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464

  江嬷嬷等人也不敢跟得太近。
  “昨日在宫里与母妃说了什么?”
  燕追突然想起了这个事,又问道。
  昨夜里其实他已经问过了,但当时分了心,此时又问。
  傅明华含羞带嗔看了他一眼,这样一件小事,没想到他还记挂在心里。
  “三郎每日诸事繁多,还记着此事。”
  她抿着嘴唇,燕追就低下头来看她,一双眼里映满了她的影子。
  他含着笑意,态度有些认真:“心中再多事情,你的事情也一定会记得的。”
  傅明华望着他的眼,睫毛一颤一颤的,她呼出的热气越发烫人,却不住抿着唇角,说不出话来。
  她不是不善言辞的人,未出嫁时嬷嬷便教过她待人接客说话方式。
  可此时面对燕追说的话,她却有些慌乱的不知如何回应,半晌之后才小声道:“我也是。”
  她柔嫩的唇抿了又抿,燕追曾品尝过,丰盈而带着诱人的香气,如上好香甜的糕点,使人回味无穷。
  他看了半晌,喉结微微滑动,伸手抚了抚她嘴唇,又问了一句:“那元娘与母妃说了些什么呢?”
  傅明华就任由他牵着,走了两步才道:
  “就是,就是……”她想到崔贵妃意味深长的笑,有些窘迫的道:“娘娘担忧父亲的事连累您,我却想起三十那日,您与我说过的话。”
  燕追眼中的深邃便化为温暖的爱意。
  他就知道傅明华会明白过来的,她实在是太聪明了,与他心灵合拍,就像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与他心意相通的。
  燕追握着傅明华的手,抓得更紧。
  傅明华声音就更小了些:“您说三月上巳节时,要陪我泛舟洛水之上,怕是三郎您当时就已经猜到了有了这样的时候,早有准备了是不是?”
  他没有否认,只是捉紧了她玉手,问了一声:“然后呢?”
  “然后母妃就说,泛舟洛水之上?”
  她说到此处,露出羞怯之时,幸亏当时燕追来了。
  听到这里,燕追便想起了昨夜前去蓬莱阁接她时,她一副劫后余生的庆幸脸色,看到他时双眼都晶亮。
  崔贵妃当时脸上若有似无的笑意,与她如释重负一般的脸色,燕追低下头,肩膀微微颤动。
  怕是当时傅明华也是有时面对他般手足无措的模样。
  他有些嫉妒崔贵妃了。
  这小娘子看着沉着冷静,可实则个性认真得近乎有些可爱了。
  她执着于理教规条,又太过端庄娴静,说不定有人会觉得她太过呆板而无趣。
  她很讲道理,但燕追发现,一旦不跟她讲道理,她就有些傻眼了,不过会迅速的想方法补救。
  只是若不给她补救的机会,她就无可奈何了,那模样实在可爱得很。
  “既然如此,我也是帮了元娘一回。”他笑了一阵,看傅明华耳朵通红的模样,一本正经的道:“元娘要怎么报答我?”
  她听了这话,就有些傻眼,显然没想到他会说这话,反应过来又试图向他解释:“可是王爷,您当时本来就是要去宫中向母妃告辞。”
  “但我在当时去了,是不是夫君为你解了围?”燕追这样一说,傅明华又没办法反驳了,只得低头应‘是’,又问:“您想要我怎么报答呢?”
  他还没想好,便道以后再提。
  昨夜里下了雪,草地、树梢堆了到处都是。
  有几支树枝朝廊边探了起来,上面还带着淡淡的雾气。
  左右也是无事,近来寒梅开得极好,燕追陪她去钟粹楼剪些,准备回来插在屋里。
  半路便遇着有人来寻他,说是收到了河南府的加急信,等着他去处理。
  傅明华站在洒扫得干净的石道上,笑着就道:“您有事便先去忙着就是。”
  他眉梢扬了起来,褪去了少年时期桀骜的神彩,他五官略深邃,异常的英俊。
  “王爷……”一旁宫人小声的开口,他睬也不睬:“都说了要陪你剪梅。”
  那宫人便不敢再开口了。
  傅明华反倒是担忧误了他大事,近来朝中局势不好,既然都说了是加急的信,她也不想误了他的事,因此便又劝他:“既然都说了是急件,必定是等着您来处理。”说了这话,她又有些羞涩的垂下去:“晚上我插好了梅,送去含宏院中。”
  
