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305

  梅振衣不置可否道:“既然你这么认为,我将菁芜山庄传给你,你想办法解决。”
  梅应行咧嘴一笑:“这还不好办,池中架一座桥,宽一丈八,不就解决了?”
  梅振衣点头道:“好主意,但在这个池子上架一座真正的风水桥,可不是那么容易。”
  梅应行又一指整座菁芜山庄道:“爹爹一路讲解九连山龙脉,在此地眼之处,也可凿建仙家洞天,虽不如青漪三山的规模气象,但别有妙处。”
  梅振衣仍然点头道:“想法不错,但如今龙脉已活与昆仑呼应,再引地气移转九连山各处洞天道场,需要我手中的这面镜子。”
  梅应行:“爹爹这件法宝开光成形了,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妙用?”
  梅振衣缓缓答道:“它叫青冥镜,是为父所炼制最为神妙的一件法宝,就算今后修为更高,也万难再有这等机缘炼成这等神器了,可遇不可求之物,至于其妙用一言难尽。”
  这面青冥镜的神妙之处连梅振衣自己都不容易说清楚:它首先继承了指妖针与照妖镜的各种妙用,却不象那两件神器一般难以动用,相当于修复改良;其次它炼入了一片幽冥世界的虚空,可摄生灵神魂如入幽冥,或者直接炼化送入幽冥世界。
  它还借鉴了青莲宝灯的妙用,是镇守与运转九连山地脉灵枢之物;成器之时借助了整条龙脉以及各处道场洞天灵枢运转之功,因此它可以成为打开结界门户的钥匙;它与黑如意一样,来历都与雷神剑有玄妙的联系,以雷神剑发动,这三件神器可以合器施展具备不可思议的威力,甚至不亚于业力积累而成的天刑。
  施展这些妙用与修为有关,修为越高用处就越多,有些妙用甚至是凡人修为发动不了的。再让梅振衣炼制一件同样的神器几乎不可能,首先没有材料,其次不可重复同样的机缘,九连山也不可能再重复这样一段历史。
  梅应行看着父亲手中宝贝不无羡慕的说道:“爹爹有此法宝,什么时候也将菁芜山庄凿建成洞天结界啊?”
  梅振衣摇了摇头道:“我无此意,在池上架桥也好,改建山庄为洞天也好,那是你与你的子孙之事,有朝一日我会将这面青冥镜传给你,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它将是我梅氏家传之物,后人善守护之莫自损福缘余荫。”
  ……
  神器青冥镜炼成,半年前应愿已从奈何渊返回,而刘海也渡苦海劫成就地仙。梅振衣既堪悟超脱轮回心境,红尘中只顺势指引仙缘,不欲插手强求轮回众生俗事,正想命刘海正式开宗立派,他顺势隐逸,不料又出了一点意外。
  梅振衣做了一件以仙家缘法一般不会插手的事情,这件事让他很为难,甚至想不清楚,而且早有预谋,于是还是做了。
  梅振衣的弟弟梅振庭今年六十岁了,在长安袭南鲁公爵位,他没有父亲梅孝朗那么大的抱负,盛世之中日子过得倒也逍遥。梅振庭一直没忘兄长早年的嘱托,前不久来了一封信,说是找到了杨玉环的下落。
  梅振衣并不清楚历史上的杨贵妃在成为寿王妃又被李隆基看中之前的经历,只是告诉梅振庭寻找杨家之女小字玉环,此女丰腴国色、喜食荔枝,少时应在南方呆过。至于能否找到,他当时并未抱太大的期望,这些年后,此心思早就淡了。
  然而恰在此时,弟弟来信——人找到了!
