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305

  知焰:“妹妹心中有数,那我就不多说了,有李元中将军在芜州教导行儿,我们也可放心。”
  书中暗表,碧山潭怎会派樱宁到芜州拜山?纯粹是她自己攒动的。一年多前谢妖王曾在碧山潭道场现身,后来樱宁随着元湛、元沛、元激三位前辈到无名山庄拜访过谢妖王。这一次经历,让樱宁见识到了什么叫仙家气象。
  空桑山无名山庄道场凿建至今不过二十年,但山庄的营造之精雅,道场中药田园林开辟之神妙,来往修士修为之高超,门中器物之珍奇,都让她大开眼界,气象远远胜过传承三百余年的碧山潭。
  无名山庄当然不能与万寿宗、妙法群山这些千年大派比规模,但对于小小碧山潭一派的晚辈弟子来说,此处就是罕见的福缘宝地啊!
  这里还有一位仙界花神,有十座令人叹为观止的俪玉玲珑塔环绕道场,数百年来受碧山潭弟子敬仰的紫藤上仙也在此做客,协助一对道侣种植蟠桃园。梅振衣与大部分弟子都已经去了芜州,但就山中所见仍然可窥测这一派传承的景像。
  樱宁又想起神器黑如意不过是梅应行手中的一件玩具,可知青漪三山的各种器物、灵药、天材地宝、传承法诀都大有来头,这些都是她极为羡慕的。既然梅应行当初给她留了一句话,她就有借口去青漪三山,总之想办法好好结交这个孩子,以梅应行的身份,自然能够给她带来极大的好处。
  她是个颇有心机敢用手段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谋取梅应行手中的黑如意,回到碧山潭之后,就天天向师父请命,欲去芜州拜山。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元湛掌门不好拒绝,于是就答应了,但要她自己想办法去芜州,于是她就来了,其中过程不必再多述。
  樱宁来到青漪三山时,梅应行正在白莽山中的潜龙渊旁,双手握金乌磐龙杖在地上一笔一画的写字,神情凝重满头都是细汗。
  李元中既受梅振衣所托来教导梅应行,怎么不教他修行反而教他写字?事情还要从上个月说起——
  那一天,梅应行终于将金乌磐龙杖吃力的从山下拖到了潜龙渊边,往地上一拄道:“前辈,我把你的棒子拿上来了,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乞丐站起身前笑着说:“我姓李名玄,你叫我铁拐李吧。”又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道:“好孩子,看见了吗,只要你肯用功,有很多事不是做不到,不过三个月时间,你就把金乌磐龙杖拿上山了。……听说你最近在私塾读书,会写字吗?”
  他看似衣衫褴褛乱发蓬松,但是手却一点都不脏,连指甲缝都看不见一丝尘垢,摸着行儿的脑袋并不让人烦感,反而有一种柔和的力量拂过身体,感觉很舒服。
  把这支金乌磐龙杖拖上山,梅应行也很累,此时他觉得轻松不少,抬头答道:“我当然会写字了。”
  “会这么写吗?”铁拐李接过金乌磐龙杖,以杖划地如同运笔,在水潭边空地上开始写字,铁勾银划笔走龙蛇,不一会写成了一篇飘逸大气的《洛神赋》。
  水潭边这么大的一片,有的地方土质湿软铁杖一戳就能陷进去半尺,有的地方土地干硬,还有山石分布。但铁拐李写的每个字都有脸盆大小,笔画都是一般深浅,笔意不断气韵不乱。
  “我也能吗?你教教我呗,我爹总说我的书法笔力不够,我要是学会了,吓他一跳!”梅应行挠着腮帮子很佩服的问道。这回他学精了,不答会不会,而问自己能不能。
  铁拐李将金乌磐龙杖插在地上,捻着乱蓬蓬的卷须道:“其实不需要我教你,法子你已经学过了,你能运转内劲把我的金乌磐龙杖拿上山就是基本功,下一步,要做到内劲运转充沛连绵,蓄势而发不散不乱,心境要定,心力要韧,心意要静。”
  梅应行点了点头:“我再好好练练。”
  铁拐李微微一笑:“小小年纪,也不需要像我这样在地上写出一整幅来,只要你能以金乌磐龙杖笔意不散写成一个字,就算功夫到了。”
  梅应行摇了摇头:“铁拐李,你别看不起我,我至少也能多写几句,不信你就等着瞧。”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梅应行正在白莽山中练“书法”,阿斑跑上山来道:“行儿师弟,家里有客人,点名要见你,师娘要你回去一趟。”
  ……
  梅应行见到樱宁很高兴,他毕竟是个孩子,有熟人大老远跑来找他玩,当然很开心。他说话算数,取出紫藤枝要还给樱宁。樱宁笑着摇头道:“行儿弟弟,紫藤上仙送你的东西,我怎会再拿回来?但你上次答应再见面时送姐姐一件法宝,我一直很好奇呢,究竟会是什么好玩的宝贝?”
