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305

  前文说过所谓斩落,就是殒身堕入轮回,多少世修行尽消,神识重新洗尽,彻底的了结。一缕残神若有幸化生出现在轮回中,管他是猫是狗,也完完全全是另一种情形,根本无法也不能与“以前”相论。
  这本无所谓断不断缘,但波旬说出了自己的疑问。青帝则立誓,若天条不立他将自斩,具体会是什么结果谁也管不着,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修行心境求证。若天条能立,他应率先维护天条的尊严,成为被天条斩落轮回的第一人。——但怎能保证呢?
  青帝将断绝一切缘法,不论是清风还是青帝,所有的形容、心境、修为、见知、神识、法力全部断绝,若一缕残神若有幸于轮回中化生,也永远不会恢复,不论是青帝还是清风,也将永远不在。
  说话的同时,青帝从羽衣的胸口处扯出一样东西,看上去是一片翠绿的树叶,表面还有叶脉状纹理,约一寸大小,却比普通的树叶厚的多,有一根黄色的细绳连着。此物质地非金非玉,黄色的细绳与碧色的叶子之间没有穿孔,而是连成一个整体,就像环形细藤上长了一片叶子。
  仙家妙语声闻中介绍了此物叫句芒之心,包含清风修行中所有的神识见知,以及所证青帝的形容心境凝结而成,化为一件与形神一体的神器。若天条不立,青帝则带着句芒之心自斩,若天条得立,青帝将抛去句芒之心自斩。
  句芒之心包含着青帝修行发端源起,以及最终所证的心境,若自斩时抛去了这些,他不可能证入玄之又玄的境界,绝对会洗尽神识法力再入轮回。
  除非与此刻青帝一样求证金仙大罗之境,否则就算得到此物,谁也不知句芒之心中包含着什么?若有金仙大罗之境,顶多也是了解到多年以前有一位叫青帝的仙家所经历的故事,清楚了他当年的大宏愿。
  就算青帝有幸于轮回中化生,后来“人”又得到了句芒之心,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那时他已斩落于轮回中,句芒之心只是一件别人的物品,与其它人得到没什么两样。
  青帝的仙家妙语声闻中还有最后一句交待,自斩之后连他自己也不知结果如何,若句芒之心不回,就算生而仙身,譬如明月仙童或莲华生大士那般,他也不再有一丝仙家神通法力。
  “这些,够不够护天条之威严?若此天条不立,波旬,我自斩之前先斩落你,管他自在天世界崩不崩坏。”青帝手持句芒之心再度说话,此时语气中没有多少威严,淡然如风的柔声细语。
  波旬连退三步,脸上竟有惧意,低下头不敢仰面于青帝对视,再也没有言语。青帝的神色莫名有些疲倦,轻声的问了一句:“我已拟天条三则,诸天世界是否立愿共守?”
  以仙家心境,此刻若不反对,就必须立愿,诸天世界所有仙家神念一起发出,这其中当然也包含梅振衣的神念。立愿共守天条,等同送青帝断缘自斩,但梅振衣亦深深无奈,他自问——这三则天条,是否立愿共守,答案当然是立愿。
  手中的金击子突然一松,那股定住他的大法力消失了,不是青帝收了法术,而是青帝已不在,同一瞬间梅振衣立愿的神念发了出去。有一物莫名无形,为仙家形神一体所化,从梅振衣的灵台中自然被斩落,滴落在捧着金击子的手上。
  那是仙人泪!
  青帝随手抛出了句芒之心,这一物从封天台落到了广场中,正砸在梅振衣的身上,却似无形无质穿仙身而过落,又穿过明黄玉凿建的斩仙台,落入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最终不知落到何方。
  看见这一幕,很多前辈高人已经反应过来,青帝的修为确实已经突破了金仙大罗之境,但却没有像大天尊那样证入玄之又玄的境界,他历劫未成被断缘而斩。真仙证金仙需发愿历化形天劫,金仙欲突破大罗之境也需发混成愿心历劫。
  这一劫不知何名,众仙家不知何妙,也许一切都是缘法?登上封天台拟天条就是青帝的求证,虽明知结果他还是上去了,断缘斩落轮回,不论是自斩还是被斩,也许并无区别。
  青帝是历劫失败还是历劫尚未圆满?谁也说不清。但不论是清风还是青帝,已永远不在,就如这番天人大乱中被斩落的其它仙家。
  句芒之心落下,青帝的身形也化为一阵清风散去,封天台上无数银丝飞舞,分不清是羽衣的光芒还是他的长发,散尽之后再无一丝痕迹。
