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464

  傅明华伸手拂了拂裙,那丝心中一直以来觉得不对劲儿的念头,此时越发清晰明了。
  她拿了一旁的书,只是看了两眼,却看不进去,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今日傅明霞提及许氏托她向自已道谢,谢当日自己借了书给陆长砚抄阅之情,怕是许氏醉翁之意,另有所指了。
  她微笑着,目光落在自己裙摆挂着的压裙的玉环丝络上,怕是远在陇西的陆怀陈,应该是出事了。
  想到此处,傅明华笑意加深,眼中露出几丝讥讽。
  陆怀陈远在陇西,又被陆家的人看得如同眼珠子一般,他若出事,必不是陆家的人下手,反倒应该是旁人出手才是。
  在如今的洛阳,陆长元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除了燕追,没有谁会去注意他。
  可是燕追不一样。
  自己当初从靖王府柳世先嘴里头一回听到陆长元这个人时,便联想到了梦中的情景。
  所以后来她在燕追面前故意提及陆长元这个人,有意使燕追去查他,而使燕追将陆长元放在了心上。
  燕追看似傲慢,可在傅明华的梦中,‘他’最终能进成为幽州牧,可想而知他并非表现出来的那样年少气盛,高高在上。
  他查到了陆长元来历底细,当日却隐忍不发,而留着将来以备不时之需。
  傅明华猜想,若她所料不差,陆怀陈当真出事了,这个动手的人,极有可能就是燕追亦或姚释令人为所为了。
  如此一来,许氏透过傅明霞,想要从她这里打听一点儿什么,便能想得通了。
  陆怀陈应该是出了事,只是不知接下来,陆家的人会想从她身上,怎么入手了。
  她想起梦里的情景,倒是有些期待起来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预谋
  
