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454


第403章、神仙洞,村边大隐深居
  在小杨看来,协会领导带领另一支队伍走了一条弯路、在山里兜了一个大圈子,虽然到达了目的地却没有见到蛤蟆石。而在成天乐看来,自己跟随登山队这一趟远足则是兜了一个更大的圈子。其实于道阳前辈当年的洞府,他早就在网上几年前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了,只是没敢相信而已,于是才有了这趟登山之行。
  于道阳的洞府在哪里?若是按照神念讯息中的提示,就在无字天书右侧、那块形如怪兽探首的巨石所望的方向。穿过起伏的群山,连续越过三座波浪形的山丘,它在山地边缘的最后一座山丘的半腰、与怪兽巨石遥遥相对。
  成天乐以前并不知道无字天书在哪儿,找到地方顺着方向远眺,山外则是开发建设中的普湾新区三十里堡镇的台山街道。他上午坐车就是从那边绕过来到达登山地点的,从一个叫大头砬子山的地方向回穿过鞍子山。
  国庆长假期间,成天乐在家中上网搜索相关信息,无意间读到了一条四前年的新闻报道,标题是《我市三十里堡台山南坡发现罕见钟乳石洞》。所谓发现其实只是记者自己的发现而已,当地村民早就知道那里有个山洞,称之为台山古洞。
  据记者报道,他进入山洞的时间是二零一二年八月十日,当时外面的气温是摄氏三十多度,可是一进洞就暑气尽消、寒意逼人。洞口不大,可内部形状就像个葫芦、口小肚子大,里面空间很开阔。洞内随处可见积水和淤泥,四面的钟乳石和石笋上也挂满了黄褐色的泥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就是一个大泥洞。可是被水流冲刷过的地方,露出了很多漂亮的钟乳石真容。
  洞内能行走的通道弯弯曲曲、起伏不定,四面都是各种石笋与钟乳,最高处有十几米,最矮处要猫着腰才能钻过去,泥浆覆盖中偶尔露出的钟乳石,在手电光照射下呈现出金黄、乳白、乌黑等各种颜色。记者在村民的陪伴下一直往里走了三百多米,在尽头又发现了一条岔路,是个一人多高的石隙洞口,往里看更是幽深,但里面全是积水且地形复杂,没法再进去了。
  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人早就知道山中有座洞穴,老人们称之为台山古洞。很久之前这里只是一座泥洞,洞口非常小、人都钻不进去。在雨季,洞口会有黄褐色的泥浆沿着山坡流下来,摸在手上感觉非常粘稠细腻、还有淡淡的香味。所以此地有个传说,古洞中有仙气,泥巴可以治病。古时候当地村民谁家要是有人肚子痛、不舒服,就来这里求一点泥巴带回去,让病人当药吃下去。
  在当地的另一个传说中,这个洞又被称为老狼窝,据说很久之前曾有村民看见狼在这里出没。神仙洞和老狼窝,这传说的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当地人对这座山洞既敬且畏,没事谁也不会靠近,更没有人钻进去看过究竟。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大搞建设开发,附近也开了几座矿,远处轰隆隆的爆破使泥浆震落,洞口变得越来越大,于是有人就钻进去发现了其内部的空间。当地有位姓黄的村民曾承包这片荒山,他还在附近的镇上开了一座酒坊,进了这个泥洞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寻常,只是此处恒温冬暖夏凉适合藏酒,就把它当成了藏酒窖。
  此洞极为幽深,酒窖也只是用到离入口处不远的一小片地方而已。这位黄姓村民以及后来入洞考察的记者,都没有将这座洞穴走到尽头,估计里面还有不少钟乳溶洞的奇观吧。
  成天乐在网上查到这条过往新闻时,也曾猜疑那里会不会是于道阳的洞府,但又觉得可能性很小。高人的洞府怎么会在现代村民的酒窖里呢?而且根据神念讯息,那座洞府十分隐秘,怎会这么轻易就被人发现了、还上了当地新闻?所以成天乐首先没有去找那个地方,还是根据讯息的指引参加了登山队,从寻找蛤蟆石和无字天书开始。
  结果成天乐站在无字天书下按讯息指引的方向眺望,穿过起伏的山丘,山外就是原属金州区、现已划入普湾新区的台山街道,按照于道阳前辈的提示以及几年前的新闻报道,那座洞府所在就是那个山洞!其实它早就被人发现了,而成天乐也查到了相关信息,却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
  在于道阳生活的年代,翻过这片山地,边缘之外就是猛兽出没的苍莽丛林,而今天却已经成了人烟汇聚的市镇。
  但蛤蟆石与无字天书也绝对不算白找,如果成天乐不走这一趟而是直接去了洞府,恐怕就错过了与天地万物通感、领略岁月情怀意境的机缘。他在修行中先后经历了炼形、炼器、炼神、御器、御形的过程,有此感悟也在心中暗暗思考——突破大成真人之境,下一步的道路是否是御神呢?所谓御神,又是怎样一种境界呢?
