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灵秘录(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380

  邹贱说完,我没吭声,将脸埋进了手里,戌时,我问道:“如果有一天,你的同伴在沙漠里受伤了,药只能救一个人,受伤的一个是你的亲人,一个是你的朋友,你会放弃谁?”
  邹贱愣了愣,道:“你这个问题,和女友与母亲掉入水里,先救哪一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苦笑道:“别扯这些,回答我的问题。”
  他肥胖的脸上露出挺纠结的表情,最后道:“你能不能别问这么变态的问题?”
第三章
清源镇
  我知道这个问题在邹贱嘴里恐怕问不出什么答案来,便没有再说完,气氛一度陷入沉默,戌时,邹贱道:“孙子,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不过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会救对我最重要的那个人。”
  最重要的那个人……
  我心里有一丝明悟,不知道邹贱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但当我去看他的脸时,他脸上依旧是一幅没心没肺的表情,紧接着,他道:“别憋着,你有啥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
  转魂镜牵连甚广,我自然不能随口乱说,便没有多提,只将自己无意间中蛊的事情说了,邹贱一听,差点儿没蹦起来,道:“哇靠,你牛逼啊,这以后要是泡妞,还不手到擒来,你肚子那虫下不下崽?给哥们儿我也分一个。”
  我心情挺郁闷的,见他这么兴起,就觉得心理不平衡,便道:“去你娘的,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话刚说到一半,大伯来电话了,我赶紧接过来。
  大伯的电话并不是从家里打来的,而是跨省从湖南一带打过来的,我有些奇怪,大伯没事儿跑那么远干嘛?没等我开口询问,大伯便道:“有下落了。”
  我明白大伯是说情歌蛊的事,连忙洗耳恭听。
  大伯说,他这次去湖南,是特意摆放当地的一位蛊医,这人擅长用蛊给人治病,蚂蟥吸脓血都是小儿科,据说他自己培育的红线蛊,钻入人体后,可以杀灭一切人体寄生虫,凡是有小孩儿干黄瘦弱,肚痛磨牙,喝他一杯放了红线蛊的茶就能好。
  大伯这次去湖南,特意向他请教情歌蛊的事,但那蛊医一听,立刻说道:“那绝对不是‘情歌蛊’,情歌蛊大如蝉,色黑,而且只对真正心仪的对象下手才有效,一生只能使用一次,用完蛊就死了。像你侄子这种情况,虫体七色,而且还见人就下手,这绝对不是情歌蛊。”
  大伯道:“那究竟是什么东西,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蛊医道:“我虽然养蛊,但像这种七彩蛊还是第一次听说,实在无能为力,不过蛊术之源,以苗疆为最,我知道,在云南一个叫青冷镇的地方,曾经住过一位苗疆蛊王,你们可以去那个地方找他帮忙。”
  大伯道:“清源镇蛊王,他叫什么名字?”
  蛊医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这还是我二十年前听说的,现在蛊王是不是还住在那里,就不得而知了。”
  大伯将前因后果叙述一番,道:“看来这一次,你要想把肚子里的东西弄出来,得去云南一趟了。”我点了点头,合上手机,忍不住叹了口气,旁边的邹贱问我怎么回事,我将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他便道:“那敢情好啊,听说云南山美水美姑娘美,不行,这一趟带上我,哥们儿我在国外六年了,你怎么也得当当导游,带我好好遛遛。”
  我道:“你又不是狗,需要我遛吗?这清源镇,在什么地方还不知道呢。”说着,我进书房打开了电脑,开始搜地图。
  奇怪的是,这个镇,地图上竟然没有显示。
  难道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存在?
  我不死心,将云南的整个版图扩大,挨个看过去,但依旧没有看见清源镇这个地方。
  难道是镇级太小,所以地图不显示?
  不会啊,地图上有很多镇名,为什么单单清源镇就没有呢?
