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仙吏(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708

  在另一个世界,他早就没有了什么牵挂,这个世界,不仅能让他实现儿时的梦想,也有诸多让他牵挂的人。
  这段日子以来,女皇来这里的次数,明显增多,而且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久。
  早朝之上,她是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的女皇。
  下了早朝,她就是邻家姐姐周妩,和小白一起做饭,一起逛街,一起修剪花园,恐怕就算是朝臣见了,也不敢相信,他们在街上见到的就是女皇陛下。
  随着科举之日的临近,神都的气氛,也逐渐的紧张起来。
  来自各地的学子,在这里汇聚,他们即将参加一场有可能改变他们后半生命运的考试,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一次机会。
  尤其是对于那些并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官宦权贵之家的人来说,这是他们唯一能改变命运,而且能荫及后辈的机会。
  这是女皇陛下给他们的机会。
  神都的某处客栈,李慕正在为李肆做考前培训。
  虽然他参加科举,有裁判亲自下场的嫌疑,但不参加科举,他就只能作为捕头和御史,在朝堂上为女皇做事,也有很多限制。
  这段日子,因为科举临近,神都的诸多客栈,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算是数次提价,房间也供不应求。
  远离皇城的一处偏僻客栈,二楼某处房间,四道人影围在桌旁,目光盯着放在桌上的一张铜镜。
  一人用鲜血在铜镜上书写了一个复杂的符文,然后用法力催动,铜镜光华一闪,并没有什么异变。
  那人脸上露出疑惑之色,说道:“不可能啊,那位大人明明说,等我们到了神都,催动此法器,他就会立刻联络我们,这三天里,我们试了多次,为什么他一次都没有回应……”
第104章
刑部审查
  这些日子来,李肆的表现,当真是出乎了李慕预料。
  在北郡之时,有陈妙妙在他身边,李肆收敛本性,还情有可原。
  但这里是神都,和北郡数千里之遥,陈妙妙远在白云山,李肆既没有流连青楼,也没有勾搭良家姑娘,便十分难得了。
  毕竟,他的元阳早就没了,就算真的在神都乱来,陈妙妙也不会发现。
  但他并没有,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间,一心备考,如果不是今日要去刑部审查身份,他可能根本不会出客栈。
  他放纵的时候,让李慕震惊。
  他克制的时候,还让李慕震惊。
  去刑部的路上,李肆问道:“你那个朋友怎么样了?”
  李慕问道:“哪个朋友?”
  话一出口,他就想起来,李肆说的是哪个朋友。
  李慕道:“你说的没错,他和那名女子已经和好了,但不是你说的那种情况,他们之间,只是有一点小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
  李肆挑眉道:“不是那种情况?”
  李慕道:“男女之间,除了爱情,还有友情,不一定是你说的那样。”
  李肆问道:“她长的漂亮吗?”
  李慕点头道:“漂亮。”
  平心而论,女皇的颜值,在神都百美之中,至少也能排前十,无论是穿着龙袍还是穿着常服,都很漂亮。
  李肆又问道:“你那个朋友长的俊俏吗?”
  李慕道:“和我长的一样俊俏。”
  李肆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他,却并未再说什么,李慕抬头看着前方,说道:“刑部到了。”
  即便是三十六郡地方,已经对推举考生的身份做过调查,但为了防止有些心怀不轨之人蒙混其中,朝廷还要再查一次。
  刑部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队,都是今日来这里审查身份的考生。
  这其中,李慕看到有许多穿着三大书院院服的。
  朝廷虽然不再直接从书院学子中选官,但书院学生,在科举上,还是具有很大的特权,凡书院学子,无须地方推举,可以直接参与科举。
  书院已有百年历史,对大周的贡献,远多于破坏,直接将书院排除在科举之外,很不现实。
  其实虽然朝廷推出了科举,也依然不能改变书院的特殊地位。
  在书院中受过几年教导的学生,不论品行,至少在各方面的才能上,要远超地方的人才。
  要想彻底改变书院独霸朝廷,就必须加强地方基础教育,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书院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在当初女皇近乎是独断的推行科举时,并没有受到多少来自书院的阻力。
  改与不改,对书院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李慕虽然在刑部有熟人,但也没有公然搞特殊化,和李肆排在队伍之后。
  然而,当他站到队伍中之后,他前方几名穿着书院院服的学生,连队也不排了,远远的躲开,面色惊惧的看着他。
  那几日,李慕手持铁链,在三大书院门口抓人的场面,现在还铭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他们实在是担心,李慕手里忽然变出一条铁链,直接套在他们的脖子上。
  在三大书院,李慕之名,是不能提起的禁忌。
  刑部的差役,很快便发现了这里的异常,还以为是有人闹事,立刻有两名捕快走过来,看到李慕时,吃了一惊,连忙将他请进刑部。
  李慕这次是来审查身份的,不是来闹事的,但很显然,他站在这里,会影响审查的正常秩序,只好和李肆走进刑部。
  这次审查,是刑部主审,吏部,礼部,以及宗正寺的官员共同监督。
  刑部前衙的院子里,站了好几位官员,分属不同的衙门,由此可见,朝廷对于科举的重视。
  周仲缓步走过来,问道:“李大人今日来刑部,有何贵干?”
  李慕道:“参加身份审查。”
  周仲问道:“李大人要参加科举?”
  李慕看了他一眼,问道:“不可以吗?”
  场中官员这才意识到,李慕虽然在神都搅起了无数风雨,但他本人,却不是出自书院的朝廷正统官员,他只是一个捕头,一个御史,就能将朝堂搅得鸡犬不宁,若是通过科举,有了正统身份,这还得了?
  “可以。”周仲点了点头,说道:“李大人的话,便不用再审核了。”
  李慕摇头道:“科举之前,没有特例,周大人将本官当成是普通考生就行。”
  周仲也没有再说什么,带李慕来到一处衙房,衙房之内,坐了一名刑部官员,正在对一名年轻人进行询问。
  “姓名。”
  “陈良。”
  “籍贯。”
  “江阴郡,江城县。”
  “何人推举?”
  “江城县令。”
  ……
  年轻人前方的桌上,放置着一个小钟,应该是用来测谎的法器,若是他所言有假,引得法器响应,恐怕他今日,便很难走出刑部了。
  年轻人走出之后,那刑部官员道:“下一个。”
  另一名考生正要进去,却被周仲拦住,他面露不满,偏头看了看,立刻就将脑袋缩了回去,向后退了一步,让出位置。
  李慕在周仲的示意下走进去,将考引放在桌上。
  那刑部官员头也没抬,问道:“姓名?”
  “李慕。”
  “籍贯?”
  “北郡,阳丘县。”
  “何人推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7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