  带着这种思考,成天乐没有跟随登山队的大巴于当晚回大连市区解散,而是连夜又进山去寻找无字天书。御形之道圆融无碍,而且早就看过了山川地势,他没有走白天的任何一条路,而是穿山直达目的地,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地方。
  一轮清泠的月光正照在那被称为无字天书的石壁上,成天乐静静的端坐于石壁之前,右腕上带着飞电石手串,那三枚和田玉籽隐约映射出这自古以来的明月光辉,膝上放着那柄发丝拂尘,青丝中的那一根如雪白发在月光下竟显得那么醒目。
  这几天再没有登山队来打扰,更没有其他人到过此处,成天乐就在无字天书前静静的定坐了三天三夜。伴随着日月出落循回,感悟那自远古至今的岁月情怀层层意境,不仅在洗炼元神,而且洗炼发丝法宝的妙用。那柄拂尘的神通妙用终于彻底清晰的炼化成功,但成天乐所探索的御神之道,虽有所感悟却总像差了点功夫、不能彻底堪破。
  看来大成真人之心境他确实是修到地步了,可是自然具足之神通还是没有得到,终究缺了那么一丝火候。三天后的午夜,成天乐终于站起身来将拂尘收进了背包,走下山丘向着洞府出发。
  来到山地边缘的最后一座山丘,翻过山就是三十里堡镇外的村庄了,洞府的入口就在半坡上。几年前那条发现大型钟乳石洞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没过多久就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虽然记者当初在报道中呼吁过,认为这座古洞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果能够开发的话,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云云。但说归说,这里离大都市实在太远了,而且附近并不是什么观光旅游区,谁会大老远跑来只为钻这么一个泥洞呢,假如大规模配套开发显然是得不偿失。
  所以几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是一片荒山野地,几乎没有人来。当地村民从小就知道这里有洞,没事也不会无聊的钻洞玩;而除了古时的一代地师徐霞客,一般人也不会特意跑这么远来看一个未经开发的山洞,就算是徐霞客也不会天天来钻啊。
  成天乐沿着灌木丛中的一条小道找到了洞口,它居然被一道简易的铁栅栏门给锁上了,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这道门当然挡不住成天乐,顺手开锁就进去了,他也真是艺高人胆大、一点都没觉得害怕,换普通人谁敢大半夜钻这种地方、连手电都没打。
  洞口往里的几十米地方显然被人清理过,往前越走越宽,出现了一个山中的溶洞大厅,四面垂下各种钟乳石,黑暗中看不清颜色,神识却能察觉到上面覆盖的泥浆多数已剥落,地上还有木板条等杂物,以前这里被人当成了酒窖但现在又废弃了。毕竟山洞太偏远,东西搬来搬去运输成本也太高,被记者报道后还要提放着小偷摸进来,不如就在市镇里租个仓库了。
  继续往前走,积水和泥浆越来越多、地面也起伏不平,成天乐还在几处干燥的地方发现了脚印,那是几年前记者来探洞时留下的痕迹,此后再也没人进到深处。走在洞穴深处是绝对的黑暗,仅凭肉眼什么都看不到!这里也不可能有照明线路,但成天乐自从突破魔境劫之后,元神就可代替寻常五官感应周围,哪怕仅听脚步的回音就知道地形地貌。此刻他的脚步却是无声无息的,而是展开元神外景尽量不触动环境中的任何气息在查探。
