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305

  “我也帮忙了,算我一个。”知焰在一旁道。
  随先生:“你还真会揽事,如果梅振衣来帮忙,你也可以来,但不许再有他人插手。其实你们还是先想想自己吧,如今仙道尚未成就。……小梅,这算是我给你情面了。”
  梅振衣一抱拳:“多谢!”
  随先生一摆手:“先别着急谢我,也请你帮我一个忙。”
  梅振衣一愣:“你神通广大,天上地下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随先生:“到时候再告诉你,其实你也能猜到,想想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因为何事?”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芜州的万家酒店,梅振衣与左游仙以李唐江山打赌,把随先生引了出来。难道随先生对武皇临朝天下崇佛深为不满,或者还在打人皇印的主意?他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梅振衣不清楚,但能猜到大概与武皇有关。
  这话说的有文章啊,不知到时候随先生会找梅振衣干什么?听这语气假如梅振衣真帮忙了,待到将来胡春救龙隐之时,随先生未尝没有放水的可能,反正天庭是他的地盘。但这话没有明说,让梅振衣自己去琢磨。
  龙隐姑走上前来,将昏迷不醒的胡春交给了梅振衣,退后三步倒身下拜,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她的意思也不必说出来。梅振衣站在那里叹了一口气,受了龙隐仙人的跪拜并未伸手相扶。
  随先生把她拉了起来道:“此间事毕,龙隐,你该走了!……敖广,你也随我回天庭。”
  他带着龙隐姑与敖广走了,关小姐微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飘然飞身而去。知焰行礼致意,梅振衣却只是看着她飞走没有说一声谢谢,以神念朝天喝道:“大天尊,彭泽湖这么大动静,你磨磨叽叽一直等到我斩了黑龙才来,故意的吗?”
  随先生的神念传来:“你让我怎么办?只要我一到,就得带走龙隐,如果不是敖广告状,我还想再晚点来,让夫妻两人有个告别的机会。”
  “敖广不足惧,但他与心猿悟空交情可不一般,你得小心了!就算没这回事,经此一战,你欲历天劫,恐怕是万难了。”清风的暗语也从梅振衣耳边传来,说话间人已经来到大孤山上,阿斑驮着昏迷的张修也一溜烟跑来跳上大孤山。
  公开的话说完了,开始暗语交流。梅振衣心里如何不清楚利害,今天这一场斩龙之战,有很多高人都在看着,却没有人主动插手,各有各的原因,但不排除有人也想借机积累梅振衣这一世的业力,让他将来难成仙道。假如在天刑来临之前炼不成大罗成就丹的话,他几乎死定了。
  死定了就死定了吧,众生皆有一死,何况还有转机呢?
  知焰见清风到来,立刻谢道:“多谢仙童今日援手,否则黑龙可能逃脱。”
  清风一挥袖:“不必谢,我不伤天下有灵众生,其实也算不得帮忙,你们还是想想怎么安置胡春吧。”见梅振衣在一旁发愣,他又以暗语道:“天刑尚且如此,就算成仙之后也不得安宁,你若真去帮胡春救龙隐姑,等于被大天尊捏在了手中,这么聪明的人,为何如此失算?”
  去天庭龙首山救出龙隐姑,到底有多难?这在于随先生,他会在龙首山安排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就算梅振衣历尽千难万险成就仙道,随先生假如有心将他在龙首山打下仙界重入轮回,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这是梅振衣自找的。
  梅振衣暗语答道:“我再怎么能算,也算不过大天尊,不如不算,随愿而实行。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我能袖手旁观吗?”
  清风:“先不必空谈那一天的事,随先生与我都推演不了你能否成仙,只能用凡人的心术了。我建议你此次回山之后,切勿再招惹事端,闭门勤修护身之法,就算炼不成大罗成就丹,届时也还有一线生机,但若再有今日这样的事,你就一定过不了天刑了。”
  ……
  胡春醒来的时候,睁开看见的是一位披发道人,他挣扎着从塌上坐了起来问道:“这是哪里,你是那孽龙的手下吗?”
  道人摆手道:“莫要惊慌,我叫刘海,是梅真人的弟子,他已将你从孽龙手中救出带回芜州,这里叫五湖山庄,在梅真人修行的洞天福地中。”
  胡春:“梅真人?就芜州梅振衣梅公子吗?原来是他救了我,我娘子呢?”
  刘海尽量温和的说道:“你的娘子无恙,但不在此地,你若想见她,须修成仙道,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
  刘海对他讲了一个故事,关于龙隐姑的来历以及她受罚到龙感湖隐居的经过,梅振衣赶到彭泽斩杀黑龙而胡春昏迷未醒,龙隐姑被玉皇大天尊带回了天庭。但刘海没有说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大天尊将龙隐姑镇在天庭龙首山中五百年,等着胡春去救。
  刘海只告诉他龙隐姑不是凡人而是天上的仙女,因故下界,如今期限已满回到天庭,胡春若想再见她,只有先修成仙道飞升天庭。这是梅振衣特意交代的,在胡春未成仙之前,不把所有的真相告诉他,以免乱了此人的修行心境。
  “原来如此,娘子啊,其实我心中早就有数!”胡春仰天喊了这么一句,眼睛一闭又晕倒在床上,半天没有声息。
  刘海也不知该不该叫醒他,叫醒之后怎么劝?只有守在床边,然而过了没多久,胡春突然睁开了眼睛,一轱辘滚下床跪在了刘海面前:“师兄,带我去见梅真人,我要拜他为师!”
