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仙吏(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708

  谁都知道,不管哪一个部门负责科举,此部在朝廷的地位,都会大为提升,新党和旧党,都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周雄提议礼部,因为礼部尚书,是新党的人。
  萧子宇提议吏部,原因是科举产生官员,吏部管理官员,理应承办科举。
  当然,在场之人都知道,吏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没有一个不是萧氏旧党扶持的,吏部掌管科举,就是旧党掌管科举。
  这是新党和旧党的又一次交锋,显然,在科举一事上,两方谁都不想让,也不可能让。
  其余四位中书舍人,不想参与新旧党争,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这时,李慕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两位对此有分歧,那么我来说一句公道话吧……”
  几人的目光,纷纷望向李慕。
  李慕看着他们,缓缓说道:“科举一事,兹事体大,关乎朝廷的未来,由任何一部单独承办,都有可能造成独断专营的后果,不利于朝廷的稳定,既然二位一个提议礼部,一个提议吏部,不如就让礼部和吏部共同承办,两部互相监督,保持科举的公平公正,如何?”
  让周雄和萧子宇两人就这么僵持下去,讨论永远无法推进,李慕的提议,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刘仪想了想,说道:“还是李大人考虑周全。”
  王仕也点头道:“我同意李大人说的,就让礼部和吏部共同承办吧。”
  张怀礼和宋良玉也表示同意。
  六位中书舍人,四位表达了意见,周雄和萧子宇互相看了看,也没有再争,便是默认了。
  这样争执下去,永远不可能出结果,科举大权,只要没有被对方独揽,对他们来说,便达到了目的。
  便在这时,李慕再次开口。
  他环顾众人一眼,说道:“虽然科举是由礼部和吏部共同承办,但也不能保证,这两部的官员,不会互相勾结,动摇我大周选官之本,不如再让宗正寺作为监督,彻底杜绝两部官员合谋勾结,诸位以为如何?”
  几人想了想,都觉得李慕说的有道理。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吏部和礼部,是不可能合谋的,但不代表以后不会。
  如今的两部,代表的是不同党派的利益,可十年后,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呢?
  很显然,周雄和萧子宇着眼的是现在,李慕担心的,却是未来。
  他果然有为大周开万世太平之心。
  至于为什么是宗正寺,众人也都没有细想,毕竟,吏部和礼部,官员品级不低,有资格震慑和处置这两部官员的,也只有宗正寺了。
  李慕继续说道:“宗正寺官员不多,如今只有一位寺卿,一位少卿,一位寺丞,其余便是些小吏,现在处理寺中事务,人手自然够用,若是再加上监督科举,恐怕到时候几位大人会分身乏术,宗正寺官员,是否需要扩充?”
  刘仪想了想,赞叹说道:“李大人真是心细如发,简直面面俱到……”
  王仕道:“这一点,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幸亏李大人提醒。”
  宋良玉道:“既然如此,便顺便致函尚书省,让吏部请示陛下,尽快扩充宗正寺官员人数……”
  ……
  半个时辰后,中书省,侍郎衙。
  崔明放下茶杯,缓缓说道:“虽然没有拿下科举的举办之权,但也没有让周家拿到,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至于宗正寺------这李慕怎么总是抓着宗正寺不放?”
  萧子宇无所谓道:“反正宗正寺是我们的人,无妨。”
  崔明皱起眉头,说道:“我总觉得他有什么图谋……,算了,应该是我想多了。”
第69章
深明大义
  宗正寺官员的扩充,是一件颇为繁琐的事情。
  首先,要中书省做出扩充的决策,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觉得有此必要,再交由尚书省落实,尚书省的官员,也无异议,最后将命令传达给吏部,由吏部登记造册,再委任新的官员。
  政令在各部之间传达,每一层,都要耗费不短的时间。
  若在往日,此事拖上个数月半年,都不稀罕。
  然而这一次,仅仅两日,吏部便已经将此事落实,为宗正寺增加了一位少卿,一位寺丞。
  中书省的意见下达门下,门下省直接审核通过,转交尚书省之后,尚书省立刻命吏部落实,科举一事,是近来朝中的头等大事,时间本来就紧迫,容不得任何耽搁,各部对此,一路大开方便之门。
  现在只需决定,宗正少卿和寺丞的位置,应该由何人接任,便能形成这三部的平衡。
  大周的官员选授制度,与官员品级有关。
  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选授,这种级别的官员,都是一部之首,只有皇帝有权授官和调动。
  五品以上,是由中书提名,尚书省决定,最后呈交皇帝御批,吏部听制授官,五品之下,是吏部依照官员考核成绩,报请门下省审复后授职。
  宗正少卿乃是从四品,宗正寺丞是正五品,需要中书省先提名,再交尚书省最终决定。
  关于宗正少卿的人选,代表新旧两党的周雄和萧子宇又开始了争执。
  萧子宇推选了一位旧党官员,周雄自是不同意,宗正寺本来就掌握在旧党手中,若是扩充官员之后,依旧由旧党之人担任,那他之前所做的努力,岂不就白费了?
