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464

  他怀抱着满腔欢喜来到江洲,大吵大闹之后,如傅侯爷所料一般确实看到了本来应该早逝的谢氏,但这会儿傅明华却威胁着说他若再吵闹,谢家要将他报官抓了。
  傅临钰嘴里虽然说着不信,但不知为何,却又觉得傅明华不像是与他开玩笑的样子。
  “他们要抓我,就不怕,不怕我将事情说出去了?”他越说,越觉得傅明华是在拿话吓唬他,胆子便更壮了些。
  傅明华牵了牵层层叠叠的裙摆,头也不抬:“随你信不信,要说便由了你去说。”
  她心里琢磨着,这事儿究竟是怎么样传回洛阳长乐侯府的。
  也在猜测傅侯爷究竟是什么时候才知道谢氏的死讯了。
  她认真想来,年前陆氏兄弟前往傅府时,那时傅侯爷朝她要《张守信集》时,曾透露出过两年会送她进宫的心思。
  可梦里的‘傅明华’最终嫁的是陆氏,那时她只猜测陆长元怕是最后用了什么手段,才使傅侯爷改变心意。
  这会儿想起,依傅侯爷为人品性,并不像是会为了那时明显只是后起之秀的陆长元而放弃将孙女送进宫中的样子。
  ‘梦里’的傅侯爷与此时实实在在的傅侯爷前后举动一对比,傅明华心里便捉摸着,怕是傅侯爷那时就已经知道了谢氏未死的事儿,所以他做出了与梦里的‘他’截然相反的决定。
  毕竟谢氏未真正的死去,对他来说傅明华的作用便大于谢氏已死。
  陆长元当时的那些决定,说不定傅侯爷心里都清楚,却装着不知。
  他能这样做,还允了陆长砚数次三番进长乐侯府抄写书集,怕是也存了要用傅明华吊着陆氏兄弟,以从杜玄臻手上得些好处的心。
  也就是说,傅侯爷从一开始,怕是就没想过要给傅明华留什么名声。
  若他要将傅明华送给嘉安帝,那么给了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做的。
  而几位皇子之中,除了大皇子已封了郡王迁出洛阳,前往封地。
  二皇子母亲份位太低,使他也不太受宠,早早便被送出了宫,别府另居。
  得宠的两位皇子里,燕追居住于宫中东南侧,已经相当于内宫之外,而四皇子燕信也是与燕追差不多的情景。
  傅侯爷当时怕是要将傅明华送的是四皇子,而且应该不是什么有头脸的份位。
  傅明华想到这里,一把握紧了手里的丝缕,好半晌才将手松了开来。
  至于此次他派傅临钰前来,除了想要借机从谢家身上捞得好处之外,怕是也免不了想要压制自己的意思。
  他当年所打的主意,哪怕捂得再紧,就算是天知地知,傅侯爷知燕信知,傅侯爷心里必定也是不安的。
  三皇子渐渐年长,嘉安帝态度未明,傅侯爷害怕燕追将来收拾他,所以想借此事打压自己。
  认为谢氏仍活着,便是拿着傅明华的一个把柄。
  傅明华眼眸微垂,目光又落到了自己手心之上。
  谢氏活着,对于谢家的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真正的秘密,但从真正重大的场合,谢氏却从来不敢抛头露面,而是隐姓埋名活于内宅,便可以看得出来,谢家也是不大可能将这事儿捅出去的。
  到底是谁,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傅侯爷知道?
  她深呼了一口气。
  “若你要说,我送你出门。若是不说,便安分守已。”
  傅明华站起了身,傅临钰此时就像是霜打过的茄子,虽然还心有不甘,却又有些无能为力。
  
