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1111

  不安地站起身来,陈勖忧心忡忡地在城门楼内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分析道:“昆阳卒士气饱满,而叶县兵卒,更是养精蓄锐多时,唯独我义师久攻昆阳不下,身陷巷战陷阱,士气低迷、战意消沉,倘若昆阳、叶县两地趁我军撤退时前后夹击,我义师恐怕难有胜算……”
  “……”
  听闻此言,关朔亦不安起来,满脸凝重之色。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担忧撤退时遭到昆阳、叶县两县军队的前后夹击,那不撤不就完了么?
  这话是不错,但问题是,养活数万叛军的粮草怎么办?
  叛军的粮草,是从定陵、召陵、郾城几座城池运来的,其中以定陵县的屯粮最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定陵比郾城、召陵更早攻陷,为了方便日后的战事,关朔便将大多数从南方运来的粮草都堆放在定陵,召陵、郾城也有囤积、搜刮粮草,但数量自然不如定陵。
  现如今,定陵被叶县占领,关朔失去了大量的粮草,更糟糕的是,叶县军队完全可以拿定陵作为据点,派遣驻军切断郾城、召陵的粮道,阻止关朔从那两座城池调集粮草。
  不需要每次都截断,十次里面截断三四次,就足以让原本就陷入粮草危机的数万叛军,处于饥寒交迫的窘迫。
  既不能尽快攻占昆阳县过冬,且粮草又要被叶县的军队截断,留在昆阳,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介时关朔唯一能做的,就只有从昆阳人手中夺取口粮,可问题是,万一抢不到呢?
  所以说,关朔、陈勖麾下数万义师不能留在昆阳,必须尽快撤退,撤退至郾城、召陵。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种种迹象表明,那周虎有意趁他义师撤退之际,率昆阳军卒追击他们,联合叶县的军队,试图将他们重创,甚至歼灭。
  “这怎么办?”
  关朔皱着眉头问道。
  “……”
  陈勖微微摇了摇头,此刻的他,亦琢磨不透那周虎到底在想什么。
  而与此同时,赵虞已带着静女、牛横、荀异、何顺等人回到了县衙。
  不得不说,荀异确实希望赵虞在叛军面前表现的强势些,尽量莫要在叛军面前让出利益,如此一来,他才好替赵虞向颍川郡里表功,表明赵虞‘忠于郡县、忠于国家’。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赵虞竟然会向叛军提出那等在他看来都感觉不可思议的过分要求。
  抱着心中的疑惑,荀异不解地询问赵虞道:“周首领,莫非你其实并不打算与叛军和谈?”
  “督邮看出来了?”赵虞笑了笑,旋即摊摊手说道:“眼下,叛军既不能在天降大雪前立刻攻下我昆阳,且他后路又被叶县截断……那杨定虽然是个读死书的呆子,但最起码也应该懂得断粮道的策略,如此一来,叛军唯有撤退……既然叛军横竖要退,我何必与他和谈?”
  荀异恍然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既然周首领不打算与叛军和谈,为何又要答应与其相见?”
  “为了给他们施压。”
  赵虞笑着解释道:“我此番答应交涉,一要让他们看到我昆阳健卒依旧士气饱满,可以再战;二要让他们知道,我已得知定陵之事……叫他们心中惶恐,愈发不敢恋战。”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笑着说道:“顺便嘛,我也是想看看能否从叛军哪里敲一笔竹杠,弄些棉被、冬衣之类的御寒之物……虽然我已派人向襄城、汝南二县讨要,但我猜测,那二县恐怕也不宽裕。”
  “周首领巨细无遗啊。”
  荀异恍然大悟,由衷称赞道:“有周首领坐镇昆阳,诚乃昆阳之幸,颍川之幸。”
  “督邮过奖了,周某也只是尽我所能而已。”
  “周首领过谦了……”
  感慨地说了句,荀异又忍不住问道:“那么依周首领之见,对面的叛军会做何等反应?”他有些担忧地又补了一句:“他们会不会放火烧城,以图拖延我方军卒?”
  赵虞冷笑道:“我相信他们会考虑,但不会真敢这么做。我已经警告过他们,只要他们敢烧城,我就率领昆阳全县军民冒雪追击……之前他们或许不在意,可现如今定陵已在叶县手中,关朔、陈勖二人,他们是不会希望我昆阳人搬迁至定陵的,因为他们不想在来年夺回定陵时,再次碰到咱们……”
  说到这里,他好似想到了什么,转头对荀异说道:“督邮,周某这般打算,目的是为了让我昆阳尽可能多地得到利益,至于能否重创叛军,周某不敢奢求,且我昆阳也没有这个能力,还望督邮谅解。”
  荀异点了点头,拱手正色说道:“周首领言重了。……昆阳的状况,在下亦看在眼里,在下可以负责任地说,昆阳已经尽到了责任,无论是谁,都不能再要求昆阳做得更多。”
  他这番话,确实出自真心。
  想想也是,一个小县,顶着叛军的主力坚守了近两个月,在城墙被攻破的情况下,退到城内以巷战的方式继续坚守,凭一县之力歼灭了叛军三四万兵力,纵观整个颍川郡,还有哪座城能像昆阳这般出色?
