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454

  成天乐真不是存心要这样做,他只是不太明白状况,并没多想顺势这么做了而已。
  接下来付德充又邀请成天乐在连云秘境多盘桓几日,不要着急走。成天乐则笑着实话实说道:“此番拜山就有此意,想多烦扰几日。我这位门下侍者盛龙正历风邪劫,需要连云秘境这样的小昆仑洞天暂且闭关。”
  付德充和刘德钊等人其实都已经看出盛龙的状况了,顺水人情当然会做,立刻表示随便成天乐与盛龙在连云秘境中停留多久都可以,并命人安排最好的修行静室,还预祝盛龙历劫成功、夸奖他年少有为云云。夸奖一位妖修年少有为,这话听着多少有些古怪,但在这种场合也就这么说了。
  当天吃完午饭之后,就由陈子君带成天乐和盛龙去雪花降龙木所筑的静室休息。陈子君今年只有十九岁,是连云派一位长老的孙子,他在世间的身份是一名大学二年级学生,就因为历身受劫,所以才临时请假来到连云秘境。
  陈子君与传说中的成总打交道显得有些腼腆,但谈吐举止却很有大派弟子的修养气度。据陈子君介绍,给盛龙安排的居所,就是付德充掌门当初的修行静室,目前恰好空着。成天乐又问了几句连云派弟子平日修炼起居的情况,陈子君回答的也非常得体。
  等把居所安排好了,陈子君特意说道:“玉龙烟就是我连云派的特产灵药,就如寒针翠是河洛派的特产灵药。成总此番入太行洞天送寒针翠燃香,到访连云秘境又送炼形龙髓,皆是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行前人所未行之事、合机缘深意,成总真乃非常人也!”
  此时身边已没有别的连云派弟子,只是陈子君的私下言语。而成天乐这才反应过来,很不好意思地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我不太清楚这些状况,只是觉得应该那么做而已,差点让人看了笑话!却没想到你们都这么夸我。”
  陈子君愣了愣,他是真心夸成天乐,却没料到成总是这般回答,想了想随即笑道:“成总是无心之举,但确实暗合缘法,也让晚辈领悟良多,如此就更令人佩服了!”
  成天乐在连云秘境中呆了半个月,每日之事自不必多说,直到盛龙安然度过风邪劫这才告辞离去。临行前付德充回送了他一份礼物,是一个很长的雪花降龙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是九个白玉瓶。玉瓶经过了法力炼化,也算是一种简单的法宝了,用处是存放灵露与丹药。
  用玉瓶盛放炼成龙髓一类的灵药本是最好不过,可是玉质易碎携带并不方便,但特殊的玉经过炼化之后制成玉瓶便很难损毁,正是最佳的器物。付德充不好再回送成天乐炼形龙髓,却送了他这一套装灵药的瓶子,恰正是成总需要的。
  成天乐送给连云派的炼形龙髓是用一个小瓷瓶装的,而那个瓷瓶就是周峰当初在宁波用来装三枚黄芽丹的,当然不可能是法器。而成总很会过日子,物尽其用一直留到了现在,最后还装着炼形龙髓送给了连云派。付德弃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该回送什么礼物了。
  辞别连云秘境,成天乐并没有离开大别山,转身又走回深山之中,在那云雾飘渺之地寻找有雪花降龙木生长的地方。此番行游最大的收获倒不是采到了多少寒针翠或玉龙烟,而是金线鼠盛龙气候已成,正好可以试试身手,树脂圆珠还没收集够呢!
