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10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6/1111

  “咳。”
  咳嗽一声,张翟宽慰众人道:“这个无妨,据我所知,那周虎被项宣拖住了。”
  王鹏摇摇头说道:“此事王某也知晓,不可否认项宣非常聪明,耍了几个手段将那周虎给栓住了,但这也证明,项宣也十分忌惮那周虎……况且,项宣的种种手段,只是令周虎无力派兵进剿他,可邯郸遭袭这种大事,周虎未必会袖手旁观……”
  “这个……”张翟犹豫了。
  倒不是犹豫那位周将军的态度,而是犹豫该怎么将那位周将军的决定透露给在座诸位,让这些人安心。
  虽然那位周将军在对他的指示中,并未明确表态他介时会不会去邯郸解围,但他相信那位周将军绝对不是为了利用泰山义师借机揽功,博取晋国朝廷的嘉奖,肯定是有什么更深层的理由。
  毕竟那位周将军一来不在乎官职,二来,那位周将军有的是人脉,怎么可能会做这种无聊的事?
  可惜这番话他却不好透露。
  最后他含糊说道:“即便如此,我泰山义师也注定能因此名扬天下。……人生在世,有几人能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番话,说得王鹏颇为心动,点点头道:“好!算我一个!”
  继王鹏之后,朱武亦捋着胡须说道:“朱某也算一个吧。”
  “还有吕某。”吕僚亦相继表态。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丁满与陶绣二人。
  只见丁满看看陶绣,又看看诸人,讪讪说道:“丁、丁某还是……不参与了吧?”
  王鹏一眼就看穿了丁满的小心思,冷笑道:“丁满,你以为不参与就不得罪晋国了?只要我泰山义师中有一人去袭击邯郸,你就脱不开干系!”
  丁满闻言色变,面色涨红地说道:“休、休要小看丁某!……丁某岂是胆怯?只是丁某觉得,倘若咱们都去了邯郸,这边的山寨该怎么办?……总要有人留守山寨吧?”
  “嘿。”
  王鹏哂笑一声,转头看向陶绣,问道:“陶绣,你怎么说?”
  只见陶绣皱着眉头思忖了半晌,旋即咬牙说道:“罢了,也算我一个!”
  听到这话,丁满震惊地看向陶绣,正要开口,却见王鹏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好!难得你如此有魄力,王某对你刮目相看了!”
  “看来我等都小看了陶天王啊。”
  张翟亦稍稍恭维了陶绣一句,旋即压低声音说道:“既然如此,就请丁天王留守泰山,咱们几人带兵前往邯郸!……未免夜长梦多,咱们两日后就动手,假借下山抢掠诸县的名义,径直前往邯郸!至于南武阳的一万太师军,咱们可以请邹袁将军帮他们将其拖住。”
  在座诸位纷纷点头。
  当日,张翟便写了一封信,派心腹朱象前往沛郡北部的公丘,交给了邹袁。
  在看到信中内容时,邹袁惊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震惊之余,他果断答应下来:“请转告张军师,请他放心,邹某无论如何都会拖住那一万太师军!”
  “多谢邹将军!”朱象感激地抱拳离开。
  看着朱象离去的背影,邹袁伸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嘴里迸出一句话:“这帮人……简直疯了!”
  在他看来,泰山义师偷袭邯郸,这显然是疯狂的举动。
  他之所以没有劝阻,只是因为他看出这件事对江东义师与他长沙义师十分有利而已——既然泰山义师要牺牲自己替他们两路义师赚取利益,他又何必劝阻呢?
  当日,邹袁一边派心腹立刻回汝南郡向项宣报信,一边率领麾下两万长沙义师再次挺进鲁郡。
  他已经打定主意,哪怕他麾下两万义师与南武阳的一万太师军、数千县军拼地两败俱伤,他要截住这股晋军,绝对不能让这股晋军破坏了泰山义师正在图谋的大事!
  三日后,即九月初七,泰山义师大规模从钜平方向下山。
  因为临近秋收的关系,钜平、梁甫、博县等城早就猜到泰山义师会在秋收前下山抢粮,就连南武阳的一万太师军也料到了。
  因此泰山义师才刚刚现身于钜平一带,南武阳的一万太师军便立刻出击。
  而就在这时,邹袁率领二万长沙义师截住了这股晋军,令统帅那一万太师军的大将冯尧感到十分惊奇。
  毕竟这段时间,迫于他一万太师军的威胁,这邹袁可是一步都不敢踏足鲁郡,为何今日突然有了胆气?
