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464

  车里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迭声催促:
  “怎么耽搁如此之久?可跟守城的人说过,我们是哪家府中的人了?”
  妇人话语中透出不快之色,那车外跟着行走的一个婆子便陪着笑意道:“回夫人的话,奴婢已经打听过了,今日有一批赐罪流放的罪奴出城,所以才耽搁了。只要稍候片刻,待犯人出城之时,便能入城了。”
  那妇人一听这话,却是冷笑了两声,揭了帘子,阴沉着脸道:“你可跟他们说了,”白氏那张苍老了许多的脸庞出现在婆子面前,扬了扬下巴:“我们是长乐侯府傅家的?”
  婆子便弯着腰道:
  “都说过了,说过了……”
  白氏正要发火,只是却想到了傅侯爷临行之时的警告,脸色越发阴沉,却‘哼’了一声,坐回轿中,一言不发了。
  傅侯爷当年遭容妃算计,而遭先帝喝斥贬离洛阳,告老还乡。
  白氏当初随他一道离开,算算时间,都已经离开洛阳两年了。
  这两年时间里,她窝在昔日傅氏故里,郁郁不快,时时想着洛阳繁华,无数次梦回洛阳,却因当初先帝一纸贬书,吓得傅侯爷不敢回来。
  现在好不容易燕追登基,傅明华封后,长乐侯府沾了她的光,傅侯爷才得以在傅明华册封之典礼上归来。
  临行之时,傅侯爷便再三警告过她,让她讨好傅明华,以讨燕追欢心,将来以便能长留洛阳,傅侯爷也有意再入仕途。
  想想自己离开洛阳才两年,如今洛阳之中怕是不少人都已经不记得自己的模样了,白氏心中有些恼,又有些兴奋,此时恨不能飞回长乐侯府中。
  她一再令人去城门前催促再快些,后方马车之上,沈氏看着这洛阳巍峨的城门,心中却是又恨又妒。
  沈氏趴在马车窗旁往外看,自然也瞧见了那些络绎不绝的被押送出城的罪臣亲属。
  这些人侥幸留得一条性命,却遭刺了字,面有菜色。
  等了许久,大队侍卫终于将这些罪奴押解出城了,长乐侯府的马车才缓缓进了城中。
  回到久违的长乐侯府时,白氏简直眼泪都险些流出来了。
  府门之前,钟氏及杨氏等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出府迎接了,傅明霞等人也都早早回了长乐侯府等候。
  等人一见面,都是百感交集,傅明霞看到沈氏及白氏倒是欢喜,傅其弦及傅其彬二人见了父母也是脸露笑颜,只是钟氏与杨氏二人却是笑容有些勉强,眼中带了些不情愿之色。
  傅侯爷正在与傅其弦兄弟说话,钟氏便笑:
  “父亲与母亲一路车马劳顿,实在是辛苦,不如有话进了府里再说,府中备了汤水,房舍也是收拾好了。”
  白氏目光闪了闪,就点了点头。
  人群之中,穿了一身素色衣裳的沈氏脸色有些难看,见到女儿之时,又有些心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自己回来这样长时间,也没有谁注意到了她,都是妯娌,钟氏如今一副当家做主的模样,杨氏却也是穿着打扮比当初才进府时好了许多。
  她抹了把眼泪,拉了傅明霞到一旁,只是看了女儿几眼,眼泪又险些流了出来。
  众人进了府中,钟氏吩咐下去,已经将房屋打扫过了。
  沈氏两年前住的旧宅仍在,只是久未有主人居住,一些家具颜色都褪些了。
  她洗漱完出来,傅明霞正候在她房中,她才觉得自己是真正回了洛阳了。
  “都怪我没用。”
  沈氏眼睛通红,拉了女儿的手就哭:“当初不能救你,使你嫁进冯家之中。”
  若是两年以前,傅明霞听了这话,少不得要自哀自怨,可此时她与冯万应已经摈弃前嫌,便不愿再听沈氏说这些了,嗔怪道:“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老爷对我很好……”
  话没说完,沈氏便斥道:
  “好什么?一把年纪,半截身体埋进黄土的人了,也敢打你的主意!若是如今,洛阳里什么名门子弟你配不得?我苦命的女儿……”
  傅明霞却皱了眉:
  “老爷性情温和体贴,对我很好,吃穿用度,唯恐差了我的,府中干净,从未有让我不舒心的……”她有些生气,语气便重了些。
  沈氏没想到傅明霞会为冯万应说话,愣了愣,张了张嘴,竟然说不出话来。
  傅明霞细想了一番,也觉得自己之前的话有些重,只是沈氏一回来便说冯万应不是,听得她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第六百一十八章
无心
  
  沈氏才刚回来,母女两人两年多未见,有些情况,哪怕她寄了家书,沈氏也不一定清楚,因此也不欲与她说这些,转了话题道:“早前府里便有婆子回来传了消息,说您与祖父、祖母的马车早至洛阳北城门外了,怎么这样长时间才进城中来呢?”
