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门(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54


第372章、专致志,见古今太行山
  由于各种原因,太行山一带自古以来气候与植被变化很大,寒尾松虽然罕见,但分布的范围也很广。古代大片的寒尾松林,如今有许多已不复存在,早就被各种野树所取代,这样的地方几乎发现不了,却可能是埋藏寒针翠最多的,他们碰巧遇到了一处。但若不是有盛龙的天赋神通与这两人近乎犯傻的搜集方法,也不可能有这种好运气。
  既有此发现,接下来的时间,成天乐就带着盛龙专找那种杂树中偶尔分布着寒尾松的地方,茫茫群山这么大,有几株寒尾松混在野林中是很难被注意到的,除非成片生长才容易发现,但这两人就是这么干。用这种方法的运气时好时坏,有时一无所获,有时收获很多。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一个多月,成天乐已经搜集到三千多枚寒针翠了。假如河洛派弟子知道成总用这种方法专门搜集寒针翠、而且收获这么多,恐怕会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成天乐在山中取千年古木之芯,打造了几个匣子,又以炼器之法炼化其材质,虽然没有炼成什么法宝,但也使之相当坚固耐久。三千多枚寒针翠恰好能装满一匣,而他与盛龙每人身上还揣着好几个空匣子呢!
  倒不是成天乐有多贪心,他只是觉得还不够用而已,甚至已经没有再想所得的多少,只是带着盛龙去做这件事。像他这种人专心起来是很可怕的,因为他的杂念太少,性情又开朗非常乐观。比如换个人恐怕就不会像他那样要打开完整的姑苏画卷世界,画里随时能逛的地方,干嘛非得连每一条路甚至路边的每一个垃圾桶都搞清楚呢?
  但成天乐打开画卷世界的经历也是一种独特的修炼,如今在太行山中虽然随身带着画卷,但他却没有再进入画卷世界。因为每天都要采集寒针翠,剩下的时间要为盛龙护法,在这深山之中他不可能进入画卷世界失去警戒守护,但曾经的修炼居然在此时也用上了。
  成天乐曾经在苏州地图上画过画卷世界里走过的路径,元神世界里已经展现了大半个苏州,所以他在定境中对于地形地势能勾勒的特别清晰。他有空时就撮土为沙盘浓缩模拟所走过的太行群峰,后来干脆以元神定境中的观法,直接于眼前浮现曾走过的地形地势、重点是各处寒尾松的分布情况,多少找到与总结出一些规律。
  这种元神定境不同于画卷世界,画卷世界自成玄妙,无论进不进入它都是存在的,宛如元神能进入的一个洞天结界。而成天乐在元神中勾勒出太行山图景,只是一种观法,是运转法力浮现的景象,能将细节展现得有多清晰在于他的元神有多强大、使用这种手法又有多熟练,一旦收功离定自然也就没有了这幅场景。
  这是成天乐曾经最主要的修炼,当然也是他最擅长的手段。寒尾松是太行山中普通的松树变异品种,这种松树是种子落地发芽的,必然有成片分布的规律和走向。可以研究现有松林的分布特点、有哪些绵延或断续的规律,还可以分析古代已消失了的松林基本上都是怎样分布的,去寻找最有可能的地点。
  这么一来,果然又有大收获,在成天乐的指引下虽偶有失手,但更多的时候却能找到大量的寒针翠埋藏,又过了十来天,三个木匣都装满了。
  他们进山快两个月之后,终于走出了深山,打扮看上去也跟叫花子差不多了,鞋肯定是磨破了,内衣倒还完好,但是外套随处是破损的痕迹。有一身神通也练不到衣服上去,在山林里钻了这么久总会不小心蹭着刮着。
  理论上两人都有辟谷之能,但在如此连续消耗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吃东西补充最基本的元气。两人都还远没有脱胎换骨之能,神气法力自可行功涵养,但血肉之躯的元气多少还要靠五谷补充。盛龙倒好办,他原本就是野生的,在山野中知道自己找吃的;而成天乐也只能打猎采果,最近这半个月过得跟野人似的。
  深山的边缘是地势微带起伏的麦田,远望是几座村庄,有炊烟升起鸡犬之声相闻。盛龙问道:“成总,您是说这一带在数百年前可能有最大规模的寒尾松分布?”