  弯弯曲曲大约走了三百多米,周围的钟乳石形态各异,到最后其实等于在石笋缝隙中穿行。当这条通道走到尽头,右侧还有一条岔路,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洞口,洞内留下的足迹就到此为止。上次那个记者也就是在此处回头,至少近年来再没有人走得更深。
第404章、穿幻壁,壶中洞天别具
  成天乐转身就钻了进去,在黑暗中脚踏淤泥与积水,这里的地势就像一个葫芦套着另一个葫芦,前走约百米远空间越来越宽阔,但来路上却经过了好几个断层和沟壑,还有地底很深的潜流,若是失足踏进去会非常危险,一般人绝对过不来。
  洞中怎么会有这么多黄褐色的泥浆?可能山体就存在石隙,雨水能够渗透下来让这些泥浆保持湿润、淤积在低洼之处。这时成天乐闻到了一丝淡淡的香味,就是从这些不知什么年代堆积的泥浆中发出的,不禁想起了当地“古洞有仙气、泥巴能治病”的传说。
  假如不是成天乐的知觉感应特别敏锐,又对这气息中的某些成份特别熟悉,恐怕也不容易闻到,因为它已经淡得难以察觉了。这股香气中包含着寒针翠与炼形龙髓的气味,看来此处绝对就是于道阳前辈的洞府了,多年之前,他在此炼制过陆吾神仑丹,所以才会留下这种气息。
  成天乐终于取出了那枚玉佩以御器之法催动,它飘浮在身前发出了柔和的月白色光芒。此物不仅是一件灵引法器而且还有一项妙用,就是在黑暗中以法力激引能够发光。成天乐闻到了疑似炼制陆吾神仑丹留下的气息,才取出了这件能开启洞府的法宝。
  站在洞中抬头望去,洞顶呈现出一朵朵如白云般的钟乳石造型,四壁上还有很多宛如人形的石笋,若赋予联想的话这里呈现的简直就是一幅仙家景象啊。再看前方地面已不见淤泥,地上的石头竟有些像花朵树木四散分布。
  继续前行数十米,成天乐已经在洞中曲曲折折走了近一里路,穿过粗如大柱的石笋间狭窄的通道,洞内空间又重新变得开阔。在玉佩发出的柔和光芒照射下,前方的钟乳石壁竟似一道倾泻而下的瀑布,一条条半融入岩壁中的石笋组合成了水流飞瀑的形状。山洞仿佛在这里已经到了尽头,但瀑布两侧还有岩石缝隙形成的岔道,不知通往何处。
  成天乐却没有再拐弯,而是那将悬浮的玉佩握在手中,突然纵身凌空而起,施展神行之法,脚点石瀑飞身登上了三丈高空。在接近洞顶的地方,向上延伸的石笋和垂下的钟乳石交错排列,就像一头怪兽的巨口,巨口中间还是石壁并无通道。
  但看成天乐飞身的去势,竟是一头撞向了石壁之中,难道他想在这里试试脑袋有多硬吗?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那钟乳石壁竟一阵恍惚、漾起了水面状的波纹,成天乐直接穿石而入不见了踪影,就似被那头怪兽的巨口凭空吞噬。
  石瀑上方的山壁,若不注意发现不了任何破绽,但在玉佩发出的光芒照射下再以神识查探,竟是一片利用地气灵枢布置的法阵,巧妙的制造光影折射所形成的“幻壁”。那里本来就有一个洞口,只是看不见而已,玉佩在此时自生感应,成天乐元神中自然出现了石壁后的空间景象,于是穿过幻壁跳了进去,就像在这个山洞里消失了。
