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05

  她所做的就是留下修行法诀与妙法群山福地,开辟一片金仙洞府接引成仙道的传人飞升,这就是她当年的发愿。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不要来求她,求也没用。
  西王母不插手,天意掌门无奈回山,而此时围住妙法群山的修士们也不耐烦了,纷纷叫嚣要冲进妙法群山搜出杨天感。天意掌门说找不到杨天感,徐妖王等人也明白她没撒谎,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理会这一套。
  包围妙法群山的众修士是临时杂合,什么样的人与妖都有,其中不乏借机发泄私怨者、想闯进千年大派道场混水摸鱼、顺手牵羊者。平时没有这个可能,现在总算逮着机会了。徐妖王渐渐约束不住,已经发生过好几起擅闯道场的冲突。
  天意掌门虽然严令弟子不要起冲突,但对冲进妙法群山中枢道场的修士也毫不客气,命众弟子发动守护法阵为依托,将擅闯之人尽数诛杀!——这是她身为掌门守护宗派的底线。
  修行大派洞天道场岂是那么好闯的,否则梅振衣也不必凿建青漪三山了。死了一批人之后,众修士不敢乱闯了,纷纷要求领头的“主帅”徐妖王率领“大军”一齐攻打妙法群山。此时距杨天感斩易水已经过去快一年,昆仑仙境的乱象可想而知。
  徐妖王也深为忧虑,他聚众前来只是想找杨天感算账并要妙法门给个说法,并没想造成这样的混乱局面,于是问青牛怎么办?
  头上带角的青牛金仙长叹一声:“我下界前来,防的就是今日的局面,明日我将约见天意掌门,无论杨天感在与不在,总之有个处置的公论。然后你将能劝走的人全部劝走,我将你们带回天庭,左游仙也带走。”
  张妖王沉吟道:“很多人不是我们叫来的,也不会被我们劝走。”
  徐妖王一顿脚:“老牛说得对,那些借机生事之徒,等我们一走也不成气候,想继续生事自会被收拾。我们为杨天感而来,莫偏离本意,只了断这件事。”
  青牛点头道:“理应如此,其实这批乌合之众攻不下妙法群山,但若真的大战,双方都将无谓损失惨重,有违修行真意。”
  寒山仙人低头道:“多谢诸位,无言感激!但杨天感之事不交代明白,我不会走。”
  青牛安慰道:“这一点你放心,杨天感之事未处置,连我都不会走,否则也不会下界。但仙家行不要节外生枝,莫受势乱所挟,你明白吗?”
  青牛约见天意做个了断,恰好第二天又来一位和事佬,天庭东极妙岩宫太乙天尊派座下金仙九灵元圣下界调解争端,陪同九灵元圣赶来的还有昆仑仙境太乙门掌门风清,就是当年那位乾元山道场的药园童子。
  太乙天尊派对人了,太乙门与仙境散修关系一向不错,九灵元圣又是龙空山诸妖王的故交,当年徐妖王第一次去天庭,就去东极妙岩宫拜访九灵元圣。而且这只九头狮子精本就是妖王成就金仙,神通广大法力高强,既有情面也有手段镇的住场面。
  九灵元圣来了,总要给面子的,第二天双方就在妙法群山中枢道场门外“谈判”。妙法门众弟子都守护道场不出,山谷中只站了三个人——魁梧威猛的九灵元圣、容颜绰约的天意仙人、眉目俊朗的风清掌门,与对面黑压压一片修士相比,阵容显得很是单薄。
  见对面只有三个人,这边也只过去三个人——青牛金仙、徐妖王、太道宗宗主左游仙。
  无名山庄弟子没有参与这件事,左游仙却插手了,这位左至尊当年在人世间就擅长煽动叛乱,如今这个局面也正是聚集结交各路修士、壮大太道宗的好机会。
  九灵元圣首先向青牛行礼道:“我奉太乙天尊法旨而来,昆仑仙境乃自古天成福地、各派仙家传人离世清修之所、成道妖王自洽之居,天尊不愿见此地崩乱,想必青牛金仙亦不愿见。”
  青牛点头道:“不错,我与你家天尊是一个意思,今天你我镇场,莫让闲人生乱,此事如何善解,就让他们去谈吧。”两位金仙也不废话,随即一左一右站到了山谷中央的两旁,看样子就是看场子维持秩序的。
  ……
  就在昆仑仙境妙法群山中开始“谈判”时,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的万寿山仙界,连绵的青山秀水脚下,有两位仙家飘然边走边谈,看架势是一位客人正要离去,而主人再送客一程。前来拜访的是玉皇大天尊,而送客的当然是镇元子。
  不知两人刚才都谈了什么,此刻只听大天尊很感慨的说道:“大仙据灵台推演所见最坏的情况,作此打算,可称明智之举。你那六十年一度的闻醉山法会,也从此不再召集吗?”
