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喘气(盗墓手札)(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430

  懒货这时正把玩这那块儿铭牌,想了想,点头道:“应该是藏宝之前,就迁入了。”
  豆腐找碴,道:“你怎么知道?你刚才不是说只能推断出大概朝代吗?现在又这么肯定了?”懒货随意笑了一下,淡淡道:“不同时期,藏族的文字是不同的。”他晃了晃手里的铭牌,说:“你们应该庆幸,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应该没几个人能看懂这些文字了。”
  说罢,他将那牌子收了起来,看了看天色,说:“走吧,他们的死和宝藏有没有联系,也得先找到了宝藏才知道。”我们按照原路离开,走出墓地时,豆腐眼尖,忽然看到不远处的一座石塔下,赫然还有一具白骨。那白骨身上穿着衣服,旁边有一个烂包,一把生了锈的猎枪倒在了尸骨,整个人黑漆漆一团,如果不是那白森森的头颅露出来,我们还真发现不了。
  大黄鸭一眼认出,吃惊道;“是那个大胡子使用的猎枪。”
  胡爷沉声道;“他八成是个偷猎的,被鬼迷住了死在此处,昨晚如果不是窦兄弟,天一亮,咱们八成也就被困死了。”一觉醒来,木屋变成石塔,整个人被困在塔里,如果有工具脱困也罢,要没有,只怕就要活活憋死其中了。
  这样说起来,那小鬼反而是救了我们一命,若不是它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这会儿人,估计就在那坟堆里安睡不醒了。
  豆腐估计是想到这个,狠狠瞪了懒货一眼,而懒货则完全不感到内疚,打着哈欠继续走在最后,仿佛随时会摔倒似的。
  我们没理会那具尸骨,那人自己死也就罢了,还想拉着我们陪葬,实在不值得同情。
  
  第一百零四章
  
  众人钻出了这片古老的墓地,按照原路继续前行,大黄鸭和豆腐这对儿难兄难弟凑到了一起,共同问候懒货的祖宗。这般走走停停,黄昏时分,我们前方的环境发生了一些改变,林子变的稀疏起来,水汽也逐渐消失,使得之前爬满苔藓的树变得有些干燥,地面堆积了厚厚的枯叶,也不知有多少年月,林间弥漫着一股树叶而特有的气味儿。
  按照我们事先打探好的路线,前方就是大树沟了,穿过这个大树钩,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眼见着天色将晚,大树钩里枯叶横陈,最容易滋生虫蛇,胡爷便说先在沟外过一夜,明天在正式进沟,免得不知情况,出什么意外、对于安营扎寨这种事,豆腐是最热衷的,帐篷一扎好,直接钻进去趴着,累的什么也不想吃了。众人将营地布置完毕,吃了些东西,安排完守夜便各自休息。
  这次我和豆腐守夜的时间比较晚,被安排到了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因而一进帐篷,我也跟着呼呼大睡,走了一天的路,浑身疲惫不堪,这会儿往垫子上一躺,舒服的骨头都软了,更是一动也不想动。
  这一觉也不知睡了多久,睡得迷迷糊糊间,我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样,胸口越来越闷,喘气儿有些困难。睡梦中,我挣扎着想醒过来,但却依旧被那东西压的死死的,有种要断气的感觉。
  也不知挣扎了多久,我才终于睁开了眼,迷迷糊糊间,我以为是鬼压床。但睁眼一看,原来是豆腐不知发了什么疯,直接将我当人肉垫子了。我气的够呛,刚准备揍人,就听他咕嘟了一句:“好冷啊。”
  他这么一说,我才发现不知何时,竟然已经降温了。
  现在是九月份,正是夏末初秋时节,但还是有些余热,躺下去都不用盖被子的那种。但现在,我确实感觉到了凉意,周围的温度似乎降了很多,我甚至有种是不是到了冬天的感觉,难怪豆腐会忽然把我当人肉垫。
  我不知这是怎么回事,便撩开帐篷走出去,帐篷外,胡爷、大黄鸭还有懒货,都围坐在篝火旁。我抬腕看了看时间,恰好是凌晨的两点钟,这会儿应该是大黄鸭守夜的时间,怎么懒货和胡爷都起来了?