  他来到的地方,是与石瀑下方那个大厅有洞口相联、地势更高的另一个溶洞大厅。这里的空气仍然终年恒温却比别处干燥、没那么湿润;地面非常平整,一看就经过人工的凿建,大厅正中放着一个丹炉。成天乐明白过来了,此处应该就是于道阳前辈炼制丹药的地方,它与外面的空间相联,难怪那些淤泥中带着淡淡的药香。
  绕过香炉往前走,经过一道开在洞壁上的石门,里面是一间非常整齐的石室,约有两丈方圆,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的。两侧放着木质的物架和柜子,室中也有床榻与坐垫,显然是古时修士隐居的修行静室。有些东西已经腐朽半化尘埃,有些东西保留得还很完好,尤其是很多瓶瓶罐罐还是完整的。
  但这里已经走到尽头了,除了来时门户与三面石壁再无任何通道,仿佛古代的于道阳前辈的洞府就是此处,但他本人早已不在。
  成天乐并未着急动用什么神通手段,只是在尽量不触动物品的情况下将这间石室仔细搜查了一番。在正面的墙壁上,有人写了一行字,墨迹似深入石质,数百年后仍清晰可见——
  “于川西洞府得丹方者,可为吾传人弟子。且去姑苏虎丘云岩寺寻忠肃法师,有神丹服用之法及正传法诀相授。——于道阳”
  如今虎丘云岩寺早已无存,于道阳数百年前也确实曾在云岩寺出家为僧。假如换一个人来到此地、看见石壁上的留字,定会以为于道阳早已离开,要找他也是去姑苏寻线索,这里就是洞府的全部了。只有得到石狸像中最后一条讯息者,才知道于道阳当年逃出姑苏之后又打算回到此地。
  他当年究竟有没有逃回来?假如没回来,这字迹当然应该还在。假如他回来了,为什么还把这行字留着而不抹去呢?如此也足见其心机,假如不知情者来到此地,见到字自然会以为此人已不在,便不会太费心寻找。
  于道阳还提到了“川西洞府”与“丹方”、“神丹”、“正传法诀”,短短一行字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啊!看来这位前辈颇有狡兔三窟之风范,先后在川西、辽东、苏州都有修炼的“洞府”。川西应该是他最早的修行之地,洞府里留有陆吾神仑丹的丹方,并指引传人到辽东来寻他。
  在他离开辽东去姑苏之后,曾经也回来过,在此处洞府中留言,告知可能寻来的传人去苏州拜师。留言中提到的正传法诀,应该是他后来留于石狸像中、五百多年后被成天乐所得到的法诀。看这一行留言,则说明从明代至今,应该还有别人可能到过这里。
  再仔细检查其他物品,成天乐果然发现还有人来过的痕迹,令他惊讶的是——来者到访的时间距今也不过几年而已,甚至在那位记者的新闻报道之后!
  洞中虽然非常洁净,但数百年来还是留下了一层极薄的浮尘。靠着两壁的物架似是黄花梨质地又经过了简单的法力处理,数百年之后保存得非常完好,假如拿到外面的古董市场中肯定能卖个大价钱。架子上放的一些书籍,纸质看似完整,实际上已经腐朽发脆无法翻动了;另外有很多瓶瓶罐罐,里面全是空的。
  在这些空罐旁边,浮尘上还留下了一片片圆形的痕迹,也就是说那里原先也有药瓶,却被人取走了,足有二十多个!痕迹很新,成天乐通过与旁边的浮尘对比推断,又有那独特的岁月情怀意境感悟神通,基本确定有人取走药瓶的时间绝不超过四年。
  可成天乐在进洞的路上,根本没有发现此人留下的痕迹,想必那人也有一身神通法力,沿途收敛神气没有触动过任何物品也没有留下一丝气息,但他来到这间石室取走了东西,最终却留下了痕迹。成天乐脑海中若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刘漾河!