  成天乐点头沉吟道:“倒不一定是寒尾松,数百年前这里可能是绵延数百里的太行松林,其中也应该出现过最多的变异品种。但是近代以来古时的山林早已伐尽,变成了村庄和田地。埋藏较浅的寒针翠恐怕早就不存在了,但修田建屋如果动的地层不深,倒可能还有大批寒针翠保留下来。像这种地方应该是埋藏寒针翠最多的,也是最不可能被人发现的。”
  盛龙:“看这里的麦田地势还保留着山势的起伏,耕作挖掘的深度有限,地下应该还没动过,值得好好试试。像这种地方,如果真的埋藏了大批的寒针翠,谁又能想到呢?大家都在深山中数百年的古树下去找,不可能跑到外面的田野村庄中去搜集。”
  成天乐苦笑道:“就算想这么找也不大可能,总不能跑到山外把人家的田地都挖开、房子和地基都掀起来,去搜寻那几枚还不清楚存不存在的寒针翠吧?”
  盛龙却兴奋地叫道:“别人不行,我可以啊!钻到地下去就是了,谁也发现不了。要不现在就试试?印证一下您的判断对不对!”
  成天乐:“不着急,天黑之后再来,我大白天的跑到人家田里乱钻,老远就能看见,村里的狗会追出来咬的。”
  盛龙望着麦田突然叫道:“咦,那边蹲着一个人,只有脑袋和肩膀都露在外面,他是不是以神识入地搜寻、也在找寒针翠啊?”
  成天乐哭笑不得道:“那人分明是在大便嘛,在田里干活时想上厕所了,难道还跑回村子里的茅房?当然是就地解决了。……我们先进山好好调养休息,等入夜后再来大干一场据我推测,古时这里的松林分布范围很广,我们一片一片的分块搜索,恐怕也要费些时日啊,就在田地里找,村庄就算了!”
  成天乐与盛龙有了近两个月来最大的收获。这片田野村庄范围虽广,但由于地势平整,只要能进入地下深处展开神识,搜寻起来比深山中要容易得多。这次是撞上大运了,十天之后,六个大木匣全部装满了,成天乐又制作了一个小木匣。
  盛龙非常振奋,又问成天乐还有什么地方与此处的类似?成天乐却摇头道:“能有如此收获,已经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大福缘,怎可贪得再来一次?况且我已经分析了很久,短时间内恐怕再难找到这样的地点了。我们的修炼不是为了搜集寒针翠,而搜集寒针翠是为了更好的辅助修炼,若一味贪此,不成了本末倒置吗?再想找到更多已经很难,不论是游戏也好寻宝也罢,不要忘了正事耽误修行。”
  成天乐终于决定离开已经搜寻了两个多月的太行山,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里不禁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已好久没见过面的梅兰德。他倒不是在想梅兰德借他的那座宅院还有不到一年就到期了,而是想此刻如果有梅兰德在就好了。
  那梅兰德号称地气宗师,以成天乐如今的眼光判断,修为也突破了相当于大成真人的境界。他曾与梅兰德交流过修炼方面的事,梅兰德所修法门特别擅长感应与利用地气变化,甚至有一种心盘术可以很直观的察觉山川、河流、植被的变迁。假如有梅兰德帮忙的话,按照他总结出来的方法,搜寻寒针翠应该更容易。
  但他也只是想想而已,不大可能请梅兰德来帮忙做这种事。况且就算有梅兰德帮忙,所用的方法也应该差不多,这种事情更多的还是靠运气、收获未必能多多少。如此耗心血费大法力连续施展手段,得付人家多少报酬啊?
  成天乐与盛龙此番太行山之行,共搜集到一万九千余枚寒针翠。自古以来就没有人一次搜集过如此之多的此种灵药,当然也更没有人像他们这么死心眼的专门来做这种事情。有些成功的方法是可以学习、借鉴、效仿,但同样的成功却很难复制,就算让成天乐与盛龙自己再来一次,恐怕也不会再有这种好运了。
  到最近的城市中买了两套新衣服,这么多木匣也不好随身带着,只装了一小匣留在身边继续研究,其余的都叫快递公司打好包装寄到苏州梦湖美蛙饭店,让吴燕青先收好。恐怕自古以来,就没有叫快递公司运送如此大批量修行灵药的,假如要保值的话,成天乐身上的钱恐怕还不够付保值费的。
  我们的成总还不清楚——他发财了,发大财了!