  一见我出来,胡爷说:“降温了,降的很厉害。”他一开口,嘴边吐出了一串白雾,我愣了一下,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说:“怎么降的这么快?”
  大黄鸭搓了搓手,烤着火说:“鬼知道,咱们科没带冬装。”
  说着,他示意我去把豆腐叫起来,这么睡下去,非生病不可,在这深山老林里生病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于是我返还帐篷,将缩成一团兀自呼呼大睡的豆腐踢起来,一行人围坐在了篝火边取暖。
  这一切也不过十多分钟的事,但气温却下降的越加厉害,寒风中,鸡皮疙瘩控制不住一层层往外冒,我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次我们的装备到是够齐全精良,但大热天的,可没人准备冬衣。
  比起在帐篷里,坐在火堆旁要暖和多了,胡爷说让我们继续睡,这里忽然降温,或许和地势有关,没什么要紧。众人缩在篝火边准备继续睡,然而,还没等睡着,便听守夜的懒货嘴里忽然发出了嘶的一声,像是出了什么事儿。我这会儿只觉得气温越来越低,也没能睡的着,他一出声,我立刻就腥了,睁眼一看,不由得一愣,只见火光照耀的范围内,赫然有一些飘飘洒洒的东西落了下去。
  我起身接了一点,触手冰冷,一下子便融化为水滴,不是雪又是什么。
  其余人纷纷又爬了起来,瞧见这异象,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月的天气,怎么会下雪?
  莫不是我在做梦?
  这时,胡爷皱眉看着黑漆漆的天空,道:“九月飞雪不对劲。”相反,豆腐到不觉得奇怪,搓着手说:“咱们八成是遇上强对流天气了,我之前看书,上面说温带高海拔地区,在特殊条件下有可能下雪的。这事儿又不是没有前科,与其好奇为什么会下雪,还不如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咱们没衣服,万一雪下个不停,还倒个什么斗啊,冻都冻死了。”
  豆腐这么一说,让我忽然想起了事儿,在杨方的堪舆秘术中,曾记载过一种奇特的风水局,叫‘地藏天华’,这是一种独特的地势,风水上解释认为,这样的地势,地底寒气重,藏纳于地底,一但开口泄之,就会使得寒气外露,引的天降白霜,冰封千里。这样的格局,一般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必须得凿深穴做试验,才能看出来。
  这样的风水局,大部分是不为人知的,就如同松露一样,藏于地底,只能靠运气去发现,从表面根本看不出端倪。
  我将自己的想法一说,胡爷便道:“也就是说,这地方是个天然的风水宝地,不过既然下雪,说明早已经有人先一步发现,泄了寒气,所以才有这异变?”
  我点了点头,道:“恐怕这大树沟之后,埋了一个不得了的人。”还未入夜的时候,我们既然还在奇怪,为什么这里的林木,一到了大树沟,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大树沟的林木,给人一种萧条之感,枯枝败叶,仿佛刚刚经历寒冬一样,现在看来,只怕这大树沟的天气,应该是经常这般反反复复,所以才使得林木潇潇。
  我们今天夜里遇到这情况,只能说是运气不佳。
  胡爷问我:“既然如此,那你觉得,这雪会下多久?”
  我道:“不一定,这得看地藏天华的整体规格,时间隔的越久,下雪的节奏越短,我估计刚刚建成之时,这里肯定是处于冰封状态的,现在已经有林木长出来,想来这天华泄的也差不多了,应该不会下很久,短则明天早上,慢则三五天,咱们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豆腐打了个喷嚏,听说雪有可能下三五天,不禁骂了句娘,急吼吼去装备包里摸出替换衣物,全都套在身上。不过由于替换衣物也是夏季的,因此没有太大作用,该冷还是继续冷。
  由于我们这里有篝火,因此到没有积雪,就这样挺了一个多小时,不远处的地方树叶上已经结霜了,零零星星布满了白色,模模糊糊一看,像一片片散开的泡沫。
  这么冷的天,我们哪里还睡的着,只得将篝火烧的旺旺的,然后搓手跺脚,等着太阳升起来,好看看状况。
  如果这雪真的下个三五天,我们的行动,只怕就要夭折了。
  就这要熬着,天终于放晓,然而雪还是没有停。
  豆腐吸溜着鼻涕,说:“看样子咱们运气不好,这雪也不知要下多久,我说胡老头,咱们是不是可以回老家了?”
