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464

  那时在江嬷嬷看来倒并没有想那样多,恐怕因为她是江洲人的缘故,对于谢家在江洲能有这样的地位与影响力,在江嬷嬷心中是丝毫没有觉得诧异的。
  她兴许是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只当谢家为了迎接三皇子而费心尽力,却从未想过朝廷有可能忌惮江洲谢家的声望与影响力。
  直到傅明华提醒。
  “娘子是不是觉得,皇上对世家难以容忍?可是容家如今正得势。”
  傅明华一向心有成算,江嬷嬷问了她一句:“再者说贵妃娘娘也是出身世族,三皇子同样也得世族支持。”
  世族的力量不容小觑,太祖打天下时,阴氏、祝氏出盔甲出武器与马匹,谢家、崔家出粮草出银钱。
  这也是天下大定之后,太祖清洗了不少世族,却唯独未碰四姓的原因。
  虽说在江嬷嬷看来,傅明华说得也有道理。
  兴许在掌权者眼中,难以容忍世家势大,可三皇子燕追母亲乃是出身青河崔氏,又有傅明华这样一层原因,朝廷现阶段对四姓赶尽杀绝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谢、崔等四姓能传承数百年之久,总是有其中的缘故。
  前朝都未能对四姓赶尽杀绝,太祖都不敢轻易动手,只能徐徐图之。
  哪怕这大唐皇族再容不得世族,暂时也是对这四姓无可奈何。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娘子一步步到如今也不容易。”江嬷嬷有些忧愁,就怕她与谢家生分,到时谢家不一定会站在燕追身后。
  现如今长乐侯府也是自身难保,傅侯爷也急着要攀靠山的。
  崔贵妃又是四姓之一的青河出身,嬷嬷真担忧傅明华与谢家生出嫌隙,到时会使崔贵妃刁难她了。
  傅明华虽然定下了与燕追的亲事,但就怕好事多磨。
  “嬷嬷不必担忧。”傅明华看着江嬷嬷紧锁的眉头,不由微微一笑:“这话我原也不说,今日嬷嬷记在心里就是了。”
  她压低了声音,缓缓开口:“不亲不近,不疏不远。”
  嘉安帝始终会对世家下手。
  哪怕是如今嘉安帝似是对世家多有包容,甚至对容妃也是宠幸有加,并爱屋及乌对容家世族的人多有提拨。
  可傅明华却隐隐觉得不对头。
  一个掌控欲强的皇帝,怎么会容忍世家分割君主的利益与威信?
  卧榻之旁不容旁人酣睡,嘉安帝必有后手。
  她对谢家的态度就是,既不亲近,但也不会过于疏远。
  如江嬷嬷所说,世家大族是个庞然大物。
  皇室的根基太浅了,一旦贸然动四族,先不说四族会不会善罢甘休,光提阴氏的兵器盔甲,祝家每年向朝廷提供的战马,便足够朝廷忌惮了。
  崔家有女十家求,世族门阀之中如今不少崔氏女内宅里当家做主。
  更不要说谢家在江陵扎根多年,在江陵才子中声名鼎盛,一旦皇室朝谢家下手,光是天下读书人的唾沫都足够使朝廷遗臭万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嘉安帝哪怕是想要向世族下手,也绝对不敢贸然行动。
  清除世族并非一日可成,少则十数年,多则二三十年都有可能。
  所以她表明自己的态度,江嬷嬷便脸上现出叹息之色来。
  她是听出了傅明华话里的意思,除了指出谢家如今的情况之外,还是在与谢氏划清界线的意思。
  江嬷嬷叹了口气,傅明华心中什么都有数,自然轮不到她去张口。
  伸手掩了掩唇,傅明华小声道:“睡吧。”
  江嬷嬷应了一声,才裹了被子躺到那木脚踏上了。
  只是开始她还担忧傅明华睡不着,却没想到最终睡不着的是她自己了。
  早晨天色不亮,傅明华便起身梳洗收拾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遇上
  
  下人领着她朝赵国太夫人崔氏的房中行去,谢家园中地上还未干,但雨却停了,园中种着的植卉翠绿的味子上挂着点点雾珠。
  昨夜屋顶上遗留的水迹还顺着屋檐缓缓的滴落,傅明华来到崔氏的房中时,院中已经有不少人都来了。
  她不是来得最早的,但也不是来得最晚的。