  沈氏倒没听出傅明霞不想谈及冯万应的意思,撇了撇嘴角:“听说是罪奴出城,耽搁了。”
  不少罪奴之中,当日是沈氏做梦也想不到的大人物,如今却成为阶下囚,她话里露出几分鄙夷之色,“人倒挺多。”
  这一次容涂英谋反之事中,牵连极广,沈氏便问起:“此次哪些人都被流放了?”
  她离开洛阳的时间久,洛阳里许多事情都不得而知,将来与人谈及洛阳时,怕是连嘴都张不了。
  傅明霞便捡了几个人说了:
  “昔日忠信郡王府的人便有不少都遭流放,您看到的人中,怕是有大半都是与其相关的,听说兰陵萧氏也遭了连累……”她说了一大串名单,“……及大理寺司刑郎中陆长元的弟弟,当日我还见过他,与陆长元的太太说过话……”
  傅明霞提到陆长元的弟弟,沈氏便精神一振
  “陆,是叫陆长砚吧?”
  傅明霞看了沈氏一眼,有些意外,却又点了点头。
  沈氏在洛阳之时,因为守寡的缘故,许多宴会她不能参加,陆氏兄弟的名声她听得不多,倒是她离开洛阳之后,陆长元才在洛阳之间闯出些名声来。
  当日年纪轻轻,便中进士,这在大唐建国以来,都是十分稀罕的。
  入仕之后便遭容涂英欣赏,短短时间便官至从六品下。
  他的弟弟陆长砚年纪不大,容貌却与卫国公府世子贺元慎齐名,见过他的人,都对他大为赞赏。
  此人有才貌,可惜身有残疾,否则怕是成就还在其兄长之上。
  傅明霞想起贺元慎,自然便想起了少女时期的荒唐,脸色也有些泱泱,自然没有注意到沈氏在听到‘陆长砚’时,亮起来的脸色:“陆长砚?”
  傅明霞点了点头,问道:
  “您也知道他?”
  沈氏便目光闪了闪,笑着道:“当日他兄弟二人还曾上过侯府,你忘了?”
  时间太过久远,傅明霞只依稀记得仿佛有这样一桩事情,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沈氏却道:“你的祖父当年,险些将你长姐,嫁给了这个瘸子呢。”
  一句话惊得傅明霞魂飞天外,连忙伸手要去捂她的嘴,沈氏却不以为然:“怕什么?”
  “当日若她嫁的不是秦王,而是这陆长砚,今日在宫中的人还不知是谁,怕是出城路上,也能见着她了吧?”
  沈氏拿了帕子压眼角:
  “可惜你们都是姓傅,乃是姐妹,你又不比她差,若是你父亲没有早逝,如今你才是世子之女,秦王妃的位置,哪能是她的。”她说到此处,有些郁郁不快:“如今她倒是好了,你却嫁了冯万应这么一个人……”
  傅明霞以前想法也与沈氏相差无已,但如今听沈氏如此一说,却是急得直上火,打断了她的话:“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遭人听到,便又惹出一桩事来。”
  沈氏又哭得更凶:
  “都怪我没用。”
  傅明霞看她这模样,心里既怜又气,掏了帕子为她擦泪:“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
  母女俩一番谈话不欢而散。
  白氏回了洛阳,便令人递了消息进宫中,只是等到晚间,却都并没有收到宫里等着先召见她的消息。
  傅明霞等人在时她也提不起兴致说话,直到傍晚冯万应来接了傅明霞回去,几个儿媳前来她院中请安,她还在问及下人有没有收到宫里的消息。
  看到几个儿媳前来,白氏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之色,打发走了几个庶出的儿媳之后,她留了钟氏等人下来,便不由道:“我也打听过了,江洲、青河的人也不过比我们晚些时候进洛阳,宫里已经传了消息,要先见江洲、青河的人一面。好歹娘娘也是姓傅,怎么我与侯爷回了洛阳,她不止没有令人传信,连赏赐也没有。”
  杨氏听她抱怨连连,想起傅明华,不敢接白氏这话。
  当初傅侯爷讨好死后遭贬斥的容妃,后因此获罪,与傅明华惹了些麻烦出来,才匆匆离开洛阳的。
  那时的秦王如今已经登基成了皇上,傅家没有从龙之功,能保得住富贵便不错了,傅家人对于傅明华又没有任何帮助,因当初的事,白氏没遭喝斥已经是不错了,却想要赏赐,自然是不大可能的。
  只是这些话,杨氏却不敢说。
  钟氏此时心思却不在这些之上,此时没了外人在,钟氏附在白氏身侧,小声的说道:“母亲,我明娜已经十三了,我这一年多来一直以为她相看。”
  只是当初因为容家之故,长乐侯府里虽然出了个秦王妃傅明华,但傅其彬虽是嫡出却非长,上有傅其弦承爵,三房显得十分尴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