  他们又来到那处曾遭遇玄龟兽袭击的山谷,这里显然有大批连云派弟子来搜过,还能察觉到法力深入地下探查的波动痕迹。修士搜索这一大片山地,没必要也不可能把泥土全翻起来,如果是那样的话早就把玄龟兽给惊跑了,但看来连云派并没有什么发现。
  成天乐是个心眼实在的人,上次这一片地方还没有搜完呢,接下来仍在此处搜集树脂圆珠。盛龙化为一道金光入地看上去与以前没什么两样,但感觉却大不相同,于地底穿行是游刃有余,神识感应也比原先敏锐数倍不止,更重要的是对物性的分辨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质变。
第380章、论机缘,妙手方可偶得
  成天乐的神识入地几乎都快追不上盛龙了,不得不叮嘱他速度慢一点,在地底深处一定要小心,那玄龟兽还没找到呢!万一发现了踪迹千万不要贸然接近,立刻回来与成天乐汇合,再想办法动手将它拿下。
  不过两日功夫,盛龙所收集的树脂圆珠就装满了五个木匣,再找下去却没有了。不是盛龙的天赋神通不行,而是这一片地方的树脂圆珠都让他找完了,再想找的话至少得明年春天再来,想大批量搜集最好是等到三、五年之后了。
  大别深山中有不少地方都能见到雪花降龙木,但只有海拔千米以上且云雾终年缭绕之地,还要有足够的土层覆盖才可能出现树脂圆珠。成天乐与盛龙又在高山上翻越各道断层峭壁,寻找着合适的地点,有时候可能只发现一小片甚至是几棵树,有时候运气好能找到几亩地大小的地方。
  他们所过之处,树脂圆珠基本上都被盛龙搜刮一空。山间土层本来就浅,而且树脂圆珠又不是长年深埋之物,成了气候的金线鼠只要找对地方自然是一个都不会漏下。大别深山不是姑苏城,成天乐不可能将所有的地方都全部找到,他所搜集只是此山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最终也装了满满的十二匣。
  除了树脂圆珠之外,盛龙还在沙土与碎石掩埋的山隙深处发现了另一样东西,费了好大劲才取出来,献宝似的交给了成天乐。盛龙擅于搜寻各种天材地宝。但他并不认识天材地宝,至少不清楚各种东西叫什么名字,只是能感应精纯特异的物性、分辨出哪些东西可能为炼器所用。如果告诉他要寻找什么、并以实物做示范,他也能很快地找到。
  这次盛龙从特意地底取出来的是一根树枝,大约有两尺来长、手腕粗细,看虬结的形状应该是雪花降龙木枝,但不知在地底已埋藏了多少年,刮去泥土后表面竟呈紫红色。以神识感应其物性,精纯特异已不再是木质,却又说不清是何种质地。
  木质埋藏地底若机缘巧合可千万年不腐。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逐渐发生变异,根据埋藏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不同,结果也不一样。最常见的就是煤炭,远古埋藏的植被完全炭化了,这个过程可能已有亿万年。比较罕见的是树化玉,也称硅化木或者木玉,是木质中的碳元素被硅元素置换,最终变得晶莹如玉,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亿万年。
  据盛龙说,他在地底感应到的气息应该是一整株雪花降龙木埋藏在地底,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最终只剩下这么一截树枝。而那株雪花降龙木比连云秘境门户处看见的还要大,可能是被远古时代的山洪冲到石隙中掩埋。
  成天乐感应这截树枝的物性,不是阴沉木也不是硅化玉,凝聚了雪花降龙木最纯粹的物性精华却不知发生了何种变异。凝聚一道风刃切在上面,以他凌厉的法力竟然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子,其内部的质地也带着紫红色,微显透光有雪花纹路。
  这绝对是一种可打造法器的天材地宝,特意专门去找这样的东西很难,往往都是因机缘偶得。此物还包含着些许杂质需要慢慢炼化,最终有什么妙用,成天乐急切之间还搞不太明白,先收起来等回头再慢慢研究吧。
  这根雪龙木髓看上去不大,可拿在手里掂一掂有几十斤沉,还好成天乐能背的动。这次进山采灵药是有备而来,他和盛龙都背着登山包,成天乐倒也不贪心,他的计划与想法都很简单,尽可能收集树脂圆珠,如果大别山中的埋藏足够多,那就把背包装满了再走。
  两人的背包里除了别的东西之外,只能装下十二个木匣,最后还剩点地方成天乐又做了一个小木匣。就在收集最后这一小木匣的树脂圆珠时,盛龙又有了另一个发现——他找到了那玄龟兽的巢穴!