  见两人又开始僵持,刘仪最终忍不住,说道:“既然两位的意见不能统一,本官再推选一人,御史中丞刘表,公正无私,深得百姓信任,可以担任宗正少卿一职……”
  众人都看向刘仪,刘仪显然在趁机,提拔刘氏子弟。
  御史台的官员,职责是弹劾百官,并没有太多的实权,但进入宗正寺之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宗正寺如今又有监督科举的职责,少卿的位置,是朝中炽手可热的几个位置之一。
  几人也有心相争,但各自家族之中,并没有人具备担任宗正少卿的资格,只能作罢。
  萧子宇之所以会提议旧党之人,目的是阻拦周雄将新党的人安排进宗正寺,成为新党在宗正寺的一根刺,刘氏虽然不是新党,但一直都保持中立,让刘表担任宗正少卿,总比别人要好。
  他提名之人,还要交由尚书省决定,尚书令便是新党的党首,同意旧党之人的可能性很小,他最终看向刘仪,说道:“刘御史公正严明,他坐这个位置,本官没有话说。”
  周雄看了刘仪一眼,也没有再反对。
  虽然他想安排自己人进宗正寺,但萧子宇不会同意,他再坚持,反而会连刘仪也得罪了,只好道:“本官也同意。”
  他和萧子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一些信息。
  他们之间的争执,不能再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否则,若是两人每次都僵持不让,最终便宜的,只能是外人。
  萧子宇嘴唇微动,和周雄传音几句,周雄看了他一眼,嘴唇也动了动,两人目光交错,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交易。
  还剩下一个宗正寺丞的位置,萧子宇又提名旧党一人,周雄罕见的没有反驳。
  反正宗正寺中,如今全是旧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刘仪等人,也并未提出反对意见。
  正当众人准备继续讨论下一条时,有声音忽然响起。
  “我反对。”
  李慕看着萧子宇,说道:“日后的宗正寺,不仅要处理皇族事务,还要监督科举,负责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案件,仅有一位公正严明的官员是不够的,神都令张春大公无私,更加适合这个位置。”
  萧子宇道:“他不已经是神都令了吗?”
  李慕道:“在张春之前,神都令也是由其他官员兼任,他可以同时兼任神都令和宗正寺丞。”
  萧子宇摇头道:“还是没有这个必要了吧,神都令本身责任重大,再兼任宗正寺丞,恐怕力有不逮,两边的事情,都处理不好。”
  刘仪等人也说道:“萧大人说的不错,今日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我们还是快些讨论后续事宜吧……”
  众人纷纷附和。
  李慕捂嘴打了一个哈欠,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本官有些困了,几位大人继续讨论,本官先回衙休息。”
  几人愕然的看着李慕,任何一位神通修行者,都能连续数日不眠不休,怎么可能大早上犯困?
  除非他昨天晚上干了什么事情,消耗了大量的精元和法力。
  问题是,李慕刚才还精神抖擞,为他们贡献了许多绝妙的主意,怎么忽然就困了?
  很显然,他是因为推举张春作为宗正寺丞的提议,被众人否认,而心生不满,消极怠工。
  萧子宇看了李慕一眼,说道:“既然李大人困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李慕站起身,说道:“对了,还有件事情,本官明日准备回北郡探亲,十天半个月之内,应该是回不来了,几位大人明日不用等我……”
  刘仪愣了一下:“探亲?”
  李慕点了点头,说道:“本官和娘子分开,已经两月有余,心中实在思念,希望几位大人见谅。”
  经过这几日的商谈讨论,几位中书舍人十分清楚,在完善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少了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但唯独不能少了李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7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