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643

  巫明又问道:“已经三岁了,经历有些坎坷,虎君这就要将他带去修炼吗?”
  虎娃:“不急不急,先暗中看看再说,他有他的机缘!……今日多谢二位下界相助,这里有两件小礼物,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二位带回仙界玩赏。”
  巫明推辞道:“虎君既然有宝贝,还不如赐给门人呢,比如善吒……”
  如今已有些沉默寡言的巫知亦开口道:“赐给善察也行啊!”
  虎娃笑道:“自会有他们的缘法,送给二位的只是小玩意,带回仙界有趣而已。”
  两位仙家分别接过礼物,巫明道:“那就多谢虎君了!”言毕与巫知一起飞升而去。
  想当初在白泽界遇到了巫知,虎娃便知他的那段修行求证亦圆满,于是又托巫知帮一个忙,让他请巫明一起下界,到人间找一个人,或者说找一个生灵。
  须知天下万物生灵之多,就算虎娃想刻意寻找,也未必能够找到,谁知地上有多少棵草、谁又知土里又多少条虫?倒是可以借助巫知和巫明所长。
  结果很顺利,虎娃其实在巫知和巫明之前就已经找到了,因为对方并不是其他的生灵,就是一个人,事情倒变得简单了许多。但这种事玄妙难言,甚至还有莫测的天机遮蔽,虎娃也不敢完全确认,所以并没有先告诉巫知和巫明。
  随即巫知、巫明也发现了,而且与虎娃所找到的是同一个人,虎娃这才大致心中有数。他们找到的是个小男孩,或者说尚是幼儿,虎娃倒也没有着急去做什么,只在暗中观察。虎娃也很好奇,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又会有何等缘法?
  这些年,天下亦有不少事。重华驾崩后,天子大禹服丧三年,这就是效仿重华当年为帝尧服丧三年之举。三年服丧期满,大禹请重华之子商均主持国政,自己则避居阳城。这种事情重华当年也做过,帝尧去世后,重华则请丹朱主持国政,但丹朱坚辞不受。
  丹朱当年哪里敢接受,又怎么会接受,他非常清楚这是重华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成全双方的美名,若他还不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也不会安然无恙活这么多年了。
  商均倒是就在蒲阪,可是天下各部若有事,众君首皆去阳城请示大禹,商均顺势恳请大禹继续为天子,表示自己的才德万万配不上帝位。大禹又重新封赏了丹朱和商均,丹朱封于唐地、商均封于虞地,爵位皆有擢升,还赐下不少贵重财货,并宣告天下,尊称重华为帝舜。
  重华死后获得帝舜的尊号,当时尚无“追谥”之说,而到了后世,才有被追封谥号的传统,追根溯源,最早的典故可能就是来自于重华,而服丧守制的上古典故亦源自于他。重华虽是黄帝后裔,但也是有明确史料可考的第一位平民天子。
  大禹也继承了重华为天子时的传统,经常出巡中华各部。当他外出巡狩时,就由“假帝”皋陶主持朝政。不久后,皋陶亦仙逝,虎娃闻说消息赶往祭拜,私下里还见了大禹和侯冈一面。
  皋陶是仓颉的学生、侯冈是仓颉的传人、大禹是仓颉的弟子,这三位同门中皋陶离世最早,而且他的年纪也最大,比重华还大不少呢。皋陶的修为不错,这一世福缘深厚,但终究未能长生成仙。其实这并非什么令人惋惜的情况,成仙哪有那么容易,而且也未必是其所求。
  皋陶离世后,小獬豸善察也去了昆仑仙境,从此隐迹于人间。而虎娃的洞庭仙宫里,如今众传人都跑去昆仑仙境凑热闹了,只留下了一头青牛看门。青牛是虎娃的坐骑,是仙宫众门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位,但这些年来却不声不响已突破化境修为。
  虎娃的洞庭仙宫也不需要谁来看守,他便吩咐青牛去人间走走,还交待了青牛一些事情。
  又是几年过去了,宝明国中的一个小男孩已经长到了七岁,来到了吕泽部做客。一个七岁的小孩,又怎会离开故乡数百里到另一个部族做客?其实他相当于一个人质,而且在如今天下太平的年代,是个很不起眼、很不受重视的人质,甚至已经失去了人质的意义。