  刘漾河曾是川藏交界高原一带苦行的散修,而于道阳前辈曾有洞府就在川西,很可能是被刘漾河偶尔发现了,并在洞府中得到了陆吾神仑丹的丹方,根据于道阳留下的指引找到了此处。虽然如今的地形地貌已变化很大,但当时正巧有一名记者写了那样一篇报道,刘漾河若留心的话就能搜索到,顺势就找到了这处古洞。
  石室外放着那座丹炉,应该就是于道阳前辈当年炼丹之处,石室内的瓶瓶罐罐里存放的应该就是炼制陆吾神仑丹的各种灵药,皆被刘漾河取走。难怪此人会炼制陆吾神仑丹,说不定已经炼成还想继续炼制,但看于道阳前辈的留言,刘漾河还不完全清楚服用此丹的奥妙。
  成天乐心中在苦笑,莫名觉得有些荒诞。按于道阳前辈留在石狸像中的神念讯息,得到法诀者为他的在世传人;再看这一条留言,在川西洞府中得到丹方者,也是他的传人弟子。那么从这个关系论,刘漾河和成天乐岂不成了师兄弟?这一对师兄弟如果再见面,这笔烂账该怎么算啊,是不是先认同门再动手呢?
  假如成天乐要斩除刘漾河,无论如何也得拜祭一番于道阳。
  成天乐曾在连云派得到一套九个的玉瓶,是专门炼制的盛放灵药的法器,再看物架上剩的那些瓶罐,都是明代时期的普通瓷器并非法宝。看样子更珍贵更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刘漾河拿走了,而这里的东西太多,他一次也不能全搬空。
  确定再无其他遗漏之后,成天乐凝神调息安定心绪,手持玉佩向着石室正面写有字迹的石壁照去,同时运转法力催动玉佩中的灵引。只见那石壁上的字迹和石质纹路隐去,在光芒映衬下竟变得光滑如镜,正中出现了一支翠竹浮雕影像。
第405章、万变宗,千姿百类兼容
  这支翠竹约一丈八尺高,仿佛就沿着墙根贴壁生长将将到达室顶,看上去仿佛是活的还带着生机。它的样子与玉佩上的雕刻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更完整,因为玉佩上刻的竹子只是中间的一段。洞府真正的入口就在于道阳题写字迹之处,至于先前的幻壁以及外面的大厅和这间石室,多少也有掩人耳目的作用。
  玉佩在成天乐手心一个翻转,刻着云花图案的那一面对准了石壁,射出的光芒带着影像变幻,仿佛一朵朵白云涌动。翠竹消失了,那面石壁也被涌动的云雾所笼罩,接着云朵分开,露出了一扇门户通道。类似的场景成天乐曾见过,就是河洛派的宗门道场太行洞天门户开启时的情景,只是此处的规模要小得多。
  成天乐手持玉佩走进了这扇“云门”,四面是云朵环簇,感觉也像踏在云堆上,走了大概有数十步,云开雾散,他又进入了另一个山中溶洞。回头看来路,并无通道而是一块平整的石壁,上面雕刻着一支翠竹并被云花图案环绕。
  再看前方的溶洞,竟生长着一支支酒杯粗细的石笋,根根呈翠绿之色有两、三丈高,竟似一片竹林,隐约呈玄妙的阵法布置。再看洞顶的钟乳石,皆呈云白之色朵朵堆涌,也是某种相呼应的阵法。此处仍然是山中的一个大型溶洞,却不与成天乐走过来的洞穴相连。
  原来这处洞府并非太行洞天或连云秘境那样的小昆仑,还是一个天然的山洞。想想倒也正常,据说只有出神入化之能才能凿建那样的小昆仑洞天,而于道阳的修为仅仅是迎来脱胎换骨的考验。这位前辈不过是勉强布置法阵汇拢地气灵枢之妙、制造了那么一个类似洞天结界的入口门户而已。
  假如不懂开启之法,外人几乎是进不来的。就算在那间石室后壁用蛮力开凿,方向也是不对的,若接近了洞府所在的山腹空间,还可能引发机关导致溶洞坍塌,将强行闯入者彻底埋在山中。
  成天乐穿过如竹林般的石笋阵,发现地上的石笋、洞顶的钟乳和外面的不同,都经过了人工的凿建布置与法力炼化。出了石笋林竟有一条地下小河从溶洞中流过,上面还有一座石板小桥,桥那边则是一座厅堂。堂中有桌案和椅子,布置得竟似几百年前的书房,成天乐曾在影视剧中见过差不多的场景,只不过不是在山洞里。
  桌案上放着一张纸,上面是用褐色泥浆留下的字迹,法力凝结其中,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样,上面写道——“姑苏传人得法诀寻此,去左侧耳室取神丹,留开启右侧闭关静室之法,见为师另有秘法相授。”
  看到字迹的同时,又有一道神念讯息印入元神,便是开启于道阳闭关疗伤的静室之法。成天乐是又惊又喜,不禁愣在了那里。喜的是于道阳前辈果然逃回了这座洞府,并且封闭静室疗伤,最后留此字相告另有修行秘诀相授。惊的是开启最后那间闭关静室的方法,竟然要祭出玄牝珠!
