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股(精校)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8

  风君子:“她的命运早就决定了,这是躲不掉的,其实你也一样。真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给我们陪葬!”
  这段对话是风君子与军官之间的,但是风君子本人的意识却被禁锢在身体中动弹不得,他听见的似乎是另一个灵魂的声音。对话进行到这里突然终止,风君子感觉到自己的左手一扬,有什么东西飞了出去,打在青叶的左胸,青叶发出一声类似叹息的呻吟倒在了地上。周围响起一片拉子弹上镗的声音,风君子举剑划向自己的颈间,鲜血顺着剑锋流了下来,流过握剑的手,染红了系在剑穗上的一块翠绿色的玉佩……
  “不!”风君子终于发出一声大喊,从睡梦中惊醒,原来这是一个梦。冷汗浸透了身体,他觉得脸颊边有什么东西微微发烫,原来是睡觉前解下的玉佩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枕头上。这时传来了敲门声,桃木铃在外面喊道:“风君子,你怎么了?半夜大叫?”
  ……
  “我梦见自己杀了人,这怎么解释?”风君子问桃木铃。
  “有欲望压抑,恨、愧疚、焦虑或者是爱上一个人都有可能做这种梦,具体要看是什么情况,你在梦中杀的是什么人?”
  “这个人长的很像你……你别问了,也不要试图窥探这个梦,这绝对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
  
  第四部
一双筷子
第16章、侠之大者如斯夫
  
  “爷爷,昨天夜里你听见了吗?书房里的那把剑又发出响声了,好奇怪!这次声音为什么那么大,像是在哭,又像是在嘶叫。”
  “我听见了,可能是这柄剑的主人要来了,这是一把古剑,它有灵性,自己能感觉的到。”
  这是在萧家的客厅,萧云衣和她的爷爷在说话,萧正容也坐在一旁。说话的时候,院外的门铃响了,萧云衣去开门,进来的是一脸憔悴的风君子──他昨天夜里显然没有休息好。
  萧老爷子好象早就料到风君子会来,招呼他坐下。风君子的神情有点木讷,简单的打了招呼之后,失神的坐在沙发上。萧云衣似乎对风君子一直很感兴趣,倒茶的时候问道:“我听哥哥说你跑到龙王塘去了,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呢?说出来给我听听,下次叫上我一起去吧。”
  风君子似乎没有听见她的话,抬头对萧正容道:“我本来是想找老爷子的,既然萧正容你也在,那就更好了。”说话间突然左手一扬,一根筷子不知从何处直飞萧正容的面门。风君子的偷袭很突然,但萧正容反应敏捷,一伸手轻轻将筷子夹在指间。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风君子接着说道:“萧正容,你看好了,这是不是你那天在龙王塘用的功夫?”
  萧正容一脸惊讶的说道:“这是爷爷教我的袖里乾坤,你怎么也会?……不对呀,你发出来的暗器全无内劲,只是一样的手法而已,这是怎么回事?”
  风君子:“原来是萧老爷子教你的,我也不会,只是照着样子比划而已,说实话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相信,我是昨天夜里在做梦的时候学会其中的技巧的。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这么发出暗器。”
  萧云衣最先开口惊叹道:“有这样的事啊!太好玩了,你也教我好不好,我爷爷偏心,有些东西只教给哥哥不教给我,原来做梦也能学,你是怎么做梦的?”
  萧老爷子终于开口说话了:“云云你不要胡闹,就你这个性子不适合练武,你去到书房把那柄剑拿来。”
  萧云衣转身去书房取出一柄长剑放在茶几上。剑在鞘中看不见剑身,但是剑柄金黄色的吞口上却清晰的刻着两个篆字──天心。这正是风君子在梦中手持的那柄长剑。风君子看见这把剑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我想问这柄剑的来历,它怎么会在您老这儿?”
  萧云衣抢先答话:“这把剑可是有年头了,年纪比我们都大,可是跟我爷爷上过战场杀过鬼子。”
  萧老爷子似乎并不着急回答风君子的问题,而是对萧云衣说:“其实在战场上用宝剑的时候不多,那时候更多的是用大刀。”
  萧云衣:“对,对,不是有一首歌叫《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吗?爷爷你也耍过大刀?”