  胡爷一向不苟言笑,闻言却狠狠瞪了豆腐一眼,皱眉看着已经半百的大树沟,问我:“多则三五天?”
  我点了点头。
  胡爷便道:“把所有可以御寒的东西拿出来,冒雪过沟。”
  豆腐立刻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说:“我可不想当冰棍儿。”胡爷完全忽视豆腐的话,说:“过这个大树沟,不出意外,也就半天时间,咱们只要找准墓穴,在入夜之前下斗,就可以避开。”一般下到斗里,由于地气的原因,是可以将寒气隔绝掉的。胡爷的意思,是想冒险一试,但前提是不出意外。
  说实话,我下过这么多斗,还真没有哪个是平平安安的。大凡古墓,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大泽间,自然而然山险地密,猛兽横行,行走其间,会有什么危险,谁也说不清楚。
  一但那个意外出现了,又该怎么办?
  对于胡爷的话,第一个响应的是懒货,他似乎跃跃欲试,打了个哈欠,便翻起装备包,将替换的衣物全部穿在身上,无奈之下,我们也只能照做,随后收拾装备,开始冒雪进沟。
  
  第一百零五章
御寒
  
  这段路实在不好走,雪一直就没有停,冷的人呼吸都困难,寒风似乎钻进了骨头缝里,实在难以忍受,就是之前去雪龙山那回,也没有这么冷过。那时候我们有防寒措施,现在却是带着夏天的装备进藏区,而且还是下了雪的藏区,那种感受就别提了。行走其中,没多久便觉得皮肉似乎都被冻僵了,说话都不利索。
  脚下的枯叶本就积的很厚,如今又覆盖了一层薄雪,脚踩上去,顿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陷得很深,上半截在雪沫子里,下半截在烂叶子里,一拔出脚来,连泥带雪,更是加重了我们的负担,因此走上一个多小时左右,我们都有些吃不住了。
  走着走着,豆腐便哆哆嗦嗦的蹲下身,抱着胳膊,牙齿打颤道:“不、不行了,脚都冻麻了,嘶……走,走不了。”说实话,我这两条腿也几乎没有知觉了,衣服穿着身上,就跟没穿一样,寒气直接往衣服里钻,但现在都已经走到这儿了,也不可能说停就停。我看了看胡爷,他依旧走在最前面,显然还没有放弃的意思,只得将豆腐拽了起来,两人凑近一些勉强取暖,然后互相扶持着往前走。
  懒货依旧走在最后,但他也打不了瞌睡了,整张脸冻的有些发青,最后还是大黄鸭忍不住骂了句娘,说:“他……他娘的,就冲这受苦的劲儿,我、我非得把那斗给……给搬空不可,就算搬不完,我也得一把火给它烧了,方泄我心头之恨!”