  第二百一十六章
送礼
  
  事到如今,傅临钰又还有什么选择的?
  任凭傅侯爷说得天花乱坠,可此时他在江洲的地盘上,谢家势大,他与白滔被带进谢府中时,明明又喊又叫,却无人理睬。此时傅明华明目张胆威胁他,傅临钰也是无可奈何。
  “那,那如果少夫人仍活着,谢家想要怎么办?”
  他挣扎着,顶了压力问傅明华。
  傅明华看他时,他又将目光别开了:“这事儿总得要有个解决的方法。”他舔了舔嘴唇,想打听谢家现今还有几个尚在阁中的女儿,却见傅明华目光森然,看得他一个激灵。
  “怎么解决,怎么办,这些事都与你无关。”
  傅临钰看到她眼底的冷漠,像是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打了个寒颤,正不服气还要再说时,傅明华已经站起了身来:“时辰不早了,你既然远道而来,就好好歇息。”
  她是要走了。
  傅临钰连忙唤住她:“那总不能让我就在这里呆着吧?”
  他话音一落,傅明华便顿了顿:“太夫人生辰之后,我会起程回洛阳。”
  “说得好像一切事情你能做主似的……”
  他小声嘀咕着,眼里脸上说不出的失望。
  此次傅侯爷应允他能为他求个谢氏女的事儿,此时看来怕是不一定会成了。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但想着好歹发现谢氏仍活着,回去也算是有个交待,傅侯爷看在这件事情之上,也应该为他择一门好婚这事,又觉得安心了些。
  傅明华回去之后,傅临钰果然便不闹了,晚间太夫人拉了傅明华的手赞道:“年纪虽小,但说话做事,倒是颇有大家风范,我看颦儿是不如你的。”
  颦儿是谢殊宴的小字,她听了太夫人这话也不醋,反倒靠了上前来,微笑着道:“若曾孙女不如元娘,还请曾祖母教教晚辈。”
  说得满屋人都笑了起来,她的生母崔氏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众人说笑半晌,太夫人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却要留了傅明华下来说话。
  “可是准备要回去了?”
  太夫人咳了两声,她还未卸了脂米分,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老态。
  她说一句话,又喘息了几声,口水止不住的漫出来,哆嗦着要伸手去寻帕子。
  那帕子明明就搁在离她手边不远处的榻上,她却扑了半晌,终是没有摸着。
  老态毕现。
  傅明华伸手将帕子取了过来,放进了太夫人手上,她目光昏沉,眼中似是蒙了一层青雾般,那帕子被傅明华递到了她手中,她竟然也捏握不紧,抖了几下,又落到了胡床之上。
  这样的太夫人,与之前众人面前精神矍铄的模样大相庭径。
  太夫人老了!
  傅明华将帕子复又放进她手中,将她手掌握进自己掌心里,抬了起来帮着她擦嘴角边的唾沫。
  崔氏微笑着,脸上不见难堪之色。
  “几时回去?”
  她又问了一句,又渐渐精神了。
  “我为你备了些东西,到时一并带回洛阳。”
  太夫人又似是要咳,但她却强忍住了。
  像她这样一个风光了一世的妇人,是不能容忍自己在小辈面前有丝毫失礼丢脸之处的。
  傅明华听她这样一说,原本要替她伸手揉胸的动作便是一顿。
  能让崔氏亲口来与她说这话,显然太夫人送的东西便并不是寻常之物了。她皱了皱眉,仍是伸了手替她拍背,嘴里却温和道:“您何必呢?”
  崔氏又咳了两声,颤巍巍的捡了帕子捂了嘴,又接过傅明华递来的温补养身之茶喝了两口:“里面有司马氏亲手所抄之传记,怕是不翻,都会成灰了,你拿去看看。”
  傅明华没出声。崔氏却搁了茶盏,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将自己扶上床榻。
  “这些都是珍稀之极,曾外祖母何必送我?”
  司马氏乃是汉时极有名的世族,子孙后代习天文周易之术。
  每代辅佐皇帝,以记录帝皇言行,著传世之册。
  能被太夫人亲口提出,可想而知应该是司马氏亲笔所书了。若太夫人所言非虚,这份礼就十分稀奇,便使傅明华有些为难了。
  其中整个汉朝时,由司马氏一脉亲眼见证的汉时变迁,宫中皇帝、朝臣言行举止,都在其中记录有册。
  汉朝时出文武之治,绵延繁盛了一两百年之久。若是司马氏亲笔手书,里面便记录过汉时几位英明神武的先朝皇帝言论。
  哪怕保存至今,受不得翻阅,但是这书意义是不一般的。
  这本传记,就是送进宫中,嘉安帝怕是都会珍而重之的,崔氏却送她。
  “只不过是本书罢了。”
  傅明华拧了眉峰,崔氏却是神色淡定的模样:“若是将来谢家繁衍昌盛,这些东西自然手到擒来。若是谢家子孙不肖,这些东西护也是护不住的。”
  “谢家的存在,不比这书册时间短。”太夫人握了傅明华的手,力道有些大:“能存世于至今,都是靠子孙后人一步一步守护而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