  看萧云衣纠缠不清,风君子有点着急,插话道:“老爷子,我想问的是这把剑。”
  萧老:“不要着急,我上次说过,我可能会送你一样东西,就是这把剑,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
  “什么?送给他?”萧正容和萧云衣兄妹都大吃一惊,印象中这柄剑一直就挂在书房里,老爷子像宝贝一样不让乱动,萧云衣小时候有一次把这柄剑摘下来拿到外面乱比划,还挨了爷爷一顿揍。听见萧老爷子突然将这柄剑送给风君子,两人都吃惊不小。
  风君子也大吃一惊,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听萧老爷子解释道:“这柄剑本来就不是我的,我只是替别人保管了这么多年。”
  风君子:“老爷子,这剑也不是我的,为什么要给我?”
  萧老:“听我把话说完你们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太长了,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还是先讲大刀砍鬼子的故事吧。”
  风君子听的一头雾水,萧云衣却欢呼道:“好啊,好啊,爷爷从来都不讲这些事,今天终于开了金口了。”
  萧老没有理会萧云衣,反而问萧正容道:“正容,你是习武之人,我问你,解放前军队的刺杀技术源自何门何派?”
  萧正容:“刺杀技术?这好像算不上什么高深武学,哪有什么门派?”
  萧老:“你错了,这些我都教过你,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罢了。我说一个人也许你们都不知道,那就是过去的关东大侠韩慕侠,旧军队的刺杀技术大多是他传下来的。”
  风君子:“韩慕侠是什么人?和这柄剑是什么关系?”
  萧老:“先不要说这把剑。韩慕侠的师父是著名的武术家张占魁,而张占魁的师父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一提到董海川的名字,就连风君子这种没练过武的人也听说过,大家不再插话,听萧老继续讲下去:“当年张学良少帅请韩慕侠做军队的武术教师,韩老前辈将一百零八式形意连环枪法简化为刺、拨、挑、崩、劈五个招式,在战场上十分实用。后来东北军解散,有一部分人编入宋哲元的二十九军,那时军队物资紧张,没有军刺,战士们就用大刀格斗。韩老先辈又将六十四式八卦掌编成了一套刀法。”
  萧正容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八卦掌,好像不适合战场上格斗啊,再说也太难学了。”
  萧老:“正容你错了,看样子还是你的功夫没到家。这套刀法只有四招,八卦掌最难的是步法,但是韩老前辈只用了上步、侧步、转身、退步四个最基本的步法,刀招分别是缠头裹脑、顺势横扫、左右开花、剁马劈桩四招。”
  萧老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比划,风君子和萧云衣倒也没看出来什么门道,只有萧正容惊叹不已:“真不愧是武林名宿,这四招刀法不仅化繁为简,而且最适合战场上的近距离格斗,学起来也快。”
  萧老:“韩慕侠是近代真正的大侠,习武之人也许有比他武功更高的,但只有他真正的将武学变为国术。虽然现在战争已经告别了冷兵器,不需要我们用形意枪和八卦掌去和敌人格斗,但是武的精神是不变的。相比之下,我们师徒几人就远不如韩慕侠前辈了,武艺再好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萧云衣突然问道:“爷爷你也是战斗英雄,我还从来没听过你练武的事情,你的武功和那个韩慕侠谁厉害?”
  萧老:“高手之间没有比过不知道,不过我师兄的功夫我想恐怕不在韩老前辈之下。”
  萧正容:“爷爷,您还有师兄?”