  镇元子:“不再召集,我本人将不再以镇元之名相在万寿山外牵连任何事端,不论天人之乱象如何、几多崩坏,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总可留一片清净无波仙界,在此造化洞府的真阳金仙也是此意。”
  大天尊看着镇元子,眼神让人很难读懂,缓缓道:“就算以你我的修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的通透,我尚看不透梅振衣,大仙今日作此决定,应该能看透了。”
  镇元子点了点头,语气微微有些惋惜:“今日之灵台推演,已由混沌归于清明,自然能看透,也知梅振衣将要做什么,但无法说出来,否则就不叫置身事外了。而我尚看不透你与青帝的去处,看来修为还是差了一线。”
  “青帝!他也到了这一步吗?”大天尊微有些意外,一捻胡须又说道:“大仙是昆仑仙境中地仙之祖,既作此决定,应显镇元之名相最后一次下界交待,我能托你办一件事吗?”
  镇元子一笑:“我知大天尊所托何事,这就去顺道办了。真是玄妙,你托我在这个时候去斩落一位仙人。”
第332回、乱治机缘皆善用,推演谋局若观棋
  “徐妖王,我早已说过,杨天感不知去向,我派弟子也遍寻不得,你何苦聚众相逼呢?他为报师仇,私自下界斩杀易水仙人,此事虽不该,但也能理解为何。自古修士私斗不牵师门,实与我妙法群山无关。”妙法群山道场门前,天意掌门首先开口,表明了妙法门的态度。
  “你说不在就不在吗?让我们进去搜一搜!”徐妖王还没说话,身后突然传来鼓噪之声,也不知是谁在起哄。
  九灵元圣猛一扬头,发出一声狮子吼震动山川,站在近处的人没受什么影响,方才开口鼓噪者却一抱脑袋,身子一软纷纷晕倒在地。九灵元圣冷哼一声道:“既然是谈,就好好谈,想趁机哄事者,我不会客气!”
  好厉害的九头狮子,徐妖王耸了耸肩上前拱手道:“我等皆知上师被斩对传人意味着什么,他要报私仇可以理解,但理解不等于认可。妙节的遭遇,在于他所行,并不因他是否为杨天感之师而有所变。说句不恭敬的话,若是天意掌门你犯下滔天孽业,那么整个妙法门都应为你助虐吗?非也,妙法门当斩你这位掌门!”
  这番话很不客气,说的天意脸色发白,一旁的风清掌门皱眉道:“妖王请就杨论杨,莫恶语设人。”
  披发紫袍的左游仙不阴不阳的说道:“那就以杨天感而论,自古战阵不记私仇,修士私斗不牵师门,杨天感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他私自寻无有之仇斩了易水,就应明白后果,身为仙家行止理应担责,而非逃遁了事牵连整个妙法群山。……以妙法门而论,杨天感出身于此、受戒于此、得神通于此,他的私事虽无牵师门,但以传法护戒论,妙法门也应有责。”
  天意掌门:“事已至此,若杨天感在妙法群山,我自不会袒护,但此刻我交不出他来,你们围住道场,我更无法派人去寻,他也不可能回来。请问诸位围山袭扰,究竟又想要个什么结果?妙法门因杨天感之事有愧于易水,并不是怕了乌合之众!”
  徐妖王摇了摇头:“你怕不怕我无所谓,我也知道急切之间抓不住杨天感,今日只求一个公论,若此人现身,当如何处置?”
  天意掌门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道:“斩,当斩,他若现身,妙法门先斩之!”
  左游仙:“这不是一句空话吗?”
  风清:“左掌门怎能如此说?每人只能约己所行,妙法门愿斩杨天感,立言在此,还能怎样?”
  左游仙:“我只知碧山潭已灭,妙节与易水以仙家之规斗法了断。但杨天感却事后纠缠杀了易水,易水已死,杨天感还好好的。我们围住妙法群山尚且找不到他,还怎么指望他现身?”
  风清:“那依你说,又当如何?”
  左游仙:“徐妖王,你主意多,拿个办法。”
  徐妖王想了想,突然问道:“妙节长老已死,我听说他有一件神器盘节九连环,如今何在?”