  凝结玄牝珠,是妖修玄牝妖丹大成之后特有之成就,成天乐怎么可能有那玩意?就算成总再笨,这一刻也反应过来了,就似找寻多年突然回首——那找寻已久的答案竟如此简单!
  那位于道阳前辈应该并非人类修士,他留下的就是妖修法诀。兑振华可以玄牝妖丹大成,但成天乐却无玄牝珠可言。因为这套法诀的修证方式,就是化为人身后凝炼玄丹变化。成天乐没有从原身化为人身这个过程,当初凝炼玄丹变化,实际上是在帮助訾浩凝炼成形。
  并非成天乐功夫用得不足,也非他的心境修为未至,而是根本法诀练错了!不用见到于道阳前辈本人,成天乐也明白了问题所在。若非如此,为何开启最后那间闭关静室的方法是祭出玄牝珠呢?于道阳前辈连想都没想过——假如来到这里的传人没有炼成玄牝珠怎么办?
  兑振华说得不错,石狸像中的那六步法诀已经完整,依此修炼突破种种考验,便可求证玄牝妖丹大成之境。成天乐堪破妄境之后便能取得第七座石狸像中的神念讯息,然后找到玉佩寻来此处。看于道阳这一系列布置,心机不可谓不周密,但天算不如人算,他没想到两件事——
  第一是直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人来。原先的石狸像在历史的动荡中已损毁,后来又被立于原处,他留下的神念心印与地气灵枢融为一体,仍然可以被取得。第一座石狸像却自感成灵,又吸收了第一步法诀以及整套法诀的总纲,出现了訾浩这种存在。第二就是修成法诀来到此处的人竟不是妖修。假如没有訾浩,成天乐就算取得法诀也无法修证,这完全是不可复制的误打误撞。
  成天乐不久前见到那块蛤蟆石的时候,就应该反应过来于道阳也是妖修。很久很久以前,有人曾坐在那块蛤蟆石上修炼御形甚至御神之道,身心与天地万物通感,在蛤蟆石上留下了自己的生机律动特征,让修炼同样法诀的成天乐还能感应到。
  此人应该就是于道阳前辈,他又是何种妖修呢?成天乐的嘴角微微露出苦笑,他已经猜出于道阳是一只巨型蟾蜍妖。在无字天书前定坐的那三天三夜,成天乐发现附近山中有一种癞蛤蟆出入,比其他地方见到的普通蟾蜍要大得多,几乎有一个菜盘大小。
  此巨型蟾蜍的生机律动特征,与蛤蟆石上留下的淡淡的法力痕迹是类似的。那于道阳虽然精通收敛妖气的法诀,但在定坐行功展开元神之时,生机律动特征却是掩示不住的。或者最初他还没有总结出如何完美的收敛妖气,到后来才有了收敛妖气的法诀。
  想通了这些,成天乐又朝厅堂的左右望去,左侧有耳室门户是开着的;而右侧就是石壁,看不见门户的痕迹,按照方才的神念指引,才知道那是被封闭的最后一间静室。成天乐闭上眼睛展开元神仔细感应,那岁月情怀意境又浮于心头,自从案上的这张纸留下之后,此地就再没有他人活动的气息。
  这说明当年于道阳前辈虽然回来了,但封闭净室疗伤之后,便再没有出来过,那么他并没有治愈伤势并突破更高的修为境界。如今最大的可能只剩下一种,五百年后这位前辈早已带伤坐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