  惊疑归惊疑,冯尧不会胆怯,毕竟在这位将军看来,泰山贼是贼,长沙贼也是贼,打谁都一样。
  于是乎这一日,邹袁与冯尧在沛县一带展开激战,虽然最终邹袁的两万长沙义师被冯尧的一万太师军击溃,损失惨重,但邹袁也给泰山义师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趁着这段时间,张翟、朱武、王鹏、吕僚、陶绣几人,聚拢麾下三万余兵力,迅速从泰山郡直插济北,然后一路往西。
  沿途路经东平、东郡二郡,一路打到了仓亭津,准备渡河至对岸的东武阳。
  这群贼子,莫非是要袭击邯郸?!
  此时东郡的官员才意识到情况不对,一边派军队截住泰山义师,一边火速向朝廷禀报。
  数日后,邯郸得知了泰山义师的动静,一时间朝野震惊。
第752章:邯郸应对
  九月中旬,泰山义师抵达仓亭津,欲攻破津口,抢船渡河。
  仓亭津津官名为鲍同,乃是叶县县令杨定的巩固心腹,因杨定的岳父、河间巨贾何震捐钱打点了一番,鲍同才得到了仓亭津的这个肥缺。
  得知泰山贼前来进犯仓亭津,鲍同一开始又惊又怒,毕竟仓亭津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他私下的收入,也关系到何震与杨定翁婿二人的利益。
  因此,鲍同一边派人向东郡郡治濮阳救援,一边网罗人手,准备抵抗这股泰山贼。
  而就在鲍同抵抗这股泰山贼时,他却隐约听到泰山贼中似乎响起了‘抢船渡河’的口号。
  抢船渡河?
  莫非这股泰山贼并非是来抢掠我仓亭津的?
  还有,这群贼子准备渡河往何处去?
  一时间,鲍同的心中闪过诸般念头,最后想出了一个猜测:这伙泰山贼,莫不是要袭击邯郸?
  『……简直疯了!』
  在得出这个结论时,鲍同在心中做出了与邹袁一般无二的评价。
  不过也因为这,他的心中滋生了别的想法。
  要知道,仓亭津作为东郡沟通大河南北两岸的重要津口,此地自然也驻守着不少兵力,虽然挡不住那三万余泰山义师,但趁着守卒抵抗的时间,鲍同完全来得及派人将停靠在津口的船只开走,甚至是烧把火通通烧了。
  如此一来,泰山贼自然就没办法渡过大河了。
  但鲍同却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因为鲍同乃杨定的祖父、司徒杨泰的门生,与杨定的父亲杨颂同辈,属于杨氏门生,二十几年前,杨泰、杨颂父子因卷入了太子李禥与三皇子李虔的皇储争夺而被天子问罪冤死,此事杨氏一干人至今怀恨在心。
  奈何有陈太师、陈门五虎坐镇中枢及地方,杨氏一干人也不敢造次,只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暗中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没想到今日,泰山贼居然想趁着邯郸守备空虚,袭击这座晋国的都城……
  鲍同何必要阻拦?
  他巴不得这群泰山贼攻到邯郸去,让那个昏君感受一下惊恐。
  于是乎,鲍信一边派人联系河间巨贾何震名下的船只,让他们将停靠在津口的、存有货物的船只开走,一边带着津口的守卒出面抵抗泰山义师,提也不提放火烧船的事。
  他不提烧船,他手下的人岂敢擅做主张?
  很快,鲍同与他麾下寥寥千余守卒,就被那三万余泰山义师给击溃了,鲍同假装惊慌失措,带着败军向西投奔濮阳,故意将完好无损的仓亭津以及其中十几艘大船、数十艘小船都完好无损地留给了泰山义师,以便后者渡河。
  泰山义师哪晓得鲍同其实在暗助他们,见夺得了数十艘大小船只,十分得意,甚至于王鹏还嘲笑这座津口的津官愚蠢,居然不烧船。
  欣喜之余,泰山义师一边收刮仓亭津内津仓的粮食,一边收拢船只,准备渡河。
  次日,东郡郡治濮阳得到了泰山贼兵犯仓亭津的消息,大为震惊。
  东郡郡守魏劭,立刻派郡尉李洪率万余郡军前往仓亭津。
  可当李洪花了一日半工夫率军抵达仓亭津时,那三万泰山义师早已渡河抵达了对岸的东武阳,只留下张翟的心腹朱象与五千泰山义师驻守。
  得知此事,李洪也意识到情况不对,他一脸惊骇地质问半途遇到的鲍同道:“鲍同,你难道没有放火焚烧津内的船只么?”
  此时鲍同心中已经猜到了泰山义师,为自己先前的判断沾沾自喜,但脸上却不表露半分,一脸惶恐地说道:“卑、卑职当时只顾着带人抵抗,一时不曾想到……卑职以为那群泰山贼是来抢掠的,怎知他们居然敢渡河……”
  “该死!”
  李洪闻言暗骂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6/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