  青帝断缘自斩的前一瞬,金色的眸子深深的看了梅振衣一眼,梅振衣竟然读懂了他眼神中的含义,灵台中就似听见一番话语:“在这一刹那,终于看透你,以我全部的神通法力,此刻这一瞬玄之又玄不可思议大神通,和你开个玩笑,也帮你一个忙,否则你很难求证金仙极致境界,难解来处、去处。
  你也帮我一个忙,除了此前所托,请你向明月传一句话,清风曾守望明月一千二百年,她若愿意,也可守望一千二百年。一千二百年后会有人登上九天玄女宫,不是青帝也不是清风,我也不知是谁,她若不愿见,那就不必再见……”
  通明法眼只能看透轮回外的众生,看不透超脱轮回的仙家,青帝终于看透梅振衣,说明这一瞬修为已在金仙极致之上。他也许对断缘自斩后的事知道些什么,但也不是十分清楚,梅振衣已落下仙人泪,青帝竟还有心情“开玩笑”。
  句芒之心的下落,梅振衣是清楚的,此刻却有无限疑惑一齐涌入灵台,而青帝已不在。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青帝似知道梅振衣的疑惑,灵台中竟传来无量光的一句谒语,这是梅振衣“听”见青帝或清风的最后一句话。
  封天台,那硕大的白玉碑上此刻多了三行字,它可以是任何一种文字,仙家所见自然能识——
  不可妄拟天心为己心
  不可在世显圣自称神
  不可欺夺他人之信
  以人间岁月,大唐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梅振衣求证金仙,玉皇大天尊突破金仙大罗之境求证玄之又玄,青帝断缘自斩,天条立。
  ……
  当梅振衣仙人泪落尽,转过身来时,波旬、法舟、米迦勒等来自天庭外的众仙家已回归诸天世界本座,但天庭众金仙并未离去,都已退到南天门下看着他,斩仙台广场上空空荡荡只剩下梅振衣一人。
  事情还未完,他头戴大天尊的信物玉皇簪,天庭众仙正在待他发话,而诸天世界的显像仍环绕封天台,若天条在,此地就是这般玄妙的景像。
  “灵宵宝殿守护神将杨戬,从今日始,为封天台守护神将,所属各部神将司职如常,监察诸天世界。”梅振衣直截了当的下令,气宇之间俨然竟有几分大天尊的风范。
  “喏!”杨戬手持三尖两刃兵,躬身行礼领命。
  “天庭之规不变,为众仙家清修福地,各金仙洞府中自行约束,外围道场有天庭巡海护法神队维护清静,各金仙洞府指派弟子为护法神将,众位金仙推何人为巡海大神?”梅振衣下了第二道命令,同时问了一句。
  “仍为灵珠子。”众金仙齐声答道。
  梅振衣朝灵珠子拱手道:“天庭巡海大神,依大天尊法旨,我当远离天庭二百年内不得再回,可否容我回东游谷安顿完门中事务?请巡海大神请随行监视。”
  灵珠子摆手道:“监视就不必了,给你三柱香的时间,只能去东游谷不得去天庭别处。”
  ……
  东游谷中,知焰问道:“这二百年,我们将去何地呢?那三大天条只是约束众仙家轮回内外行止,斩断天人之乱,但你与自在天世界的私怨,说不定还会有人纠缠。”
  梅振衣淡然答道:“谁要纠缠就纠缠吧,怕也没用,我也不会怕,去昆仑仙境无名山庄,我就呆在人间看着!”
  提溜转在一旁道:“怕什么,我家梅公子是好惹的吗?斩仙台上与大天尊一战,相信也没人再敢轻易招惹,就去无名山庄待两百年。”
  梅振衣还有些不放心:“东游谷必将成众仙家往来频繁之地,我们都走了,只留刘海一人,他能对应得了吗?”
  钟离权摇扇道:“你放心吧,我本想随你一道下界,但此刻又改变了主意,想与你商量一件事。”
  梅振衣随即起身道:“师父是否要开辟金仙洞府?恭喜您老人家金仙修为已入知常境界!”
  钟离权的语气很感慨,甚至有些伤感:“果然是我的好徒儿,为师之事一言即知。但不必恭喜,不知为何,为师此刻总觉惭愧!前些年受镇元子之邀,曾想去万寿山,如今决定就在此开辟金仙洞府,借现成之名,叫东游谷仙府如何?”
第346回、法驾终归羲皇殿,镇元设祭万寿山
  梅振衣、提溜转、知焰齐声道:“那当然好了,与东华帝君碧桑洞仙府也做个邻居,二百年后再来时,想必金仙洞府造化规模已大成。”
  知焰又想了想,建议道:“既然如此,让刘海也下界罢,玉环、金蟾还在人间。”
  梅振衣点头道:“就让刘海去陪道侣,你们先下界去无名山庄等我,离开天庭后,我先去万寿山一趟,将金击子归还,此为青帝遗命所托。”
  钟离权眼中似有无限憾色,低头捻须道:“三柱香时间差不多了,为师还有一事要提醒,如今仙界已立天条,但世间修行各派的纷乱未因此而止,你是怎么看的?”
