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464

  “我猜测,殿下怕是与葛逻禄早有盟约在先,以身为饵,故意假装中伏,而被葛逻禄部逼出嘉裕关,围困大屯城,实则是想趁机消灭吐蕃、平定兴元府叛乱罢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燕追被围,大唐如今危机重重的时候,大臣们都已经慌成一团,嘉安帝却稳坐不动。
  洛阳之中如今不少人都想着要逃离洛阳,前往汴州,嘉安帝却是压根儿没有表现出一点儿异动。
  当日派黄一兴出来与崔贵妃说的那番话,也是大有深意的。
  但崔贵妃关心则乱,压根儿没明白嘉安帝令黄一兴出来的意思,反倒独自痛苦了这样久。
  朝中形式未明,容家在朝内党羽众多。
  容涂英如今进入中书省,担任要职,虽无丞相之权,却行丞相之事。朝中不少人都在上书,求嘉安帝立四皇子燕信为太子,嘉安帝做出这一切,怕是要给容妃看的。
  崔贵妃哑口无言,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的身体软软靠在长长的椅栏上,瞪大了双眼望着傅明华看,半晌才吐出一口浊气来。
  “元娘……”她有些复杂的望着傅明华看。
  当日燕追有意于傅明华时,其实崔贵妃是有些意外的。
  相较于已经是个弃子的傅明华,在崔贵妃看来虽然有些聪明,不过魏敏珠的作用更大。
  若娶魏敏珠,燕追接下来的路必是顺遂异常,他会走上嘉安帝的老路,任幽州牧,将来被封太子,而坐皇位之上。
  可是燕追却明知山路难,偏要迎难而上。
  他弃魏敏珠而选择傅明华,开罪于柱国公府,扑身益州,去亲手拿那本该由柱国公府献上的军中威望。
  燕追在益州立下大功归来时,身受重伤,那时的崔贵妃看着儿子其实是有些心疼的,对于他的选择,只归结于少年的爱慕罢了。
  没有想过其他,只是觉得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免不了有为女孩儿而执着疯狂的少年念想。
  她知道燕追喜欢傅明华,但只当他是贪图傅明华颜色好,外在佳,少年也免不了重美色而轻内在。
  也知道傅明华颇为聪慧,只是却没想到她会如此聪慧。
  当她握了自己的手,将一条条情况分析、缘由道理娓娓道来时,崔贵妃突然发现自己实在是看走眼了。
  傅明华看崔贵妃复杂的神色,低头抿唇一笑,这次的事若所料不差,不过是嘉安帝与燕追联手钓了一场鱼,燕追以身作饵,将这些人都钓出来了!
  站得不远处的宫人们听得到崔贵妃在与傅明华说话,但说了什么,离得太远又不见得能全听清楚。
  崔贵妃听她说这番话,解去了心中疑惑,也安了不少心。
  此时对傅明华是又喜又爱的,握了她的手就道:“只盼是如你所说,一切都是好好的。”
  傅明华反手将她握住。
  “天气炎热,我召了你进宫,便让厨下炖了莲子汤,清热解火,熬了好几个时辰了,入口即化,你尝尝看喜不喜欢。”说完了正事儿,崔贵妃放下心中大石,再笑起来时,便不如之前一般沉重。
  “长乐侯府可有难为你了?”
  她仔细询问,傅明华想了想:“也不算是为难,不过是各有主意罢了。”
  白氏也没那个本事为难得了她,长乐侯府虽然打着主意,但不会蠢到此时就出手的。
  崔贵妃也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叹了口气:“难为你了。”
  “这天气也热了,又出了这样的事儿,我心中烦得很。”崔贵妃眼波流转,一个主意顿时便涌上了心头:“我又没有女儿,长子出征在外,你便是如我女儿一般,我说心中不适,向皇上开口留你下来与我做做伴,在宫里住两天。”
  这一趟崔贵妃原本就是要留傅明华下来的。
  她这样一说,不过是想将傅明华多留一段时间罢了。
  大唐初立,礼仪规矩看得并不是那么重。
  当初容三娘与其亡母郑国夫人也是多次入宫,歇于容妃宫中。
  崔贵妃要留傅明华下来也不是什么出格之事,傅明华看崔贵妃仍难掩担忧的样子,也就点了点头。
  