  天意:“应落入易水之手,杨天感斩易水后,应被杨天感夺回。”
  徐妖王突然笑了,这笑容很冷:“杨天感手中也有一件神器寒雾针,有形无形之间,神通强大妙用多端,我曾与他动手斗过法,亲身领教过。”
  天意的眼神似在收缩,寒声问道:“你什么意思?”
  徐妖王:“妙法门欲斩杨天感,我也无话可说,但这件事不靠谱啊。我想起了多年前梅振衣真人在人间丹霞峰约定无伤戒,有共诛威慑之议,想借鉴于此。今日公论,无论谁都可以斩杨天感,若是被外人所斩,这两件神器就落入他手,妙法门不得追究。”
  话音未落,就听妙法群山中有人喝道:“大胆妖王,竟无礼至此!”那两件神器可是妙法门非常厉害的法宝,有弟子还等着继承呢,徐妖王一句话就拿出去做悬赏了。
  徐妖王冷笑不说话,青牛金仙回头发出一声如龙吟般的牛吼,声音不大却带着奇异的震颤直入妙法群山,刚才开口说话之人再无了声息,想必被神念击晕了。九灵元圣露了一手,青牛也不甘示弱。
  “可赐之器,等同私遗,易水有一神器碧山石,应落入杨天感之手,何人斩之,何人得之。”后面的寒山仙人突然说了一句话,全场的人都听见了。
  什么叫“可赐之器”?修行人的法宝除了宗门信物之外,属于自己的法宝都叫可赐之器。所谓宗门信物比如应愿所用的金丝拂尘或沙利叶手中的封印之眼,虽是自己用所但却不可随便传人,必须是一种宗门的象征。
  但除此之外的法宝,不论是自己所炼还是上师所赐,都是属于自己的,可以随意处置或赠送他人。假如此人死后没有传人,那么就相当于人世间的一种遗产,一般由宗门弟子继承。那么对于杨天感这种情况,若被人所斩,那两件神器就是他的私遗。
  寒山已经表态了,所有的人都看着天意,这位掌门沉吟良久,终于说道:“今日公论,杨天感当斩,我妙法门亦当斩之。但不论何人斩之,此人之私遗,包括法器、灵丹等,皆为斩之者所得,妙法门不追究。”
  徐妖王点了点头:“犯共诛之行,当从此例始!既共论已出,我等就不再骚扰。”
  后面的群妖和一众散修有些乱了,大家都在议论,徐妖王这一计太绝了,杨天感死定了!不论他躲在哪里,除非永远不现身就当不存在,否则迟早是被斩的下场。还有人很不满意,纷纷呼喝道:“徐妖王,何必这么麻烦,冲进妙法群山灭了妙法门,想要什么没有?”
  徐妖王转身大喝一声:“谁在说话呢,谁要灭妙法门现在就去!我为易水而来,现已有交代,当然该走了。”
  “姓徐的,你也忒不厚道了,我们帮你攻打妙法群山,师兄弟死了好几个,你居然说走就走!”前些日子私闯道场殒命那些人的同门,群情激愤,还想借机煽动一场乱子。
  “可是我等请诸位来?可是我等要诸位擅闯道场?屡屡劝阻不听,以至有前日之事,若想泄私怨的话尽管去泄,莫聚众裹挟于人!”左游仙背手回身,凛然喝道。
  “龙空山的妖王,老子死了好几个同门,你们不给个交待,别想就这么走!”、“真是没出息的蠢材,聚了这么多人,围了妙法群山这么长时间,两句话就走了吗?”、“我看是你们已私下斩了杨天感,好处已经拿着了,才会说这些便宜话的。”山谷外一片喧哗之声,说什么话的都有,有人已经趁机亮出法器跃跃欲试。
  妙法群山中众弟子也有人激愤的呼喊道:“掌门怎可如此自辱,将杨师叔推入绝路,连妙法门神器都不收回吗?”、“让人围山一年我们忍了,竟然是这样屈辱的结果?”
  天意回声喝道:“杨天感之路,非我所推,而是他自己走的,尔等还想如何,继行无谓之恶业吗?欲不让妙法门神器外落,你们就出山斩了杨天感,这才是正事!”
  “掌门太容易上当了,我看杨天感已被龙空山的妖王所斩,最后一个见到杨天感的就是姚妖王,他们上门不过是来谈现成的好处。”山中又有晚辈弟子呼喊道。
  姚妖王挥着一根大尾巴幡蹦了出来,指着山中喝骂道:“什么人,给我站出来!杨天感打伤我的帐还没算呢,你这人说话怎么比我放屁还臭?”