  萧老:“我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师承,其实我师父和韩慕侠出自同门,但是其作为却大不一样了。我师父并不是坏人,他家祖上几代都是皇宫中的大内侍卫,对大清皇室一直是忠心耿耿。清朝皇帝退位后,仍然住在紫禁城,我师父从那时起一直陪在溥仪身边护驾。1924年冯玉祥将军将小皇帝赶到天津,师父也到了天津。韩慕侠找过师父,叫师父一起去投军,但师父没有离开。
  后来溥仪被日本人弄到东北,做了伪满洲国的皇上,我师父忠心护主,仍然做了伪满洲国的宫廷侍卫。师父在满洲的弟子很多,但真正入门的弟子只有两个,风师兄和我,我们两个后来都随师父一起做了溥仪的宫廷侍卫……”
  说到这里,萧云衣瞪大眼睛惊道:“爷爷,你原来做过──”
  萧老点点头,平静的说道:“是的,你直说没有关系,我做过你所说的那种汉奸。”
  萧正容:“那爷爷你后来怎么参加革命的,这段历史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萧老:“如果你听说过现在恐怕就没有你们了,毕竟我经历了一个你们无法想像的时代,我没说这段经历并不是因为我想掩盖什么,而是想保护我的家人。我记得五、六十年代的运动中,很多在白区的地下工作者只要向组织交待自己在白区工作过,都被打倒了,有些还没了性命。如果我说出了这段历史,这世上恐怕就没有你们兄妹了。”
  风君子终于听出了点什么,问道:“老爷子你的师兄姓风是吧?”
  萧老:“不错,我师兄姓风,叫风行之,这把剑就是他的佩剑,他当时是伪满洲国大内第一高手,可惜这个称号现在看来却不光彩。我后来参加革命的经历也与师兄的遭遇有关……”
  接下来萧老缓缓的说了一段关于风行之在六十年前的故事,将众人带回到血与火的那个年代。以下是萧老的讲述──
  第四部
一双筷子
第17章、壮士长歌悲国辱
  
  “日本人刚开始只让溥仪做了伪满洲国的‘执政’,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才改称‘皇帝’。溥仪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元首,但实际上只是三等公民的领袖而已……那时候在满洲国,日本军政人员是一等公民,日本组织的‘开垦团’等日本移民以及其他各国侨民是二等公民,所有中国原住民都是三等公民。溥仪虽然是所谓的皇上,但是一举一动都受到日本军人的监视和控制,连一个小小的日本军官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他身边的其他人,包括我们这些侍卫就更不用说了。
  想想当时也真窝囊,我们这些人一般尽量不和日本军人起冲突……皇宫里不仅有溥仪的侍卫,还有日本军方派来的警卫。记得有一次,有几个日本警卫喝醉了找宫中侍卫比武,结果自然是打赢了,因为宫中的侍卫根本不敢伤人。结果这几个日本武士不知道自己赢的并不光彩,还大肆羞辱了那几名侍卫,言语当中也辱及到我的师父,那几名侍卫也是我师父的弟子。这只是无数次冲突中的一件,但这一次却激怒了一个人,那就是我师兄风行之。
  风师兄这个人按照你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不算个好人,他祖上是关外的响马,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土匪强盗。强盗也有失手落难的时候,让我师父给撞见了,见他的父亲身手不错,就救了他并劝他走正道。后来风师兄的父亲就收了手,开了一家镖局,并且把他的儿子也就是风行之送到了师父门下。
  风师兄家中巨富,也有纨绔子弟的习性,欺男霸女的事情也干过,祖上的土匪习性还是有的,但是他这个人很讲义气,同时也十分尊敬师父。师父知道他有很多坏习性,所以一直把他留在身边约束,在长春的时候风师兄倒也规规矩矩。这一次那几个日本武士不仅酒后打了宫中的侍卫,而且言语中侮辱了我师父,风师兄终于忍不住了。他第二天就找到了那几个日本武士,以一对七,没人能在他手底下走两个照面,全趴下了……”
  萧老讲到这里,萧云衣忍不住插嘴:“爷爷,你那位风师兄功夫很高吧?”
