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305

  加百列摇了摇头:“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去想像、臆测那个世界,但你的修行,似乎还不能真正看见那个世界。我不是你的老师,你应该去问自己的老师。”
  自己的老师?不就是钟离权吗,他老人家从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有很多时候想师父帮忙,但是钟离权总是不在,回头来看,这对梅振衣也有好处,假如什么问题都让钟离权解决了,梅振衣恐怕也没有如今的修为。
  不动尊明王云端上显相,加百列突然现身问了一句何为魔,梅振衣又想起师父了——加百列所说的那个他看不见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
  加百列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梅振衣知道她要去找清风,干脆哪也没去,一路跟着加百列回到了芜州。在敬亭山落下云头,敬亭山的外围道场已经消失,只有神木林不见踪影,加百列站在山顶以神念传音道:“清风,我是加百列,请现身相见。”
  一阵山风吹来,加百列身前有一人现身,却不是清风,而是一身碧色宫装长裙的绿雪,她向加百列欠身行礼道:“仙童知你会来,若想见他,请随我来。”
  梅振衣眼睁睁的看着加百列进入神木林消失不见,至于这位大天使与清风说了些什么,两人又做了些什么,梅振衣干着急却无法知道。于是他变换一个分身显影回到青漪三山的随缘小筑,本人却没有走,就坐在敬亭山主峰峭壁旁的望天石上等待。
  加百列真要与清风演法相斗吗?如果真是这样,结果想都不用想,清风必败,仙家心境自然与常人不同,梅振衣自不会期望出现什么狗血奇迹,只是觉得担忧与惋惜而已。
  梅振衣觉得现在自己的心境有些怪,自从在方正峰上闭关一年,修为明显有了突破,隐约已堪入真仙境界的极致,法力也大为精进。但感觉却不像刚成仙道那般超脱,遇事甚至总有左右为难之感,杨玉环之事刚刚堪透,紧接着又遇到了加百列来找清风。
  加百列与清风之间再次演法论高下无论结果如何,以仙家缘法都无话可说,但梅振衣还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发生。清风本人也许无所谓,可梅振衣却有所谓。
  也搞不清加百列与清风在山中是演法还是在做别的事,大半年都毫无动静,假如他们是在仙界倒也寻常,但在敬亭山中,这时间有点太久了。坐在望天石上等候,也无他人来打扰,梅振衣处于一种似定非定的状态,突然听见耳边有人道:“小子,为何枯坐?”
  是师父钟离权的声音,他老人家终于又出现了,梅振衣跳了起来下拜道:“师父,弟子在等您呢!”
  钟离权凌空挥着扇子,噢了一声道:“等我?我还以为你在等加百列与清风相斗的结果呢。”
  梅振衣摇了摇头道:“他们之间的事我无法左右,我在想一个问题,欲请教您老人家。”
  钟离权笑了:“你每次说这种话的时候,都是修行将堪破关口,我来的正是时候,你问吧。”
  梅振衣问了三个字:“何为魔?”
  钟离权不笑了,扇子也不摇了,面容一肃眯着眼睛问道:“你为何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你所指的魔,并非修行中的魔境吧?”
  梅振衣实话实说:“此是加百列所问,有所特指,弟子没答上来。”仙家妙语声闻已将自己在云端上窥探安禄山,不动尊明王与加百列先后出现的经过说了一遍。
  钟离权点了点头:“此问本来就答不出,若你自以为是能答得出的话,说明修为还没到,既然来问我,说明你的修为已堪破真仙境界的极致,需要师父点化知常了。坐下,为师细细为你解说。”
  梅振衣坐下后,钟离权也坐了下来,用扇子拍了拍身边的石头问道:“徒儿啊,你这一世杀伐经历不少,然而真正的仙家斩魔之举,有哪些啊?”
  这话问的奇怪,钟离权尚未回答何为魔,却问仙家斩魔之举。梅振衣若有所悟,想了想答道:“弟子成仙之后从未出手杀伐,在成仙之前倒是有两番出手算得上仙家斩魔,一是在落欢桥头斩灭心猿化身,二是在博格达峰斩灭梅丹佐。非我之功,是韦昙与清风还有师父相助。”
  钟离权追问道:“在彭泽湖战群邪、斩黑龙呢?”
  梅振衣:“按师父的问法,那不算仙家斩魔,只是世间诛邪而已。”
  钟离权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可见你并非真的不懂。那么为师再问你一句,我曾在方正峰上听过你幼年时的大梦,知道你为什么会去找安禄山,假如你真把安禄山给杀了,结果会怎样?”
  梅振衣:“我感觉不动尊明王会向我出手,他在等。”
  钟离权摇了摇头:“不要谈感觉,明明白白说出你的灵台推演。”
  梅振衣:“就算不动尊明王不会向我出手,我也会变成另一个人,我的世界会变成另一个世界。”
  钟离权目中的光芒闪现:“这是在改变历史吗?”