  原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小字玉环,生在岭南容州幼时喜食荔枝,九岁时其父去世,被族中叔父杨玄琛收养,玄琛现为司农寺才艺苑监丞,是正八品下阶京官。杨玉环就住在长安,今年十四岁,梅振庭打探得知,此女的情况与梅振衣的描述完全吻合。
  梅振衣收到信后就去找道侣知焰,两人有一番长谈,梅振衣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并征求知焰的意见。知焰不置可否道:“此心结不解,你终难久视超脱,但若强不理会留憾在心,恐也自损修行。不谈未来之事,以此时缘法论,你的打算无害于杨家,亦无害于此女,那就试试吧。”
  第二天,梅振衣给弟弟写了一封信,并派菁芜山庄的管家梅升赶了一辆马车去了长安。梅振庭收到了兄长的信,又看了梅升带来的东西,感觉很诧异。类似的事情对于当时的王公贵族而言并不少见,但梅振衣花的代价似乎太大了,修仙之人行事果然难以测度。
  虽然诧异,但梅振庭对兄长的吩咐不敢怠慢,当即派人将自己的名帖送到杨玄琛府上,通报次日将登门拜访。杨玄琛只是小小的八品监丞,堂堂的南鲁公竟然要亲自登门拜访,他不知为何事,又惊又喜又疑,在家中洒扫庭院准备迎客,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站在府门外迎接。
第291回、谁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弹眼前人
  南鲁公梅振庭来到杨府,杨玄琛恭恭敬敬将国公爷迎进客厅,连大气都没敢出。梅振庭落座之后聊了几句长安城中的闲话,杨玄琛只是应承并未多言,南鲁公喝了一口茶终于开口说出了来意:“此番到访,是受兄长、天子御封三山弘法正一真人所托,来向杨府索一女,这是我兄长的亲笔信。”
  杨玄琛不明所以,接过了梅振庭手中的一封信,只见上面写道:“贫道闻杨家有女小字玉环,年方十四养在深闺,天资聪慧才艺佳绝。愿千金往求,迎至山中侍琴乘鹤,共结仙缘。”
  杨玄琛看信的时候,梅振庭吩咐道:“梅升,把聘礼抬上来。”
  梅升带着四个仆人将两口朱漆樟木箱子抬到了厅中,打开之后满眼生辉,里面是整齐的金锭,总共黄金一千两,果然是千金相求。梅振庭顺嘴有个口误,说的是“聘礼”二字,梅振衣可不是这个意思,但在他人看来都一样,就是向杨家索要一名叫玉环的养女。
  杨玄琛放下信,再看着厅中的千两黄金,整个人已经呆住了,张大嘴定在了那里。
  他这种反应梅振庭心中有数,不紧不慢又喝了一口茶才问道:“杨监丞,若欲结此缘,可否将玉环叫来一见?七宝香车就在门外等候。”
  “当然当然,这是杨某满门之幸!……来人啊,将这两口箱子抬到后堂,再叫玉环出来见恩主。”杨玄琛突然似梦中惊醒,掐了自己的脸颊一把,表情是在笑,容颜却走形了显得有些古怪,连声招呼下人将箱子收下。
  杨玄琛并不是杨玉环的亲父,他收养这位族中孤女,自幼教习歌舞音律,无非是想养大后嫁与贵人,攀个好门第。不论是南鲁公梅振庭还是皇上册封的正一真人,都是杨玄琛平时巴结不上需要仰视的人物,上门来索一女,哪敢、哪会不答应?
  更何况以黄金千两相求,就算把整个杨家都卖了也换不来这箱子的一小角啊,杨玄琛是欣喜若狂,当着南鲁公的面又强忍狂喜之色,差点没晕过去,以为自己在做梦呢!若是以黄金千两向唐明皇去求杨贵妃,那是吃错药了,但此时向杨家求闺中的玉环,简直太大方了,是令所有人震惊的手笔。
  时间不大,就听脚步声与钗环响,后堂走出一名少女,只见她肤如凝脂体态丰腴,明艳皓丽骨肉停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乌、颊不脂而红、唇不点而朱,果然倾国倾城。玉环走到厅中向梅振庭欠身行礼,南鲁公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亲手搀扶。
  杨玄琛又把自己的两位亲女叫到前厅见客,恨不得也被贵人看中,可惜梅振庭并未多留意。
  梅振庭身为南鲁公也算阅美无数,一见杨玉环也是眼前一亮心神晃动,好一个美人胚子,年纪尚小就有如此姿容!大哥好眼光啊,远在芜州竟然知道长安杨家有此绝色,邀至山中共享仙缘,仙家见识果然不可思议,梅振庭是佩服的不得了。
  ……
  梅升将杨玉环带回芜州,梅振衣早有命令,将玉环安置在菁芜山庄好生照顾,若有仙缘就传以道法。他本人并没有去见杨玉环,只是交待他人安置。