  盛龙是在一片狭长谷地中发现了玄龟兽的踪迹,这是一条底部积满碎石和淤泥的山沟,两边的峭壁上生长着很多雪花降龙木,终年云雾弥漫不见人迹。要不是两人特意寻找可能有树脂圆珠分布之处,也不会跑到这种地方来。
  就在地底深处,盛龙发现了疑似玄龟兽原身钻出的孔隙,成天乐以神识跟随入地,也察觉到那特有的“妖气”。幸亏是成天乐在此,换做一般的修士不可能对各种妖物所独有的生机律动特征分辨得那么清晰,而且成天乐与那玄龟兽交过手、熟悉它的气息。
  看来那只玄龟兽近几天曾在这一带出现过,而且还以原身施展过穿行的法力,否则收敛神气潜行是不会留下这种气息的。成天乐也怕盛龙在地下突然遭遇玄龟兽出意外,并没有让他直接从玄龟兽经过的路径追踪,而是沿着能察觉到痕迹的地方另穿了一条平行的路线,不断钻出地面再下去,好让成天乐的神识随时能跟踪保护。
  最终在山沟的尽头发现了此妖物的“洞府”。那其实是山体中一个很大的空洞,宽窄高下足有五丈方圆,从外面是没法看见的,但崖壁上有很多裂开的缝隙,虽不能容玄龟兽进出,却曲折贯穿山崖外可以通风。该洞府的入口在地底深处,玄龟兽进出都非常隐秘不会被人发现。如果不是盛龙,换个人恐怕真找不到这种地方。
  那妖物并不在洞府中,成天乐自不可能像穿山甲那样由地底从石缝中钻进去,于是施展法术轰击山壁,将那两尺厚的岩石一层层击碎,最终打穿了这妖修的洞府走了进去。此处原先应是山中一个天然的空洞,被那玄龟兽偶尔发现里,又经过了一番的开辟凿建,空间形状变得很规则,石壁上还有一道道整齐的似是梳过的纹路,那是利齿的抓痕。
  洞府中并不潮湿,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宛如石床,上面铺着干燥的软草,这草竟然经过简单的法力炼化,既柔软又舒适。洞府中还有一个方形的石台,看上去竟有几分像是打坐用的,旁边还有形状类似桌凳的石头,显然也是经过加工而非天然成形,除此之外空空荡荡并没有其他的东西。
  看见这种景象,成天乐不由得心生疑惑,看来这玄龟兽并非只以原身修行,在洞府中也是化为人形定坐吐纳的!假如仅仅是玄龟兽的原身,有一张休息的石床倒也能说的过去,但那显然是人工削成的石桌石凳,玄龟兽是用不着的,当然是模仿人间的样子。
  紧接着他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盛龙在洞府边缘一处有浮土的地方发现了人的足迹,是鞋印而不是脚印——这说明那妖物还会穿鞋!
  洞府中的东西收拾的这么干净,那妖物应该已经离开了,好像没打算再回来。出入这种洞府只可能以原身钻入地底带着包裹走,它到了山外再化为人形穿上衣服恐怕是谁也认不出来了。这隐蔽的洞府对妖物来说很重要,比如盛龙度风邪劫时就须有人护法,成天乐则把他进了连云秘境,那么山野妖修更需要这种安全的环境。
  妖物为什么会离开经营多年的隐秘洞府呢?它很可能是被连云派弟子给惊走的。这几天连云派在它曾出没的地方大举搜山,此妖既有灵智又能化为人形,必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收拾东西远遁而去。
  它如果不再显露原身,通常情况下几乎就不可能再找到了,但也不是绝对没线索。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它拿走了叶子乔的法器和随身带的一个玉瓶,假如被知情人发现也等于是暴露了行迹。而另一方面,成天乐熟悉它的生机律动特征,假如它收敛的不好在红尘中偶遇,无论变化成什么样子,成天乐还是能认出它来。
  这个山沟,其实离成天乐遭遇玄龟兽袭击的地点直线距离并不远,但中间隔着险峻高山与悬崖峭壁,走过来非常不容易。成天乐与盛龙是因为搜集树脂圆珠,在山里绕来绕去兜了个大圈子才找到此处。想那玄龟兽应该不是翻山过去的,可能地底深处另有通道能直接穿到那边,因此来无影去无踪。
  既有此发现,当然要通知连云派一声,可是这里手机没信号,就算能打通电话连云秘境那里面也接不到。算一算路径,从此处走到山外,比从山中再返回连云秘境要近的多,于是成天乐与盛龙也悄然下山了。走出深山就是当地的一个市,连云派在山外的联络之处就在市区里,成天乐如今已经知道联络方式。
  背着这么多树脂圆珠不太方便,仍然是老办法,叫快递打包将十二匣树脂圆珠寄到苏州梦湖美蛙饭店,让众妖先收着。然后成天乐才联络了连云派驻守山下的弟子,连云派弟子得到消息非常重视,立刻派人连夜上山去连云秘境禀报。
第381章、一指禅,万物野马尘埃
  连云派掌门付德充、护法刘德钊第二天早上就带着林子恒、陈子君等七、八名弟子下了山与成天乐汇合,又辛苦一趟登山回到了那处被发现的洞府,四下仔细搜查一番再无更多的发现,看来那妖物确实是被惊走了。
  众人就坐在那山腹洞府中讨论此事,分析怎样才能发现那妖物的行踪?叶子乔的法器以及那个玉瓶当然是最重要的线索,但妖物若将之丢弃的话,恐怕就无法追查了。除了已遇难的叶子乔,世间唯一与那妖物交过手、熟悉他气息的人只有成天乐。但那妖物若不施展法术也不变回原身,以人身混迹红尘就很难办了。
  连云派要追查此妖,其意义不仅是为叶子乔报仇,那样一位妖孽混迹人群之中也是极大的隐患,绝不能就让他如此逍遥。连云派当即决定发出江湖令,告知各派两件事,首先是姑苏成总拜山查明了叶子乔遇害之真相,其次是请各派协助追查一只混入人世的玄龟兽妖。
  成天乐最后说道:“诸位也不必担忧线索太少,我与那妖修交过手,若他的气息敛藏的不好,就算在人世中偶遇也可以发现其行迹。本人虽修为低微,但在这一方面恰恰很擅长。”
  这倒不是吹牛,除了各派屈指可数已脱胎换骨、出神入化的绝世高人之外,谈到察觉与分辨各类妖修的行迹,恐怕没有人比成天乐更擅长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也算是昆仑修行界当今年青一代中的第一“捉妖师”了。
  付德充与刘德钊等人赶忙道:“成总太谦虚了,您的修为高超、手段玄妙,我等都是见识过的!您为了连云派弟子遇难之事,不辞艰辛奔波江湖,于深山绝地中如此搜寻,我连云派众人感激不尽!”
