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1111

  很显然,对方完全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该死的。”
  程周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他咬牙切齿地下令道:“传令徐镝、黄竣、陆舆、张兜,这一次定要挡住!”
  “是!”左右连忙前去下令。
  而与此同时,江东义师的吴懿、赵寅,以及江夏义师的陈勖,皆已陆续得知了薛敖就在这支太原骑兵当中的消息,同时也得知了豫章义师被薛敖带着那五千太原骑兵凿穿阵型的消息。
  绕是赵寅,亦感觉不可思议,要知道他们有十余万之众,那薛敖何来的勇气进攻他们?
  然而更让赵寅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薛敖非但敢进攻他们,甚至还真的凿穿了豫章义师的阵型。
  『这就是陈门五虎、车骑将军薛敖……』
  勒马回头,远远看向远处正在重新集结的太原骑兵,赵寅感觉自己被震撼住了。
  他对吴懿说道:“观那些太原骑兵的举动,似乎他们还准备再次突袭豫章义师,吴将军,咱们是否要派人去支援?”
  “……”
  吴懿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太原骑兵。
  倘若在正常战场上,豫章义师遭到袭击,他江东义师自然要派人支援,可问题是眼下他们正在突围撤退啊,倘若他四万江东义师通通掉头去对付那些太原骑兵,这必将大大延误撤离的时间。
  更何况,对面那些太原骑兵又不是傻子,倘若见机不妙,对方肯定是会立刻撤退的,他义师的将士们凭借两条腿,怎么追得上人家四条腿?
  想来想去,吴懿最终作出决定:大军其余向南撤离,同时派小股兵力支援豫章义师,争取替豫章义师牵制一部分骑兵。
  想到这里,他沉声下令道:“传令钟宜,命他率其麾下曲部支援豫章义师,协助豫章义师牵制一部分骑兵。”
  “是!”左右抱拳而去。
  而另外一边,陈勖亦在震惊于薛敖居然出现在这边战场上。
  震惊之余,他亦做出了与吴懿几乎相同的决定:“传我令,叫朱峁率麾下曲部协助豫章义师。”
  在下达这道命令后,陈勖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
  不同于江东义师,由于周贡运气不佳,抽到了殿后的任务,陈勖只能将他两万江夏义师放在向南撤离的最后序列。
  眼下豫章义师被薛敖拖住,江东义师可以继续撤离,可他两万江夏义师却走不了了。
  考虑到晋军那边,那周虎必然正在率军赶来的路上,陈勖忧心忡忡,毕竟再耽搁下去,等到那周虎率军抵达这边战场,他两万江东义师怕是谁都别想撤离了。
  而与此同时,在十余万义师的一侧,薛敖、董典、钟辽三人的确是在做再次突袭豫章义师的准备,毕竟反复横插敌军、搅乱其阵型,这本来就是骑兵的常用战术。
  当然,在再次突袭豫章义师之前,薛敖要做一番部署,毕竟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并不止豫章义师,还有两侧的江东义师与江夏义师。
  鉴于这一点,薛敖冷静地对董典、钟辽二人说道:“江东、江夏两支叛军,不会任由豫章叛军溃败,董典,待会你去牵制江夏叛军,江东叛军叫钟辽牵制,至于豫章叛军,我独自率一支骑兵足以。”
  听闻此言,董典、钟辽二人面露担忧之色,纷纷劝阻,却见薛敖轻笑道:“你二人还担心一群鼠辈能伤到我么?”
  董典、钟辽二人欲言又止。
  他们当然知道自家将军的本领,但战场上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但很可惜,这位将军继承了老太师的勇武,同样也继承了老太师的固执。
  无奈之下,董典、钟辽二将对视一眼,抱拳说道:“如此……请将军千万小心。”
  “哈!”
  薛敖哈哈一笑,旋即抬起手中兵器指向前方,沉声喝道:“上!太原骑兵,凿穿他们!”
  一声令下,五千太原骑兵再次化作三股洪流,径直冲向远处的豫章义师。
  待等到即将靠近前方的豫章义师时,董典与钟辽分别朝着一左一右散开,正巧迎上准备来援助豫章义师的江夏义师将领朱峁,以及江东义师将领钟宜。
  “车悬!”
