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1

  说着,他抬手上下指了指赵虞,言下之意,即表示赵虞实在太过于年轻,不,应该是说是年幼。
  想想也是,谁会相信一个十岁的孩童能管理好数百人乃至近千人的工点呢?
  “小子明白。”
  赵虞点点头,旋即拱手说道:“小子在这里说得再多,恐怕郑乡长也不会全然相信,不如郑乡长且看我几日,倘若几日之后,郑乡长仍然认为小子不足以担负此任,不劳烦郑乡长可以向刘公提出要求,小子自行离去。”说罢,他目视着郑乡长又正色说道:“但在此之前,郑乡长与贵乡的人情务必相助我,我赵虞虽年幼,但确实是真心希望帮助我鲁阳县,帮助那些涌入县内的难民,且不希望鲁阳县因为那些难民而被拖下水。”
  听闻此言,郑乡长深深看了几眼赵虞,旋即微笑着说道:“二公子乃乡侯之子,且刘公也会二公子的智慧赞不绝口,这也正是老朽今日答应刘公的原因。……老朽拒绝那王直,并非因为贪图对此地工点的管辖,而是怕所托非人,那王直多半只是为了在汝阳侯面前邀功,但这条‘璟公渠’对我郑乡,却是至关重要。”
  赵虞点点头,顺着郑乡长的话说道:“我相信。我亲眼所见,此处工点最卖力的,便是贵乡的青壮。”
  郑乡长微微一笑,点点头说道:“既然二公子明白,老朽便不再多说了,老朽本不想耽误二公子歇息,但思前想后,老朽还是觉得应该与二公子谈一谈。……好了,老朽也不打搅二公子歇息了,请二公子回屋歇息吧。对了,晚上乡内自有我乡的村人巡夜,可能惊扰二公子,还请二公子见谅。”
  “哪里哪里。”
  赵虞拱拱手,旋即出于尊老,目送这位郑乡长离去后才回到屋内。
  此时在屋内,静女已经铺好了床榻,静静坐在床榻的边沿,见赵虞走入屋内,连忙起身上前,活脱脱像是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
  “少主,与那位郑乡长谈完了?”
  “嗯。”赵虞点点头说道:“他就是来跟我表个态度而已。”
  “哦。”静女似懂非懂,但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一边替赵虞宽衣,一边问道:“少主准备在这郑乡呆几日?”
  “应该会呆上几日,怎么了?”
  “没事,就是觉得这屋子怕是有些日子无人居住了,我方才闻了闻,被褥都有些霉味了,倘若少主准备待上几日,我明日便好好打扫一下,将被褥拿出去晒一晒……上天保佑明日是个晴日。”
  看了眼一本正经向上天祈祷的静女,赵虞摇了摇头,脱得只剩下褒衣便爬上了床榻。
  方才郑乡长找他表态,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原本以为那位郑乡长会觉得丢了面子,因而对他心生什么成见呢。
  不过由此也能证明,这条璟公渠在郑乡人心目中的分量着实不小。
  或许就像鲁阳乡侯当日对赵虞所说的,这是一条能够让鲁阳县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河渠,能让其余一半的县域彻底摆脱被干旱影响。
  『绝不可出现差错!……唔?确实有点霉味。』
  正暗自给自己打气的赵虞微微皱了皱眉。
  次日清晨,郑乡的乡民早早地便陆续起身,而乡里的妇人们也早已准备好了给乡人的早饭。
  想想也是,正在修建的这条璟公渠,与郑乡息息相关,郑乡人希望这条河渠尽快竣工通水,自然不会偷懒,因此县衙提前交付给郑乡一些粮食,当然也不会去干涉郑乡人在什么时辰用饭。
  推开屋门,走出屋子,赵虞便看到张季、马成、曹安三人已立在院内,从院子的篱笆处看着乡内正在忙碌的男男女女。
  从旁,还站着一名男子,目测三十岁上下,身体看上去很健壮。
  赵虞仔细瞅了瞅,发现毫无印象。
  “早。”
  他上前与这四人打了招呼。
  “二公子?”