  而陈子君则当场跪拜道:“我有一事相求,成总若有幸发现那妖孽踪迹,请一定通知我,我已发誓要为子乔师兄报仇!”
  成天乐将他扶起来道:“不必行此大礼,我有线索一定会通知连云派诸位同道。以你现在修为想独力对付那玄龟兽还差了些火候,大家可合力斩除此妖。”
  成天乐与盛龙再次于大别山下与连云派众人道别,结束了这番三个多月的行游之旅。再回苏州时,金线鼠盛龙已度过风邪劫成了气候,而成天乐不仅收集了那么多灵药,更重要的是他的御形之道已修炼圆满,可以去取第六步法诀了。
  按成天乐原先的计划,是在画卷世界中打开完整的苏州,御形之道自然修炼圆满,元神也变得异常清晰强大。可是人的想法与实际的遭遇总不会完全一样,在画卷世界里行游是修炼,在天地山川中一样也是修炼。
  于太行山中大别山的采药之旅,成天乐的收获可不仅仅是那些灵药,他的第五步法诀已经彻底修成了,元神于天地间展开圆融无碍,到了这个地步,无需由他人再解说,他自然也就体会到了境界。
  行走在天地之间是一种玄妙难言的体会,如果勉强去形容这种感觉,恐怕只能引用一段庄子所说的话:“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庄子这番话玄妙难解,让很多人一头雾水,但已经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极致了。行走坐卧中自然伴随定境,万物皆在元神中清晰展开,心念不动所无谓见与不见,心念起时只要元神所及之处即可细观,天地万物所呈在心中一指所向。万物知与不知、无名或有名,元神自可体其形容,若野马、尘埃,皆名象之状。
  成天乐于游山玩水中修为精进,看似潇洒惬意,其实等着他处理的事情很多啊,假如换一个人现在恐怕都快满脑门包了。别的且不说,假如他用个小本记一记的话,想去追缉的人或妖就包括已知行踪线索的毕明俊、下落不明的花膘膘、还有刘漾河、李逸风、王天方等人,此刻还添了一位还不知长什么样的玄龟兽妖。
  事情虽多,但成总看上去也不太着急,仍带着盛龙施施然行走,于定境中体会御行之道圆融无碍的境界。他已经没有必要将画卷中的姑苏世界完全打开,就可以去取第六步法诀、学习那“化妄”之法了。
  但成天乐做事很实在,等回到苏州后,打算先去取石狸像中的法诀,然后还要在元神中打开完整的苏州画卷。修为精进之后,想完成这一步比以前容易多了,况且得到更高境界的法诀指引,在画卷世界中可能还会有更玄妙的体验。
  走在路上,成天乐接到了一个从苏州打来的电话,是喜讯——鹿妖兑振华终于出关了,而且玄牝妖丹大成!妖修能迈出这一步,不仅要用艰难来形容,而且还需要各种机缘齐聚。遇到成天乐就是兑振华最大的福缘,否则他可能永远勘不破这一步门径。
  成天乐闻言非常高兴,他聚集众妖在苏州隐然自成一派,可是对于昆仑各派来说,如果门中无人到达大成真人,连传承都算不上,就更别提宗门了。如今身边好歹有了这么一位,神通手段且不说,至少境界是到了。
  成天乐的身份,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这群妖修的绝对领袖。兑振华的修为如今比成天乐更高,成天乐却不妒忌也不忌惮,而是发自真心的欢喜。他已经知道昆仑各派传承的讲究,只有到了大成真人之境才可传法收徒,原因并不是不到这个境界不能教人修炼,成天乐本人也一直在指点这些妖修;而是有此成就自身的修为境界不会退失,有很多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玄机才能领悟透彻,清楚弟子有没有走错路。
  成天乐甚至在想,将自己所学的正传法诀系统的都传授给兑振华,由他去应证得失,然后再向众妖讲解心得,这样才像宗门秘法传承的样子。而且成天乐本人下一步要修炼的是化妄法诀,追求的也是相当于玄牝妖丹大成的境界,有很多关窍他还要向兑振华请教。