  杨玉环进芜州这一天,梅振衣心中有些纷乱难以安定,独自一人离开青漪三山沿江漫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飞尽峰下,心念忽动转身登上了飞尽峰绝顶的飞尽岩,当年向孙思邈拜师之处。
  自从青漪三山洞天建成之后,方正、承枢、法柱三峰就从人间隐去,九连山只见六座蜿蜒相连的主峰,以飞尽峰为最高,在此可遥瞰芜州人烟。梅振衣坐了下来,入灵台定境,恍然乎又见到了恩师孙思邈,音容笑貌就在眼前。
  “师父,弟子有事想请教您老人家,插手历史,将杨玉环带到芜州,究竟是对还是错?”梅振衣怅然问道。
  孙思邈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慈祥,温言道:“腾儿,你二十岁那年,在方正峰上向钟离仙师讲说幼年未醒之前的大梦,不是已经想通了吗?”(注:详见本书161回)
  梅振衣:“是的,当时如脱枷甚感轻松,而今日之事是我无端插手故作纠缠,与所堪悟仙家心境有碍,但让我坐视不理又很为难,因此不知是对是错。”
  孙思邈没有纠缠这个问题,直截了当的自问自答道:“你欲阻安史之乱吗?那么杀了李隆基才是关键,或让天下人早持刀兵更能成事。”
  灵台中的孙思邈说话直指关窍,历史上的杨贵妃虽然得唐明皇恩宠,但并未有乱政之举,提到干政还不如此时的武惠妃。李隆基晚年嬉于后宫,就算没有杨玉环也会恩宠于他人,重用安禄山做大最后反叛席卷关中,问题的根本在李隆基自己身上,更在于大唐盛世多年的文闲武嬉之风。
  插手弄走一个杨玉环可以,但解决不了问题,从根源上来讲不如杀了李隆基。那样或许没有安史之乱,但立即会天下大乱,梅振衣自己与梅氏一族也很难脱身。更好的办法是改变大唐盛世这种文闲武嬉的风气,他能做到吗?
  梅振衣不过是一位超脱于生死轮回的仙人,求证了另一种存在的方式而已,他不可能不应该让天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那还不如让天下人都成仙呢,相比之下后者还容易一点。
  见梅振衣不答话,孙思邈又微笑着说道:“方才所言非仙家之语,你亦心如明镜。若谈历史,无所谓改不改变,每一个人的行止都是历史,你此时就身在其中,做与自己修行相印的事,这就是历史,无所谓插不插手,这番道理你早已明白,为何还要问我?”
  梅振衣点头道:“我确实早已明白,近日勘悟真仙境界之极致,知何为悲悯冷眼,却有些纠葛难行,修为未得超脱更进。”
  孙思邈喟叹一声:“为师在世时,一心精诚济世,但也不能强求民生无病啊!放下这些纠葛,体味真悲悯之境,杨玉环之事你并无错,但所行莫与所证相违,否则莫谈以仙缘渡人,恐己身也要自堕轮回了。众生轮回不得脱,这就是世间相。”
  梅振衣于灵台中下拜道:“弟子已悟,多谢师父点透!”
  孙思邈轻轻叹了一口气,摇头道:“腾儿啊,你于灵台中闻我之语,实是己心未尽之言,借为师之口点出而已。若想更有所闻,可另求他人见知,且听万家酒店中肖妖王之语。”
  梅振衣在灵台中见到了孙思邈,是老人家本人又不是本人,灵台中的心印以及孙思邈留给他的所有印像汇聚而成,按通俗的理解,相当于梅振衣与自己心目中的孙思邈在对话。仙家神识敏锐,他当然也知道肖妖王此时正在万家酒店喝酒。
  ……
  五彩雉鸡精肖妖王晓鸣,成仙之后经常在青漪三山厮混,徐妖王和张妖王等人自重身份不会像在龙空山那般胡闹,但肖妖王比较随意,经常与晚辈弟子嬉闹,和大家混的都很熟。他喜欢在芜州一带乱跑,这一天又被人拉到万家酒店来喝酒。
  今天请他喝酒的是一位梅家仆从,齐云乡一个小庄户头的儿子,姓白名言则。此人还有几分修行资质,学了三十六洞天的显传前六洞天,勉强能入门径,但还在考察中没有正式收为三山弟子。平时三山中的日用之物,也经常由他驾船送入山中,与山中晚辈弟子都很熟,也见过肖妖王。
  白言则并不清楚肖妖王的来历,也不知道这是一位妖鸡成仙,只见山中众修士对他都很尊敬,而这个人没什么架子和谁都能混在一起,只道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修行前辈。白言则也有攀附缘法之心,找了个机会请肖妖王喝酒,还真把他请出来了,地点就在万家酒店。
  肖妖王并无什么狡诈心机,什么人都能结交,别人请他喝酒他也很高兴,在酒桌上天南海北的乱侃,话一多酒就喝得多,肖妖王无所谓,但白言则已经有七分醉意了。
  “肖前辈,你说世上真有神仙吗?我听说过,但从未亲眼见过。”白言则带醉问道。
  肖妖王满不在乎的反问:“有又怎样,没有又怎么样?”