  宝明国是一个中华属国,地处吕梁山与阴山交界处的深山之中,向北越过山脊便是草原大荒,向东的被雄浑的吕梁山脉阻挡,与外界交通与交流往来,必须要经过西南方向吕泽部的领地。吕泽部是当地的大部,在治水成功后,又占据了河泛大片的土地,比以往更加强盛。
  吕泽部的势力,尚不能与涂山、夏后、重辰这些大部相比,但在这黄土高原一代,对于宝明国而言,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宝明国的一举一动,都要仰仗吕泽部的鼻息。
  在中华各属国中,强盛的巴国是唯一的例外,其余的规模不过与山水国、奉仙国相当,而且其他的属国可没有山水国与奉仙国这么超然的地位,往往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疆域狭小。
  所谓的宝明国不过相当于偏远深山中一个相对落后的部族,拥有一座简陋的王城,全部人丁不到五千。
  别看宝明国不大,可是当今宝明君的孩子却不少,儿子就有六十多个,总计子女超过了百数。总计人口不到五千的属国,国君的子女就上百,这未免太夸张离奇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甚至连宝明君本人都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孩子,因为有的还没有长大就夭折了,有的还在娘胎中等待出生。若不是宝明国位置太偏僻,很多年前可能就被吕泽部给吞并了。历代以来,国君都要送一个儿子去吕泽部居住,虽不明言为人质,但用意大家都清楚,这是一种臣服的暗示。
  如今宝明国已正式受中华天子册封为属国,而且天下大治,一时倒也没有什么忧患,但这个传统还是保留了。毕竟它与外界的交流往来,都要通过吕泽部,其国小贫弱,很多事情更是要仰仗吕泽部,别的不说,自身不出产的东西,都需要从吕泽部那里交换。
  那么派谁去呢?于是就派了这个七岁的孩子。这么多孩子,宝明君恐怕连名字都叫不齐,而他在宝明国就叫小九,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国君已有上百子女,怎么老九才这么小呢,其实国君尚是壮年,孩子都不算太大,妃子众多嘛。
  小九之母两年前因病已故,小九身份虽贵为公子,但在宝明国这样一种环境中,恐也不会被照顾得太好,过的日子就和平民差不多,还不如某些真正权贵人家的子女,还经常遭兄弟姐妹以及国君众妃们的排挤奚落。
  宝明君十八岁继位,今年三十岁,倒也不能责怪此人不勤政,小小属国,天下太平之时,他想勤政也没什么事情做呀。但是说爱不爱民,恐也只能苦笑,他连自己的子女都照顾不过来呢,唯好色自娱,也不能指望每位国君都是少务。
  小九并不是第一个被送到吕泽部“做客”的公子,他的兄长小六五岁就被送到吕泽部了,不久前病亡。当宝明君在考虑换哪位公子继续送到吕泽部时,小九主动找到内侍转告父君,表示自己愿意前往。这是个没有人愿意干的差事,既然小九自愿,便被送往了吕泽部。
  对于小九而言,留在宝明国虽然基本的衣食用度不缺,但奉养也十分有限、还经常被经手的内侍克扣,在王宫中没有母妃撑腰,完全是受冷落的、甚至是被遗忘的。既如此,莫不如离开这里图个逍遥自在,小小年纪倒也想得明白。
  而且这样一来,小九从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色,在民众眼中反倒成了最特别的一位。想在如此平庸的环境中显露不凡,并跳出这一方天地有所成就,这往往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也许以小九的年纪并没有刻意去思考这么多,但他的行事就在有意无意之间。
  公子去国,身边当然得有护卫,宝明君派了十余人护送,还配了两辆马车,一辆是小九的座驾,一辆装着路上所需的辎重。这种排场,是国中诸公子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令小九意识到自己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除了国君出行之外,这也许就是世上最气派、最威风的仪仗了吧?