  第二百三十三章
棋局
  
  晚间时候她服侍着崔贵妃用膳,静姑背过身去压眼角,回过身来笑着道:“娘娘最近心情不快,饭都少用了些,娘子进宫才使娘娘欢喜了。”
  崔贵妃支手伸了下颚,含笑着望着傅明华看,眼中露出欢喜之色。
  当天夜里鄯州八百里加急战报送进宫中,吐蕃禄东赞长子赞悉若领兵六万路经鄯州而出嘉裕关前往大屯城。
  而嘉安帝着监侍前往剑南道兴元,带去令简叔玉出征的旨意也到了。
  此时简叔玉做的,是将嘉安帝派去的监侍斩杀,并将其头颅悬挂于兴元府城门之外,与郑王燕简一起发布了征伐嘉安帝的十大罪状榜文,正式反唐!
  战况至此时,便呈激烈化。
  益州与鄯州的失守,使得整个洛阳都乱成了一锅粥。
  朝臣与勋爵权贵日日盼着嘉安帝迁都汴京,但这位帝王却按兵而不动,甚至只是数道旨意,让陇右道刺史严守陇右道,又颁令各州太守安抚好治下民众,不使大唐内乱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燕追所在的大屯城更加危机,虽再没消息传来,但朝中大臣却已经敢笃定,三皇子哪怕是有通天之能,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必是再难活命了。
  尤其是在十六日凌晨,送信的兵史冲进洛阳,道突厥也有意起兵大唐之后,更是使情况雪上加霜。
  长乐侯府仿佛忘了傅明华般,十六日悄悄将杨氏抬入了府中。
  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傅家也没什么心思办喜宴,怕是洛阳权贵也没哪个有心思来参加的。
  朝中呼吁立太子的声音越发响亮,同时伴随着有关简叔玉每一个攻下州县的消息,朝中便越发惶恐不安。
  傅明华在宫里也未被傅家派人前来接回,直到八月底,鄯州战报一日接送三两日,兴元府简叔玉挥兵北上,一路攻占了两三个州县,大唐即将失保,朝臣整日苦劝皇上立太子,迁国都之时——
  被围困在大屯城中的燕追领精兵四万,与葛逻禄联合,将吐蕃六万大军,以守株待兔之势,尽数消灭殆尽!
  吐蕃大将赞悉若被燕追在乱军之中砍下了头颅,燕追骁勇,更是使鄯州兵马士气大振。
  突厥阿史那部领军前往大屯城,明白上了当,反应过来这一事实时,已经晚了。
  燕追助回纥葛逻禄灭阿史那,并向葛逻禄借兵三万,进而转攻鄯州。
  简叔玉发现事情不对劲儿时,燕追率两军直捣兴元府君集侯老巢,杀郑王妃以及燕简等一干子嗣,将简叔玉家室女眷一并捉拿。
  君集侯府与郑王府下人尽数遭斩以祭两军士气。
  夺回了鄯州与益州之后,将简叔玉的人逼困于河中与鄯州之间。
  简叔玉率残部逃亡,却被嘉安帝着令严守的军部以及燕追所领的两军围困在其中,成为了被燕追瓮中所捉的那只鳖,无路可逃,兵败自杀于河中。
  君集侯府残余部属认罪投降,消息传回洛阳时,举国震惊。
  燕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大唐毒疮一举剜去。
  三皇子智计勇猛,为大唐立下大功。
  消息传回宫中时,崔贵妃抱着傅明华喜极而泣。时至今日,崔贵妃才真正的放下心了。
  嘉安帝与燕追以这天下为棋,下出了精妙绝伦的一步棋子。
  自此之后,大唐隐患已去,突厥溃败不成兵,回纥取而代之,向大唐伏首称臣。
  吐蕃禄东赞两子,先后尽数死于燕追之手。
  再加上赞悉若所领六万大军又皆败于燕追手中,前又有论钦陵领兵折于燕追之手,经此两次波折,吐蕃实力大减,将来怕是自顾且不暇,应该是没有功夫再觊觎大唐了。
  国内当初太祖时期残留下来的隐患兴元府简氏一族被燕追以铁血手段除去,自此之后兴元府再次归于嘉安帝治下,简家不复存在。
  燕追功成而班师回朝,嘉安帝大喜,赦令天下,减赋税三月,天下百姓奔走叫好。
  笼罩于大唐头顶上的阴霾似是一瞬间便被燕追以手拂开。
  崔贵妃欢喜得几日睡不着,儿子立下了这样的大功,对她来说情形简直就像是逆转一般,她让静姑搬了小榻,时常唤了傅明华与她一道歇在寝宫,向傅明华道:“多亏了元娘陪我,否则怕是我早该吓也吓出病了。”
  傅家在得知燕追功成之事,数次派人向宫中传递消息,想要将傅明华接回府中,崔贵妃却并未将人送回。
  直到七月中下旬,碍于宫中规矩,崔贵妃才让人替傅明华收拾了东西,让身侧内侍亲自送了她回府。
  燕追回来的那一日,嘉安帝亲自领文武大臣出城接他,夹道欢迎的百姓几乎将洛阳上半城挤满了。
  当初被围困于大屯城的燕追有多受大唐上至朝臣、下至百姓的埋怨,如今便足以被人捧到天上。
  长乐侯府中白氏‘病了’,府中一切闲杂事都交到了钟氏手上。
  钟氏前来傅明华院里时,傅明华拿了银剪,正剪着屋中前些日子江嬷嬷搬来的一小株才刚从花囿中移出来的一株小小的海棠。
  “祖母的意思,是希望元娘能重新搬回院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