  梅应行一挠头:“你等着,我明天拿给你看。”他当年只是那么一说,现在早淡忘了,手中稀奇古怪的玩意不少,但在樱宁面前够面子的法宝还真不多,需要回去好好找找。
  樱宁很自然的一牵他的手:“不着急,等多少天都行,这青漪三山真是仙家福地,姐姐好生欢喜,你带我四处参观一下好吗?”
  梅应行主动当向导领着樱宁在山中玩赏。樱宁各处看得都很仔细,还不时好奇的虚心请教,梅应行装作小大人一般解答,心中很有成就感。以青漪三山的规模,细细玩赏半天时间当然不够,梅应行悄悄道:“樱宁姐姐,我明天逃学不上私塾,悄悄溜回山再带你玩好不好?”
  樱宁眨着漂亮的大眼睛问:“私塾?”
  一见樱宁不解,梅应行很得意的解释了什么是人世间的私塾,又介绍了梅氏立家塾之举。樱宁听完又问:“我可没有上过私塾读书,还是师父传法诀经文时教我识的字,弟弟最近在学什么呢?”
  梅应行很得意的答道:“书法。”
  樱宁:“你学的一定很好,如果有空,也教姐姐如何?”
  “好啊。”梅应行答应的很干脆。
  樱宁娇笑道:“我等着就是,你明天不要逃学,受学与修行相似,用功精进不可荒废,假如你逃学陪我玩,家中长辈会责罚你,也会责怪我。”
  梅应行:“那我明天晚饭时再来,先送你一样法宝。”
  第二天梅应行送给樱宁一样东西,一节精美的空桑玉枝,它是梅振衣以空桑木玉亲手炼制而成,一尺多长,带着天然的纹路与温润的黄碧光泽。它既可凝聚法力与人相斗,同时还可运转地气协助开辟药田、运转法阵辅助定坐修行,总之妙用非常多。
  梅振衣却没拿它当法器,而是给了玉真公主,成为公主房中的一件摆设,合“金枝玉叶”的身份。玉真见儿子喜欢,就让他拿去玩了,现在又被应行送给了樱宁。
  樱宁喜出望外,以紫藤枝换来这件空桑玉枝,她可是赚大了!这件法宝虽然威力不是特别大,但有多种妙用,恰恰都是修行人经常需要的。只有世间罕见的炼器大宗师,才可随手炼成这种东西,因为它不值得普通的修士费天材地宝花大气力刻意炼制。
  收起空桑玉枝,樱宁的算盘珠子打的就更响了,希望在青漪三山继续待下去。这里的每一片药田的地气凿建与灵苗培植、洞天法阵运转、各种器物与灵药炼制、弟子习练的种种道术与法诀,就算旁观窥测,也有很多可琢磨的玄机。
  但她毕竟是拜山做客的,不能常住此地,半个月后刘海特意命人请她前去,奉上了一份回赠碧山潭的谢礼,并请她给元湛掌门带话表示谢意——这就是送客了。
  樱宁没法赖着不走,应行有些舍不得,塞给她两瓶瑞玫蜜路上喝。樱宁离开青漪三山却没有离开芜州,没过几天,梅应行在句水河边又遇到了她,又惊又喜的上前问道:“姐姐,你怎么还在这里?”