  可是当他走出山区进入吕泽大部的领地,这才发现自己的眼界实在太浅。就他这种“仪仗”,哪怕是算不上贵族的普通大族首领,只要愿意都能拉得出来,更别提吕泽部的伯君以及当地真正的贵人了,由此方知天外有天。
  但小九更加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若不是走出宝明国,哪能见识到这一切?在这一路上,他对所有的东西都很好奇,不论是田园景象还是乡民所谈论的事物,也隐约得知,吕泽部不过是中华相对偏远地区一个规模中等偏上的部族而已。
  由此小九又在想,天下之大,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也许吕泽部只是另一个宝明国。当他进入吕泽部伯君府所在的城廓后,见证了前所未有的人烟繁华,这个想法却更强烈了。吕泽部伯君大人只是见了他一面,然后他就离开了城廓。
  小九的身份有点尴尬,他既不是正式的国使,如今甚至也不是一名正式的人质,只是依照传统,宝明国私下里向吕泽部臣服的一种象征。照说这个传统已经维持了这么多年了,宝明国公子在城廓中应有客馆,也确实有那么一座院落,但如今已经被租出去了。
  小九住在郊外的“别院”中,所谓别院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田庄,宝明国很久以前就置办了这处产业,就是为了供养小九这种身份的人。因为毕竟离宝明国很远,供养物资不可能从国中运过来。
  这处别院规模不大,但修得还算精致,只是如今已经有些破旧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附近还有一片田地,是属于别院主人的,由世代守田的奴仆耕作。到达别院后,护送的队伍当然返回宝明国了,别院中只留了一名老护卫,同时也是管事。
第048章、勇于不敢
  护卫名为太落,论身份也是宝明国中的贵族。但是宝明国中的贵族不值钱,几乎跟平民没什么两样,宗室子弟以及与宗室能搭上关系的姻亲家族子弟太多了,整个国度几乎就相当于一个沾亲带故的大家族群落。
  太落是被国君派来驻守此地的,已经在这里待了二十多年,宝明君似乎忘了将他调回去再换一个人来,看来就得终老于此了。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位精锐武士,修为差不多相当于二境九转圆满,可是如今已年过五旬。
  别院中除了太落这么一位管事兼护卫,还有三名童仆与一名侍女。童仆都是为别院主人耕作田庄的仆农家的孩子,都只有十来岁,帮着干点杂活听候使唤。别院主人管他们的衣食,偶尔还能赏赐点财货。
  至于那名侍女名叫小夏,今年十四岁,则是当地村寨人家的孩子,九岁时就被送来了。
  小九身为别院之主,有一名管事兼护卫照顾,还有三名童仆与一名侍女侍候,另有三户仆农人家耕作田庄供养,日子过得当然比在宝明国时舒服多了,更重要的是难得自在。可是跟周围的邻居相比,他完全算不得大户子弟,更别提一国贵公子的身份了。
  别院以及田庄事务都是由老护卫太落打理,太落这些年不容易啊。田庄土地有限,世代为别院主人耕作的三户农家也是以此为生,还要保证别院主人的衣食用度不缺,不能太失了宝明国公子的身份,童仆和侍女也得养活呀。
  就算用度节俭点,总不能把日子过成破落户吧?所以太落自作主张,将城廓中客馆院落也租了出去,得了钱补贴用度,反正别院也够住。
  这处别院是很久之前就置办的,选的地方当然不错,吕泽部的很多宗室子弟以及贵族大臣也在这一带置办了别院田庄,周围的很多邻居非富即贵,平日的用度排场非小九所能比。当然了,在这一带也有很多村寨以及普通的农户。
  周围的贵人们知道小九的身份,心中虽有几分不屑但也犯不着没事找事去冒犯,但孩子们却不一样了,不少人只当小九是一个来历不明的野孩子。小九平日跟太落学习认字,也练一练基本的功夫,无论文武学得都很不错。但这么小的年纪也谈不上有什么根基,只是显得天资聪慧、身体健康。
  转眼一年过去了,小九已经八岁了,他对这一带也很熟了,但更广阔的天地仿佛仍然离他很远,他平日的活动范围也不过是别院、田庄以及周围的山野。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耍的,他已经跟附近的很多孩子都熟悉了,当然有时也会挨欺负。
  小九倒没有一挨欺负就去找太落告状,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尴尬,有些事太落也难办,而且说句实话,大多数时候小九并不吃亏,他很聪明也有些功夫根基,只是不计较而已。
  这一日,在一片山野中,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手持一枚玉佩高喊道:“小九,你不是宝明国的公子吗?怎么这点胆都没有!只要你跳下去,我就把这枚玉佩还给你,承认你是宝明国的贵人。”
  孩子的另一只手指着前方的一道山崖。这山崖并不高,从底部到顶端约有两丈左右,但普通人摔下去恐怕也很危险,更何况是孩子呢。可是周围好几个孩子都在起哄,纷纷高喊道:“小九,你敢不敢跳?只要你跳下去,我们就承认你有种!”