  梅振衣行礼道:“弟子已有计较,将往人间一趟,交待应愿去办。”
  “如今天条已立,你行走人间以何名何身?”钟离权又追问了一句。
  梅振衣答道:“为我儿之父、弟子之师,芸芸众生中一云游道人。”
  ……
  万寿山仙界,原先与天庭略有不同,它没有中枢洞府与外围道场之别,皆为镇元大仙所开辟。原先只有万寿山飞升弟子百余人,却有万里方圆之地。当年五观庄法会之后,又有数百名名仙家来往驻足。
  镇元大仙立了一座府,门下弟子在仙府中清修,门外仙家则择地建立自己的清修福地,有点像昆仑仙境的格局。真阳金仙来此后,开辟了一座九天玄女宫,规模九百里,于是万寿山仙界也有了类似天庭的格局。
  九天玄女宫中的仙家不多,十余人而已,镇元子又延伸造化出近三千里方圆的外围道场,与原先的仙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与散修福地连成一片。
  天人大乱之时,镇元子与真阳相商,宣布万寿山仙界为仙界避乱无牵之地,又吸引了大批仙家前来,其中包括五位尚未开辟金仙洞府的金仙。并不是所有的金仙都已依附天庭开辟灵台造化世界,原因各不相同。
  游根、野树、西岭、夏茨、是名等五位金仙,已求证金仙果位但知常境界未足,还需历练修行见知,于是一直没有开辟金仙洞府,为避天人乱象,带领门下弟子来到万寿山仙界驻足,计划在此造化开辟灵台世界。
  梅振衣穿越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手中拜神鞭挥出如一道银丝大袖,分影流光中有仙家景像显现,他出现在万寿山仙界的外围道场中,这里也是万寿山的门户。
  放眼望去风生丘壑、虹映晴林,涧泉曲曲多绕顾、峰峦不断叠周回,不远处有一面山崖,崖前草秀、岭上兰香,崖壁上摹刻着“万寿”二字。
  好一片所在,真不愧万寿仙山真福地!梅振衣在心中暗赞了一声,以神念传音朗声喝道:“万寿宗弟子何在?速迎祖师法驾!”同时双手高举金击子齐眉。
  这一声喝惊动了万寿山仙界守护仙家,前方不远有数十人现身,其中一人是梅振衣曾见过的九天玄女宫弟子灵极,其余二十七人皆不识。当先一人身着垂绦百结道袍,头戴阴阳双极冠,手持拂尘一指梅振衣道:“梅真人,因封天之举,众仙家皆敬你三分,但你来到万寿山仙界,应守礼数,何故呼喝?”
  梅振衣却没理他,又喝了一声:“万寿宗弟子何在,速迎祖师法驾,不得无礼!”
  灵极是九天玄女宫弟子,对面还有几人是众金仙弟子,其余大部分是万寿宗弟子。灵极一见梅振衣平端金击子高举眉前,已经下拜行礼。
  而刚才那位仙家还没反应过来,神色一沉道:“梅真人与我万寿宗何干?虽于定天条有功德,但并非诸天世界之主,岂能如此昂然无礼?留下清风祖师遗物自请离去,恕万寿山仙界不欢迎!”
  “你是谁?”梅振衣沉声问道。
  那人答道:“万寿山仙界护法见明。”
  “放肆!”梅振衣一挥金击子就打了过去,离十丈多远,金击子奇异的敲中他的脑门。这一击甚为沉重却不伤人,分明是向下砸,却将见明凌空击飞百里之外。
  梅振衣的心情很不好,非常不好,自从青帝殒身后就没有露过笑容,来到万寿山仙界回想起清风仙童的前尘往事,感觉更是沉重。没成想会碰见这么一位不长眼的万寿宗传人,既然认识他梅振衣也认识金击子,竟然那般说话,算是撞到了枪口上。
  “诸位不得无礼,梅真人手捧金击子而来,送清风祖师法驾回山。”旁边还是有明白人的,赶紧出声提醒,却晚了一步,见明已经被打飞了。在万寿山仙界,清风仙童毫无疑问是万寿宗之祖,若无镇元大仙则无万寿山仙界,若无清风也无今日的万寿山规模。
  想当年清风仙童以金击子打出闻醉山,今天梅振衣又以金击子打回了万寿山仙界,冥冥之中所发生,竟让人如此无语。
  此时整个万寿山仙界已被惊动,镇元大仙座下大弟子雨竹率领门人以及仙界中依附的记名传人现身来迎,以恭迎祖师之礼跪拜。梅振衣双手捧金击子神情肃穆,一言不发的受拜,走入了万寿山仙界,隐然有青帝之威。
  沿途仙家纷纷现身行礼,所持礼数不同,梅振衣发现此仙界的女子特别多,想必是真阳金仙在此开辟九天玄女宫,宫中传人尽是女子,前来外围道场驻足依附的女仙家也很多。
  ……
  在一片开阔千里的广袤山野中,远方望见一座山丘,此山的形状有点像笔架也有点像元宝,两座对称的辅丘簇拥,正面山下有一片湖泊如镜,湖旁是成片的仙家药田,镇元子与真阳在湖泊的对岸相迎,身后还站着五位金仙。
  梅振衣脚踏湖波来到镇元子身前,却未行礼,因青帝已无法向镇元子行礼,将金击子递过去道:“清风仙童身后之托,将金击子送还万寿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