,到了五月十五日,驻军在卢城的赵虞与薛敖,还是没有发现那支泰山贼的行踪,反而率军前往山东的章靖,他在抵达山东后不久,便得知了有贼寇侵袭昌县的消息。
  甚至于,采取里应外合的手段,一举攻陷了昌县。
  “果然是窜到了山东这边么?”
  章靖冷笑两声,心说总算是被我逮住了。
  他当即就率两万太师军前往昌县。
  然而等到他率军抵达昌县后,他这才惊讶发现,这伙新的泰山贼在攻陷昌县后,居然只是抢光了县仓内的粮食,甚至都不曾抢掠城内的百姓,便带着那些粮食匆匆撤离,就仿佛对方事先就猜到他会率军前来围剿。
  他召见昌县的县令,询问城县失守的经过。
  那县令惶恐地说道:“当时城内混入了泰山贼的内应,丑时前后,正值城内众人安睡之际,城中内应突然发难,夺了城门,在城外接应的泰山贼一拥而入,直奔粮仓,将粮仓内的存粮洗劫一空便扬长而去……”
  章靖听得十分惊奇:“不杀无辜,也不在城内抢掠?”
  那县令摇摇头说道:“这支贼军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抢粮而来,得手后便立即撤离。……事后听城中百姓所言,当时或有个别贼人欲趁乱在城内抢掠,但很快就被带头的贼人给杀了,其余贼众遂不敢抗命。”
  “……”
  章靖听得半响合不拢嘴。
  在他的印象中,所谓山贼,无非就是乱哄哄的一群乌合之众,一旦攻破城池后,必然会在城内杀人放火、奸淫抢掠,然而今日这支泰山贼,目标却十分明确,就是冲着昌县的粮食来的,丝毫不做其他不相干的事。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支泰山贼有一个头脑十分清晰的首领或者军师,也意味着这是泰山军的威胁程度,要远远高过他们此前的预估。
  心惊之余,章靖立刻率两万太师军追至泰山,在泰山郡的东面展开了为期十日的搜寻,然而却丝毫没有找到那群山贼的下落。
  更有甚至,期间有巡山的太师军士卒正面撞见几名疑似泰山贼的贼人,然而对方却立刻转身就走,不与太师军的士卒正面抗衡。
  事后章靖得知此事,心下越发惊疑。
  此时他就已经意识到,这支泰山贼,或将成为济北、山东的心腹大患。
  『为今之计,只有先派细作混入这支泰山贼当中,先打探清楚对方的老巢,然后再做打算。』
  章靖立刻就想到了对策,于麾下太师军的军卒中挑选了一批其貌不扬的军卒,许诺重利,命他们打扮成游侠,入山投奔泰山贼。
  而接下来,那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五月十八日,就在章靖尝试派细作混入泰山贼的三日后,陈太师携邹赞、毛铮以及御史张维,率五万太师军回到了邯郸城。
  待回到自己的府邸沐浴更衣后,老太师立刻就带着邹赞求见天子。
  而此时,晋国天子正心急等待着陈太师回来复命,得知陈太师在宫殿外求见,立刻派人请入。
  派去的谒官私下对老太师说道:“太师,这几日陛下精神不佳,日日夜夜盼着太师回来。”
  老太师听罢十分困惑,心说,莫非陛下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片刻后,老太师带着邹赞面见了晋国天子。
  当今晋国的天子,年纪比陈太师年轻十岁,今年也已经是七十岁高龄,但看起来精神倒还不错,只不过在召见陈太师时,他满脸急切之色。
  不等陈太师与邹赞行礼,天子便急色询问道:“太师此番出兵清剿江东的叛军,当真诛杀了二虎?”
  饶是陈太师,也被天子这番问得有些发懵,微皱着眉头拱手道:“陛下不曾收到老臣派人送至朝中的战报么?”
  事实上,陈太师早已将战报派人送至了邯郸,还在战报中明确写到他已诛杀了‘二虎’——即赵璋、赵瑜兄弟。
  经陈太师询问,天子这才皱着眉头说道:“太师的战报,朕早已阅览过,亦知赵璋、赵瑜二虎已伏诛,然而前两日,朕再次梦到了二虎,一如之前……”
  邹赞在旁亦听得惊奇,面露惊愕之色。
  他拱拱手说道:“陛下,可是赵璋、赵瑜兄弟确实已伏诛呀,无论是太师,亦或是下臣,皆亲眼看到二虎的尸体……”
  “果真?”天子惊疑地看向陈太师。
  “唔。”陈太师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见此,天子微吐一口气,旋即皱着眉头在殿内来回踱步。
  别看这位天子有不少次与陈太师闹地极其不愉快,但其实纵观整个晋国,他最信任的就是陈太师,毕竟陈太师乃是先帝的养子,从小与天子一起长大,既有君臣之情,亦有手足之情。
  他对陈太师的信任,甚至超过对自己的儿子。
  因此当看到陈太师点头之后,天子也毫不怀疑那赵璋、赵瑜兄弟已伏诛。
  只是,既然这‘二虎’已伏诛,他为何还会梦到‘二虎’呢?
  “会不会是陛下太过于心念二虎?”陈太师猜测道。
  平心而论,老太师并不是很相信谶言、托梦这种东西,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只是荒诞不羁的谣传。
  他之所以也提及‘二虎’,只不过是顺着眼前这位陛下的心意而已。
  然而天子却对此十分迷信,认为这是历代先帝对他的预警。
  正因为迷信,天子无法理解现如今的状况——明明二虎已伏诛,可他还是依旧梦到了二虎。
  这让天子烦躁不已,近两日都没有睡好。
  看着心烦意乱的天子,邹赞忽然心下一动,嘴唇微张。
  但在看了一眼从旁的陈太师后,他将本欲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又咽回了肚子。
  片刻后,待陈太师好言宽慰了天子,带着薛敖告辞退出大殿后,邹赞这才小声对陈太师说道:“父亲,莫非二虎……其实并非是赵璋、赵瑜兄弟?”
  “……”
  陈太师微皱着眉头捋了捋胡须,眉宇间的神色亦显得有些困惑。
  近些年来,天下多有流传一些谣言,比如说‘木子衰、赵氏亡’,再比如‘十八子、江山亡,赵氏子,将为王’,虽然每条谣言略有区别,但暗示的却是同一件事,即‘李氏亡、赵氏兴’,赵氏将取代李氏、成为天下共主。
  因此朝中君臣一致断定,乱他晋国社稷的‘二虎’,必定出自赵氏。
  而随后崛起的赵璋、赵瑜兄弟,也恰恰就验证了这一判断。
  可如今赵璋、赵瑜兄弟明明已伏诛,然而天子却依旧受‘二虎’噩梦困扰,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弄错了呢?乱他晋国社稷的二虎,其实并非赵璋、赵瑜兄弟?
  可是除了赵璋、赵瑜兄弟,哪还有其他符合谶言的‘赵氏’子弟呢?
  忽然,邹赞好似想到了什么,带着几分惊疑对陈太师低声道:“莫非是那个……赵伯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