  一群孩子玩过火了,容易出这样的事情,他们还不懂事,但不能说挑事的孩子没有恶意,只是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恶意可能带来的伤害。小九的脸色很不好看,刚才一起玩耍时,一群孩子在讨论谁有没有种,他随身带的玉佩就被人趁其不备抢走了。
  这枚玉佩应该是小九身上最贵重的东西,是其他很多孩子没有的,为其父君临行时所赐,也代表了他的身份。“有种”在后世往往指有血性、有勇气的意思,但在当时可不仅仅是这个含义,更是指血脉身份。这种话,就有很强烈的侮辱意味了。
  夺走玉佩的孩子比小九大好几岁,名叫能平,是当地平吕族族长的孙子,这里有好几个孩子平日以他为首。
  能平一直就看小九有些不顺眼,小九的生活是他所羡慕的,没有尊长管束,自己独居别院为主,还能使唤好几个童仆。另一方面,小九的日子却过得很破落,远不如能平家富足,这样一个人居然还有贵族身份。
  这也许就是能平看小九不爽的理由,但他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只是感觉不爽而已,如今就是找机会欺负人的意思。
  小九脸色越来越难看,气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周围本来与此次冲突无关的孩子也开始起哄了:“小九!你究竟敢不敢跳?”
  小九终于转过身来吼道:“我不敢跳!”
  “真没种!”、“太没出息了!”、“怎么这点胆都没有?”周围的孩子发出一片嘘声,以能平夸张的笑声最大。
  小九又大吼了一声:“可是我敢不跳!”
  周围的孩子都愣了愣,这话什么意思?趁此功夫,小九突然蹬地发力向前直冲而去,几个大步就上了山坡来到能平身前,挥拳直击而出。能平猝不及防被打得鼻血长流,脑袋一阵昏眩向后仰倒在地,小九已顺势将玉佩夺了回去揣入怀中。
  与能平同族的几个孩子见自家少爷挨了揍,都纷纷冲了过来,小九摆开架式挥拳扫腿一顿乱战,周围其他的孩子也有些发懵。混乱之中也不知道谁挨了谁的拳头、谁中了谁的脚,小九打倒了好几个,然后又有孩子喊道:“能平被打死了!”围观者一哄而散,混战结束了。
  能平当然没被打死,只是鼻血喷出来流了满脸,脑袋有些发晕仰面倒地,把其他孩子都给吓着了。小九功夫练得不错,一拳一脚很有章法,但毕竟是个孩子,也被揍了个鼻青脸肿,衣服扯破了好几处、身上有多处瘀青。
  其他孩子都跑掉了,能平也在四个同伴的搀扶下爬了起来。再看小九的身上脏兮兮的,脸上和衣服上也有血迹,那应该是能平的。他将玉佩从怀中掏了出来,将被扯断的绳子重新系好,看着能平说道:“你说谁没种、谁没胆量、谁没勇气?”
  能平面露惊恐之色,也和同伴一起匆匆离开,此时又听见有人鼓掌道:“不错不错,小九,你今天干得不错!”
  这里什么时候来了别人,小九一回头,只见山崖边站着一位男子,看形容约十八、九岁的年纪,肌肤润泽如玉,身材健硕挺拔,穿着很平常的葛布衣衫、白草芒鞋。小九纳闷道:“你是何人?”
  那人答道:“我只是过路人,刚才的事情我都看见了。”说着话他一弹指,宛如无形的甘霖洒下。
  刚才打架的时间虽不长,但小九也累得够呛啊,此刻却莫名觉得体力和精神都恢复了,浑身的瘀青伤痛也消失了。他不算没有见识的孩子,早就听说过世间有超凡脱俗的修士,能施展种种神通妙法,今日显然是遇到这种人物了。
  小九赶紧行礼道:“原来先生是一位高人,多谢了!”
  那人摆手道:“只是举手之劳,不必谢我。我倒对刚才的事情很感兴趣,有几句话想问你,你方才是真的不敢跳吗?”
  小九想了想答道:“的确不敢。”
  那人又问道:“打架时我见你的身手不错,这山崖也不算太高,应当摔不死你。”
  不知为何,那人的神情语气无形中就有一种亲和力,让人愿意与他交流,小九实话实说道:“我虽练过点功夫,但从来没有跳过这么高的山崖,能否不受伤,心中并无把握。况且就算我摔不死,也不可能跳,那并无道理。”
  那人又微微点了点头道:“很好,那么你对今日之事又是怎么看的呢?”
  小九:“我没想那么多。”
  那人以引导的语气道:“你现在可以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