  所以他原计划回到苏州的第一件事是去石狸像中取法诀;第二件事是和兑振华谈修行;第三件事是召集众妖开法会,既布置安排各种事务,也教授下一步的修炼之法;第四件事就是他自己也要闭关练功了。
  而兑振华在电话里又说了另一件事,语气显得异常之兴奋。成天乐与盛龙采集的寒针翠和树脂圆珠,已经快递到苏州让众妖收好。兑振华出关后看到这些东西是大吃一惊啊,连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位鹿妖就是开药铺的,也知道不少灵药,虽不清楚树脂圆珠是什么东西,却认得寒针翠——成总在哪里找到这么多寒针翠?
  兑振华告诉成天乐,寒针翠燃香的价格通常在三到五万一支,有时甚至更贵。而成天乐采到了一万九千余枚寒针翠,全部炼制成燃香的话,假如不计算损耗,那就是一千九百多支!得值多少钱啊?
  成天乐吓了一大跳,他知道寒针翠是修行灵药,可是没想到这东西竟然这么值钱,又想起自己竟然就这么发快递包裹寄回去了,不禁又感到有些后怕。他还傻乎乎的问了一句:“能这么值钱吗?再说了,我们手里有这么多,谁买啊?”
  兑振华则解释了一番。一万九千余枚寒针翠看似很多,其实加工成燃香也不到两千多支,此物对疗伤极为有用,各派修士基本上都可能会用到,有时候甚至是多多益善。如果只有一、两支,可能只是修士个人行游时备用;但是大批量的话,对一些宗门就很有用了。
  兑振华还解释了生意上或者说经济学的原理,有关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人们的一般常识中,一种商品的大规模批发总比零售单价便宜;可是收购某种稀缺物资时,所需的量越大、卖方收集起来更难,单价反而会更高。如果只是几支寒针翠燃香,大派修士之间可能就当作人情往来赠送,但若是大批量的就不能白拿了,需用东西交换或者拿钱买。
  寒针翠还有个更特别的地方,它不仅对修士有用,普通人也能用。这需要特殊的加工,使之不必以法力点燃,能以普通的方式直接点燃。此香无烟无色无味而且不留任何灰烬,却能调养形神之伤,尤其能帮助人们病后的体质尽快恢复。
  仅仅是这么一点灵效,也足以让世间富豪花大价钱买它。但用得起这种燃香的不可能是一般人,首先他要知道这种东西、其次他要有关系能买到这种东西,往往都是大派修士在世间的亲友。各派高人都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比如像听涛山庄掌门宇文霆,他的妹妹宇文露就是没有修行的普通人,但她这样的人了解修行界的事情也有这种人脉关系,更有这种经济实力。
第382章、过山塘,众里拂诀悄然
  成天乐以前不太清楚这种交易,因为以他的修为和人脉以及所掌握的资源,还没接触到这种圈子,兑振华却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其实寒针翠不仅是与各派修士有关的普通人会用,在东南亚一带的富豪中也有不少人使用,但交易的圈子都是不公开的,而且在那些人看来此物接近于一种巫术了,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奇效。
  听完之后,成天乐瞪大眼睛想了半天才说道:“哇,那我们确实是发财了!但这批寒针翠也不可能全出售,能疗伤的燃香我们自己也需要啊;而且其中大部分并不能加工成燃香,将来可能要用来炼制一种外丹。”
  其中大部分?那至少是一万多支啊,价值好几千万啊!成总日子虽然过的还算舒服,但也绝不算太富裕,兜里的钱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几十万,而且无业无房无车。突然知道得了这么一笔巨资,无论是谁都会震惊的,成天乐也是目瞪口呆,但回过神来的第一句话却是大部分寒针翠另有他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