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个内线(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1894

  但正是这奇葩的打法,让布兰德的防守整个崩了。
  布兰德可以在三秒区靠着臂展完成封盖,甚至去封盖中锋都没有问题。
  但你要他在高位去追防对手,实在是强人所难。
  而且整个第三节,韦恩的得分全部来自三分线外,连三秒区都没进去。
  突破的事全交给阿泰了。
  韦恩全场的19分里面,就有15分是三分线外拿的。
  再加上还送出了10次助攻……韦恩真就不把自己当内线。
  卡莱尔不禁为韦恩的战术执行能力鼓掌,而韦恩……则开心地数了数今天刷到的成长点。
  三分和助攻,今天拿的都是最值钱的数据啊!
  可惜因为快船综合实力不强,所以难度加成不高。
  不过没关系,细水长流嘛。
  以后这种在三分线外浪射的战术,请给我来一打!
  最后,步行者在客场轻轻松松打垮了上赛季西部倒数第一的快船。
  布兰德拿下了19分15个篮板的大号两双,但没用啊。
  他的篮板大多是在垃圾时间刷出来的。
  现在韦恩能理解布兰德为啥这么没存在感了。
  布兰德的数据看似很漂亮,但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却很小。
  比赛结束,阿泰斯特得意地站在了摄影机面前。
  记者本来不想找他的,但阿泰愣是主动送上门来,躲都躲不开……
  这家伙啊,早就饥渴难耐地想对活塞队的那群家伙说几句话了。
  “我都不知道该说啥。”阿泰这开场白,让记者都有种想锤人的冲动。
  不知道该说啥,你还上来抢镜头?
  “上一场活塞居然和快船打到最后时刻才分出胜负。而我们,比活塞早了整整一节赢球!这说明,我们的实力远在卫冕冠军之上!”
  “拉希德就更搞笑了,他说韦恩就算大爆发得分也不可能超过15,结果韦恩三节19分。
  对了,上一场拉希德面对快船,只拿了18分吧。这说明,韦恩的实力也远在拉希德之上。”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让人无法反驳。
  阿泰公式一出,美滋滋地羞辱了活塞一番。
  活塞那边,真的是拳头都捏紧了。
  19号那天,一个都不要跑,特别是说话最大声的那个91号!
  快船:两位大哥,你们还当我存在吗?合着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你们造势啊。
  确实,在活塞和步行者都赢了快船后,双方的仇视程度又直线飙升了。
  韦恩一直想阻止奥本山宫殿事件的发生,但……
  这个历史里的奥本山宫殿,怕不是会变得更加热闹。
第106章:奥本山倒计时
  “啧啧……”
  看完比赛后的伯德扶住了额头,有点脑壳痛。
  阿泰说的那些话到还没怎么让他上头,毕竟习惯了。
  但韦恩这数据着实是提神醒脑啊。
  19分里面有15分来自三分线外……
  秀,秀得头皮发麻。
  这三号位改造得有点彻底。
  打死华莱士也想不到,韦恩居然是用这种奇葩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首发首秀。
  布兰德也想不到,2米03的自己面对一个比自己高很多的球员,居然是被活活投死的,被放风筝放死的!
  他就是不打篮下啊,就是投,多一步都不带跨进来的。
  关键是……还真把快船的船底射了个对穿。
  韦恩的表现奇葩吗?确实有点奇葩。
  但依然得到了大部分媒体的赞誉。
  只要能赢,你就是靠疯狂罚球把人家罚死也没问题。
  是吧,莱克伍德阿迪西亚高中的带明星。
  什么三分神准啊,传球视野出色啊,媒体都给韦恩安排上了。
  当然了,有人捧就肯定有人踩。
  一些媒体见韦恩投这么多三分,本来想黑一黑韦恩打球软。
  但一想到上一场被揍得跳太空舞步的KG……
  算了算了,这黑不到点子上……
  19分10次助攻,韦恩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两双来得有些意外,也来得有些平淡。
  快船是一个存在感不是很足的对手,所以显得韦恩的两双存在感也不是很足。
  比赛结束后,人们讨论的都是活塞和步行者的恩恩怨怨,而没几个人真正在乎这场比赛本身。
  当阿泰还在镜头面前疯狂拉仇恨的时候,韦恩终于想起了比赛开始之前被自己忽略掉的莎娃。
  嗯,是终于想起。
  过于投入到比赛中的韦恩,已经把人家晾在那儿一整场了,连个招呼都没打……
  由于这场比赛整个第四节都是垃圾时间,韦恩寻思人家可能早都走了吧。
  结果他往场边一看,莎娃还在。
  嗯……
  韦恩倒是蛮希望莎娃走了,因为现在不走更尴尬啊!
  “嘿,刚刚在比赛,所以……”韦恩还是凑了上去,打了一个迟到两小时的招呼。
  “没事,我能理解,我打比赛的时候也一样得集中精力。”然而,莎娃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站起来和韦恩重新握手。
  这……
  运动员最懂运动员啊!
  “来洛杉矶旅游吗?”
  “没,我基本都在这儿住。上一场你打森林狼,我也看了那场全美直播的比赛,感觉意犹未尽。
  今天刚好你来洛杉矶打球,所以就来看看。
  打得依然不错啊,三分神准~”莎娃说着,做了一个投篮的动作。
  韦恩发现,莎娃貌似比第一次见的时候活泼多了啊。
  事实上,第一次见面时她这么冷,并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因为她压根不会交朋友。
  说起来,莎娃的童年经历和蜗壳是有几分相似的。
  她在西伯利亚一个叫做尼尔根的小镇出生,但2岁的时候便跟随家人搬到索契。
  6岁的时候,莎拉波娃到莫斯科参加网球课程学习,一年之后,她又跟随父亲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追求自己的网球梦想。
  她的童年几乎从来没有过朋友,因为她总是不断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18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