  寒针翠自古都是河洛派的特产灵药,河洛派弟子虽很少专门采取,但是长年积累门中总有存留。江湖同道若有需要,可能会找河洛派换取,或者通过私下的途径购买。而成天乐这一次所采到的寒针翠数量,是河洛派目前存货的近二十倍。
第373章、玉龙烟,雪花木露成珠
  成天乐搜集虽多,但大多得自其他修士很难采取或没有想到的地点,倒也不太妨碍他人的机缘。只要有寒尾松生长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变异松针落地,若机缘巧合将会在百年后形成寒针翠,也就是说每年也都会有新的寒针翠出现在山中不知何处,或永远埋藏或待后来人采取。
  两人换了新衣服离开山西境内南下的时候,盛龙的个头好像长高了一点点,但人却明显瘦了,他是累瘦的。妖修的人形并非原身而是变化而成,能把妖修的人形累瘦,简直不可思议甚至都没听说过!俗话说相由心生,妖修所化形的外貌改变,必然伴随着心境与形神的改变,那么盛龙在这两个月里所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不知不觉中也是一场艰苦的修炼。
  想做到这一点,不是受人驱使就可以的,而须自觉自愿投入其中,就像是某种修行发愿最终完成。假如换一名修士也能驱使金线鼠这种灵兽妖修,也不可能像成天乐与盛龙做得这么好。假如金线鼠是在驱使下不得不为之,绝不可能如此卖力,如果逼迫太狠反而容易伤了它的原身天赋;而成天乐可半点没有催逼过盛龙,反而天天都要劝他不要太投入。
  他们穿着新鞋步行南下,在郊外无人之处便施展神行之法。所谓神行便是飘然迈步,看上去好像很正常,其实速度极快。麻花辫曾对成天乐讲过“御天下大块之行”的诀窍,所谓的神行术便是在此种法诀基础上的应用。它可不仅仅是用来赶路的,跋山涉水、登临绝壁步履如常,行走时如山川移转,便是神行的要旨。
  成天乐在太行洞天做客的那两日,也与河洛派弟子交流过修炼心得。当日柳问寒曾施展一种法力入地之术,企图牵动山川束缚刘漾河,那是河洛派弟子最擅长的秘法。在太行洞天看见那五色土铺就的广场与道路房舍,成天乐也明白为何他们擅长这种法术了,因为修炼的环境绝佳啊。
  整个洞天的建筑与道路几乎是整体相连,特别利于脚下运转法力的秘术修炼,所以成天乐与河洛派弟子交流时,于神行之法也颇有心得。在太行山中采药之余,成天乐也在修炼类似的秘术,便将法诀与自己的感悟都传授给了盛龙。此刻也算是现学现用了,盛龙对这神行之法颇感兴趣,更愿意步行以巩固刚刚领悟的境界。
  盛龙的收获还不止这些呢,经过太行山中这一番磨砺,不知不觉中他如今的境界已功夫俱足,随时可能引发风邪劫,就看这一番机缘同时也是劫难会何时到来?成天乐当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并没有回苏州,而是渡过黄河南下,千里挺进大别山。
  他们去大别山干什么?一方面成天乐想让盛龙在行游中有更多的感悟,另一方面也是趁热打铁,去搜集陆吾神仑丹方上的另一味灵药“玉龙烟”。在丹方所载的十八味灵药当中,只有两味灵药的主要产地以及搜集采取之法介绍得很详细,其中一味就是玉龙烟,自古产于大别山中。
  成天乐要去采取玉龙烟,主要并不是因为知道它在哪里又能怎样搜集,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因为这种灵药的形成原理、采集方法与寒针翠非常相似,太行山中既有的经验可以很好的借鉴与发挥。
  玉龙烟的名字很形象,它就是在终年云雾缭绕的山间飘过的一道道烟状白雾,如玉龙化烟潜行。普通人看见根本就分辨不出、也不会留意,因为它就出现在终年云雾缭绕的山中,形态与云雾几乎没有任何分别。只有修士才能感应到它那独特的物性,要用特殊的摄物之法将其凝炼收取,最后化成略带乳白色的透明液滴。
  一般修士采集玉龙烟都是用这种方法,这需要碰运气,而且要在险绝的环境中停留等待。使用玉龙烟的时候,可用法力炼化让它重新化为烟状,此物可洗炼形骸,促使人的生机健旺,有固本培元之效。比如修士在度过身受劫时,若有足够的玉龙烟相助风险也会小很多,所以液滴状的玉龙烟也称“炼形龙髓”。
  此灵药还有别的用法,比如以法力化入灵泉可制成玉龙露饮,普通人一样可以服用,有安神净体、排毒养颜之效。假如修士在定坐前服用,则效用更多。那位在石狸像中留下法诀的前辈应该对玉龙烟特别有研究,非常详尽的介绍了此物的形成过程。