  我查了半天不得而过,邹贱说:“别折腾了,打电话直接问问你大伯。”我心知自己搞不定,只得个大伯打了个电话,他也挺惊讶的,说:“你先别挂,我问问。”
  大约十秒过后,大伯沉声道:“你到云南后,去一个叫允龙县的地方,到那儿打听打听,时隔二十多年,或许是改名字了,这得靠你自己找了。”
  得,看来这次有的忙和。
  事不宜迟,当天,我确认好了路线,而邹贱死乞白赖不肯走,我便由着他了,这次又不是寻宝,也没有什么危险,便当做是旅游了。
  订了两张机票后,我们于第二天中午登机,不到两个小时便降落到云南的土地上。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历史上著名的远征军滇缅作战,便于从这里开始。我们直接降落在了昆明市,由于允龙是个小地方,没有直达飞机,我们又转火车,转汽车,一直折腾到当天晚上八点半,才到达了允龙县。
  云南地理环境复杂,造成了风格迥异的气候,仅仅省内,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风貌,自古以来就有诸多美称,也成为了近年来的旅游大省。
  古色古香的云南,乍一进入就给人不同的感觉,我们此刻所处的这个允龙镇,看不出来多繁华,还竖立着老旧的石墙,街道里布满了茶楼、戏楼、饭店、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种了植物,走在狭窄的街道上,听不见汽车的行驶声,只远远近近传来一些乐器声,似乎是葫芦丝,又仿佛是二胡。
  “不愧是‘彩云之南’,连个小县城都这么有情调,不过情调归情调,我说孙子,你订的那家酒店到底在哪儿,赶紧带路,再折腾下去,我就要去见上帝了。”
  我没搭理邹嘴贱,看着之前往上顶酒店是发来的指导信息,道:“林云路27号,应该就在前面一点。”我们此刻正走在一条小巷子里,巷子的两边墙壁很高,这是云南有些地方特有的姑娘楼,墙都砌的很高,只留出一个窗户,过去未出阁的小姑娘,不能随意乱溜达,便经常从这个窗户探头,和对面的姑娘聊天,或者眺望远景,姑娘楼便因此得名。
  转过姑娘楼的一个拐角,一个老旧的旅店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对开的老式木门,上面一对椒图门环,木门开了一半,另一半紧闭着,从里面透出昏黄的灯光,隐约能看见来来去去的飞蛾。
  木门上面,古色古香的挂了一块匾:镇香酒店。
  嘴贱张大嘴,半天收不回来,道:“这就是你说的镇香酒店?”
  我对比了一下手机上的店名,只能无奈地说道:“好像是这里。”
  嘴贱道:“这图片对比也太大了吧,网购坑死人啊。”此刻天色已晚,我们也没得选了,侧身进了‘酒店’。
  里面虽然有飞蛾,但桌面还算干净,整体看起来跟酒店差了十万八千里,俨然一个古色古香的客栈,柜台上坐着一个正在看电视的小姑娘,年月二十岁左右,素面朝天,扎着两辫子,看起来水灵灵的,嘴贱一进去就道:“这是酒店吗?客栈就客栈,这年头,挂羊肉卖鼠肉的可太多了……”话说一半,那姑娘已经回头,怒瞪着嘴贱,道:“这位客人,你是来砸场子的吧?”
  嘴贱看那姑娘顿时看呆了,说道:“哎哟妹子,我就随口这么一说,住什么酒店啊,那都是资本主义的格调,还是客栈好,古色古香,瞧瞧,这些可爱的小飞蛾……”我用胳膊肘顶了他一下,道:“别贫了,没看人家姑娘已经准备赶你出去了吗?”
  紧接着,我对那姑娘说:“我朋友就是爱开玩笑,没什么坏心眼儿,我们是来住店的,网上有预约。”说着,我将身份证递了过去,那姑娘给我们登记好,便将我们引到了房间,虽说设施简陋,但看起来很干净,比起酒店的消毒水、白毛巾,感觉确实不错。
  洗漱完毕后,我们下楼准备找些吃喝,姑娘说厨师已经下班了,于是给我们煮了两碗鸡蛋面,味道还不错,我们俩呼啦呼啦吃完,便向那姑娘打听,那姑娘叫卢文,我就管她叫小文,我说道:“小文妹子,像你打听个地方。”
  她坐到我们旁边,道:“啥地方?如果是周围的地方,我都知道,你们是来旅游的?”
  我道:“算是吧。我想问问,你们这儿离清源镇有多远?”
  “清源镇?”小文眨了眨眼,道:“你们走错地方了吧,我们附近好像没有这个地方。”
  嘴贱道:“好妹子,你再好好想想。”
  小文瞪了她一眼,大眼睛瞪着桌面,道:“你们这么一提醒,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又记不起来了。”
  耳熟,但又不在附近?
