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续9(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284

  那时候新中国尚未成立,也没有什么打狼政策,因此深山老林里,有许多山狼。
  村路有一个孤儿,父母都叫小日本扫荡的时候给杀光了,他躲在水井下面才逃过一劫,发誓要为父母报仇。可那时候,新四军尚未达到陇南地区,那一片的老百姓无枪无弹,基本上是报仇无望。
  有一天,那孤儿跟着村里的人上山打猎,老猎人打死了一头母山狼,孤儿寻找母山狼的踪迹,找到了一个狼窝。那年头兵荒马乱,连狼崽子活的都不好,狼洞里只有一只小狼,饿的嗷嗷直叫唤。
  孤儿心里一软,觉得这只小狼就跟自己一样,孤苦伶仃,很是可怜,他便将那小狼抱回家养,虽然没有肉食奶汁,但狼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居然活了下来。
  我说道这儿,严大川忍不住打断我,道:“老板,后来是不是狼崽子报恩,把进村的小日本给咬死了?这故事太俗气,您说了开头,我就知道结尾了。”
  一旁的冯广也跟着点头。
  我喝了声,道:“你知道个屁,要不要听,不听拉倒。”
  如今风雪肆虐,五个大男人,大眼瞪小眼有什么意思?冯广和严大川不像胖子那么随意,可以随时从包里捞出一副扑克牌,此刻不讲故事打发时光,难不成发呆?
  我这么一说,两人立刻道歉,冯广说:“再烂我们也能听下去,老板,您继续说。”
  我于是跟他们接着讲。
  这个故事开头是挺俗,也不知是真是假,是被收录在一本民俗文化故事里,一般这种故事,大多是真事儿,再加上后天加工形成的,因此虚虚实实,很难辨真假。
  小狼一般半年左右就能独自狩猎,就在一年之后,有一批鬼子进了村,不过跟大多数看客预想中,狼救主人的一幕并没有出现,孤儿那个村被直接屠村了,因为当时的小日本实行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以这种恶行来震慑企图反抗的中国人。
  孤儿当然未能幸免于难,也死在了枪弹之下,那只狼却逃生了,遁入了深山里。
  后来,日本人的大佐听说深山里有人参,便派了一只小分队去挖,结果去了几天几夜都没有回来。大佐心想:难道是山里面藏了八路军,把自己的手下给灭了?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便又派了一支小分队进山打探,并嘱咐他们,不用进的太深,主要是查看一下,深山里有没有近期的人为活动痕迹。
  很快,那只小分队回来了,一个个面如土色,屁滚尿流,向大佐汇报:“山里发现一个大洞,洞里全是尸体,穿着皇军军服,面目全非,尸身不全,十分可怕。”
  大佐一听,怒发冲冠:大半个中国都被我皇军制服,有谁敢杀天皇的士兵!
  当即带人带枪,浩浩荡荡接近百人冲入深山,来到了士兵所报道的地方。
  只见地面一个大坑,坑里全是残肢断臂,由于几天的腐烂,爬满了蛆虫,飞满了蚊蝇,恶心之极。
  有一个汉奸出主意道:“敌人凶残,我们不能分散,要一鼓作气击败他们。”
  大佐便带着浩浩荡荡百人的队伍,开始了对山林的扫荡,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只在最初看到了人类的踪迹,那都是以前村里人打猎打柴留下的痕迹,并不是新的,也就是说,近期是没有人在山里活动的。
  那自己的手下是怎么回事?
  就这时,有士兵报告,说发现了很多狼脚印,附近恐怕有狼群,问大佐还要不要前进。
  大佐说我们有枪有人,怕什么狼群,混蛋!一脚把那个士兵踹的老远,一行人继续往深处走,势要揪出隐藏在深山里的八路。
  谁知,八路没有等到,等来的却是狼群。
  狼是一种十分有谋略性的动物,它们捕猎时,从来不是单纯的厮杀,往往会布置一个陷阱,让人往里面跳,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便形容狼性奸诈。
  等日本人发现时,狼已经离的很近,他们还没能放枪,就被狼群叼住了手,手腕直接就被咬断了。日本人人多,但狼群数量更多,遍地都是狼嚎声,一群日本人,几乎全是被活活咬死的,唯一剩下的那一个,是那个中国汉奸。
  他吓的屎尿都出来了,但奇怪的是,狼群并没有攻击他,那汉奸等狼群走了,这才发疯的冲下山。
  于是山里有大规模狼群的消息,也由此传开,后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没人敢上山,中国人是怕,而日本人是觉得没必要,他们是来征服中国领土的,不是来帮中国人灭狼的。
  那一片山成了禁忌,抗日战争后期,有一拨日本军从陇南撤退,当时正吃了败仗,路过那山时听到了这个传闻,心有不甘,想到:在你们中国人手里吃了败仗也就罢了,居然连狼都敢骑到皇军头上。
  那头领于是带着退下来的日本兵去剿狼撒气,结果一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附近的老百姓都说,准是让山里的狼给啃了,更是嘱咐自己小孩,千万不能往山里走。
  由于没人再进山,没人再打柴打猎,山里的植物越见茂密,终于有一次,一个大胆的小伙想进山挖参,他一个人扛着药锄,胆战心惊,但为了家里能卖参买吃食,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没人知道小伙子进山遭遇了什么,但他最后却平安出来了,还挖了一株老人参,人们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看见狼了,但山上的狼数量并不多。
  村里人不信,说:“咋不多,听说围攻日本人的狼,有上百头呢。”
  年轻人想了想,道:“我就看到了一条。”
  有人眼馋年轻人的老参,便也大着胆子进山挖参,结果也平平安安下来了,后来当地就流传了一个故事:说当年围攻日本人的狼,实际只有一只,那是条成了精的麒麟吼,没准儿就是孤儿当年收养的小狼呢,要不然,咋专挑日本人咬?
  我讲完,冯广道:“老板,你这个故事太富有迷信色彩了。”
  我问他哪里迷信,他说狼怎么还能分出日本人和中国人?
  我反问他:“你养过狗吗?”
  冯广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会把话题扯到狗身上,他摇了摇头,道:“没。”
  我接着给他举了个例子。
  很多养过狗的人,一定有这样一种经验。狗喜欢对来家里的陌生人吠叫,但如果来的是你的亲人,哪怕那只狗从来没有见过,它也会表现的温顺而热情,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科学家对此做过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物气味,而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气味是很相近的,狗可以分辨出四百多万种味道,更能清晰准确的分别每个人的体味,它正是凭着体味来分辨,哪些是陌生人,哪些是主人的亲戚。
  而狗是由狼驯化来的,狼得嗅觉并不比狗差,人与人之间尚且气息不一样,那不同的种族之间,味道差别就更大了。
  我说完,又道:“那个地方叫狼山,最奇特的是,包括现在,日本人也进不去,日本的游客一进入那座山,铁定会失踪,为此,有人还专门进去探险,在自己身上装了监控器,结果一进去,监控器就失灵了,所以现在那山前还立了块牌子:严禁日本友人进入。”
  严大川砸了砸嘴,道:“这有些像灵异故事,我怀疑不是狼作怪,而是那村子里的鬼魂在作怪。”
  冯广严格遵守唯物主义精神,反驳道:“没准是一种遗传教导,第一代狼教小狼,见到日本人就弄死,所以一代代传了下来呢?不要小看动物的智商与嗅觉……”
  说到这儿,冯广嘀咕了一句:“没准那个长脖子也会顺着气味儿找到我们。”
  他说这话提醒了我,我下意识的就朝着洞口望了一眼,洞口罩了一张雨布,火光照上去,显得黄澄澄的,然而一看之下我就呆住了……雨布上,正清晰的投现出一个长脖子的黑影……
  