  梅振衣连声苦笑道:“不不不,和所谓的历史一点关系都没有,经历杨玉环之事,我已经悟透了,历史无所谓改不改变,现实正在发生而已。……我的意思是指自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至于是什么样的人,说不清。”
  钟离权捻着胡须道:“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追溯到很久之前,为师尚未传你道法,你刚刚破妄成就大成真人之时。”
  梅振衣微微一惊:“那么久远?”
  钟离权微微一笑:“很远吗?其实就在眼前。你可知世间破妄之道有多少条路?”
  从丹道而论,所谓破妄之道有二,其一是收妄境归真心,其二是化真心合妄境,都可以破了这个修行关口。但第二种破关之法非常危险,也非正道。所谓化真心合妄境,就是把妄境中所见的一切带到世间来,以现实为自己的妄境。
  破妄之道有二,但具体修行中破妄的心法有很多种,只要在妄境中行事,与实境中行事一般无二,妄心天劫就能破了。接下来再经历不依仗神通能心境不改的“真空劫”考验,历前世种种而定心不乱的“苦海劫”考验,成就出神入化地仙境界,如能再经历一世业力相还的“天刑雷劫”,则可超脱轮回之外。
  为什么说第二种破妄之法非常凶险也非正道呢?首先以这种人的心境导致的行事风格,很难通过后面几重劫数的考验,修不成超脱之果。其次这会给世间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或伤害,因为这种人只把世界当成自己的妄境,随自己的妄念去行事,眼见的一切只不过是妄境中存在的工具而已。如此倒也称得上“直指本心”,但本心已妄化。
  听到这里,梅振衣问道:“师父以前为何未对我讲解这些?”
  钟离权笑了笑:“因为没必要,孙真人教你的灵台破妄之道,本就是正道,你不会出这些问题。……但到了如今,你在求证真仙境界的极致,将会看到轮回内外的另一种景象,师父有必要为你讲明,其实很多仙人根本没有你这种烦恼,也就不会有你这种精进。”
  梅振衣眨了眨眼睛:“按师父的说法,这倒是好事喽?”
  钟离权的表情高深莫测:“不能简单以好坏而论,譬如某人得到一大笔钱,一般而论当然是喜事,但结果是喜是悲也说不定。你的修为精进太快了,连为师也没想到,世间尘缘尚未了尽,就已接触到这个修行关口。”
  梅振衣仍然有些不解:“师父还未回答我的问题。”
  钟离权:“此问不能直答,何为魔,实则与‘何为道’一样,论道中不便直语,你问别的吧。”
  梅振衣想了想道:“师父刚才说破妄之道有二,我当然理解,但请问世间有什么人按第二条路破妄,还能修行成仙?”
  钟离权提扇子敲了他一记:“你糊涂了吗?你那便宜徒弟左游仙,就是那般破妄的,见他行事便知。而在左游仙成仙之前,已被你点化,妄境执念消去,否则很难修至世间法的尽头。”
  这么一说还真是,左游仙有出神入化之能,却一天到晚忙着煽动人造李唐的反,世间多少大军几番征杀,虽然不能直接算到左游仙头上,那些人自己都有造反的理由,但左游仙做的孽也不少啊。
  梅振衣又问道:“若左游仙不被点化,他能成仙吗?”
  钟离权答道:“就此人而论,一世修行出神入化已是尽头,若不遇你与清风,他是断然成不了仙的。他虽然成了仙,留下的道法传承仍是如此,弟子破妄各依缘法,因此他能教出刘海那样的徒弟,也会留下明崇俨那样的弟子,那要看各人的心性和福缘了,道法本身并无明确分别。”
  梅振衣:“那我呢,面临的是什么?”
  钟离权:“借用佛门修行之语吧,你求证的果位与佛门各乘天境界相当,但你只知‘各乘天’,却不知还有‘他化自在天’一说。求证金仙境界有灵台化转之功,先要经历这一层次第的修为,宛如人世间破妄一样,就算你心境不乱灵台不昧,也可能另入歧途堕入魔道。”
  钟离权说的另入歧途,梅振衣是真真切切的听懂了。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把世界上有犯罪嫌疑的人都杀光了,是否就没有罪犯了?听上去多么美好,实为自罪之举。
  为了维护一种信仰、一种道统,希望把世上所有不服从这种信仰的人都消灭,就算将这种信仰本身描绘的再美好,也是魔障之心。
  为了追求一个目标,不论这个目标在自己心目中多么高尚多么伟大,却企图把所有挡住道路的人统统轰杀成渣,不论这些人是否伤害了自己与他人,这就是入魔之道。
  所谓“他化自在天”果位,是陷入自己灵台世界,不是法自然之道,而是法自我愿心之道,所见所历一切都要依自我愿心去化转,观世人如肉团,观世间如自我灵台。然而己心之外的世界,并不是他的灵台所开辟创造,这就是魔障的成因。
  这也是一种修行果位,本身谈不上什么善与恶,所谓“魔”的字面意思非褒非贬,“有无之间变化”之意。与“各乘天”果位类似,“他化自在天”也有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之功,但却不能向他人展示、引他人而入、与他人共享,只是属于自己的灵台仙界。
  这与世间法的妄境还不一样,是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造化出一个真真切切的世界,自己可以随意出入。若就在灵台开辟的仙界中修行,倒也无所谓善恶正邪,若最终堪破正果,未尝不可由魔入道,成就金仙、菩萨。
  但若在其他地方也要这么任意行事,不论他人是否愿意、是否无辜,由此为发端造成种种恶业,就是成魔之举。仙佛所谓降魔,降的就是这种魔,并不是人间那些坏蛋罪犯。
  钟离权最后道:“不动尊明王当时在等着你呢,就看你会怎么做、是否有成魔之兆?”