  第三百二十六章
递贴
  
  含宏院是他的书院,取易经中坤·彖传篇。
  院上匾额书:坤后载物,而后一句未写,则是:德合无疆。
  便野心尽显。
  燕追就淡淡的道:“再急也不急于一时,先去剪梅,晚上插好了寒梅,送我书房中来。”
  傅明华有些扼腕,他笑着牵了她的手朝钟粹院方向走。
  知道他有事,傅明华原想随意剪了两株便算了,他却自己拿了剪子,很认真的问她要哪株。
  她也就挑了几株指给他看,燕追剪完握在手中,没多大会儿功夫便抱了一怀都是。
  下人上前来接了过去,外院又派了人来催他,他却并不理睬,直到送了傅明华回院中,再有人来催时,他才净了手,换了身衣裳匆匆出去了。
  江嬷嬷上前来问要用什么样的瓶子装,傅明华看了放在桌案上的寒梅,想了想选了色彩艳丽的。
  “上回母妃赏了一对黄柚瓶取来就是。”
  江嬷嬷应了一声,下去吩咐了人将花瓶送来。
  这寒梅不比红梅艳,用青花瓷装难免便素了些。
  屋里盈了香气,她也先净了手,那花瓶才被人搬进了屋来。
  她拿剪子修过之后,将花一支一支的插了进去,江嬷嬷在一旁说道:“您这手艺,若是袁嬷嬷瞧了,就该夸了。”
  袁嬷嬷是当初江洲请来教她女子六艺的女夫子,也会教她一些穿着打扮配饰的规矩,只是两年前年纪老迈,又不肯由傅明华为她养老,执意要回江洲,傅明华便打发了她银子,差人送她回江洲去了。
  此时江嬷嬷夸她,傅明华笑了笑,手伸了出来,碧云便蹲下拿帕子替她擦手,擦完了她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正要说话,外头下人进了正厅外门,远远叩了个头:“报王妃,武安公府递了贴子来。”
  那丫头跪在地上,手里还举了烫金的贴子。
  傅明华心中一动,嘴边原本要与江嬷嬷说的话在舌尖下打了个转,搁了茶杯才道:“拿来我看看。”
  她身上还有寒梅枝叶的碎沫,她伸手拂去了,又接过湿帕子净了手,碧蓝去将贴子取了过来,上面就写着:秦王妃亲启,下方书:丹阳敬拜。
  这可是位老朋友啊。
  傅明华伸手摸了摸贴上金字,沉吟了片刻。
  从傅明霞新婚那日,苏氏与她说丹阳郡主也随夫回洛阳之后,她便已经料到丹阳郡主会有来见她的一天了。
  说来两人在闺中时,交情倒也不差。
  她将贴子往旁边桌子上一放,江嬷嬷看了一眼:“郡主娘娘回洛阳了,算算时间,从她出嫁那年至今,就没再回过洛阳。”
  江嬷嬷有些感叹。当年傅明华与丹阳郡主私下也是有过往来的,只是丹阳郡主后来外嫁之后,便断了往来,直到皇上赐婚那一年,才收了一封丹阳郡主自南诏寄来的信件,是恭喜她的。
  傅明华出嫁之前,丹阳还专门令人为她添了妆,算是还当初傅明华在丹阳郡主出嫁之时的添妆之情。
  碧青在一旁接嘴道:“已经有四年了。”
  “上回为郡主送礼来的那管事婆子还在说郡主娘娘生了一双女儿,福气很好呢。”
  晚上傅明华让人抱了她插好的花送去燕追院中,得知燕追仍在忙,便去了一旁暖阁等候。
  看得出来这里他不常来,屋子中布置得十分简单,物件等都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服侍的下人送了茶来,她坐了一阵,一个丫环便捧了本书进来,说道:“王爷说请王妃先看阵书。”
  那是一本《郭正风推卦术》,显然是燕追怕她久候无聊,拿来与她解闷的。
  燕追这个人,若是他有心,他可以细致体贴,面面俱到。
  她一拿到手,便来了兴致,这是郭正风亲笔所书的孤本,并不是后人抄传,他竟然连这个也有本事拿到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