  樱宁笑道:“师父让我出山时曾有吩咐,有机缘多在人间阅历行游,我看芜州是各派高人风云际会之地,也想多见识见识,故在此游历一番。”
  梅应行笑嘻嘻的说:“恐怕不止这样吧?姐姐没有飞天之能,自己回不了昆仑仙境,想再找徐妖伯帮忙,人家也没打算马上回去,所以就只好在这里等了,对不对?”
  樱宁轻轻拧了他的耳朵一下:“你真机灵,开口就揭姐姐的短!确实是这么回事。”
  梅应行:“你放心,等徐妖伯和张妖伯回去的时候,再让他们帮忙送你就是了,举手之劳而已。”
  樱宁:“谢谢你了,有消息就到这条河边,在对岸那棵大树下留字,我每天都会来看的。”
第十五卷:双塔寺
第267回、为而不争积巧取,既以与人己愈多
  梅应行很大方的说:“你不必谢,我就住在芜州城外的菁芜山庄,我没事能找你玩就行……你会摸鱼吗?”
  樱宁:“姐姐的水性不如你好,但可以在岸上看着你摸,还可以帮你烤鱼吃。”
  樱宁留了下来,就住在芜州城郊外句水河对岸一棵香樟树上,这棵树主干高大树冠茂盛,樱宁在茂密的枝叶间建了一间小屋,为自己的栖身修行之地。唐代芜州虽然繁华,但也不似现代这样到处都是人,城郊野地里几乎没什么人去,而且站在树下也看不见藏在半空树冠中的小屋。
  以梅应行的身份,完全可以邀请樱宁在菁芜山庄居住,地方有的是,适合修行的静室也非常好安排,小少爷请个朋友回家,下人们更不会多说什么。但樱宁却没有打这个主意,一直就住在郊外的树上,一方面她不想让青漪三山的修士疑忌,另一方面梅应行来也会觉得更好玩更有意思。
  相比普通的市井百姓,她也算世外奇人了。山里有个乞丐师父指点修行,树上有个漂亮姐姐经常陪他玩,梅应行的童年过的很舒心。
  真正的富贵世家,可能并不刻意炫耀奢华,贵气在骨子里、在潜移默化之中。真正的仙家子弟,可能并不刻意显扬高深,玄妙在寻常中、在生活的普通境界里。而菁芜山庄中的小少爷梅应行,就身处这样一种环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古时到了盛夏,富贵人家会取出冬季窖藏的冰块,制冰镇酸梅汤等冷饮消暑;而一般的小康人家,会煮绿豆汤解暑;有些讲究养生的人家,在特别热的时候还会以夏枯草、野菊花等药材熬制清热毒的凉茶。
  到了明清年间,普通百姓以及家境一般的乡民,会用晾干的玉米须煮凉茶,这种东西不用花钱,制作起来也简单,却一样有清热解暑之效。
  而在唐代的菁芜山庄,盛夏也用一种谷穗须煮凉茶,用的是原产昆仑仙境空桑山仙谷穗金粽色的长须。仙谷穗这个名字是梅振衣起的,后来又移植到青漪三山,特意开辟药田培育。其果实就像一指长的小苞米,尖端金棕色的细穗有一尺多长,假如长到二尺就很少见了,也是制作法器的一种天材地宝。
  以文火淬炼纯净,再以身心相合炼器,它可以取代普通的马尾制作法器拂尘,拂丝是金黄色的。刘海门下的晚辈弟子几乎全是道士,手拿这样一柄金丝拂尘,效仿祖师爷钟离权,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刘海偶尔伸手帮一帮徒弟们,但拂尘大多还需要弟子自己炼,拂尘的手柄就以空桑玉短杖合器而成,如果炼制成功,就说明师传的炼器功夫很有根基了。
  在菁芜山庄中,以还不够炼器所用的短穗煮凉茶,就是夏日消暑的普通饮品,有滋润清火、利于肾气疏泄之效,其属性清凉平和,对辅助修行也有效果。
  昆仑仙境碧山潭特产的“碧山寒露”也有此效,而且功效比这种凉茶强多了,正是碧山潭拜山送来的礼物。但是碧山寒露是一种珍贵的灵药,只有在特定的修行时,师父才会赐给弟子使用,而菁芜山庄的仙谷穗茶就是凉茶,梅应行解渴时随便喝的,有时出门玩耍随身还带上一大葫芦,铁拐李与樱宁都爱喝。