  大别深山群峰之间生长着一种雪花降龙木,这种树在别的地方也有,质地坚硬细腻,自可以烧制一种特殊的珍贵白炭。这种树生长得非常慢,哪怕一百年也只能长到碗口粗细,又经过历代的砍伐,如今平原或丘陵地带分布的已经非常少,但在深山人迹罕至之处还保留了很多,砍柴烧炭的也找不到那里去。
  如果雪花降龙木生长在一定海拔高度、终年云雾缭绕的地方,温度与光照环境都符合一定的条件,它的树干上会像长霉似的分泌出一种白色半透明的树脂,在枝桠虬结处缓缓渗出滴落于地。树脂若埋于地下符合一定的条件往往会形成琥珀,但这种树脂却不会,它会慢慢的在土壤中分解、逐渐缩小消失。
  但有些体积较大的树脂团却不会完全消失,最终会缩成拇指肚大小的圆珠状。这种圆珠并不稳定,再过一定的年限又会自然分解,化为一道白色的烟雾从地下冒出,这就是玉龙烟。所以搜集玉龙烟的最佳方法,并不是以法力收摄那偶尔能碰到的一道道雾气,而是直接在土层和山岩缝隙里寻找这种树脂圆珠。
  这种圆珠以法力炼化,就会化为玉龙烟,再以法力收摄烟气成为液滴状便是修士所称的炼形龙髓了。但这种圆珠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变成烟气,所以那位前辈在丹方中又留下一种特别的手法,可用法力封印圆珠使之不发生变化暂时保存,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正常的炼化采取。
  ……
  大别山横亘于安徽、湖北、河南交界处,东西绵延七百余里,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大别山的主峰有三座,分别称为‘白马尖’、‘多云尖’、‘天河尖’,地势地形复杂,被很多道断层分割,山崖密布、甚为陡峭。唐时李太白游此山曾有感叹:“山之南花烂漫,山之北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据说这也是大别山名字的由来之一。
  成天乐带着盛龙要去的目的地在多云尖与天河尖之间,这一带不像白马尖那边经过了比较成熟的旅游开发,因此游客很少,进了深山更是不见一个人影。地势渐行渐高、渐有云雾飘渺,成天乐在山崖上与谷地中找到了传说中的雪花降龙木。这种树生长缓慢,最大的也不过有两层楼高,枝桠虬结展开,树皮的纹路很特别,就如一条条带着雪花纹的游龙。
  山下已是春暖花开,而高山上的雪花降龙木才刚刚发芽,也见不到有树脂渗出,但在这个地气逐渐转暖的时节,恰是玉龙烟出现最多的时候。有雪花降龙木的地方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有玉龙烟,它还需要生长环境具备一定的湿度和光照条件,得攀登到海拔千米以上、群山间相对平坦的谷地中。
  山中渐行渐深,沿途只见悬崖突兀、岩峰挺秀,一座座山峰似凌空而立、周围烟云环绕,奇松怪石随处,也有不少雪花降龙木生长。大别山的断层结构越往上走越明显,若未掌握神行之法,普通人不可能走到他们所到的位置,连直升飞机都靠近不了,就算专业登山运动员也要借助装备和物资用很长时间跋涉。
  但这一路的风光很美,成天乐一开始没有告诉盛龙他们要来做什么,只对盛龙说让他好好习练神行之法,同时领略天下山川秀色,走的不快也不慢。到达丹方中记载的有玉龙烟出没的谷壑,已经是他们进山后的第三天了。
  这天夜间,他们就在一片大小群峰环抱的高山丛林中停下脚步,入定而坐展开元神俯仰天地万物,隐约竟有几分吞吐山川的气概。第二天凌晨太阳升起,在云雾中看不清红日的轮廓,只见洞天有一团蓬勃的霞光射出,四周有无数道细碎的彩虹环绕。这景象太美了,真如仙家梦幻之境!
  成天乐突然于元神中喝道:“盛龙,注意我在做什么——仔细看那道白烟!”
  霞光下四处都是雾霭缭绕,成总说的到底是哪道白烟呢?盛龙正在诧异间,忽见成天乐右手一弹指,半空中有一道游龙般的雾气竟被他抽摄出来,在空中盘旋卷成一团。这个小云团还在渐渐缩小,最终在离成总指尖几寸远的地方化为了乳白色半透明状的液滴,滴入了他左手所持的一个白瓷瓶中。
第374章、点关窍,修得一夕顿悟
  盛龙已感应到那液滴独特而精纯的物性,又惊又喜道:“成总,您这是什么神仙手段、这又是什么宝物?”