  刘海把他扶了起来:“胡春师弟,天长地久不必急于一朝一暮,师父正在闭关修炼,暂时不能见你,但他早就料到你会这么说,特意要我传授一套口诀心法,并要你做一件事,如果办到了,一年之后收你为徒,传你仙家金丹大道法诀。”
  梅振衣没有立刻见胡春收他为徒,而是交代了一件事,要这位渔夫在九连山做一年樵夫。
  樵夫就是砍柴的,青漪三山中众位高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但偶尔也会饮宴,而那些晚辈弟子和仆从们,包括齐云观中的下人,都是要有一日三餐的,所以也需要木柴烧灶。
  梅振衣要胡春做的可不是一般的樵夫,他没有拉柴的车,甚至连一把砍柴的斧头都不许有。梅振衣让刘海传了他一套心法口诀,就是专修法力隔空劈击,砍柴的时候不许动手,只允许以法力隔空劈木柴。
  而且从山上背下来的柴,要规规矩矩按事先画好的图样,整支一气劈成,出一丝差错都不行。梅振衣一共给了十二种图样,一年之中每个月都不一样,最复杂的胡春还没看见,第一个月就是方方正正一寸粗细一尺长短的木条。
  龙隐姑教过胡春修行道法,早已入门有了根基,如今易筋洗髓境界知常,破妄大成只差一步,他当然有隔空劈击的法力,可以修习梅振衣所传的这套道法,用之砍柴,供齐云观以及整个青漪三山所用。
  其实以胡春之能,就算一棵大树也能一剑斩断,想砍柴的话实在太轻松了,但以这种方法却为难的很。施法打倒一棵树不难,但将一根树枝在瞬间削成指定的图样,对法力的运用和控制那要相当的精微才行。
  这是一个非常“笨”的办法,看上去对修为境界的提升并无直接的帮助,也没传授他更高次第的修行法诀。梅振衣没有解释为什么,这就是收胡春入门的考验。
  胡春回了一趟龙感湖,摇着一只小船去了湖中,独自一人待了三天,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然后又回到了芜州住进了五湖山庄。从这一天开始,每日他夜间在五湖山庄修炼,午时在九连山中静坐,其它的时间大多在砍柴,按梅振衣的要求。
  胡龙腾、胡鱼跃、胡双全、胡秋水也住在五湖山庄中,他们几个对胡春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所知仍然是刘海说的那一套,对这位师弟都挺同情的。但刘海下令,他们四个不许帮忙,只让胡春一人每日出山砍柴。
  假如给胡春一把剑的话,他会发现按此心法施展开劈柴,很类似梅毅所传的“切菜刀法”。但这套道法融入了其它的玄机,就以隔空法力施展,十二种图样越来越怪异,到最后已经不是单纯的力量劈击能办到的,必须结合修行中独特的神识心印运用。
  若胡春将来修为有所突破运用到极致,这就是移转空间的大神通根基。它可不是梅振衣一个人想出来的,知焰也研究了很久,还是清风仙童主动出面指点,最后完成了心法口诀。清风为什么会这么做,原因谁也不太清楚,想必是因为当日争斗他也在场吧。
  小小一套道法,其中水深得很,胡春本人并不知情,当然还无法领悟其最终的玄妙。
  五湖岛四妖,还有刘海、元充、胡春这七个人都住在五湖山庄,相处的很好,日子久了也就熟了,几乎无话不谈。
  大师兄刘海有一天问胡春:“师弟好福气,能娶天庭仙女为妻,你们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没发现她的来历吗?”
  胡春答道:“我见到娘子的第一面,其实就怀疑她不是凡人。但那又怎么样?我该帮她还是帮她。后来我们多有交往互有情意,当然也想娶她,而她就嫁给了我。她教我修行筑基,希望能天长地久,并且告诉我,她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能远离龙感湖十里之外。”
  胡秋水瞪大眼睛道:“那你就一直没问她是谁吗?”
  胡春:“我又何必问呢?她就是我的娘子,我喜欢和她一起过日子,这就足够了!如果聪明的话就不要问,何苦逼她说出难言之隐。”
  刘海拍着他的肩膀道:“这才是真聪明,师弟好性情啊!可惜世间绝大多数人,就算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做不到的。”
  胡双全眨了眨眼睛:“假如是我,恐怕就做不到。”
  胡鱼跃瞪了他一眼:“所以师父说胡师弟心性好,既明理则能行,假如不是这样,龙隐仙人也不会嫁给他,师父可没这么夸过你。”
  刘海笑道:“你们俩别在这里拌嘴,正因为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才要修行。”
  胡春却低下头喃喃道:“娘子还是走了,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也不知这一世的缘份能否再续?”