  “少主。”
  张季、马成、曹安三人听到,当即便迎了上来,向赵虞行礼。
  赵虞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旋即好奇地看向那名男子。
  而此时,那名男子也已走上前来,向赵虞抱拳行礼,口中说道:“郑乡小民郑勇,见过二公子。”
  从旁,曹安抢在张季之前低声对赵虞解释道:“少主,郑勇便是郑乡长的长子,受其父之命,从今日起配合少主管理这边工点。”
  那郑勇显然也听到了曹安的介绍,抱拳对赵虞说道:“昨晚,由二公子代管工点的事,昨晚家父便与我说了,本来,理当由家父协助二公子,但家父年纪大了,小民唯恐他累着,所以斗胆代替家父来协助二公子,还请二公子莫要介意。……不过二公子可以放心,乡里的人都认得我,我说的话也是管用的。”
  赵虞笑了笑:“那就麻烦郑大哥了。”
  “不敢当不敢当。”郑勇连连摆手,旋即又说道:“方才村里已准备好了饭菜,倘若二公子不嫌弃的话,我带诸位前去用饭。”
  “有劳。”
  因为条件所限,赵虞与静女简单洗漱了一下,旋即便在郑勇的带领下,与张季、马成、曹安三人朝着村内走去。
  没走多远,一行人来到了村中的一块空地——那里本是一块空地,不过如今却盖起了一间草棚,草棚内摆着四张长案与一些长凳,许多郑乡人围坐在长案旁用完了早饭,旋即扛着锄头等农具匆匆朝着村外的渠坑而去。
  可能是因为昨日与王直的冲突,许多郑乡人都因此记住了赵虞,见郑勇带着赵虞、静女几人朝这边走来,纷纷转头观瞧,目光中带着几分困惑。
  大概是困惑于赵虞这位乡侯府的二公子为何还留在他们郑乡。
  此时,郑勇跟草棚里的乡人打了声招呼,随后,正在草棚内用饭的乡人便为赵虞几人空出了一张长案。
  旋即,饭菜也立刻端了上来。
  早饭很简单,无非就是粥、饼,还有郑乡自己腌制的咸菜与咸瓜条。
  “乡里简陋,仅有这些,还请二公子见谅。”此时郑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赵虞当然不会在意这些,就着咸菜与咸瓜条吃了一碗粥,半个饼。
  而从旁,静女、张季、曹安、马成几人,也按照自己的饭量都吃了些。
  郑勇似乎已经用过饭了,在旁静静看着赵虞几人,待赵虞几人吃饱后,他感慨地说道:“仅看二公子与几位用饭,便知几位的品德……相比之下,昨日到我郑乡的那位王管事实在是……”
  他摇了摇头。
  赵虞没有细问,但多少也猜得出来,按照昨日那王直的性格,肯定是要求郑乡大鱼大肉地款待他。
  待众人都吃完饭,赵虞先对众人安排了一下,让静女与马成二人暂时留在村内,毕竟静女要整理一下暂住的屋子,而马成则要给那辆马车的马喂食。
  至于他,则带着郑勇、张季、曹安三人前往渠坑一带。
  片刻后,赵虞几人来到了渠坑一带,此时天色已经大亮,渠坑一带已经有不少务工的难民在掘土、背土,而郑罗等乡侯府的卫士们,也已经开始履行监工的职责。
  但就跟昨日赵虞看到的一样,这些此刻还饿着肚子的难民,作业效率着实不高。
  见此,赵虞便先将这一带的监工们都召集到了面前……
第三十六章:土台慑众
  很快,郑罗便将工点一带的监工们统统唤到了赵虞面前,总共二十来个人。
  其中,乡侯府的卫士有十人,另有三名是县衙派来的差卒,其余则都是郑乡的青壮。
  本来除此之外还有王直的那二三十人,但因为昨日赵虞与王直的冲突,王直便带着那二三十人离开了,可能这会儿,那帮人正在返回汝阳县的途中。
  待这二十来名监工到齐后,赵虞环视一圈,旋即正色对他们说道:“诸位,鉴于此处工点有不少潜在的隐患,昨日刘公委任我暂时管理这片工点,希望诸位协助我。”
  听到赵虞的话,这二三十人大半露出了惊愕之色,尤其是那十来名郑乡的青壮,此刻忍不住窃窃私语。
  赵虞看了一圈,只有郑罗与个别几名乡侯府的卫士,以及那三名从县衙派来的差卒并无吃惊之色。
  “安静!”
  见自己乡的乡人当面私议,郑勇走上前几步,皱着眉头轻喝道:“此事千真万确,既是刘公的意思,且家翁也已应允,不得私议,听从二公子的命令即是!”
  郑勇乃是郑乡长的长子,见他都这么说,那些郑乡青壮当即就安静下来,只不过他们的脸上仍带着浓浓的惊诧。
  而此时,有一名乡侯卫士站前一步,拱手问道:“二公子,不知乡侯可知此事?”
  “知道。”赵虞点点头,旋即指着郑罗说道:“郑罗可以作证。”
  几名不知情的乡侯府卫士闻言看向郑罗,见郑罗点头,遂不再多说什么。
  此时,赵虞转头看向那三名县衙派来差卒,好奇问道:“三位难道没有疑问么?”
  听到这话,其中较年长的那名县卒抱拳笑着说道:“回禀二公子,昨日刘公离去之前,已派人吩咐我等听从二公子的指使,原本我还有些纳闷,不过方才二公子那样说,我等也就明白了。”
  “原来如此。”
  赵虞恍然大悟,暗暗感慨那位刘县令做事仔细。
  见三方监工再无异议,赵虞便将整顿难民的事告诉了这些人,也就是昨日他向刘緈与鲁阳乡侯提出的‘以难民监管难民’的策略。
  在场的这些人也不傻,立刻就从赵虞提出的办法中看到了好处,唯一担心那些难民会相互包庇的顾虑,也在赵虞的解释下得以解除。
  他们纷纷称赞。
  “好办法!这办法好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