  胡爷头也不回,道:“有这力气磨嘴皮子,不如少说话,省省力气走路吧。”
  我问胡爷这大树沟距离有多宽,还要多久才能走出去。他说从之前的卫星地图上看,应该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没想到大树沟的地形会是如此。这地面的枯枝败叶不知积聚了多少年,人走上去腿就往下陷,每一次抬脚都是按秒算的,再加上我们本身的负重以及这会儿恶劣的让人浑身僵硬哆嗦的天气,我们的行动速度慢了不知多少倍,按照现在的行进速度,至少也得四五个小时。
  听胡爷这么一说,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们一行人,都是老手,各种恶劣的环境不是没有经历过,论起韧性儿可比大多数人强多了。就算我们不畏严寒,心理上能坚持下来,但身体上却是不行的。
  这会儿,我已经浑身僵硬,豆腐依旧开始吸溜着鼻涕,看样子有些病了,懒货脸色也发青,再这样下去,铁定会出意外。我正打算提议休息,胡爷的声音忽然提高了一些,说:“这里的地势比较高,树叶积的不厚,先生堆火取取暖休息会儿再说。”
  我松了口气,道:“我还以为,你打算一直走下去呢。”
  胡爷难得笑了笑,道:“刚才的情况也不能停,底下到处是烂叶子,停下也没办法生火。好了,别多说了,行动。”
  众人赶紧僵手僵脚的清理了一块地方出来,用树叶枯枝升了一堆篝火,又加了小部分固体燃料,然后围在火堆旁搓手跺脚,足足十来分钟,才觉得身体回暖,整个人活了过来。
  这一烤火,就没人想动了,豆腐干脆装死,胡爷说灭火启程,他继续装睡。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恰好瞧见周围的树上,攀了很多藤蔓,都是那种半黄半枯的藤条,树叶颇为茂密,我心头一动,对胡爷说:“等等,这火还能少半个小时左右,里面加了燃料,不享受就浪费了。”胡爷知道我不是个懒散怕苦的人,闻言不由吃惊,神色不解的看着我。
  我没多说,拔出匕首,走向树旁,开始收集那些藤蔓,紧接着,开始将藤蔓结起来,片刻后,做成了一张叶子茂密的披风。我将东西扔给豆腐,心中颇为得意,说:“试试。”
  这时,其余人也明白了我的用意,立刻大呼,也跟着动作起来。豆腐将简易的披风往胸口处一裹,披风的下半部分直垂到膝盖处,密密麻麻叶子虽然不贴身,但却阻隔了寒风和飞雪,大大提高了保暖效果。
  不多时,我们一人弄了件原始的保暖衣,篝火也燃到了尽头,众人背起装备包重新开始上路,行动间,身上的树叶刷刷作响,像一帮原始人似的。
  有了这样装备,后面的路不再像之前那么难熬了,五人咬着牙,互相扶持,一刻不停的往前走。约莫三个多小时候,在我们精疲力尽之时,总算走出了大树沟。
  这时,站在大树沟的边缘,我们终于看清楚了沟后面的情况。
  这后面是个向下的斜坡,坡度较陡,与对面的一座大山形成了一个V字形。从我们这边眺望过去,山势如同一根铁杵,一道瀑布从高处飞流而下,气势状况,顿时让人想起了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大山两侧,分别是馒头形的两个山头,和中间那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十分奇特的形状。
  众人被那飞流的瀑布所吸引,一时失了神。我见豆腐眼睛发直,便问他:“你瞧这山像什么?”
  豆腐皱眉,死死的看了半晌,说:“像个蛋蛋。”
  大黄鸭呛了一下,忽然嘶了一声,挤眉弄眼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像,正中又高又直,两边还有两个馒头山,嘿,中间还有条瀑布。姓窦的,你行啊,这个形容太贴切了。”
  霎时间,我连骂人的心都没了,这个地势,其实在风水术叫‘天水汇二龙’,从地势上,符合后有靠,左右傍的格局,而当中那条瀑布倾泻下来之后,由于两边馒头山的地势,水流会一分为二,流向两个山沟,最终汇聚在山后,形成一水成二龙的格局。这两股水源的交接地,皆是可圈可点的宝穴,适合埋葬诸侯级别的人物。
  这天水汇二龙,虽然难得,但也不算罕见,比起玄冰墓那种养先墓,或者巨耳那种地泄墓,又算不得太神奇,但,这天水汇二龙与地藏天华偏偏出现在同一片区域,那意义可就大了。
  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两个宝穴汇聚一处的场景,也不由得暗暗称奇,心里正惊疑间,听到豆腐这么不靠谱的信任,实在是哭笑不得,最主要的是,由于他这句话的误导,我接着再去看时,看到的就不是天水汇二龙了,而是……
  哎,不提也罢。
  我摇了摇头,不理会大黄鸭和豆腐一个一个蛋蛋的展开讨论,而是摸出了白三爷给我的那份地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4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