  白言则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激动,一顿酒杯道:“假如真有神仙,我想好好痛骂他们一番!”
  肖妖王笑眯眯的说:“自古诃佛骂祖者甚众,你又想骂些什么,让我听听。”
  白言则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爷爷的爷爷对我爷爷说,我爷爷又对我说,我家祖上也曾是贵胄大门阀,五胡乱华时渡江南逃来到建康,家道已经开始败落。隋末战乱时家园被毁,听说梅知岩在芜州起事保境安民,收拾细软逃往芜州,路上遇到游兵劫掠东西全被抢去了,到了芜州几乎身无分文,流落为梅家田庄佃户。
  幸亏父亲勤劳能干,辛苦一辈子当了个小庄户头,我才有几个闲钱请前辈出来喝酒。若世上真有神仙,五胡乱华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天下战乱民生涂炭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白言则义愤填膺的喝问。
  肖妖王不惊不怒,举杯摇头道:“不过瘾不过瘾,骂的不过瘾,继续!”
  “还能怎么骂?”白言则有些不解的问。
  肖妖王笑了:“我替你骂罢!你想升官发财时,菩萨为何不保佑你?你想呼奴唤婢时,神仙为什么不帮你?你被人打的头破血流时,神仙为什么不救你?世上盗匪横行时,神仙为什么不抓贼?你婆娘想生个胖儿子,神仙为什么不……”
  白言则忍不住也笑了,举杯打断道:“儿子有了好几个,这事就不用神仙帮忙了,前辈话虽有点过,但也是这么个理,我有时候忍不住就这么想,越想越生气。”
  肖妖王看着他连连点头道:“白言则呀白言则,你这名字起得好呀,干脆叫白眼贼得了。”
  白言则吃了一惊,瞪眼问道:“前辈是什么意思?”
  肖妖王一拍胸脯:“如你所愿,今天见着神仙了,我就是仙人,也问你几个问题好不好?”
  白言则醉眼朦胧,有些不敢相信的问:“前辈真是仙人?”
  肖妖王:“我是五彩雉鸡精成仙,这家酒楼有一道名菜叫燃炒野雉,你也吃过吧?你们在这里吃野鸡的时候,我在哪里?今日我成了仙,是不是该把这酒楼里的人包括你,都给宰了呀?”
  见白言则错愕不能答,肖妖王不紧不慢又说道:“修行历苦海劫,见前世轮回种种,谁敢保证自己曾是什么东西,苍鹰缚兔、兔子蹬鹰,是帮猪说话还是帮狗说话呢?观众生如我生,观世人如一人,这才是超脱的心境,如此方能成就仙道,我不与你计较,也无亏欠你之处。”
  白言则愣了半天才问了一句:“前辈不是开玩笑吧,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为什么要变成人的样子?”
  肖妖王:“人身炉鼎最利于修行,你天生如此已是福缘,照你的说法,我是不是该骂轮回不公,让我此世托舍成鸡?不能这么说,缘法无所怨。”
  白言则表情已经有点傻了:“仙家真的不亏欠于人吗?”
  肖妖王:“那也说不定,只是不亏欠你而已。离这里不远有一位金仙,曾亏欠于一棵树,你知道人家是怎么还的吗?想破你的脑袋也想不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