  傅明华喝了口茶,又看了一阵书,碧云约半个时辰后回来的,回来便向她回话,说是姚先生谢了她让人送去的花,又亲口所说:“陆长元之子,回不来了。”
  这便印证了她的猜测。
  燕追真的是她命中的那一劫,躲不开,避不掉。
  她神情怔愣,握着茶杯的手用力得骨节发白。
  “王妃,王妃……”
  碧云唤了她几声,傅明华回过神来,脸上不见异样之色,微笑着冲碧云点头,碧云便道:“庄子上方才有人送了几大筐螃蟹。”
  傅明华就吩咐着:“挑些出来,先送进宫中。”
  碧云应了一声,晚上宫里崔贵妃赏赐的螃蟹与菊花所酿的酒却都到了。
  紫亘笑道:“这真是心有灵犀了,您惦记着娘娘,娘娘也惦记着您呢。”
  屋里几人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
  重阳节她进了宫里一趟,崔贵妃见她进宫来,倒是十分欢喜,连忙问道:“上回的蟹可吃了?喜不喜欢?”
  她说到这儿,有些忍俊不禁:“我才与你送去王府,哪知转头便听杨复珍说你又送了几筐回来。”
  傅明华扶了她小手臂,抿唇而笑:“庄子上送了这些蟹来,正好配了菊花酒,我想着让您尝尝。”
  崔贵妃与她的想法也是差不多,听了这话,眼中露出感慨之色:“元娘这孝心,让我吃着螃蟹,心中却甜。”
  她说这话时,有些动容。
  “对了,听说你将府中贴身服侍你的嬷嬷也放走了。”崔贵妃问了一声,傅明华就顿了片刻,点了点头。
  崔贵妃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望了她一眼:
  “照理来说,你已嫁了追儿,也算是个大人,我不该说你。”她神情里带着关切:“可是你身边也该留几个亲近的。”
  她这话是有感而发,确实是有些为傅明华担忧的:“你想想,自今年起,你身边的大丫头便放走了两人,如今连贴身的嬷嬷也放走了。”将提拔上来的两个丫环中,有一个紫亘还是燕追的人。
  崔贵妃倒是有些意外傅明华这样的举动了。
  若她傻便罢了,可偏偏她不止不傻,还十分聪明,却对燕追半点儿防备没有的样子。
  崔贵妃神情有些复杂:“傻孩子,也该留些人在身边的。”
  她身后不远处跟着的静姑听了这话,看傅明华的目光里便有些震惊,崔贵妃能提醒她这句话,显然是对她十分亲近。
  “您说的话,我心里都明白。”傅明华笑了笑,靠向一旁的雕花玉栏,伸手去那栏上的雕刻:“这些话我也只与您说,自嫁王爷的那天起,我们是夫妻,我便没想过要防着他。”
  崔贵妃说出的这些话,傅明华心中清楚得很。
  她微微一笑,目光落在远处廊桥之上。
  崔贵妃这样说兴许是真有劝她之意,但这些话崔贵妃说得,她却不能失了方寸。
  没有哪个当母亲的会希望儿媳对儿子多加防备的。
  她话音一落,崔贵妃脸上便露出笑容,傅明华接着又道:“王爷对我很好,您对我又这样亲近,仗着您的爱护,我说句不该说的话,这王府诸事,本来就是王爷交给我的,若是有朝一日连我都不中用,就是留了人在身边,还指望着江嬷嬷她们能为我做什么呢?”
  梦里‘傅明华’的下场,她就看得十分清楚了。
  有时若是连主子都不中用了,下人便是再忠心也是无用的。
  梦中的‘傅明华’便是如此,当初不愿嫁陆长砚,碧云想为她奔走江洲,最终不过落了个横尸官府的下场。
  什么事情,靠旁人始终是靠不住的。
  崔贵妃沉默,这句显然触动了她心里的某一处,傅明华转过身来冲着她笑:“更何况江嬷嬷奶我长大,年事已高,也是该享清福的时候。”她若随儿子回江洲,有自己在的一天,只要傅明华地位不变,哪怕是全哥儿与江嬷嬷感情生疏,但也绝对不敢不孝她的。
  可若是有朝一日,傅明华地位不在,那江嬷嬷就是留在洛阳,也不过受她连累罢了。
  她留在洛阳里,总是为她担忧,年纪长了却仍闲不下来,倒不如随她儿子,回故里享清福。
  梦中的‘江嬷嬷’便是为她担忧成疾,最终仍是随全哥儿回了江洲的,那里始终才是她牵挂的地方。
  崔贵妃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
  “难为你年纪小小,却什么都想明白了。”
  傅明华便眼圈微红,却淡淡的笑道:“也不是看明白,只是王爷的事儿还长着,何必让她们随我担惊受怕呢?”
  梦里的‘碧青’、‘碧箩’两人跟在‘傅明华’身侧,侍候着‘她’到最后,可想而知,怕是落不得什么好结果。
  碧青当日见着燕追处罚背叛了他的人,便吓得魂不附体,倒不如将人放出去,将来各自安好,也算全了主仆一场。
  崔贵妃沉默半晌,她身后静姑却道:
  “青河此时怕是已经天气转凉。”她语气里带着几分向往,声音有些沙哑:“奴婢记得,九、十月份,当初太夫人总会在主宅东南阁中,办拜圣人仪式。”
  随着静姑的话,崔贵妃仿佛想起了什么一般,眼睛亮了亮。
  “王妃还没去过青河呢。”
  静姑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青河水土养人,自汉以来,便出了二十多位丞相,其中有大半的人,都是出自崔家祖上。”
  静姑说起青河,便滔滔不绝,显然傅明华的话,让她有些想念故乡。
  只是她也是跟在崔贵妃身边很多年,侍候着她长大,陪着她进洛阳,再看她一步一步锁在深宫,青河便成了静姑梦里的想像。
  那里的山山水水,崔氏大宅的一草一木,里面的每一个人,此时想来,很多仍的面貌都记不大清了。
  每年崔家的人进洛阳拜见崔贵妃,总是来了一拨又一拨的,许多新面孔,见着一两次,还没认熟,便又换了人来。
  时间一长,庄严巍峨的崔家、充满了亲切感的故乡,便被静姑压到了心底,直到此时再一次被傅明华的话勾了起来。
  
  第三百八十章
怨恨
  
  她想起了许多的事,故乡里的山山水水,沿街两岸的景色,城中曾有人修拜的孔丘庙,年幼时、少女时期的她在故里留下的每个脚印,此时让静姑不由目光更加柔和了起来。
  “有机会,是要回去看看的。”
  崔贵妃喃喃自语,心中沉甸甸的。
  她被族人送进洛阳谋那登顶的富贵,从此锁进了高高的宫墙,故乡便只有偶尔从前来拜见她的崔氏人嘴中听说了。
  时间一长,便也失了些味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