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4/913

  “章相,下官和鸿胪寺没私仇,有的是公愤。琉求国太子流落东京街头,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可是鸿胪寺呢?却丝毫无动于衷,如果之前误判其人真假,还有说辞可言。可是这一次,他们却连改过的心思都没有,如此卑劣,如何能为大宋接待八方使团,做我大宋的体面?”索封义正言辞道,暗地里如何,那是各自的神通。可是冠冕堂皇的一套说辞,他说出来一点都不落人后。
  可索封的话,却很值得怀疑。
  章惇打量了一阵索封,摇头道:“不对,不对劲。你是否和李逵合谋好了要对鸿胪寺下手?”
  “章相,这是恶语中伤,没有的事。”索封坚持道。
  章惇头痛不已,吩咐人去将李逵找来。
  章惇晾了索封小半天,终于将索封叫到跟前训斥,可惜效果不佳,索封来了个死不认账,他哪怕是宰相,也毫无办法。
  不用猜,索封就是听了李逵的建议,对鸿胪寺死追猛打,甚至差点把礼部都牵扯进来,闹得沸沸扬扬。
  鸿胪寺虽说在朝堂上毫无地位可言,也没有平日里说话的资格。三品正堂不管钱,不管人,是个闲散衙门。不过这个衙门的主官,都是勋贵,还是德高望重的勋贵。
  章惇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阵营和所有勋贵们对上。
  因为,说起来,他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至于礼部,就更不应该了。章惇控制朝堂之后,礼部是朝堂的咽喉。印象的是千千万万的士子。当然,礼部还有一个职能,主持所有祭祀和往来使团的接待。可以说,礼部是鸿胪寺的上司。而且还是自己老乡林希的地盘,这么欺负这两个没有要害的部门,对章惇来说,得不偿失。
  可索封却不管,他是讲义气的。
  也不是索封真的讲义气,而是在朝堂上,李逵是他的天然盟友。
  他们都是家财万贯,而且拥有共同利益的盟友。李逵说要弄林希,索封当然拍着胸脯要支持。至于林希也是自己人……我呸,端着尚书架子的措大而已。虽说林家也是大家族,也有钱。可要分和谁比,索封不屑于和家财连百万都不到的林希为伍。主要是林希经常嘲讽他暴发户,早就让索封很不爽了。
  “人杰,鸿胪寺的事和你有多少关联?”
  李逵就在城内,哪儿也不去。
  如今他又升官了,虽说终于步入了大宋高官的阶层,官阶天章阁直学士。
  正式步入大宋权力决策层中。
  有道是,树大招风,尤其是李逵年纪不大,屡立奇功之后,做官像是窜天猴似的让人生出无力感。满免会让人嫉妒。
  于是,他干脆就在城内隐居,不问事,不惹事。
  至于鸿胪寺?
  和他没关系,这是蔡京干的。
  当然出卖属下不是个好上司的做派,他眨巴了一阵眼珠子,懵懂地盯着章惇,道:“章相,你不会认为这事是我干的吧?我和鸿胪寺没仇啊!”
  章惇心知问不出结果来了,李逵要是不想说,他这个宰相也吓不住人。
  气地老头吹胡子瞪眼,甩着衣袂背身走了,临走丢下一句话:“搞吧,有本事你搞死他!”
第785章
投献
  别看章惇对伯尼丹这位琉求国太子的存在很不感冒,可是当城内百姓对琉求国太子流落民间的故事越来越好奇的时候,他也不得不站出来让鸿胪寺出面,将这位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太子给安置在了四方馆。
  鸿胪寺?
  琉求国太子伯尼丹还是没混上。
  不过这家伙挺会来事,开口闭口就说自己是大汉遗民,是东吴派遣到夷洲的将门后裔。在京城街头收割了一波好感。
  就是看着不咋像!
  因为黑。
  大宋时代的海外诸国的土著,基本上有一个特征。尤其以南洋诸国为甚。从长相上来看,占城的土著鸠形鹄面,皮焦齿黑,其他地方也好不了多少。就伯尼丹的肤色来看,说他是大汉遗民,绝对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可是,大宋京城的百姓是见过世面的。
  京东东路第一条好汉,文武全才,活着的财神爷李逵,李人杰,不也是长的黑黢黢的肤色吗?