  成天乐呵呵一笑:“你方才应该看得清楚,我施展的也不是什么高明手段,不过是摄物与炼化之法。那条白雾叫玉龙烟,化为液滴又叫炼形龙髓,是此处山中特产的一种灵药。采取之法我已经演示了,要不你也试试?……可是找到玉龙烟并不容易,需要运气好才行。”说着话他将白瓷瓶递给了盛龙,并讲授了收集与炼化玉龙烟的方法以及这种灵药的效用。
  对于修士而言,了解一种灵药的采取方法以及效用,并且恰好能够找到,自然是令人惊喜的福缘;对于盛龙而言还不仅如此,他就像一个小孩得到了好玩而新奇的游戏与玩具,立刻拿着白瓷瓶兴冲冲地在群山间搜寻。他的天赋神通擅于寻宝、擅长感应各种精纯特别的物性,但玉龙烟混杂在飘渺的云雾中,需要他的神识所及才能发现,所以这也是考验功力深浅,实际上也是在修炼外景之法。
  他们的运气不错,恰好赶上了春日山中地气升发之时,很多埋在地下的树脂圆珠纷纷化作雾气飘入山谷。盛龙忙活了一个白天,共收集炼化了十一滴炼形龙髓,眼见再无更多发现,才兴高采烈的将白瓷瓶交给了成天乐。
  成天乐接过瓷瓶点头赞道:“不错,你的神识比刚刚进入太行山时要强大清晰了许多,法力也更为精进。你在这里找了一整天的玉龙烟,有没有发现收集此物最难在哪里?”
  盛龙答道:“就是不知道它会在何时从哪里冒出来,远看皆是烟雾缭绕,神识扫过才能感应其异。它混于云雾随风飘荡,真是来无影去无踪,想搜集完全是在碰运气。我们在太行山收集寒针翠还是找到了很多窍门,但在大别山收集玉龙烟,恐怕纯粹就是赌人品了。”
  成天乐又笑道:“做事情当然是要靠人品,但也要靠本事和手段,人品越好、本事越大、手段越高,收获就会越多。……你在山中转了一整天,有没有发现这里生长着一种非常罕见的树?”
  盛龙微微一怔,眨了眨眼睛道:“您是在考我吗?让我好好想想!”然后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指旁边的一株雪花降龙木,“就是这种树,它的木质物性很特别,非常致密坚韧、纹理细腻隐约有固化之效。依我看,这不大的一棵树,恐怕至少生长了两百年。”
  成天乐很满意的点头道:“不错,这种树叫雪花降龙木,生长极为缓慢,百年树龄树干也只有碗口粗而已,我刚才所问的就是它。修炼元神外景虽是定心不动,但也要善察天地万物,这对锻炼你的天赋神通非常有用。而我们今天找的玉龙烟看似来无影去无踪,其实它的出现就和这雪花降龙木有关。”
  成天乐刚开始并没有告诉盛龙玉龙烟的成因与来历,只是让盛龙自行去收集炼形龙髓。在盛龙兴致最浓时,又问他注意没注意到雪花降龙木?然后才介绍了玉龙烟与雪花降龙木的关系以及最佳的采取方法。
  盛龙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说山中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东西?看似再玄妙的现象也必然有其成因。多谢成总指点其中的秘诀,要不然让我想破头也想不到啊!成总就是成总,您是怎么发现的?”
  成天乐:“你就别夸我了,这不是我发现的,而是所得传承法诀中的记载。”
  说这句话的时候,成天乐心中并没有太多惭愧,更多的只是感慨。有些奥妙一旦说穿了,似乎平淡无奇,可当初发现它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就比如他得到陆吾神仑丹的丹方,想炼制这种神丹已是千难万难,但想当年这张丹方又是谁写出来的呢,发明这种灵丹的人又炼制尝试过多少种灵药?
  成天乐与盛龙今日的“寻宝”之举看似艰苦,实际上已是在坐享其成。
  盛龙则眨着眼睛思忖道:“是什么人才能发现这样的奥妙呢?或许是神通不可思议、或许是体察万物细致入微、或者是机缘巧合,要么此三者兼而有之?”
  成天乐则反问道:“盛龙,你的天赋神通是擅于搜寻世间的天材地宝,依你看,发现这种奥妙的前辈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盛龙眯起了眼睛:“非常有可能也是妖修,如果他恰好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在地下建造洞穴,见到过树脂圆珠化为一道白烟。待他修炼成妖之后,自然也就清楚了玉龙烟的来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