  我心中一动,道:“会不会是某个地方,之前的名字?”我这么一说,小文立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啊!我想起来了,清源镇,现在早就消失了。”
  “消失?”嘴贱道:“被上级部门给取缔了?”
第四章
毁灭
  “不是。”小文不喜欢搭理嘴贱,于是转头对我说道:“现在已经很少人提起这个地方了,清源镇距离我们这里,如果是正常的话,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不过清源镇是个小地方,处于高黎贡山的山脚下,听说二十多年前,我们这个地方下豪雨,怒江的水涨起来了,山上又滑坡,清源镇凡是地势稍低的,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被泥石流给埋了,整个镇的人都死的差不多。当时有一条公路通到山里,不过年深日久,公路早断了,一般半个月也难有车进山一次。”
  我听得目瞪口呆,道:“全死了?”
  “嗯。”小文点头,道:“死了好些人,据说那地方现在闹鬼,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特别瘆人。”
  我心里有些失望,但这时,嘴贱道:“既然那地方没人,你怎么知道那地方闹鬼?”
  小文不满道:“谁说那地方没人,当时被掩埋的,只是那些地势低的,还剩下了一些活口,不过这些年,都陆陆续续搬出来了,现在里面就剩一座古寺,偶尔也会有游客去那儿旅游借宿。”
  嘴贱道:“去古寺里借宿?我怎么听着怪瘆人的?还有人特意往那儿走?”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小文道:“虽然清源镇很偏僻,但据说周围景色特别好,它背靠高黎贡山,脚踏怒江水,贡山山脉很长,而且海拔高,你们既然是来旅游的,肯定事先了解过,一年四季,山顶都是云烟雾绕的,吸引了很多游客,有些是特意去清源镇看风景的,有些则是去登山然后途径古寺借宿的,不过如果你们要去,最好赶早。”
  “为什么?”我问道,看得出来,我这次问对人了,这小姑娘应该是本地人。
  她道:“因为进山的车很少,一般一个月有一趟,我记得明天好像就是发车的日子,你们明天最好去汽车站问一下,错过了就得下个月了,或者包车,很少司机愿意去,包车你的钱包会被宰死的。”
  嘴贱道:“没事儿,哥哥们有钱,妹子,你喜欢什么,北京烤鸭还是烤乳猪,我请客。”
  他娘的,这小子几年不见,还是这么色胆包天,就算要送礼,也是鲜花、香水、戒指、项链,谁他妈的回给一姑娘送烤炉猪的,活该现在还单身。
  我忙道:“小文,别理他,越说他越来劲儿,再跟你打听个事儿,你知不知道蛊王?”
  “蛊?”小文脸色大变,道:“你们问这个做什么?”
  我心知不对劲,这反应也太大了,于是忙道:“怎么?你知道什么?”
  小文摇了摇头,道:“蛊王什么的,我是不知道的,不过蛊我可知道,我是汉人,不懂这些,不过咱们云南少数民族多,由以苗人为最,他们最擅长用蛊,我记得我小时候发生过一件特别恐怖的事。”
  贱嘴又凑过来,道:“我最喜欢听妹子讲鬼故事。”
  小文气道:“不是故事,是真事。”接着,她讲起了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小文才是个十一二岁的丫头,家还住在农村,她家乡是一个小村子,由于云南民族杂居化,因此在他们村子里,也住了两户‘汉苗’。所谓的汉苗,其实是当地民间的称呼,就是说已经汉化的苗族同胞,他们保留了一些苗族的传统,比如服装、饮食等,但说话或者姓名都已经汉化。
  当时,村里已经流行外出打工,有些人在外面不学好,学了一身痞气回村,村里人大多老实,被这些痞子欺负的无计可施。
  有一天,一个痞子找上了一个汉苗。
  这个痞子,就是小文的亲哥哥。
  小文家里比较穷,哥哥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哥哥在家时,是个挺老实的少年人,也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是怎么回事,没过几年,哥哥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学了很多坏毛病,抽烟喝酒打架,诈骗、调戏妇女,什么不学好他干什么,小文父母都是老实人,管不住长大的儿子,也就随他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