  雕花胡床正中仍是空余的,侍候的婆子殷勤的上来取了她的披氅,屋里傅明华的太祖母祝氏也在,正与几个妇人侧头说着什么。
  谢家老宅少有见到洛阳新贵府中才有的椅子,这里却几乎都是胡凳以及类似小榻般的胡床,足可坐两人左右。
  若不是这样的场合,昨日归来时,一群妇人大多都是席地而坐。
  祝氏听到脚步声时便抬起了头,看到傅明华进来时,她眼中掠过几分意外之色,显然没想到她这样快便来了。
  她今年不足五十,看上去却如四十左右,梳了娥鬓,戴了金丝鬓唇,几缕流苏垂坠下来,显出她有些严肃高傲的面容。
  祝氏化了酒晕妆,眉毛描得极黑,晕染开的胭脂从两颊将眼角眉梢都覆盖了,更显她气势丰足,打量人时带着隐隐的审视味道,怕是一般小娘子站她面前都得心虚气短抬不起头。
  除了祝氏之外,还有谢家二太太与三太太,以及几个小辈,都是三姓出身,以保血统。
  “元娘来了。”祝氏笑意吟吟冲她招手,“怎么来得这样早?昨夜可是睡得还习惯?缺什么尽管与外祖母说。”
  她穿了一身姜色长裙,配湘妃色上衣,身段丰腴,脸颊饱满。
  见傅明华上前,便拉了她的手殷切的交待:“若是下人有侍候得不周到的地方,尽管来说。”
  “嫂嫂早就心心念念二娘的独女,如今总算是见成了。”说话的是谢二太太阴氏,她比祝氏年岁小些,但从外表上来看都差不多。
  此时说完话,见傅明华看她,便笑着道:“元娘,若是得空了,来我院中玩耍,你难得来江洲,你那殊欢妹妹早就惦记着了。”
  “多谢二叔祖母。”傅明华行了一礼,阴氏愣了愣,顿时便有些意外了:“难为你记得我。”
  昨日傅明华初来乍到,又见了那样多人,二太太心里压根儿没想过她能认得出自己,脸上笑容便多了几分,握了她的手,随手褪了腕上一只镯子向她手上套去:“好孩子。”
  其余几人便都忙着要拿礼物。
  昨日虽也有送,但谢家规矩不少,昨天匆匆送了,人都不见得认得齐全,因此今日是要再送一回的。
  傅明华见过了屋里几位长辈,那后头谢家的其余人才匆匆来了。
  传承了多年的世族,谢家的小辈倒是真不少的。
  光是与傅明华平辈的表姐妹们便有十七个之多,傅明华来谢家时便已经将谢家的人名单背熟了,此时只要能将脸与名字对上勾便成。
  赵国太夫人从内室出来时,堂中二三十人,数代同堂了。
  “元娘头一回来江洲,便拿谢家当自己家里似的。”崔氏这话让谢家一堆小娘子的目光都落到了傅明华的身上。
  傅明华微笑着点头。
  不论在此之前,四姓之中其余女眷因为长乐侯府的缘故,对于傅明华都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此时看她进退有度,温婉大方,倒与她们想像中并不一样了。
  从崔氏院中出来时,大房之中谢殊晏与二房里谢殊欢都对傅明华颇为亲近的样子。
  谢家的小娘子中,独有她们与傅明华年纪相仿,因此邀她明日前去江陵府玩耍。
  傅明华一一笑了,又让江嬷嬷拿出早就备好的礼物与谢家两位小娘子交换了,几人才沿着游廊朝另一侧走。
  “元娘一来,天公都做美,天气放晴了。”谢殊宴是谢大爷谢利镇的长女,长得与谢氏有几分相似,穿着迎春花色长裙,上身则是粉色上衣,臂间套了玉环,手腕上戴了一对镶了宝石的金镯,走动间足下鞋面上缀着两颗硕大的明珠,走动间一晃一荡,十分惹人注目。
  相较之下傅明华的打扮便显得要素净了许多。
  倒不是说她衣裳穿戴不如谢殊宴,只不过是她不喜华丽装扮,收拾得素素净净罢了。
  “母亲新送了我一套百鸟长裙,我还未穿戴过,若是元娘喜欢,我让人送来元娘你院中。”谢殊宴望着傅明华微笑,她这样的态度让人十分舒服。
  说着送东西,既不是施恩般的语气,又不见多少讨好之色。
  傅明华便笑着摇了摇头:“哪里能抢五姐姐的风采?”
  谢家按辈份排行,谢殊宴前头还有几个姐姐,却都已经出嫁。
  她也定下了亲事,许的是祝家,婚礼定在后年三月。
  明年因燕追与傅明华的婚事之故,不少人都被迫提前或是推迟,不敢与皇子撞上了。
  谢家这样的门户,嫁女儿不可能仓促,宁愿晚些都比早了好。
  她比傅明华还大了几个月,等到出嫁时都已经十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