  刘海又安慰胡春道:“你有这个心就好,不必总是去想,尤其不要在定坐时去想,否则纠缠于心境之中未必对修行有利。你逢此变故恐妄境难破,所以师父才要你去砍一年的柴,让你好好修复心境。”
  胡春:“一年期满之后,师父有什么安排?”
  刘海:“不必着急,师父早就安排好了,希望届时你能过了自己这一关。”
  刘海在这些人中修为最高,阅历也最为丰富,早有大成真人境界,当梅振衣不在的时候,他就是负责约束与照顾这些师弟、师妹的大师兄。
  胡春每日在太阳初升之时出山砍柴,都会回头望一眼方正峰,绝顶之上霞光万丈映日生辉,那是梅振衣在修炼独门护身之法。他很迫切的希望能够早日拜师修成仙道,但还要坚持去做一年的九连山樵夫。
  ……
  青漪三山之事暂且不提,这一年的秋天,神都洛阳朝堂之上又有事了,武皇欲下诏立佛教为国教,却被宰相狄仁杰劝阻。
第十三卷:菩萨行
第231回、行人车马三山外,茶肆依稀唤重游
  其时狄仁杰已被招回京都,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之职。这一年有胡僧上书,请武皇去观看安置佛骨,武皇决定趁此机会正式下诏奉佛教为国教。
  狄仁杰劝阻道:“如来设教,以慈悲渡化世人,岂欲虚饰之名?若以天下论,陛下为万民之人皇,非独为僧尼之陛下。”
  武皇还在犹豫,狄仁杰又说道:“周武非梁武,武王伐纣之时,可有以佛立国之事?”
  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武后崇佛一方面她确有佛门修行,自己也曾在白马寺出家,另一方面是利用佛教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因为李唐追认的祖先是道祖老子。她登基之后,追认周文王为祖先,立的国号也叫“大周”,既然有这个祖宗在,立佛教为国教就没有必要也没有道理。
  武皇虽然打消了册立国教的念头,但是仍然下诏——佛门僧尼位列各教徒之前。意思就是说在各教人士同处一堂的场面,佛门僧尼排在最前面,而其它各教并列,就像今天开大会主席台上排座位一样,给了佛门“高人一等”的地位。
  话说魏王武承嗣在武皇登基后,一心就想当太子,几年前做过一番尝试,曾托心腹王庆之到武皇那里谏言,坚决要求立魏王为嗣。结果王庆之被李昭德用御赐的刑杖打死在宫门外,武承嗣心愿未能实现,有一段时间不敢再提。
  如今干臣李昭德与酷吏来俊臣都已获罪身死,武家子弟的心眼又活了,武三思等人屡次煽动朝中同党,上书请另立储君。武皇趁着一次赐宴群臣的机会,提起了这件事,狄仁杰奏道:“先帝已有二子托陛下,姑侄与母子,孰亲孰疏?千秋万岁之后,臣未尝闻有侄为姑立宗庙者。”
  武皇不悦道:“这是朕的家事,卿不必欲闻。”
  女人说话有时候挺有意思的,是她自己问的群臣,现在又说是自己的家事。狄仁杰摇头道:“天子以四海为家,家事既国事,臣不得不欲闻。”
  武皇反问:“按狄卿的意思,仍立豫王?”豫王就是她的第四子李旦,听从梅孝朗的建议自动上书请改姓为武的那位。
  狄仁杰又摇头道:“弟不可先兄,庐陵王并无大过,应召还神都。”他的意见是召还武皇的第三子庐陵王李显为储君。
  武皇没有当场表态,此事就暂且搁下,偏偏没过几天武皇做了个梦,梦见一只大鹦鹉双翅折断。俗话说至人无梦,以武皇的修为怎么还会做这种梦呢?想必是在灵台定境中所见,有没有其它的高人捣鬼就不得而知了。
  武皇修炼净白莲台大法,修成十二品莲台化身,总摄世间万象,已至世间法的极致。关于这十二品莲台化身,是指她能够展示不同的“名”与“相”,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真真切切就是一代人皇。梅振衣曾在不同的场合见过她,感觉完全不像一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武皇做了这个梦之后,又把狄仁杰找来占梦,狄仁杰道:“陛下姓武,鹦鹉暗喻陛下,两翼便是两子。”武皇称善,起了保全二子之心,把册封诸武的念头打消。
  武皇最喜爱的两名男宠姓张——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是一对伟岸俊秀的男子,人称莲花五郎与六郎。仗着武皇的宠幸,张易之被封为司卫少卿,张昌宗被封为云麾将军,因宠幸而封将军,估计武皇赏的是他的床上功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