  董典、钟辽不约而同地大喝一声,提醒身后的骑兵使出车悬战法。
  所谓车悬战法,它乃是骑兵常用的一种战法,简单地说就是让骑兵按着一个圆圈轨迹,不断策马奔跑,同时一点点地接近敌军,仿佛一个不停滚动的轮子。
  而这招战法的精妙之处在于,随着‘轮子’逐步碾近敌军,每一名骑兵都有短暂的与敌军交手的机会,随后他们就会立刻远离。
  虽然威力一般,不如直接让骑兵冲锋,但胜在伤亡率低,且整支骑兵能从始至终保持一个高速的冲势,可以随时变换成其他阵型,堪称是万金油的阵型。
  至于弊端嘛,那就是对战马的体力消耗严重,哪怕有经验的骑兵懂得节省马力,这种战法也持续不了太久。
  但即便如此,车悬战马仍旧是骑兵不折不扣的大招,除了马力消耗太大,惧怕敌军弓弩手覆盖式打击,其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在用于牵制上更是效果绝佳。
  这不,面对着急速向自己冲来的董典、钟辽二将,朱峁与钟宜立刻就命麾下步卒结阵防御。
  然而对于采取车悬战法的骑兵而言,固步防守,效果却相当的差。
  只见董典率领的骑兵,仿佛一个轮子般逐渐碾近朱峁一部的阵线,只见那些骑兵们,以一个圆形的弧度掠过义师步卒的阵线前,在那圆形与直线的唯一一个接触点,骑兵们挥舞手中的长枪,狠狠砸向敌军步卒手中的盾牌。
  这借助战马冲锋之力挥出的一击,可不是轻易就能挡下的,只见那些用盾牌吃下这招重击的义师步卒们,当即就被这一击击得连连后退,甚至撞倒了身背后的袍泽,致使阵型大乱。
  而此时,那几名骑兵已迅速沿着圆弧离开,他们身背后的其他骑兵,则朝着这些阵型已乱的步卒发动了攻击。
  当然,同样也是一击即退。
  甚至于有莽撞些的骑兵,干脆驾驭着战马,以一个斜角直接冲向那些步卒,凭借战马的冲势将其撞到,继而抽身离开——这同样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只不过对战马损害及大,但凡是爱惜战马的骑兵,一般不会采取。
  在车悬战法下,尽管每名骑兵在一回合的攻击中都只有一到两次出手的机会,但战法的精妙,却使得抵抗他们的义师士卒每时每刻都在遭受攻击。
  那些遭到攻击的步卒,他们根本没有还击的机会,因为前一名骑兵刚走,后一名就立刻赶到,倘若他不能及时举起盾牌,就会立刻被后一名骑兵杀死。
  一击、二击、三击,短短几个眨眼的工夫,前排的步卒就遭到了数次重击,而每一次沉重的打击,都让他们身形摇晃,短短几次下来,这些步卒就逐渐坚持不住了。
  此时的他们,直感觉浑身疼痛,双臂亦其重无比,甚至于,嘴里也逐渐尝到了自己从咽喉处涌上来的鲜血。
  等到这些士卒再也无力举起手中的盾牌时,介时就是他们的死期。
  而在此期间,太原骑兵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按照一个圆圈策马狂奔,然后在即将靠近敌军时,挥出最致命的一击,随后一击即走。
  砰砰——
  砰砰砰——
  面对太原骑兵那连绵不绝的攻势,朱峁麾下的江夏义师士卒唯有苦苦抵抗。
  此时从鸟瞰来看,朱峁一部那原本笔直的阵线,中间遭到太原骑兵进攻的位置已明显凹进去了一块,这意味着,那个区域的义师士卒,已经不堪太原骑兵的攻势。
  而骑将董典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等到他策马靠近朱峁军的阵线时,他忽然高喊数声:“斧!斧!斧!”
  在骑兵的战法中,‘斧钺’另有含义,‘斧’代表强攻,‘钺’代表佯攻。
  尤其在车悬战法中,两支骑兵一支扮演‘斧’的角色,一支扮演‘钺’的角色,就能让敌军无法预测。
  但此刻董典高喊‘斧斧斧’,就意味着他要变阵了,将以牵制为主的车悬改为强攻。
  果然,下一刻,董典就率领骑兵冲入了朱峁军阵型中的那个‘凹点’,那个凹点处的义师步卒,原本就已不堪抵抗骑兵一次次的进攻,又哪里挡得住骑兵突然猛攻。
  当即,朱峁军的阵型被董典攻破,千余名骑兵跟在自家将领身后,仿佛一阵狂风掠过,将朱峁军的阵型搅地稀烂。
  然而这还不算,在凿穿了朱峁军的阵型后,董典率军以一个‘U’形回到外侧,再次变为车悬阵,以一个轮子再次碾向朱峁军。
  尽管朱峁在第一时间已重组了阵型,但是对于董典军再次摆出的车悬阵,他毫无办法。
  董典完全可以故技重施,再次凿穿、搅乱他麾下军队的阵型。
  毫不夸张地说,朱峁军败局已定,被派来牵制太原骑兵的他们,完全在用自己的性命拖延太原骑兵。
  而另外一侧,对上了骑将钟辽的江东义师将领钟宜,也遭到了与朱峁一模一样的待遇,根本抵挡不住钟辽军的车悬战法。
  倘若说董典、钟辽二将是采取了车悬这等精妙的战法来取得优势,那么薛敖,他则是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一下子攻入了豫章义师的腹地。
  这根本就是丝毫不把四万豫章义师放在眼里!
  “传令徐镝、黄竣、陆舆、张兜等人,给我挡住他!给我挡住那个该死的薛敖!”
  作为豫章义师的渠帅,程周此刻几乎快被那薛敖气疯了。
  薛敖方才率五千骑兵凿穿了他豫章义师也就算了,可现如今,那薛敖就带着区区一两千骑,竟然也敢杀回来?
  此时此刻的程周,已顾不得击杀薛敖是否会激怒晋国的那位不败名将,他誓要将这个狂妄自大的的薛敖围杀!
  在程周的命令下,四万豫章义师也不继续往南撤了,而是一前一后试图包夹攻入他们军中腹地的薛敖,徐镝、黄竣、陆舆、张兜四将,更是率领着麾下曲部,从四面向薛敖包夹而来。
  豫章义师上上下下,都被薛敖目无旁人的举动激怒了。
  然而,面对着来自四面的包夹,薛敖却不慌不忙。
  或许在程周看来,他豫章义师已将薛敖与其麾下近两千骑兵隐隐包围,但在薛敖眼里,这四万豫章义师的阵型已彻底混乱,根本不足为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