  说不定,大汉的时候,东吴人都长伯尼丹那副鬼样子。
  可琉求国太子伯尼丹入住四方馆的动静还真不小,李逵来了,给他这位在开封府举目无亲的太子爷站台。
  李逵这是给这位琉求国太子站台,当然,投桃报李,伯尼丹也说出过自己的计划,他想要成为大宋人,想要投献琉求国。
  找个说辞,足够让李逵给他壮一壮声势了。
  “季康,你怎么来四方馆了?”
  钱廖愤恨道:“在礼部做伺候人的事也就罢了,没想到来到鸿胪寺,还是伺候人。我这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钱廖是李逵的同科进士,在官场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钱廖偷偷靠近李逵,眼神却落在了伯尼丹的身上,对李逵小声道:“这位就是最近城内传的沸沸扬扬的落魄太子吧?”
  “琉求国太子,帮忙照应着点。别让他受欺负。”
  这还真的是有可能,四方馆接待的是使团,一国使团,再不济,也不能来两个人。总该是老老少少来帮子人,伯尼丹就主仆两个,很容易受到排挤。
  钱廖叹了口气,无精打采道:“哥哥我也就这点权了,放心吧,我一定好吃好喝的供着,把人养地白白胖胖的,乐不思蜀。”
  “不用供着,只要不让他委屈就行了。”
  三天后。
  伯尼丹双手托着舆图,高举过顶,跪倒在保康门外,高声道:“番邦琉求国王子伯尼丹,投献番邦海图舆图,恳请大宋皇帝收留!”
  周围的禁军都看傻了,急忙有人入宫去禀告。
  垂拱殿上,郝随将听到的消息向皇帝赵煦禀告之后,低声道:“奴才去看个究竟。”
  “别惊扰了琉求国王子。”
  赵煦端坐在龙椅上,一如既往的面部反应迟钝,哪怕是心里乐开了花,也有种不动声色的沉稳。
  这是多年的傀儡皇帝养成的毛病,估计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但是在皇帝跟前做事多年的郝随明显的能感受到皇帝心情的愉悦,这么多年了,大宋还没遇到过这等好事。上一次投献,还是大宋开国初年,吴越国王族亲自来开封府纳土归宋,成就太祖皇帝大一统功勋。
  虽说琉求国和吴越国无法相提并论。
  但也算得上是大宋第二次纳土归宋的大事件。
  皇帝赵煦也犯嘀咕,给吴越国钱氏封王,这都怕委屈了钱氏。毕竟钱氏归宋,将赵匡胤推上圣君的高坐上下不来了。这份情,赵氏皇族得世世代代领着。
  但是给琉求国什么待遇,就让他难以决断了。
  给多了,赵煦就成了冤大头;给少了,显得他刻薄寡恩。
  “陛下,奴才已经打听清楚了,琉求国王子伯尼丹要投献琉求国,海图倒是没什么,从泉州港出发几天就到琉求国了。可他画了琉求国的舆图,可见心诚。”
  郝随撅着屁股,哈着腰,将整个身体挤成一个古怪的姿势面对皇帝。
  他已经习惯了,宫里的官宦,基本上面对贵人都有一套看着很卑贱,却给上位者很舒服的说话方式。因为这样,上位者能够很清楚的看清宦官的脸,同时还不用扭动脖子。
  “带来了吗?”
  “陛下请御览!”
  “传章相觐见。”
  很快,章惇就赶来了。
  他早就知道琉求国的这个破落王子背后有人指点,可让他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玩的是这么一出。投献王国,这在大宋开国的年景有过一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出现过。
  伯尼丹弄这一出,皇帝说什么也不能马虎应对。
  “老臣见过官家。”
  “给章相赐座。”等到章惇坐定之后,赵煦这才问:“章相可知德胜门外宫门发生的事?”
  “陛下,此事得从长计议,可以先给琉求国的使团调整更好的住处。”章惇蹙眉道,他有种被人当成提线木偶的愤慨。
  赵煦随即答应:“可。不过章相,这事得快些做出决断,不能让心向我大宋之百姓寒了心。”这话一出,章惇只能暗暗叫苦。皇帝不轻易做出决定,平时大部分政务都是章惇批了之后,皇帝写个准字。
  可是章惇却深知赵煦的性格非常执拗,认定的事,没有人能改变他的心意。
  至于琉求国王子伯尼丹的事,肯定背后有人教唆。
  可问题是,他说了算不算?
  王子仅仅是王子,哪怕他是太子,琉求国的事也轮不到太子做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4/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