  第十二章
分头行动
  
  我脑海里嗡了一下,只有一个想法:冯广这张乌鸦嘴!
  其余四个人明显也发现了,洞里聊天打屁的声音顿时消失的一干二净,山洞里整个安静下来,耳朵里只剩下风雪的呼啸声。
  那个人影一直映在雨布上,随着雨布在风中翻腾的,影子也变得扭曲起来。这一次我没再耽搁,立刻掏出了枪,直接就开了一枪。
  不管外面的东西是什么,但就我看来,那绝对不是一个人。既然不是人,我也就不手下留情了,谁让这东西一路上贴着我们?
  一声枪响过后,那张雨布在子弹的冲击下,顿时飞腾起来,与此同时,也露出了洞外的景象……那里空无一人。
  严大川彻底愣了,咽了咽口水,道:“难道真的是那玩意儿?”
  冯广不信邪,说:“你别危言耸听的,这世界上哪儿有鬼啊!”
  有,真有!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但另我不解的是,即便真的是鬼,它干嘛要找上我们?
  热哈曼显然也被吓住了,迟疑道:“这片地方,是死了不少探险的游客,会不会真是……”他说这话时,眼睛瞟向我,似乎在打退堂鼓。
  我看了他一眼,道:“怕了?”
  热哈曼干笑道:“咱们人多,即便真是鬼,一身阳气也能把它吓趴了。”民间传说,活人的阳气能震鬼,所以在过去,很多学校都是修建在坟园上面的,就是为了让小孩子身上的阳气震鬼,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在过去,只要是读书人,都称为孔圣人的后代,因老一辈的说法是学生是孔圣人的门生,有圣人多加关照,鬼魂不敢侵身。
  这些当然都是迷信之谈,有没有可信度姑且不论,但是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却没有一个还在读书的,估计一出校门,孔圣人就把我们踹的老远了。
  我没理热哈曼,而是紧紧盯着洞口。
  雨布已经重新垂了下来,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但那个黑影已经消失了。
  刚才我看的很清楚,开枪的一瞬间,影子还在,但枪声一响,外面却空无一人,甚至雪地里,连一点血迹都没有。
  如果说,那东西是在我开枪时躲开的话,那它的速度,岂不是比子弹还快?
  对于活物来说,这太可笑了,世界上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物种,移动速度可以超过子弹的,如果真有,恐怕真的是软粽在作怪了。
  严大川比较畏鬼神,他迟疑的问我:“老板,咱们……要不要换地方?”
  我道:“怎么换?”
  他道:“重新找个地方扎营。”
  我笑了笑,道:“如果真是鬼,你跑到哪里都是躲不了的,外面风雪这么大,出去送死?”我的话有些犀利,严大川讪讪的摸着鼻子,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但我说的是事实。
  在前一天我们发现黑影后,就连夜开跋到了这里,并且在行进的途中,我可以说是千小心,万警惕,就怕那东西会跟在我们后面,但一路上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至少在我目所能及的范围内,是没有任何东西跟着我们的。
  但现在,它又来了?当软棕缠上你时,你能轻易挣脱吗?
  况且,现在的风雪,比昨夜更大,鼻涕流下来,都能瞬间打霜,这时候赶路,找死。
  顿了顿,我道:“两人一组,轮流坐在洞口守着,雨布收一半留一半,等风雪停了我们再走。”
  严大川惊讶道:“老板,那我们不管……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2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