  一见这个场面,青牛与九灵元圣对望一眼,眼中皆有怒色,正要动手弹压,忽听天上传来一声长啸,盖住了所有人的声音,似有一只无形大袖将整个妙法群山笼住,众人灵台中都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修为越高的人震撼越强烈,来者好大的神通!
  “犯共诛之行,当从此例始!徐妖王这话说的好啊,那本大仙就立首例吧,依方才共论,这三件神器岂非归我所有?”天空有人朗声说道。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人头戴九阳巾,身披百结垂绦大袖袍,三缕长髯手持拂尘一柄,正是镇元大仙。
  在他的身形周围,凌空飘浮着三件法宝,一根九节连环梭,一片似有似无的寒星,一枚碧绿如水的石印,分别是妙节、杨天感、易水三人的神器。看见这个场景,大多数人都明白过来,杨天感已被镇元大仙所斩。
  镇元大仙不是一个人来的,山谷外又来了黑压压一大群人,为首的正是闻醉山万寿宗掌门乔散人,奉祖师爷镇元大仙之命,万寿宗门弟子也全部到妙法群山外聚集。
  这位大仙一现身,没人说话了,镇元子号称地仙之祖,在昆仑仙境每隔六十年招开闻醉山法会已历时千年,他的地位与影响在昆仑仙境无人能及。
  镇元大仙在云端又说道:“我自不会贪图这三件法器,但仍会收下它,否则无以立公论,为后来人借鉴。此事已了,愿散的人就散去,还要继续生事者,那就自生事端。……众闻醉山弟子听令,昆仑仙境诸道友同证,众人尊我为地仙之祖,开辟万寿山仙界千余年。如今天人大乱之局已成,各界仙家纷争难止,我欲为仙界留一片清静之地。此去之后,本人将不再以镇元之名相插手外业,诸仙家不欲卷入乱象者,欢迎飞升至万寿山驻足,但须立不卷尘业之愿。”
  镇元子在云端突然说了这么一番话,又冲乔散人道:“万寿宗详尽道法已传,《万流归宗诀》亦在人间,六十年一度法会我不再召集,众弟子善守护之,自珍重!”说完这番宣言,镇元子带着三件神器消失于云端,没有再理会妙法群山内外众位修士。
  他最后一次下界现身宣告了一件事:仙家大乱难免,万寿山仙界置身事外,凡是无意卷入这个乱局、不想再牵连事端的散修仙人、清静金仙,欢迎到万寿山仙界驻足清修开辟洞府。
  众闻醉山弟子朝天跪拜,礼毕之后乔散人起身对掌门大弟子道:“林中魔,我亦随镇元大仙去,将掌门之位传于你,这支群芳点颜笔也留下。记住祖师爷的话,万寿宗传人善自珍重。”
  乔散人亦飞升而去消失于天际,青牛金仙一招手:“寒山、小谢,我们该走了。小宋、小段,你们带着属下群妖回龙空山,左游仙也率众弟子回太道宗。”
  龙空山的几位妖王以及跟随他们来的一伙人都走了,左游仙率太道宗弟子以及跟随他们来的一伙散修也离去,妙法群山外还聚集了不少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天意掌门高声喝道:“前日擅闯妙法群山道场之事,既往不咎,若再有人因此滋扰,妙法门众弟子绝不会客气!……我要率众弟子清理外围道场,请无关修士退避!”一声令下,妙法群山中众弟子各持法器列阵而出。
  九灵元圣的声音如滚滚低雷,非常清晰的说了一句:“天意掌门,你要清理外围道场吗?这花花草草、山山水水都被折腾的不成样子,是该好好修整一番,我帮你劝客。”此话一出,只见妙法群山外的众妖与散修,或奔或飞,呼啦一下全走光了。
  妙法群山之围已解,此事总算告一段落,但余波并未平息,在这次事件中结仇的修士对妙法门以及龙空山、太道宗都颇为不满,时常有各种争执继续发生,这些后话就不必多提了。
  只说青牛等人,并没有直接回天庭,而且飞天来到了碧山潭遗址,陪寒山与谢妖王祭易水仙人。寒山叹道:“当初在东海边我就劝易水莫要下界,今日诸事已了,诸缘断尽,听镇元大仙之言,连我也动心想去万寿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