  到了秋天,梅应行还喜欢吃一种零食,类似现在的爆米花。如今的爆米花多以玉米粒制成,南方也有用糯米制成炒米的,与爆米花是一个原理。而梅应行吃的这种零食,看上去是炒米,材料却是仙家灵药百涎草籽。
  百涎草也是九转紫金丹中的一味药,属于不是特别珍稀的那种,但这里所谓的珍稀是相对于梅振衣这种高人而言的。它只在仙灵地气充盈之处生长,立岚从太牢灵境移植到青漪三山中,并没有特别开辟药田,而是撒落山野,与吉祥软草一起混杂生长。
  提溜转闲暇时也指点几个小徒孙,每年秋季,带领一批晚辈弟子施展身法飘然如转,漫山遍野采集成熟的百涎草籽,以此为乐。
  将百涎草籽放在掌心,以炼器文火小心爆成米花,去其药性中的燥气,服之可补益脾胃,休复施法时的中气之损。这当然是好东西,普通人见都见不着,梅应行秋天拿它当零食吃,就像现代孩子吃的爆米花。
  这些“爆米花”都是应愿以法力炒成的,阿斑也爱吃。铁拐李自然不会贪小孩家的零食,但是樱宁非常喜欢,每次梅应行揣一兜百涎草米花,与她坐在河边一起吃零食,樱宁的笑容也像一朵花。
  无论在青漪三山还是菁芜山庄,梅应行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少爷,和他交朋友当然有好处,不仅春夏秋冬各有补益之物辅助修行,樱宁隔三差五还能弄到一些徘徊露、五色饮、瑞玫蜜等别处难见的好东西,梅应行偶尔还有些灵药、天材地宝的裕料制成的小玩意送给她。
  对于梅应行与樱宁的交往,不论是山中的知焰还是城外的铁拐李,长辈高人都是心知肚明。但是仙家高人自有仙家的胸襟气度,只要樱宁不使坏,行儿又愿意和人家玩,他们也不计较这些。
  樱宁也学乖了,很清楚就凭自己这两把刷子,不可能在梅家长辈面前玩什么花样,从来不刻意打梅应行的主意,就是投其所好陪他玩耍而已。她从不主动开口问梅应行要什么东西,也不特意询问青漪三山中的各种事物,梅应行愿意和她聊,她就认认真真的听着,睁着大眼睛不时的赞叹几句,梅应行愿意送她什么东西,她就很感谢的收下。
  饶是这样,樱宁在芜州的收获也颇大,短短时间竟不亚于在碧山潭的好几年,易筋洗髓境界圆满无碍,离破妄大成只有一线之遥,而且法力精进神速。
  道祖太上说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以樱宁的修为以及证悟,谈天道还很远,但她在芜州所为,多少也暗合了“为而不争,自然而取”的巧妙。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怎么做又不能做什么。
  樱宁之事暂且不提,就在她离开青漪三山的两天后,山中又来了一位“贵客”,青城剑派掌门四季书的弟子云飘渺到了,就与刘海派出的使者胡龙腾一起。云飘渺性格开朗好结交修行同道,胡龙腾到青城剑派一说来意,云飘渺向师父禀报一声,欣然来到青漪三山。
  刘海很热情的接待,特意在听松居安排单独的静室院落,山中的其它弟子都愿意和云飘渺来往,他在这里待的很舒适,与当初的张修一样,一时竟舍不得离开了。
  几天后,胡秋水也回来了,向刘海回报,孤云川掌门屡归尘很感谢青漪三山的好意,水无痕正在闭关练剑,下个月将回访青漪三山。这一对前世夫妻,今世的冤家,终于要见面了!
  ……
  清风从龙空山返回无名山庄时,什么人都没惊动,连俪玉玲珑塔上的梅振衣也未察觉。梅振衣入定境观法,与灵台中反复推演清风与加百列那一场相斗,所见观景突然一变,清风手中的命运之匙变成了金击子,演法的场所也化转成不知名的某处。
  有高人同样在施展灵台推演之功,却扰动了梅振衣的神识,这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