  毫不夸张地说,颍川郡只要有两个昆阳,叛军根本攻不进来!
  随后,赵虞留荀异简单用了些饭菜,荀异便告辞歇息去了。
  毕竟他今日白昼协助李煦、陈才等人安置城内的百姓,也早已是身疲力乏。
  而与此同时,在南城门楼上,关朔与陈勖二人却没有用饭的胃口,二人依旧在针对当前的局面进行商议。
  “……必须撤退。”
  看着默然不语的关朔,陈勖沉声说道:“没必要拿数万义师将士去赌一场胜算不多的战事,你今日也看到了,昆阳卒士气饱满,毫不惧战。这些人,已经在连日的战事中蜕变成了一名名强卒……”
  半晌,默然不语的关朔忽然开口道:“那周虎趁机追击怎么办?于城内放火,阻碍他?”
  “不可!”
  陈勖摇头说道:“若昆阳被毁,城内百姓失去存身之所,介时周虎必然会迁民至定陵,来年义师必然是要夺回定陵的,我相信你也不希望在定陵再次遇到周虎与这群昆阳人吧?……留着昆阳吧,让昆阳人留在自己的县城内,这样对彼此都好。”
  “……”
  关朔恨恨地攥了攥拳头。
  此刻的他,感到莫名的憋屈。
  麾下仍有数万军队的他,非但攻不下一个昆阳,还要祈求这帮昆阳人老老实实在昆阳待着,且为此不得不放弃报复昆阳人。
  良久,他长长吐了口气,无奈说道:“可若不放火拖延,那周虎必然会趁机追击……”
  “稳住他。”
  陈勖沉声说道:“继续与周虎交涉,假意给他提供一些棉被、冬衣,期间叫我义师将士做好撤离准备,一旦准备就绪,立刻撤退!……倘若周虎追击,我等可以在沿途设下埋伏。总而言之,只要让昆阳放弃追击,避免腹背受敌,单独面对叶县的军队,我义师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唔……”
  关朔微微点了点头。
  “就……就这么办吧。”
  他叹息道。
第416章:战场一隅
  又是一日的清晨,天空飘着小雪。
  在城南一条几乎成为废墟的街道上,一名目测十二三岁的男孩,披着一件素白的宽大衣服,蜷缩在断墙残垣后,稚嫩的面孔上,一双有神且带着恨意的眼睛,窥视着街巷的另一头。
  “咔咔——”
  伴随着细碎的声音,在街巷的另一头,有一队叛军巡逻卫士踏着积雪出现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举着盾牌,目光不停地扫视四周,显然是在防备着什么。
  『出现了!』
  小男孩心中暗道一句,从身旁拿过一把老旧的弩机,用稚嫩的双手装填着弩矢,旋即,悄无声息地对准了那一队叛军巡逻卒。
  那把老旧的弩机上,在手把位置,绑着两根青巾,一根属于他的父亲,一根属于他的兄长。
  『……保佑我吧。』
  暗自祈祷着,小男孩长长吐了口气,悄然瞄准了其中一名叛军士卒。
  旋即,他扣下了扳机。
  “嗖——”
  一支利箭向迅雷般射出,只听一声惨叫,远处有一名叛军士卒痛苦地捂住了脖子。
  『中了!』
  小男孩兴奋地攥住了拳头,眼中竟无夺走别人性命的恐惧,唯有报复般的畅快。
  “弩手!”
  “有弩手!”
  因袍泽遭到偷袭,那一队叛军士卒慌了神,举着盾惊慌地扫视四周,破口大骂,大骂那个放冷箭的该死家伙。
  不错,这场仗打到今时今日,叛军士卒最恐惧的,其实并非是那些头裹黑巾的黑虎贼,而是躲藏在城内各处放冷箭的昆阳弩手。
  与叛军方成建制的弩手队伍不同,昆阳的弩手,大多三三两两出动,甚至是孤身一人,这些躲藏在城内那些因战争而破坏的废墟中,伺机狙杀每一名出现在他们眼中的敌人。
  这些被叛军叫做‘卑鄙弩手’的昆阳弩手们,成分很复杂,有的是黑虎贼,有的是县军,有的是兄弟会民兵,甚至于,还有昆阳的一般百姓。
  最后那部分一般百姓,大多都是‘父死子袭’、‘兄死弟袭’,就好比这名小男孩,他的父兄皆作为一名县军弩手而死,饶是县军也不好收回那把老旧的弩机,唯有默许这名小男孩保存,留作纪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