  风君子和萧正容都说道:“别插嘴。”
  萧老点点头接着讲道:“风师兄是带艺投师,他的家传功夫本来就很好,我师父一身的本领也全教给了他,到后来他的功夫恐怕不在我师父之下。正容,你那一手袖箭功夫并不是师父教给我的,而是风师兄教我的,那是他的家传绝技……风师兄打人的时候,师父出去办事不在宫中,我们也没想到后果也许会很严重,后来那几个挨了揍的日本武士回去遭到了教官的训斥,当时日本警卫营的教官叫本田太郎,据说也是个日本武道的高手,他听说自己的七个弟子加起来都不是风师兄的对手,就亲自来挑战。
  当时那一场比试我们都在场,鬼子的警卫营也在场。本田握着一把长刀张牙舞爪的冲上来一顿劈砍,风师兄都闪过去了。后来师兄剑也没拔,抬脚就把他踢翻在地,转身就走了。风师兄转身的时候,本田从地上爬起来挥刀偷袭,刀尖都已经刺到衣服了,还好师兄反应快,回手一剑鞘打折了他的手臂。
  这一回事情闹大了,因为在场人多,这次比武的结果流传到民间,无数添油加醋的人口口相传,将这场比武描述的精彩无比,风师兄的功夫也被传的出神入化。本来在满洲国中国老百姓都是受欺压的三等公民,鬼子一直在宣扬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现在有一个中国人打败了日本武道高手,人们私下谈论起来都觉得非常长脸,现在想想这种脸面不要也罢……就因为这件事情,才有了后来的比武决斗。”
  三个晚辈几乎同声问道:“还有一场比武?风行之又赢了?”
  萧老摇了摇头,叹息道:“风师兄没有赢,因为这场决斗他根本就没去成。”
  三人又问:“怎么回事?”
  萧老:“风师兄打伤了本田太郎,事情流传到民间,日本军部非常震怒,后来据说是日本军在新京的第一高手桃木健雄站出来要和风师兄决斗。”
  萧云衣:“新京是什么地方?”
  风君子也问:“那个高手姓桃木吗?”
  萧正容跟着问:“为什么没有比成?”
  萧老:“你们都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讲。新京就是现在的长春,日本人1932年改的名字,这种事情在当时很平常,龙王塘不也被改作黑龙井了吗?至于那个日本武士,就是桃木大佐,确实是一位剑道高手,据说在新京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比武没有比成,那是因为我师父回来了。
  我师父是在风师兄与桃木健雄决斗的那天早上回来的,他是听说这件事之后连夜赶回来的。那时候风师兄已经拿着剑准备出发了,被师父拦住了,师父问他知不知道这场决斗的结果?风师兄说尽力一战,就不信打不赢鬼子。后来师父说这一战无论如何师兄是赢不了的,因为日本人不可能让他赢,如果风师兄胜了,结果只有一死,而且死后日本人还会对外宣称是决斗败北而死。而且风师兄如果死了,他在新京的家人恐怕下场也会很凄惨。
  听了师父的话,风师兄有点犹豫了,问师父怎样才能保全自己和家人。师父告诉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决斗场上投降认输,并且宣布自己远远不如大日本的武士功夫高强,虽然这场决斗已经讲明要以生死决胜负,但跪地求饶可能还有一条活路,然后问风师兄愿不愿意这么做。风师兄的性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受这种屈辱的,但是他也不愿拿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去冒险,就问师父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师父说那只有一种办法了,就是别去比武,赶紧回家带上家人离开这里,或许还来得及。”
  听到这里萧云衣又插话:“那你风师兄带家人离开了吗?”
  萧老摇头道:“没有,我师父也把日本人想的太善良了,他们根本就没给风师兄留下任何选择的余地。风师兄没有去比武而是直接赶回了家,但已经晚到了一步,他的妻儿已经遇难,场面我没有看到,但是情景十分凄惨。风师兄在家中还遭到了日本宪兵的伏击,他拔剑杀了那些伏击他的日本兵,自己也中了一枪,带伤逃走。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风师兄杀掉了伏击他的日本宪兵,但是在场的一个人还是逃掉了,而且就是这个人开枪打伤了他,这个人就是先前败在他手下的本田太郎,这些杀人者都是本田带去的。经过这件事情,我师父也受到了牵连,幸亏他是溥仪身边的老臣子,所以日本人暂时没有把他怎么样。
  第二天晚上,师父就把我叫去了,并且对我说:‘天红,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我们习武的人就算武功能练到行之那么高,终究也是匹夫之勇,我现在后悔当年没有听你韩师叔的话。大丈夫做人要学关公讲究忠义,我已经老了,只能留在皇上身边尽忠了,但是你不能学我,你要讲家国大义,所以赶紧走吧。去投靠国军,回来打鬼子,为你风师兄报仇,也是为所有中国人报仇’。后来我就走了,参加了革命。”
  
  第四部
一双筷子
第18章、慧目初开忆前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