  梅振衣笑了:“他白等了,我就算堪不透这个关口,当时也不会杀了安禄山。”
  钟离权:“为师知道你不会,所以并未担心,此时才来点化你仙家法诀。”
  梅振衣思索着说道:“师父借鉴佛门果位来印证,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我看魔性也在众生心间,否则何来成魔之道?若无灵智,难谈修行,但魔性也在灵智之中。”
  钟离权捻着胡子直点头,眼神中有赞赏之意,追问道:“别谈虚的,说点实在的,你还悟出了什么?”
  梅振衣站起身来一指远方的人烟:“推演世间法,若灵智已开,自会外求物用之极,五色、五味、五音、五触之受,古往今来千载以下,世间物用可近神通,法度可近善守。然兴衰纷争难免,可超脱亦可自堕,这就是在轮回中修行。圣人如太上、佛陀者,所传之法非外求之道,而是劝世人自思——万物纷呈,将往何处?”
  钟离权也站起身来,眯着眼睛问道:“你真的看见了吗?”
  梅振衣点了点头:“真的看见了,以前在众生观中看不见的,此刻都看清了,神识扫过,自然就看见了每一个人的心性,此生何欲何求、道心魔性何在?与他心神通全然不同,是一种了然通透之境。……此时才明白,为何大天尊与清风那种人,看凡人时眼光为何那般淡然透彻。”
  钟离权又摇起了扇子:“不错,在人间破妄,看透的只是自己,而此时堪破真仙境界的极致,能看透轮回中灵智开启的众生。我得此法眼,曾修行了很多年,恭喜你了!”
  梅振衣却不惊不喜的皱眉说了一句:“如此法眼,很危险。”
  钟离权点头道:“是很危险,足以凭之颠倒红尘、祸乱众生、引人迷狂,行事似能无往不利,所以有入魔之虞。……嗯?清风出来了。”
  ……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一月七日,梅振衣堪悟真仙境界的极致,得通明法眼。就在同一天,大唐国师善无畏在长安圆寂;就在同一时间,清风走出了神木林,飘然出现在敬亭之巅。
  梅振衣迎上前去问道:“仙童,您怎么一个人走出神木林,加百列呢?”
  “哦,她还在里面,一时半会出不来。”清风的神情与以往一样,淡淡的回答,接着微微惊讶的看着梅振衣道:“你的修为精进神速,如今已证真仙极致,出乎我的意料。”
  “就别谈振衣了,仙童与加百列在神木林中这么长时间,都干了些什么?她为什么出不来,不会是你将她怎样了吧?”钟离权也有些莫名其妙,很疑惑的问了一句。
第295回、故年我曾为青帝,丹溪明镜照银蛇
  清风有些不满的瞄了钟离权一眼:“我的状况你应看得出来,能将她怎样?”
  这位仙童此时若解开银丝羽衣,腰间那一笔朱砂印记已经消失,不再与不动尊明王的大法力纠缠,修为也有所精进,但法力并未完全恢复。怎么形容呢,一个人得了一场大病,虽然病治好了,但体力精神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清风的状况与此类似。
  “仙童与加百列再次演法了吗?”梅振衣关切的问道。
  清风嗯了一声答道:“是的,我输了。但你也别失望,加百列答应将秩序之刃借给你用一次,只一次。”
  真是个喜出望外的结果,清风输给加百列在意料之中,但仍能借到秩序之刃,却是梅振衣怎么也没想到的。不用多说,仙家妙语声闻已经解释清楚——
  这大半年来他们两人不是一直在斗法,再次演法清风输了,随后加百列就问为什么当初提的条件是借秩序之刃?清风也没绕什么弯子,讲述了胡春与龙隐姑之事,想借秩序之刃的是梅振衣,要用这件神器的人是胡春。
  加百列眨着眼睛想了想道:“人世间忠贞的情感,信守一世的承诺,是天主倡导的美德,不必绕那么多弯子,假如真到了那一天,我可以将秩序之刃借给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